警探长(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897

当你想掩饰一个线索的时候,往往会留下更多的线索。
第一就是,既然这个联络人与司机之间并不是通过电话等方式交流的,那么是通过什么呢?按照常理来说,想要撞上白松的车子,必然要尽早掌握情报,然后准备追上去,不然的话情报落后几分钟,追都追不到了。
第二就是,司机在饭店吃饭的事情,联络人一方是如何得知的?为何今天要赶过去销毁录像?为何昨天、前天不知道?
今天去偷偷销毁监控设备的人,到底是干嘛的?
第三就是,汽车经过专业的改装,这是谁做的?没有一点汽修水平的人是不可能做这个的。而且,这种改装,一般的汽修店,给钱也不敢干。
这不是改别的,而是把刹车改的失灵,这简直就是开玩笑。所以这辆车,肯定是在停车的地方被改的,不可能是改完了开过来的。司机之前的停车点也已经找到了,现场可是留下了不少证据。
第四就是,车子的安全带谁改的?这可是两回事。司机可不想死,如果安全带已经断了或者看着就坏了,他可不傻。
白松不会小看任何一个人,即便是这个死去的司机,也一定不是什么傻瓜。因此他丝毫不怀疑车子的安全带在系上那一刻,是不存在表面问题的。
直到发生了猛烈撞击之后,车子安全带才出了问题,这也是技术活。而且跟之前改刹车的很可能不是一批人,因为这次改装是要避开司机的。
第五……
都什么时代了,还敢这么玩……
这是把警察当傻子吗?也许在非专业人士看来,这是所谓完美的犯罪,但是漏洞一大堆,而且每次有人试图抹除一个新的漏洞时,要么会留下新的证据漏洞、要么就是留下新的逻辑漏洞。
一个一个来分析,从联系方式上来说,可能会有几种,最可能的办法就是直接联系。也就是说,联系人的位置,是司机可以看到的位置,二人之间通过手势等直接联系。
结合车子的停车点,白松和大家分析了一下小区的楼房结构,如果说这个联络人要同时可以看得到白松的停车位和司机的停车点,那么可以选择的地方并不多,李队直接安排了两个人去现场了。
关于今天有人去破坏监控这个事情,现在这个人的信息也到了几人的桌上。
“这个人有问题,我看着不像正常人。”有人提出了观点:“我们得给他做个精神鉴定。”
“嗯,那肯定要做。”李队表示了同意。
“是啊是啊,得做。”有人附和道:“我这就去跟秦支队那边汇报一下。”
“不用。”李队抬手拦住了他,“不急,秦支队那边肯定会有安排。”
这个人叫王树军,是个农民,赣省人,今年40多岁,来天华市有一段时间了,打工的,很不配合警察,警察问什么都是不知道,问他为什么要去破坏监控,他的说法是,想去偷东西,然后没东西可偷,怕被发现,于是破坏了监控。
大家看来,这个人不会是联络人,而更大的可能是有人雇用他来做这个事情,估计也是做了一些许诺。
这个人傻乎乎的,一根筋,估计也是拿了钱然后被人利用。
有些时候,像这样的人在哪里都很难被重视,而一旦有人对他施以好意,就很容易被感动。关于他的分析,大家普遍认为,雇佣他的人给了不少钱,这个钱足以让他愿意承担被抓的风险。
如果只是故意损毁财物的话,这个事情撑死了也就是个普通刑事案件,甚至都不够刑事案件的标准。因此即便这个人被警察抓了,估计也被嘱咐好了,最多关7到15天。
如果是治安案件,治安拘留是处罚,单案最多15天;刑事案件的话,这种情况最多是7天,7天后要么逮捕要么释放。
逮捕是不可能的了,这案子太小了。
根据刑诉法122条规定: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也就是说,如果把刑拘的七天时间视作一个倒计时七天的沙漏,那么一旦开始精神病鉴定,沙漏就停止,直到鉴定结果出来那一刻再重新开始。
大家分析了一下,这个被关押的人,一旦被羁押超过十五天,就一定会对他的“雇佣者”产生极大的不信任,这事情就简单多了。
从与对手的博弈中,可以看出,这个对手对很多细节的处理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很懂得销毁证据。但是。
凡走过,必留痕——艾德蒙·罗卡。
曾经有一个炒的很火的话题,职业的刑侦专家如果去犯案,有没有可能完成完美犯罪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答案的,不可能。
这就好像在问,顶尖的医生、院士级大佬,有没有可能懂所有的医术呢?
刑侦专家也一样,在一个行业上走得越远,就一定越来越专。也许足迹专家可以把自己的足迹处理的天衣无缝,但是他不可能也有能力处理其他的线索。
……
接下来是修车的问题,这么大的车子在维修和更改的过程中,以及停车的现场,还是发现了不少痕迹的。从手法上来说,这个人的手法是有的,但是却有多处磕碰。
也就是说,这次对车刹车系统的破坏,大概率是在夜间作业、光线条件差。
破坏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性质呢?
