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897

“好”,白松道:“钟队,我就不联系王支队了,回头您替我带好,我相信,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好,那先休息。”钟队看了看时间,确实是不早了。
“我们是长期战,我也不推崇熬夜办案”,白松看了看表:“恩……十点半,我先看会儿案卷。”
……
有的案子一看就是孤案,比如说上次去天华市抓的那个逃犯,死者和凶手之间是有特定关系的,但是也有的案子不知是何人所为,死者的家属都不知道死者有啥仇家,这类案子需要格外关注。除此之外,一些有点蹊跷的意外事件也得多关注一下。
……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钟队算是服了。
白松这五个人,每天晚上十一点半准时离开,早上八点半准时来。
都说996辛苦,白松这……
第三天开始,钟队可不伺候了,这几个人小伙子都20多岁,出差办案没有家里面的压力,每天睡七个小时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可不行,溜了溜了。
……
不光是钟队,就连其他的办案民警也不伺候了。
这都是什么人?怎么那个法医也这么能肝?
……
但是,这类似的案件,法医还真的重要,因为这次全是命案和重案,很多照片和鉴定的情况,只有内行才能看出来门道,如果没有孙杰,白松等人基本上看了也白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四天,白松等人看完了这个会议室所有的案卷,王亮那里做的表格和可能的串并案件的图表,已经有了上百页。
而这些天,当地出去对一些其他外围情况的查证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第685章
串案
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郑灿、郑灿的叔叔以及郑彦武之外,其他的能够核查的线索全部核查完毕了。
当初和郑彦武一起为股东的人,分别是刘卫国、孙耀武、李永红、翟兴华、王振华五个人,全是男的。郑彦武卖掉股份后,五个人都用自己的钱购买了一部分,从账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刘卫国已经逝世,他本来是新任最大的股东,但是他死了之后,股份拆分给了几个儿子和侄辈,而这些人又不是什么好鸟,很多都败得差不多了。
其他四个人虽然还在世,但是已经有三个人移民了,股份保留了一部分,也卖掉了一部分。
唯一在国内的,只有王振华,还不在本地,这个人的股份也卖了很多。
目前公司有1%以上股份的人,多达17个,还有零零散散几十个小股东,现在公司的情况,已经没有人再有凝聚成一股绳子的能力了。
警方也联系到了王振华,他对于郑彦武当初的事了解的并不深。
目前对于这案子了解最深的,就是当初去过现场调查的七八个警察。那个年代,消防类型的审批都在公安局,所以也没有现在这种火灾责任认定书,现场的材料都是警察负责的。
年代不一样了,如果是现在,不可能出现这种事,但是在1995年之前,很多事在现在看来确实是不够严谨。
对现场还有印象的警察表示,现场确实是燃气泄漏了。那个时候的燃气还是稀罕物,说是燃气,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液化气钢瓶,只是郑彦武家里有好几个罐。
以甲烷为例,1千克甲烷的热值相当于13kgTNT当量。虽然甲烷的燃烧热不可能按照这个比例爆发,但是几个罐的液化气,威力可是很恐怖的。
现场基本上啥也看不到了。
现场发生过不止一轮爆炸,第一波谁也没赶上,去了之后就看到熊熊大火,然后当时大家就想办法灭火。
这是个山庄,也没有消防栓,那年代的消防车也很差,根本就压不住火。后来,过高的温度可能是把几个罐给烤炸了,然后发生了第二轮,本来就不太结实的房子彻底坍塌。
在这种情况看现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可以说有点困难,省里面还专门去人做过调查,最终确定是一个罐发生了泄漏,然后爆炸着火。
现场能够确定的死者有两个人,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据事后给郑彦武取笔录,当时郑彦武的家人都在家,一次性全没了。
看完这个,白松对郑灿可能是郑彦武的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同时他也明白了,郑灿的叔叔有极高的概率知道一些事情。因为这次是燃气问题,不是普通的木材着火引发的火灾,所以基本上不存在着火后有人把人救出这样的事情。
白松分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郑灿的叔叔是郑彦武家里的管家,案发时正在屋子外陪着小少爷玩,结果逃过一劫。但这种情况不好解释,因为管家不可能不找郑彦武。
