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897

“嗯,除了死者的儿子和女儿,没有人进去过。”王亮肯定地说道:“还有一个人在B炸前几分钟路过过,往里面看了看。”
“这俩人都带了什么东西?”白松问道。
“儿子带了一条烟、两瓶酒;女儿带了一把气球,一个蛋糕和两瓶酒。”王亮说道:“你看一下照片。”
白松仔细地看了看照片。
因为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再过不久的时间就要供暖,所以姚某的儿子和女儿穿的衣服都比较多,但是从体态看,里面也没有藏什么东西。
女儿姚鑫带的蛋糕还是个透明盒子,也不像是有什么问题的。
儿子带的那一条烟,从后来现场里也找到了残骸,确实是一整条烟直接烧毁后形成的状态。
因为火灾持续时间不算长,所以烟也没有完全烧成灰,反倒是儿女带的高度白酒被火把瓶子烧碎,里面的酒还起到了助燃的作用——从后续情况来看,姚某的死倒是和这些酒不存在关系。
“所以,为什么会发生B炸,炸的是什么?”王亮一脸不解:“按照你说的情况,最起码也要几立方米的氢气啊。”
“那就可能不是氢气的原因。”白松沉思了一阵:“等着看王华东和柳书元的现场勘察吧。”
……
王亮走了之后,图侦部门继续对各类视频资料进行了核查,多人一起上手,挑了几十个时间段,修正了数百张图片,还是没有发现问题。
这个结果是很丧气的,庄支队还特地来这边的办公室想问问白松,见白松在这里看笔录,就没有打扰。
白松从多份笔录里看到了几个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是好几个人证明,姚某有拖欠工资的情况,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三个月,但是这些跟着他的工人上一趟活的工钱他还没结。
一般包工头总是会说年底结,但是一旦出现了拖欠,工人也都不是傻子,现在不是每个工人都是“等等党”,尤其是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近一个月来,姚某的工人和他发生过多起冲突了。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姚某的儿女对姚某都不错,尤其是儿子,基本上每个周都过来。不过也有人说,儿子是过来找老子要钱花。
后者有佐证,就是警察调查了儿子姚磊的消费记录,确实是比一般的大学生高几倍,比女儿姚鑫的高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B炸几分钟之前,路过这附近,还从窗户看到姚某正在看手机,而且蜡烛还点着。因为这俩都亮,所以很容易被发现。
也就是说,B炸还不是因为突然点了火的原因。
第705章
思路
尤其是这一份笔录,白松还特地找这个人确认了一下,确实是他路过的时候,就看到了蜡烛点着。
这个人是工地的监工之一,无利害关系第三人,口供还是可信的。
这个让白松一直难以理解,一直点着蜡烛,然后几分钟之后B炸?
真的是氢气球炸了?
这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姚某直接把氢气球放在火上烤,氢气球碎掉,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B燃。但是,从视频监控的情况上看,即便20多个气球同时B燃,也不会达到这个程度。
“需不需要做个侦查实验?”王亮问道。
“这个有点危险,但是也不是不可以”,白松道:“危险程度还算可控,但是,我学过的知识告诉我,这点氢气真的不够。从视频里也看到了,女儿带了一把气球,气球是软软的细绳,还飘在空中,所以里面除了是氢气也不会有什么。即便里面混入了甲烷、氦气等比空气轻的气体,也没什么价值。”
“恩,那些东西还没有氢气B炸狠。”王亮想了想:“那我就理解不了了,等会儿杰哥那边吧,说不定气球里是毒气。”
“恩,等会儿吧。”
……
半小时后,孙杰那边传来了消息,死者呼吸道、血液内未发现有中毒情况,只是酒精浓度有点高。
也就是说,确实是烧伤引发了心脏病。但是孙杰指出,这个人已经重度烧伤了,即便是没有心脏病,也救不过来了。
“杰哥”,白松问道:“这个人的情况是肯定烧得不能看了,但是如果他仅仅是醉酒,最初的慌乱之后半分钟内跑出来,还有救吗?”
