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897

这衣服没挂警衔和警用标志,但是白松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只有警监才会发的呢子大衣,羊绒为主,非常气派。刘喆已经有这衣服了,白松还早呢。
很多高级警官,冬天平日里遇到正式场合就喜欢穿这个,但大部分都是佩戴警衔的。很显然,这位接到消息就往这里赶,都没来得及挂警衔。
在部里,这衣服可以说满大街都是,就是在天华市局也很多,魏局、马支队等人都有,但是在这里,这妥妥的大领导。
最起码也是鄂市公安局的资深副局长,甚至可能是二把手政委。
很多人不理解,副局长就副局长呗,怎么还资深?按理说,地级市的市局,局长一般是副市长担任,那就是副厅局级,二把手政委肯定是正处,这么算来,副局长就是副处。晋级三级警监,一般就需要正处级。但是副局长担任的年头久一些,待遇可能会提升到正处级待遇,那么也同样有资格穿白衬。
比如说九河分局,级别等于这边的鄂市市局,九河分局的副局长,警衔最低的是二杠二,最高的也有一麦一的。
“我们这哪里算领导,上级指示工作,我们来学习的。有问题您直接提,我们加以改正!”呢子大衣的这位笑容灿烂,似乎零下十几度的风雪都影响不到他笑容的温暖。
“哦?案件有变动?”白松可不傻,他就算是巡视组的,一个正科而已,地方派一个副处级支队长过来陪着就可以了,怎么也不至于市局的领导都来了,而且看样子官职可是不算小了。
究其原因,可能就是案子出岔头了!在白松等人准备过来看这个案子的几个小时时间内,市局高度重视,提前开始对案件进行细查,把自杀撤销,按照命案侦查了!这是怕白松等人追责!
“县里的同志有些急躁,上报案件情况的时候不够全面,好在他们及时发现了问题,自查自纠,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白松不是个爱计较的人,何况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微笑道:“没事,我们就是来看看,具体的情况也没和上级领导说,您这边给我们介绍一下案情?”
这位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好说,领导跟我来,我让他们村里面烧了好茶,咱们这边的奶茶还算正宗,喝两口热的,案子的情况,我让下面的大队长给您呈过来。”
接着聊了几句,白松知道这位姓王,王政委。
车队这就进了村子,村委会那边还有两辆车,估计也是一起的。今天是正月初五,现在是中午,白松等人仅仅在车上随便吃了点,到了屋子里以后,桌子上吃的喝的都已经堆满了。
都是一些简单的吃食,除了中间的一大锅奶茶之外,还有煮的冒热气的手抓羊肉以及奶酪干的食品。很显然这羊肉煮了不少时间,这是白松等人到了村口之后从锅里拿出来的。
这里的羊肉非常不错,手抓肉让人看着食指大动。
“您这边赶路这么久,还没吃午饭吧?这附近也没个像样的饭馆,随便吃一点,您边吃,我这边找人给您汇报工作。”王政委道:“我也没吃呢,咱们一起吃一点。”
白松点了点头,大家一起坐着吃东西,这时,县局的刑侦大队一把手拿着案卷过来讲述了一下情况。
其实,这边也没有把案子定性为凶杀案,哪有这么快啊!
要是听说白松要来,就能迅速发现案件线索,那他们这个水平岂不是高破天际了?
但是,市局领导可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们早在过年之前就知道了白松等人的来历,知道白松等人是办案高手,所以,政委听说白松等人冲这个案子来了,第一时间就要求撤回原案,重新侦查。
负责汇报的宁大队把案子之前的情况都给白松复述了一遍,讲了一些这几个小时的工作、取证情况。
“这个案子我们感觉,他这个养女不太正常。”宁队长道:“他养女11岁,虽然现在未成年,但是依然有继承权。所以,这小女孩是利益既得者,利大者疑,我们还在进一步调查。”
“为什么之前的材料里没提到还有一个养女?”白松有些不解。
“村里捡的孩子,没有办理领养手续,据说正在办。”宁队道:“现在是过年期间,很多地方还没上班。村子里的人说法不一。”
“死者我记得47岁吧?”白松皱眉:“47岁怎么会有11岁的养女呢?不可能的。”
见大家都不解,白松解释道:“根据《收养法》相关规定,未婚独身人员收养异性子女,年龄必须相差40岁以上。”
所有人都露出一副“还有这种规定”的表情,就连王政委都有些尴尬,真不知道啊……
王政委连忙给宁队使眼色,意思是你快去查查去!
