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7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2/897

女生这一桌因为有三位警察家属,这都是土生土长的哈市人,听到这个案子,她们三个人都有发言权,立刻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比白松这一桌还欢。
白松一边听着这一桌的孙主任讲,一边还听着那一桌的一个女士讲,越听越乱,越听越玄乎。
这边是客观的在分析,那边是整个一灵异事件,白松自己都乱了。
这是搞什么啊?
正在艰难地听着两边的讲述,这个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两边也不是统一战线了,两边的人自己都出现了分歧,觉得对方提到的不太对,尤其是女士那一桌,三个女人一台戏,直接都快唱上了。
这情况越来越不好控制了,白松怎么也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这里面官最大、年龄也最大的孙主任打断了旁边这一桌,说道:“我的说法还是比较准确的,我们队里有师傅亲身经历过那个案子。”
听到这里,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想听这个最有可信度的“二手消息”,比较其他人的消息都是三五百手了。
第1138章
听一个故事
这个事,2016年的4月15日,被拍成了电影上了映。
“你是想听故事,还是想听科学?”孙主任见大家都在看自己,很受用,说道。
“啊?还有科学解释啊”,欣桥听到这里,一下子兴趣乏乏。
“有啊”,孙主任道:“但也没法彻底解释,因为很多事已经不可考了。这个故事最开始,是发生在1924年,距今90多年了。当初那个故事闹得沸沸扬扬,而且编写到了很多志怪文学作品中,后来日国侵华,一些故事和书籍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就彻底成了志怪故事。但是二十多年的事情是有很多亲历者的。”
孙主任看着大家的神情,娓娓道来:“我先聊聊民国时期的故事吧。”
欣桥虽然刚刚兴趣少了一点,但看到孙主任的样子,还是感觉到了有些怕,把椅子往旁边马宁宁那边挪了挪,接着她发现,马宁宁已经把手伸了过来,紧紧握住了欣桥的手。
“1924年的时候,这个事发生在发生在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很贫穷,但是由于祖上有一些手艺,做狐皮、貂皮、裘皮等颇有门道……”
“等等”,白松举手打断了一下:“裘皮是一种加工方式,不是一种皮……”
“一个意思”,孙主任被打断显得有些不开心,但是是白松打断的,他也不好说啥,但他刚要开口,还是停了一下,跟白松道:“白处,这是民间志异传说,有点逻辑问题你就当没听见,OK不OK?”
“哈拉哨!”白松点头表示没问题。
“那我接着说。自从民国初期,这边的野生貂、狐狸越来越少,而且经历了前期比较乱的时期,养貂的基本上也没了,但是这门手艺就一直存在。于是乎,当时的人们,就有一部分开始做猫皮的帽子和围脖。要知道,这个猫皮虽然不如狐狸皮、貂皮,但是猫能在寒冷的冬天在外面生存,猫皮质量还是过硬的,并且猫皮还比狗皮更柔软。当时村里好几家坐这个生意的,但中途有一天出了事,其中一家的主人莫名其妙发了疯,大夏天钻到了水稻地里呛死了,然后有人去找,有人说看到了几只黑猫就在尸体旁边。”
“这个事闹出来之后,村里面的人就说这个猫这种动物有灵性,这样弄不行,逐渐的有几家都不敢做了,但是村口的老马还是依然不在意,他是穷命一条,有一个哑巴老婆和一个儿子,还有一个老娘。这个事发生之后,老娘就死活不让儿子做这个行当了,但是儿子不听,他说如果不做这个全家饭都吃不了,一个月就得饿死,与之对比,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反倒是没啥可怕的。这个事说起来也怪,老马做了很久,差不多半年多光景,都没啥问题,而且就他自己家杀猫、做帽子,竞争变得很小,价格也可以喊个高价。”