“有救,虽然刚开始的温度特别高,但是如果时间足够短,出了门之后立刻就有人泼水救他,那就有救。”孙杰道。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住他附近的都跟着他喝酒去了,昨天救火慢,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不然大家都清醒的情况下,这火不至于拖到消防过来。”白松想了想:“如果他出来以后,三分钟之内没人救,身上的火也灭不掉呢?”
“也能救,就是很难了。”孙杰说道。
“好,我明白了。”白松说道:“什么时候能出最终的报告?”
“需要解剖,等获得家属同意吧,现在他儿女还没同意解剖”,孙杰道:“我们正在想办法做工作。”
“刑诉法129条,死因不明的,有权决定解剖,为啥要经过他俩同意?”白松直接道:“虽然家属同意的话工作更好开展,但是,这个案子,不能排除家属谋杀的可能,我们有权直接解剖,当然,也有义务通知家属到场。”
“可是……”孙杰有点犹豫。
“这个事我说的”,白松道:“在没有庄支队和上级领导反对之前,这案子你就听我的。”
“行,我和这边的人说。”孙杰想说这个案子他不是主办法医。
白松这才听出来啥意思,孙杰在这边办案不是很顺畅。
王亮和柳书元都是副大队长,去哪里都有人给面子,就孙杰这里是个普通刑警,所以不被重视也是很正常的。
“我给他们支队长打电话。”白松说完直接打通了电话。
……
安排好了孙杰的事情,白松接着联系了王华东和柳书元那边。
现场的处理是不到位的,王华东经过仔细勘察,在窗户缝发现了燃烧了一部分的高分子化合物。
因为天气凉,所以屋子的密封性做得很不错,门上都有密封条,但是窗户还是有缝隙。这是普通的推拉式铝合金窗,虽然也有塑胶密封条和防水条,但是两扇窗户之间,还是发现了一些东西。
“具体是什么?”白松问道。
“看样子应该是发泡胶,不防火的。”王华东解释道:“也是用于密封的,但是位置不对,哪有两扇推拉窗户之间还用这个的?这样还能拉开窗户吗?”
“是新喷的吗?”
“这个没办法确定。”王华东道:“因为铝合金传热快,夹缝中还残留了一点,我一会儿去刑科所做检测。”
“还有什么发现吗?”白松问道。
“还有就是,死者儿女带来的四瓶酒都烧炸了,但是死者家里其他的酒,只有一部分炸了。”王华东道。
“那很正常,儿女带的都是高度酒。”白松道。
“不是,死者家里的酒,大部分啤酒炸了,白酒就碎了一瓶。”
“是不是儿女带的酒距离B炸点位置中心有点近?”
“是这个情况。”
“那也正常。”
“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王华东有些烦:“主要是灭火的时候丝毫没考虑保护现场,现场全是水,玻璃碎片到处都是。”
“灭火还能怎么办……”
勘探人员最烦的永远都不是什么高腐啊什么的,最怕的就是这种变动现场,尤其是大幅度的变动。
“可是……”
“要是不难,案子也不会让我们来。”白松安慰了一句。
“好吧。”王华东干了这碗鸡汤,点了点头。
白松不知道的是,这句简单的话,最后成了五队的座右铭。
……
研究着儿女的笔录,也没什么问题,现场被破坏的太严重了,王华东能发现铝合金缝隙里的这个东西,都已经是很重要的发现了。
这可能意味着两个事情,一个是姚某怕冷,自己喷的,而他冬天基本上也不开窗户;二就是有人故意制造一个更密封的环境。
天气冷,第一种情况也算是可能存在的。毕竟这类房子冬天都漏风,各种贴胶带的情况也算是很常见。
“王亮,你去再确认一下录像,这几天有没有开过窗户。”
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一般都是称呼姓名,有外人在才称呼职务。
“好。”王亮看了看白松:“你压力别太大。”
“没事,压力最大的是庄支队。”白松摆了摆手:“我还是有思路的,你不用担心我。”
“啥思路?”王亮好奇地问道:“先告诉我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