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97

经历了一下午的折腾,所有人都很累了,骗子们一个个低着头,纷纷上了大巴车。
回去的路上,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几辆警车闪着警灯在前面开路,十几辆车子排成一纵排,呼啸着向天华市驶去。
所有的司机都没有参与今天的行动而是在酒店休息了整整一天,此时精神都很足,而白松等人就实在是有些苦了,一点也不能休息,不过好在上午大家都睡了一上午,加上这次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警察,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95人,这可真是一个大活了,第一阶段就是全部执行刑事拘留。
马支队全程也没有休息,把最主要的11个人留给了专案组来审讯处理,剩下的84人分给了14个派出所,每个所都分到了6个人,还在路上,就已经完成了划分。
这种大型的专案,整个市局都是很瞩目的,但是九河区公安分局还是有实力、有底气做好,这在天华市可是很露脸的事情。
一路无话,第二天上午九点多,所有的车子都已经到达九河区公安分局大门口。
出征时的大门再次完全打开,十几辆车子胜利凯旋。
第一个下车的是田局长,这一个晚上,田局长基本上也是完全没有休息,今年已经50多岁的他却丝毫没有困意,敬礼打的很标准。
“局长同志!
我奉公安九河分局局党组指示,执行本次跨省抓捕任务,现已回归。出征民警共167人,现,实到167人,抓捕犯罪嫌疑人95人,现,实到95人,所有犯罪嫌疑人均已缉拿归案。
车队已经安全返航,请您指示!”
“礼毕!”殷局长收回敬礼的右手,保持立正姿势,喊道:“归队!”
“是!”
田局长上前,和殷局长亲切握手,此时此刻,四五家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媒体记者们,不停地按着快门。
整整十几个小时,这次回来,比出去的时候还要累。从出发到回归,只经历了短短40几个小时,大半时间是在车上,不得不说效率非常高,当然,这也绝对离不开专案组民警这么多天的部署。
交接完毕,各所的囚车都到了分局大院,按照名册,把各个所自己的人都带走了,95人看似很多,但是这么一分,也就那么回事。
唯一麻烦的事情就是,九河区看守所羁押不了这么多人,主要原因是同案犯不能关到同一个屋子,所以就得异区关押,大部分的嫌疑人要送往其他分局的看守所。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便是几百人,整个天华市也能消化的下,再多的话,就跨省羁押也没问题。
白松下了车以后,跟着所里的车子回了所里,这一晚上真的太折腾了,所有参战民警都被放了假,白松等八人回到所里,啥也没想,都把自己扔到了床上。
全分局一千多警察呢,没了谁都能转,先休息吧。
看似极为激情的抓捕行动,其实也只是公安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白松从上午十点多吃了点所里专门给他们煮的面汤,就一口气睡到了下午四点多,这还是白松定了闹钟,不然肯定得睡到晚上八九点了。
起床之后,白松洗了澡,穿好衣服下楼才发现,在短短的六个小时里,九河桥所的六名犯罪嫌疑人都已经被批准刑事拘留,现在被带出去体检了。
所里的工作到这一步就算结束了,剩下的,就全部交给“12·01”专案组了,专案组几十个人基本上一个也不能裁减,这后期的工作实在是海量。
白松掐指一算,明天又是自己值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现在的好心情。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王旭、阚新、王博等人也起床了,大家因为都不是一天值班,平时也基本聚不到一起去,晚上肯定得好好聚聚。阚新和王博都是冀北省的人,距离天华市也不远,但是总的来说,四人都是外乡人,这次出差就一直在一起,此时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一下了。
火锅的热气向上蒸腾,氤氲着众人的,是浓浓的满足……
第107章
荐人以渔
13号值班,忙了一整天,第二天白松休息,一大早,白松步行去了九河桥下,四五天过去了,也不知道郑彦武怎么样了。
九河桥是小型桥梁,九河桥派出所并不是像余镇派出所那般靠近天河,辖区内只有一条蜿蜒的小河流,也就是二十米宽,与天河不可同日而语。九河桥是石拱桥,桥下的空间除了河流之外非常少,但是勉强也能站人。
从桥上找路到了桥下,白松果然看到了一个灰色的帐篷。很凑巧的是,这个帐篷的品牌白松见过,当时庹大旺在南疆省使用的就是这个品牌,防风防寒效果还是不错的。桥下的风不小,不过帐篷安扎的较为扎实,帐篷后面倒是没什么风。
“老郑,你在吗?”白松走到了帐篷前,拍了拍帐篷的门。
“在这呢。”郑彦武的身影从帐篷后面走了出来,白松转过去一看,他正在拿用一口破锅热东西吃,下面是一个便携式子的燃气灶,估计是最近刚刚买的。
“行啊,生活条件不错,大早起都吃肉”,白松走近了,闻到了肉香。
“你说得对,日子还得往前看”,郑彦武站着调了调羹,白松觉得挺有意思,郑彦武个子不高也有不高的优点,就比如说这个帐篷,要是白松来住就会非常憋屈,而郑彦武住起来就很宽敞。
“嗯,不过我还是劝你几句,马上就冬至了,再过不久就过年了,天气会越来越冷,你这样子还是不行啊。”白松摸了摸帐篷的材质,这东西怎么也没办法和砖墙比啊。
“我……”郑彦武有些伤感:“我不想进屋子里住,在外面我心里还会舒服一点。”
白松点点头,心思缜密的他已经大体知道了情况。估计是郑彦武的家人,都在一起意外之中,死在了屋子里,郑彦武才拒绝进屋子里面休息。
“那你买个车子吧,总比这个好一些。”白松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不行的”,郑彦武用手比量了一下自己的个头:“我个子不够高,我听说,必须要1米5以上才能申领驾照,我以前有司机,现在我也不想再找司机了,一个人挺好的。”