“由于这样的情况,村里面另外几家人看着就眼红,也想重新开始,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老马的家里也发生了变故。老马的儿子,才十一二岁,去抓猫的时候,被猫挠了一下,非常痛苦。小马一气之下,就去打那个笼子里猫,但是用什么打都打不到。这种笼子挺大的,猫跑的又快,打不到很正藏。小马气急了,直接搬过来很多玉米秸秆,围着猫笼子摆满了,直接点了一把火。当时这边的几个笼子里一共有三十几只猫,全部都被烧死、烫死、熏死,而且死的时候惨叫声冲天。当时小马感觉出了气,被老马知道之后,回去把儿子好一顿揍,但再怎么揍,儿子也是儿子,也不能打死,这个事只能作罢。”
“但这个时候,因为村子里其他有两户人也在收猫,老马这边一时半会儿收不到猫,他就打起了母亲养的两只大肥猫的主意。这两只猫被抓的时候还是小猫,老马这边不养猫只收猫,他没精力养,想直接掐死,结果被老母亲救下,要过去悉心照顾。养了已经一年多了,一只黑猫一只大花猫,都非常漂亮,比一般的猫都要大。老太太岁数大了,一直就是两只猫陪着,结果没想到儿子过来之后,一下子就把大黑猫给宰了。对于老马来说,杀个猫比踩死个蚂蚁还熟练,但是这下子花猫炸了,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瞬间就跑了,甚至撞开了老太太的门,从门缝里钻了进去,缩到了老太太的小屋里。”
“因为这个事,老太太和儿子的关系直接完蛋了,老马还每天过来送饭,但是老太太不吃,眼见着就不行了。后来,老太太眼见着要死,已经没多少气力了,老马不想被全村人戳脊梁骨,把舅舅什么的都请过来了,希望老太太能吃点东西,好好活着。老马的舅舅也已经七十多岁了,那个年代这就是大寿限的人了,来了以后就知道他妹妹肯定没戏了,活不过两天了,就让后辈们准备后事,但是他也看出来,老太太是有心事的,就问妹妹有什么心事未了,结果老太太说要见大花猫。原来,这几天大花猫也没有吃东西,就一直躲在她的床下面。这是那种老式的实木床,老太太不可能能搬开。”
“老舅爷听说这个事,吓了一跳,这屋里还有猫!按照民间的说法,临死之前的人是不能见任何畜生的,因为畜生能截气,把人的命魂在最虚弱的时候偷走。这个时候耗子都不能见,可别说猫狗了!如果这股气被偷走了,人死了都没有力气进入轮回,非常凄惨,而截气的畜生就成了精,厉害异常!当时,老舅爷也犯了难,妹妹就这么一个心愿,怎么能不满足?于是和外甥老马商量了一下,老马说了个办法,就是他亲自把猫捉出来,拿着给老娘看一眼,看完之后立刻出去把猫杀了,剥皮下来,用猫皮给老舅爷做个暖膝。”
“其实这个时候,老马还真不是为了这点猫皮,只是他杀了黑猫之后,最近一直莫名其妙的不踏实,睡觉也睡不好,儿子之前被挠的地方也有些疼,看到水就害怕,而且花猫最后跑掉的时候那个状态也是把他吓到了,他不除掉这个花猫他自己都难受、害怕。但是老舅爷一听这个,立刻和外甥发火了,他可不笨,农村就一个好处,村里发生什么事大家都知道。他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和外甥算黑猫的账,现在妹妹就这么点念想,结果非要弄死!于是就把外甥打了一顿,骂了好久,这个时候其他的外亲戚朋友就过来劝,说可以不杀猫但是也得把猫绑起来,不能让猫碰到老太太,老舅爷就同意了。”
“但是猫毕竟是畜生,其他的亲戚可不管,几个人把床搬开,直接把猫抓了出来,据说这个花猫被抓出来的时候,毛发都黑了大半,而且眼神里就已经有了人的色彩。当时,就想着把猫捆好了,给老太太看一眼,用栓狗的绳子五花大绑,结果老太太看着猫,从头到尾也不闭眼,就这么盯了大半夜,把亲戚朋友都盯得受不了。最好没办法,只能把猫松开,然后绑了一根狗链子,让人和猫见见面。结果,就在大家有些困的时候,猫直接钻出了绳套,一下子窜了出去,直接跳到了老太太的脸上。当时老马直接过去,手里的棒子一棒子把猫打飞,但是这个时候再扭头一看,老太太的尸体,呼啦一声,直接坐了起来,双眼盯着老马。老马当时就吓傻了,大喊着诈尸了诈尸了。”