宁队立刻说了点场面话,装作有急事,先离开了屋子。
第963章
冰天雪地
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的,要求相差40周岁以上,这是1991年公布、1992年实施的。
如果打开网络看看现如今的一些案件,就会知道当年这个规定多么高瞻远瞩。
但是,知道的人却是并不多,不仅很多百姓不知道,很多警察也不知道,因为这属于《民法》范畴。(新《民法典》传承本法条)
所以,这个女孩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死者的法定继承人。
“白松,你别这么想”,孙杰再次打断了白松的想法:“继承法我也没学过,你提到的这个我也不知道。这就意味着,小女孩也不知道。”
“这么说也对”,白松点了点头:“我有点自以为是了,这种情况,要按照嫌疑人的心思去思考,所以,小女孩是有动机的。”
“嗯,您思考的有道理。”王政委立刻附和。
白松如此一说,现场气氛立刻就缓和了过来。
本来,听白松一言,这边的王政委等人直接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么多人的思考方向整个错了。但是白松这么一说,话又圆回来了,说明当地的侦查方向是没有错的。
“但是,你们思考问题也不能这么简单,案子究竟如何,要看证据说话,我一会儿要去现场看看。”白松道:“这个小女孩我也得见一下。”
“对,白大队说的对,小女孩别看小,但是如果和这个死者不对付,也不好说,现在人小鬼大的人很多的。”王政委道:“您先慢慢吃,我去和他们布置点工作。”
屋里很快就只剩下四个人,这下吃起来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了,大家都直接动手了。
手抓羊肉嘛……
“话说,你刚刚那是故意那么说?”柳书元问道。
“当地这不是应付检查吗?真当我好脾气?”白松道:“脾气太好了也不行,但是场面话会说就是了。”
“这倒是,本来报上去是自杀,我们一来就说重新开始查……这县里确实是不太负责了。”柳书元点头,啃了一口肉:“不过有一说一,这肉真不错,天华吃不到这种肉。”
白松这算是给当地点时间,但他们也仅仅吃了二十分钟,就从这里出去,向现场走去。
下雪天,很容易留下痕迹,但同样的也容易覆盖痕迹。
被引着到了现场,白松发现除了入户门之外,周边的院墙顶以及院墙周围,有好几个人在勘查痕迹。
勘察人员多达六人,冰天雪地的,确实是有些不容易。
本来白松有些不高兴,看到现场的情况,也无话可说了。
零下十几度,户外蹲着那里一点一点地找线索,而且只带着薄薄的胶皮手套,根本就不保暖。这可不是洗衣服那种胶皮手套,就像是做手术那种。王华东和孙杰经常戴,这温度户外裸露双手几分钟,手就受不了。
人这种动物,其实是没有“感同身受”的,这么一说,大部分都会觉得“这有什么啊!”,但是,如果把手伸到冰箱冷冻舱里(零下18度),一分钟大部分人都受不了。
白松四人在户外走这几分钟都已经快冻透了,他看到一个年纪大的勘查民警手已经冻得发紫了。
“先停一下,让大家上车保暖一下。”白松本不应该直接下指令,毕竟王政委可是大领导,但他还是直接说了。
王政委听到这个,穿着呢子大衣的他伸手指挥了一下,大家慢慢地离开了勘查现场。
这幸好是白天,案子报过来是昨天晚上,那勘查条件可想而知。
“王政委,我们进现场看看。”白松问道:“尸体现在在哪里?在县局吗?我这里,派两位同志去那边看一下。”
“对,在县局。”王政委点头:“那我立刻安排车子。”
白松怕孙杰一个人过去不好应付一些事,毕竟这趟的工作是巡视,所以让柳书元陪他一起过去。他自己则跟着华东一起进了现场。
死者的死亡地点在家中卧室,据说死相较为痛苦,服用农药而亡。一般来说,服用农药且没有前期的殴打、捆绑等造成的体外伤,自杀的可能性非常大。
农药可不是白松以前遇到的那些投毒用的氰化物、生物毒素那种,一般致死量都比较大、见效都不是立竿见影的。
简单地来说,农药是杀虫、除草的,不是杀人的,任何一款能“见血封喉”的农药都是不可以随意生产的。
比如说百草枯,效果非常好,但是因为毒性大,停产了。
当然,即便是百草枯,也不是立刻就能致人死亡,而且百草枯是出了名的折磨人。百草枯本身没有味道,为了避免人喝,会加入一些特别恶心的味道。如果涉入达到致死量,哪怕洗胃也没用,中毒几天,第三天黄疸,第四天加重,第五天呼吸机,活一周,给足够的时间痛苦和后悔,但是必死无疑,而且所有器官没有捐献价值。
可以说,是被喝的停产了。
同理,这个农民喝的农药,也不可能像氰化物一样直接致人死亡,这也是喝农药致死多是自杀的缘故,因为别人灌你喝,只要你还能动,肯定去医院啊!
现场没发现死者的搏斗痕迹,而且据说尸检也没发现搏斗情况。关于这个问题,白松是相信的,这东西都不需要法医,只要是个现场勘察的刑警都能检查出来。
现场很简单,这也符合当地牧民的家中情况。
家里一样冰冷,白松就没怎么翻找,一切看着华东去勘查。
没有搏斗痕迹,这个确实是如此。
“家里面脚印挺多的,就算是都戴脚套,我们在这里面行动,依然会对现场造成影响。除了我们的之外,这家至少还要四五个人走过,而且多为成年女性。”王华东道。
“多为女性……你现在足迹勘查已经到这个水平了?”白松问道。
“这个我看不出来就别混了,屋里面又没风没雨的,而且他这里是水泥地。”王华东边找线索便说道。
“这就是村里有钱单身汉的生活吗……”白松喃喃,不知道在想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