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897

现在,彻底明白了。
接下来的路,还是要慢慢打磨。
……
下午一点半,整个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而且很多空地都被人摆满了凳子。
“阶梯教室有专家讲课,你们去不去,不去的话我自己去了,听说是个市局的大佬。”大二的宿舍,一个男人跟舍友说道。
“市局的?不去,估计又是讲一大堆理论。”一个学生看看表:“下午有课,想去也去不了啊。”
“班级群里中队长统计呢,去阶梯教室听课的跟区队长说一声,下午课可以不去。”
“还有这等好事?这是谁来了啊?”宿舍的人来了兴趣。
“听几个在市局的师兄说,这位确实是个牛人,今年25岁已经拿了两个一等功,侦破大案要案无数,市局专门给他们成立了一个小组。”这位显然是消息人士:“而且据说,部里的专家过来挖,都没挖走。”
“卧槽,市局还有这种人物,去去去!”
……
昨天,大三的学生们对白松都已经了解了相当一部分,经过上午的发酵,这个事早已不只是针对大三,大一大二的人也都听说了,而且非公安专业的也有不少人过来了。
天华警校也有一些非公安专业的学生,这些就跟普通专科比较相似,没办法参加公安联考,只能参加社会统一招考。
两点整,白松进入教室的时候,愣了一下。这么多人?
曾经,他去天华大学蹭唐教授的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时至今日,他居然也有了这般的号召力了吗?
而且,还有不少老师都在这里。
这都是来听课还是来看热闹的呢……
作为一个刚刚从警校毕业不到四年的警察,白松想了想,应该是后者,看热闹的居多。即便如此,他还是提了一口气,迈上了讲台。
也不知道是谁牵头,台下鼓起了掌。
白松按了按手,面露笑容,“同学们,感谢过来听课,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白松,市局的一名刑警。”
说完,白松环视了大家一圈:“我和大家一样,应该都是90后,我参加工作至今是第四年,经历了一些案件,也看过近几十年的数千本案卷,给大家讲一讲社会的变迁。”
数千本案卷,白松这是保守估计了。他仅仅是在三队的几个月,就看了四位数的案卷,而实际上,他从来都没有闲着。到了市局之后,整理诈骗案,也是一直在看不同的案卷,有的岁数比他还要大。至于命案卷,他不仅仅是看了天华市的,湘南省的还看过很多。
绝大部分人,把警察这个职业当成一份工作,但是白松却真的把这作为自己的职业。
这是白探长,与其他所有的警察最大的不同了。
第751章
授业解惑
“我们都学过书本上的近代史,在座的很多老师,也经历过一些时代变迁,我们以天华市为例,我讲几个应该绝大部分人没有听过的事情。并不是惊悚神奇,甚至有些司空见惯。
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压力似乎也在变大,可曾知否,三十年前的时候,自杀率其实是现在的数倍?我先问问大家,以上吊为例,大家认为的上吊,是如何做呢?“白松问道。
所有人都没想到白松先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还是有不少人站起来表述了自己的理解。
找个房梁、一根绳子、一张桌子。
这几乎是所有人对上吊的理解。
白松打开了阶梯教室的投影仪,这里是一张素描图,画手是王华东。
家徒四壁,没有房梁,没有绳子。这是黑白的素描,本就让人有些压抑,图片的中间,一个妇人挂在了大柜和炕头的中间。
这可能是妇人出嫁的柜子,也可能是后来打的,和炕头一样的高度,不足80厘米高,素描图里看不出柜子的好坏。
柜子和炕头之间仅仅十厘米的空隙,妇人把自己的脖子架在炕头和柜子之间,上半身的力量压在一根筷子上,腿半跪着,愣生生地被一根筷子吊死了。
“这是一根筷子。”白松指了指那个支撑妇人的横棍:“也是上吊的工具。”
这妇人看样子瘦小不堪,这个姿势和动作,让人看着莫名地感觉到悲哀。
这是即便要死,都找不到体面的方式。
所有学生和老师都哗然,他们没见过这个!
他们只听说用绳子,可是却没想到穷苦人家都找不到绳子,甚至找不到房梁怎么办!