聊到这里,饭馆里的气氛就烘托到位了,大家都很安静,马宁宁和欣桥的手都快掐紫了,燕雨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怎么担心,只剩下杨璐不知道和谁近一些,看了看王帝,终究还是靠近了一点。
清了清嗓子,主任接着道:“话说快死的人被畜生靠近了那是截气,已经死了的就是诈尸,那就是僵尸。这下把人们都吓坏了,也就是老舅爷年纪大胆子也大,过去摸了摸妹妹的鼻子,说妹妹还有气,没死。但是从那天开始就开始怪了,据说方圆几里地都没了耗子,而且老太太啥也不吃,精神都好,再后来就开始丢孩子,一开始是丢婴儿,接着是丢两三岁的孩子。然后很多迹象表明,这个事就是老太太干的,终于有一天,睡不着觉的儿子半夜在外面守着,看到了月光下老娘抱着东西在跑,上去询问,就发现老太太一半的脸是人脸,另一半是猫脸,而且脸上都是血!”
“老马吓傻了,直接就大喊,然后村子的人来了很多,结果只发现了一个小孩的半截尸体,然后老太太再也找不到了。据说从那之后,村子里的乱葬岗经常被人扒开,然后刚下葬的人会被挖出来吃掉。从那以后,村子里的小孩都不敢随便出门,而且很多人找了很久,都没有再找到。”
孙主任道:“这就是以前的志怪的内容,已经快100年了。”
“那之后,之后抓到了吗?”马宁宁躲在欣桥的背后,悄悄问道。
“当然没有,要是抓到了或者弄死了,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孙主任道:“但是95年的事情,最终是解决了。这个事很简单,就是当初在哈城外区有个老太太回家的时候死在了路上,被一只猫扑了,然后半张脸成了猫脸。当时传的很厉害,据说这个猫人吃小孩,而且还咬人,被咬的人也会成为猫人,但是这个故事的最后是出动了部队把猫脸老太太给杀了。”
“这个事是怎么回事呢?”白松问道。他听说过这个事,但是既然孙主任的师傅参与过这个事,肯定是知道一些额外的东西。
“这个事是个谣言”,孙主任道。
“啊?谣言?”白松也是没想到,怎么居然是谣言?
“那时候闹得很厉害,学校都讲课,不让学生单独行动,还要求手腕上绑红绳,当时谣言传播非常广泛,以至于不是哈城,整个黑省乃至吉省北部都受到了影响。最后的过程就是,有人想出了高招,说这个事惊动了中央,出动了军队给灭掉了。这样的结局老百姓是能接受的,如果说‘没事了,警察把它击毙了’,估计是没人信的。”
“这个事据我师父说,是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这个小学生他从小经常被妈妈吓唬,因为1924年的那个历史故事在当地也是很有名。这就好像很多父母吓唬孩子‘你要是不听话我让警察把你抓走’,当时父母就拿猫脸老太太吓唬孩子,说孩子不听话就会被抓走,所以小学生是很怕这个的。后来他遇到了一个长相比较丑陋的老太太死亡,就吓坏了,就到处说这个事,然后就传开了。有时候谣言的滋长真的是不讲道理,最开始都把这个事当成一个普通的传言、谣言来看,但是最终发现影响力太大了之后,就难以控制,不得不采取最极端的方式去反过来造谣,说有军队出来了,这样这个事才平息了。”
“那1924年的事情,最终就是不可考证了是吗?”白松问道。
“那肯定的,那个时候会写字的人都不多,能留下来的多是一些志怪传说,越是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越能传下来。其实这个事只是听着瘆人,要说起来,在全国的任何一个农村,都有传说,比如说狐狸成精了把人勾走、狐狸能偷小孩之类的事情。民国时期的事情,后来我们分析过,那个时候有一个在当地活动很大的牙子组织,专门拐卖儿童,所以这样的恐怖故事可能也是他们编纂的。”孙主任道。
“这倒是合情合理”,白松听完就觉得满意了。越是贫穷、无知的地方,这类传说越多,越是没逻辑思维的人越迷信这个。
这个时候白松依旧彻底没了感觉,但是再看看几个姑娘,包括欣桥在内,都有些害怕。
第1139章
光明正大的插旗
这故事听完,大家感触还是不一样的。
几个男士自然是该吃吃、该喝喝,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聊聊这么多年办的案子,这个事就当下酒菜了。
但是几个女士就不一样了,除了燕雨是真的非常淡定,其他几位多少还是害怕的,即便是那几个当地警察的夫人也是有些怕。
辟谣?