第二种情况是,郑灿的叔叔是提前就知道有这样的惨案发生,但是已经阻止不了或者不敢阻止,出于其他目的把人救了出来。
至于其他的不良目的倒是不好推测。
现在城市对管道煤气有着严格的应急管理和报警机制,已经非常安全了,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私自运输、买卖液化石油气罐,但是在那个年代,情况完全不同。
通过对命案的梳理,目前发现了足足八起可能有关联的案件。
其中有三起和印染公司的人有关。1997年,印染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死亡,在那个车子不是很多的年代,这种案子肯定是需要额外关注。
1999年,印染公司发生操作事故,造成几十公斤高毒化合物泄漏,一名工人死亡,四名工人留下了永久的后遗症。
2001年,出国的三个股东之一,孙耀武的儿子,在长河市的一家酒吧与人发生口角,被人捅死,凶手下落不明。
这三起案子,第一个司机已经处理,第二个已经处罚了相关责任人,第三个则不可知。
除此之外,还有五起案子尚未破获。
第一起和第二起发生在1995年,当时两个长河市下面乡镇的人,在隔一天的时间里,被相同的方式杀掉,而经过调查,这两个人都没什么仇人,也没什么共通之处,都是普通的小老板,经过调查,这两个人也没有得罪过相同的人。
第三起发生在2008年,是距今最近的一起,作案手段和上面两个有些类似,嫌疑人的情况依然不掌握。
第四起是2006年的案子,发生在张家市,死者死因是氰化物中毒,嫌疑人是他的朋友,外逃已经八年。
第五起是1999年的车祸案件,肇事车主逃逸,至今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个案子之所以可能存在关联,是因为死者是印染公司的合作方之一,当时也有很多人关注这个案子,最终也没找到。
白松等人把每一起案子做了各种关联性的核查,目前也就是这些情况。
除了这些之外,大家还发现了一起竖阳市的命案,与长河市另外一起已经破了的命案可能有关联。
这两个案件的作案手法不同,也不在一个城市,但是死者之间可能是认识的,通过大数据的串并,其中一个死者的前妻是另外一个死者的小姨子。
这个发现引发了钟队的高度重视,因为当初的嫌疑人已经吃了枪子,没办法提讯,但是这俩案子之间很有参考性。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长河市这边非常费心了,除了本市的案子之外,还从省数据库里调出了很多外市区可能有关联的案子。
这些案子也都是经过第一轮筛查的,不然仅仅靠白松几个人,永远也不可能查的完。
所有的数据都分析的差不多了,白松等人已经做好了准备,明天,也就是周三这天,正式去找郑灿的叔叔谈一谈。
第686章
郑灿的叔叔
“你这个办案的方式我还是第一次遇到。”钟队在车上和白松聊到。
“我也是没有办法。”白松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我们也都知道,郑彦武和郑灿大概率是啥有价值的线索都提供不了。郑彦武但凡是有一点这方面的怀疑,都不会是这样子,郑灿您这边也接触过,是什么人也知道。郑灿的叔叔是唯一的希望。”
“对。”钟队点了点头。他早就想去找一趟郑灿的叔叔了,但是出于对白松的尊重一直没去找。
郑灿的叔叔是本案最大的希望。
一旦这个希望破灭,所有人都将失去办案的信念。
现在,这十天左右的时间,所有人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现如今,是揭晓谜底的时候:郑灿的叔叔,到底知道什么?
大家之前已经掌握了这个人的信息,但是一直没有接触。
这个人叫孙红旗,今年48岁,是个不折不扣的普通人,小汽修厂老板。
白松很早就知道了孙红旗的身份,这对于警察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查。这个普通人的身份,给了白松很大的困扰,这才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白松很担心什么线索也获取不到。
……
“老孙?出去了。”穿着红衣服的修车工直接回答道。
白松等人这是第一次过来,就直接扑了个空,孙红旗去市里面买配件了。
“多长时间能回来?”钟队手下的一个刑警出示了警官证:“找他了解一点情况。”
“一般都是中午能回来,警官要是不着急可以在这里等一会儿。”修车工说道:“你们要是着急,我给他打个电话。”
“我们不着急,在这里等他。”
修车工点了点头,接着修自己的车子,丝毫没有在意警察的到来,似乎对他口中的老孙丝毫不担心。
……
没让白松等多久,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孙红旗就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