这些修车的,但凡是懂一点点法律,都不可能从事这个行为。
先说破坏刹车的行为。如果这个修理工,他知道司机要去杀人,那么他就是故意杀人罪的共犯;当然他大概率是不知道的,那么按照刑法119条第一款,就触犯了破坏交通工具罪,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情况,在刑期上和故意杀人罪一模一样。
再说破坏安全带的行为,这妥妥的是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白松都不由得为这些人无奈,这么大的罪名,拿多少钱合适?
第372章
视频录像
罪名什么的,还是得等抓到人了再说,现在当务之急还是把案子搞定。
三队已经有五六个人出去查这个案子了,二队也已经出动了一半的警力,大家聊了半天,把录像也看的差不多了。
从视频录像上来看,司机确实是去了这个饭店吃饭,而且还戴了帽子,来的两次都很小心,也没和多余的人说什么,就是点了好几个菜,而且用的也都是现金。
从录像上来看,两次司机来吃饭,都是为了吃点美食,并不是为了别的,这引起了大家的疑惑。
幕后人找人去损毁录像究竟是为了什么?
只有这个司机自己去吃饭,这事情,即便录像证明了,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去处理呢?
是觉得警察不可能这么快就得知了饭店的线索,还是这里面必然会有什么其他的东西?
白松有点后悔,自己拷贝回来的录像还是不够多,毕竟一张存储卡是有上限的,看来以后要随身准备一个大容量U盘了,白松暗暗记下此事。
“等会儿,刚刚那个录像,再往回倒一下。”白松一下子叫住了放视频的同事。
“嗯?”李队刚刚在聊天,没太仔细看录像,此时也一下子认真了起来,盯住了屏幕。
白松喊停的这段录像刚刚已经放过一遍了,不过是加速放的。这第二次是在重点时间正常速度播放,此时又被重新放了一遍。
“有什么问题吗?”李队也疑惑了。
“有问题。”白松又看了一遍,“这个服务员,摆盘之后,这个司机曾经动过盘子的方向。”
“那不就是为了吃盘子那边的肉比较方便吗?”有人疑惑地问道:“我要是自己点了五个菜,我也这么吃。”
“所以,他在用这些盘子的摆盘方向,来传递什么信息是吗?”李队听出了白松额外的意思,没有顾刚刚说话的民警,直接问道。
“嗯,有这个可能。”白松道:“就是得看看,有谁这两天都来吃饭,而且都往这个方向看过?如果有人这两天都观察过这里的盘子,就有很大的问题,我怀疑这个司机就曾经和这个人传递过什么信息……嗯?你们怎么都看我?”
“从录像里看,好像就你满足这个要求……”李队长幽幽地说道。
额……

白松回想了一下刚刚看到的录像,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一般很少有人会连续两天去一家饭店吃饭,因此这两天除了司机和白松,没有第三个人两次都来,而且就连给司机上菜的服务员都不是一个人。
“有没有可能是这种情况”,白松看大家眼神都不大对劲,有些不好意思,立刻换掉话题,心思急转,“案发后我去现场还是被人跟踪了?”
李队听到这个,也端坐起来:“我觉得你的反侦查意识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发生了这种事情,当你准备去饭店的路上,被人跟踪了你应该能发现吧?”
“怎么回事?白队你又被跟踪了?”几个和白松关系不错的年轻警察纷纷担心起来。
“正常是这样……”白松又有些不好意思了,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但是我在街边的椅子上坐了很久,然后起来之后撞了路灯杆……”
……
“白松啊……”李队伸手摸了摸白松的额头,摆出了一副关爱智障儿童的表情:“你这可算是工伤啊……”
“额……”白松平时脸皮很厚,但是这时候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干咳了两下:“我有时候思考问题会容易走神。”
本来有些压抑的气氛,这么一来散去了大半,大家准备听白松接下来的分析。
“如果是我被跟踪了,那么这一切就解释的通,也能解释为什么昨天不去饭店处理这个问题,而是今天。”白松感觉自己不能在同事们面前失去自己的形象,推理道:“对方这么做,我认为大概率是因为今天的失利,我当时去现场的时候,周围没人,但是远处围观的人还是很多的,有人发现我没死这太正常不过了。
毕竟,这幕后的人肯定要看结果的。既然如此,我接下来回家被人发现也不是什么秘密。我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人跟我进小区,更没人跟我上楼,但是我离开小区,去了长椅上坐着的时候,就不好说了。
而当我走进这家饭店,想去调取录像,时间很长,被人发现也很正常。主要是那段时间我确实是思索的太过于用心……”
白松不想再提自己撞路灯杆的糗事,接着道:“我身上有一张存储卡这种事,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对方只会以为我去看了录像,而不会以为我已经把录像拷贝走了。既然如此,对方肯定是担心我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所以才着急去破坏。
如果是我回到刑侦支队,再拿好手续和存储设备再回去,就肯定被人得手跑掉了,正是因为我往这里走的时候就已经通知了人过去,对方没有计算好时间差,所以才被抓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这个人不会是临时雇佣的。临时雇佣的人,不可能这么快找到,所以,这个人肯定还知道别的事情,我们不能小看了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