这个事其实挺有意思的,人与人思维方式不一样,理性的人听了前面的故事,再听辟谣的话,就不怕了,心里会想的是“原来如此”,但是很多不那么理性的人,会觉得“辟谣的事很可能是假的,前面的故事都是真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句话叫“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
吃完饭之后,白松一行七人往回走。
白松和王亮今天都喝的不多,这人多的场合,再加上是人家请他们,不必往死里喝,所以回去的路上还是比较清醒的。
王帝是坐在姑娘那一桌的,他一个学员和白松等人坐在一起只会不自在,成为木有感情的倒酒机器,还不如在女生这一桌,这样反而能吃饱饭。
杨璐是最怕的,回去的路上一直抱着燕雨的胳膊不放手,燕雨都有些无语了,但是甩不开。
马宁宁自然是抱着王亮的胳膊,欣桥抱着白松的胳膊,剩下王帝一个人在寒风中有些凌乱。
这也不得不凌乱,因为一个人走路实在是太冷了!
到了酒店,今天的房间安排就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马宁宁昨晚和欣桥住一间屋子,今天自然是找了自己的老公,而欣桥也有些怕,跟着白松进了屋子。
……
第二天。
白松昨晚喝的不算太多,想想这晚上发生的事情,他第一反应就是头疼。
他彻底清醒之后,才想清楚一件事,就是……就是欣桥这个人,其实也是不怕这些东西的。
想到这里,他心情一下明朗了,聪明的智商立刻占领了高地,大早上开开心心的出去买早点去了。
……
这一次东北、蒙省之行,所有人都收获良多,尤其是几个师弟师妹,给这一次实习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回到上京之后,白松单独找燕雨交流了一番,王帝和杨璐则没有单独交流。
王帝和杨璐都可以当警察,但肯定都没有燕雨专业。当然,白松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那么纯粹,而燕雨能这么纯粹,主要也是爱好。
公安事业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纯粹的,人都要吃五谷杂粮的。
最后,白松去找了刘立峰。
这四个师弟师妹里,燕雨最适合当的是白松这类人,可以作为一个队伍的头脑、指挥,甚至可以说当白松的接班人,而刘立峰就是最踏实的那个,这种人不会容易被功名利禄污染。简单的说,他不仅仅适合当警察,当军人、消防员等等都适合,因为这种人的标签就是“可靠”、“任劳任怨”。
白松和燕雨专门聊过刘立峰,如果燕雨以后有一天要打造自己的班底,这样的同学说不要放过的。但这个事情燕雨并没有直接答复白松。
关于燕雨的事情,白松也是大体知道一些的。燕雨并没有那么自由,很可能并不会太容易当警察,即便是当了警察,也可能直接扔到部里,想去办案就变得有些困难了。
……
送走了这一批师弟师妹之后,白松在派出所的工作开始变得无聊起来,他突然开始怀念之前的工作了。
无论如何,带着小师妹一起巡逻也是很开心的事情,现在虽然他的工作还是巡警,但是师妹师弟们都走了,就只能独立巡逻,或者带着老贾巡逻了。
四组的人里,罗师傅和贾师傅这对CP,白松其实是都很头疼的。
这两个人都很有特点,罗师傅大嘴巴,嘴从来不会停下,而贾师傅就有些乌鸦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2/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