“不是的”,白松这次来,可是提前做好了功课:“我特地查询了相关法律,中型的客车身高要求1米5,大型的客车或者货车要求身高1米55,但是小型汽车,没有做任何要求。”
“谢谢”,郑彦武知道白松是为了自己好:“我这个属于特殊情况,我这个身高,妨碍安全驾驶。你说的这个我明白,开车我是开不了了,你不用担心我,这几年我也都这么过来了,我现在比以前还好很多了。”
“那你也不能一直这个样子。”白松道:“你以前也肯定是个成功人士,经历的风雨浪花一定有很多,人生刚走了一半,总不能就这么一直停下去。”
“这么多年了,我很久没有和人说过这么多话,白松,我知道你的好意,我会试着改变”,郑彦武道:“我以前开过厂子,爆炸过一次,死了几个人,赔了一百多万,那会儿差点就挺不过去了,后来也慢慢挺住了。只是,这种事情轮到自己家人身上,就真的……”
白松知道又揭开了郑彦武的伤心事,只能把话题绕开:“我建议你找点事做。”
“找事做?什么事呢?我曾经想起当个老师,传播一下余热,但是我的身体情况,估计什么也做不好。”
“那我给你个建议好了。”白松说完心中就略有些后悔,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看到郑彦武眼中那一丝丝光,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前一段时间去魔都,他全程负责录像。摄影这事情,个子高有个子高的好处,但是个子矮有个子矮的视角,以郑彦武的人生阅历和智商,绝对能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
最最关键的一点,他有钱!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但是舍得六位数、七位数的投入,再认真学习一下,这东西真的可行!
一个成功过的人,即便现在落魄,也比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人更容易在其他领域获得成绩。
“我觉得,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摄影家。”白松认真地说道。
“摄影?”郑彦武眼神中略有了些什么,身体一动不动,琢磨起白松的这个建议。
“既然你想过当老师,想过传播自己的思想,想过这辈子不能白活,那么,就去试一下摄影,当你有了好的作品,你一样可以改变很多很多人。”白松趁热打铁。
“这东西,怎么来?”郑彦武有点动心。
身体健全的人有时候无病呻吟,觉得人生多么多么的艰难,但是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如果自己有了残疾,如果自己连学习驾照的资格都没有,如果走到哪里都会被冷眼旁观或者被有色眼镜注视,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状态。
“这个不难,我给你打电话问问。”白松拿起了手机,不由得郑彦武阻拦,直接给王华东打了电话。
这小子,这次出差的时候,还笑话自己录像都录不专业,该给他安排点事情做了。
“嗯?学摄影?”王华东听白松问起那里有地方可以学摄影,不由得惊讶了:“怎么了?你这是被我打击到了?我可跟你说,虽然你现在手头有个三万五万的,学摄影可只能起步啊,你要是就是想玩玩,我不拦着,但是你说的这种专业教摄影的课,那就不适合了。这种课程非常贵,一万块钱上不了多少节课,搞几次户外教学就没了。”
“不是我学,是我的朋友。你就找个好点的就行,钱不是问题。”
“土豪?”王华东来了兴致:“有土豪就好办了,介绍给我啊!”
“一边去,不跟你开玩笑。”白松没好气得说道。
“好好好,咱们九河区没有这东西,我给你发个位置和电话,回头你告诉你朋友就行了,不过我说好了,不用提我名字,那个开班的哥们特个性,什么都好,就是贵,提谁也不打折。”
第108章
分析案情
白松把这些信息给郑彦武说完,心里十分高兴,如果老郑他有个念想,总归能振作起来。
“你现在第一步,就是得找个地方拾掇一下自己”,白松见他要说话,直接打断了他:“酒店不想去,你就去澡堂子,再换点衣服啥的。”
“好。”郑彦武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个事,我听你的。”
“好。”白松嘴角上扬。
“对了”,白松接着问道:“你刚刚说,你以前开场子的?”
“嗯,化工厂,生产染料的,10几年前,珠三角那边的服装厂,差不多有1成,用的是我的染料。”郑彦武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怀念的感觉,这些过去的事情,他已经不放在心思了。
这可真让白松刮目相观了,珠三角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教科书上都写着的中国轻工业的摇篮,珠三角工业区的服装产业,那可是上千亿的市场,一成的染料,那绝对是大工厂了。
“没想到你还有这种过去”,白松有些敬佩的说道。
“都早就过去了。”郑彦武拿出两个刷的还算看着很干净的碗,盛了两碗炖肉:“吃不吃?”
“吃”,白松不客气地接过来一碗:“老郑,你做化工可是内行了,问你个事,氰化物你了解吗?”
“氰化物?做染料用得到的,不过我不是工程师,算不上很了解,只是那个东西的防毒标准高,用的时候很小心,每次运输的车子都是特种车辆,价格很高,这一点我比较清楚。”老板关注的永远是价格。
“那要是你觉得,如果不通过正规手段,想搞到一点氰化物,有多大困难度呢?”
“困难度?这得看你想要多少”,郑彦武道:“现在我多少年没经营了,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以前的时候,有时候拿不到购买的名额和审批,就找同行加钱拆借几罐,这东西量太大确实是有点困难,但是三五十吨还比较好弄。”郑彦武把一大块炖肉塞到了嘴里,热得嘶嘶直吸气。
三五十吨……郑彦武的身形在白松面前瞬间高大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