“我想,不必我来问,大家也各有不同的体会。”白松道:“我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和我一般,最终会走上公安的岗位。公共安全,我们从警数十年,自然会经历时代的变迁。我说的这个,发生在我身边的老警察上班的年代。也许你们觉得这种事会发生在上百年之前,其实就是几十年前。我再给大家看看这个案子。”
说完,白松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烧炭自杀的案子,这个在现在也具备很强的代表性。
“见微知著,这个词可能大家都听过,以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定会有类似的发现。”白松微微一笑。
有的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更多的人还是一片茫然。
“白探长,您说的这个,算不算格局?”有个女生举手问道。
白松思考了片刻:“算,也不算。人力有时尽,我们谁也不可能把辖区所有的人都弄清楚,整明白每个案子的来龙去脉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派出所,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们都充满了斗志,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会在派出所把你的斗志磨平。
天天鸡毛蒜皮,遇到大案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三五年一晃而过,这是很真实的东西。到那个时候,大家又面临买房、养家糊口,面对柴米油盐,感触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咱们都是同龄人,我也不想给大家讲道理说精神,但是,我今天的课,如果能让大家在工作之前,多一点思考,那就很成功了。”
说完,白松拍了一下手:“课程正式开始,我今天讲刑事侦查学。”
这也是白松等人最近在编著的课本。
写课本这件事,说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难,最近,他们已经买到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所有的类似书籍,没有一本是一线工作者写的,理论上的东西非常多。
当然,这些大佬们也并不脱离实际,很多内容,诸如特情的使用等,都讲述的很好,需要白松等人多学习。
白松今天讲述的案子,全是自己侦破的案子,而且是其中已经脱离保密期的案子。
比如说姚鑫杀父案,如果要按照逆向讲述的话就是:
“孝顺子女给父亲过寿,父亲独自一人在家吃蛋糕却引发了B炸,现场经过灭火,所有证据都已经消失,在调查过程中,却引发了子女之间的巨大矛盾,女儿杀死哥哥……这一切,究竟是……”
小说写案子,都是这般逆向来写,写的都是一些蹊跷、悬疑的开局,站在上帝视角,把本案最不可让人理解的东西先展现出来吸引读者,然后慢慢解密。
这虽然在解开奥秘的时候时常让人感觉“不过如此”,但却真的吸引眼球。
只可惜,白松等人办案不是这个视角。他们办案就是警察视角,没办法先从最悬疑有趣的地方进展,只能一一推进。
作为一名职业的刑警,白松对很多案件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一个案子的领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办理任何案件的时候,分为两部分去侦办,第一是基础部门,第二是研判部门。
基础部门很简单,也就是每个案子都可以去做的事情。比如说,去查监控、通话和聊天记录、查人证物证、现场勘查、尸体鉴定、家庭用水量、用电量、不明物质的购买情况、汽车的通勤情况、近日密切联系人、邻居的相关情况等等。
这些都是要派人去查的。命案要案在这些基础问题的查侦上,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
第二就是研判。这些东西拿到手,变成有意义和价值的线索,不是像书里那样直观,需要对人性有一定的把握。
白松本来以为自己只能说两个小时的,他准备的教案也只有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已经说到了四点多,而学生们听得也是如痴如醉。
有不少人中途去了厕所,但上完厕所依旧回来。
虽然这不是母校,白松依然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几年来所有的体会都讲述了一番。这些人,未来都是天华市的中流砥柱。
“案子的事情,我就讲到这里。现代侦查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前两日,我的队员们给你们讲了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三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白松给大家鞠了一躬,结束了授课。
掌声雷鸣。
第752章
柴米油盐
路上的荆棘永远比玫瑰花要多。
踏入社会的学生,可能会在几个月之内价值观多次变化,最终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学校里一个月1000块钱感觉过得很爽,拿工资后一个月5000却感觉非常难熬?
学生党们觉得,步入社会之后,不就比在学校多个柴米油盐吗?
柴米油盐才几个钱?
真的开始生活养家,才知道这四个字代表着什么。
更多的,别说柴米油盐,连“锅”都解决不了。白松属于很幸运的了,家庭和谐,父母也是个模范夫妻,有一笔积蓄可以帮儿子付首付,但是更多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最可怕的是,白松这群人是2012年前后买房,等到了2022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