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校对)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897

“谢谢警官!”报警人听到这里舒了一口气,他还很年轻,知道报假警是违法的,听到白松这么说,才放心下来。
“你走吧”,娄支队说完,接着想到了什么:“等等。”
报警人被吓了一跳:“怎么了领导……”
“没事”,娄支队冲着另一个警察道:“小孙,你去把报警人送回家。”
“不用不用”,报警人连忙摆手:“我能走回去。”
“刚刚我们这位警官说的对”,娄支队道:“你没有错,你遇到事情报警也没错,以后遇到事情该报警还是要报警。我刚刚态度不是很好,我给你道歉。你跟着我们孙警官走就是。”
报警人感激了一番,跟着孙警官走了。
虽然报警人走了,但是这边水里的检查还是没有中断,又继续在这里找了十多分钟发现确实没有问题,才开着船离开了。
“虚惊一场”,娄支队看着船远去的样子:“对了,白处,我还想着等找着尸块再跟你说,你怎么提前来了?”
“我这不也是好奇嘛!”白松倒是没提杜守一和这边派出所的关系。
“哦哦哦”,娄支队也没再问:“那咱们先撤?”
“撤。”白松点头,招呼着张丞往车上走。
“师兄”,张丞这半天一句话也没敢说,离开了现场才说道:“这报警人也太坑人了。”
“要平时这种警情,最多是派出所和刑警的重案队去看看,或者干脆是派出所找到了尸体才叫刑警来,今天这个事也算是赶上了,没办法”,白松道:“但是这种事不能责怪报警人,明白吗?”
“明白”,张丞点了点头:“报警人并没有错。”
“嗯,回去吧”,白松上车启动车子:“唉,就是被这么折腾一下,睡不着了。”
“我正好一会儿接着盯着前台盯一夜”,张丞道:“师兄您回去还是早点睡吧。”
“嗯”,白松点了点头:“话说这个人到底会把其他的尸块埋在哪里?要是埋的到处都是,这靠我们去找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也不知道……”张丞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一无所获。
“算了算了,不想这个了……”
想着,白松让张丞给杜守一打个电话说一声,然后二人很快回了派出所。
第1184章
新技术
第二天,张丞回去睡觉去了,今天是王小豪和韦英发值班,白松带着李俊峰、哈吾勒、张宁以及马一斌出去查案。
五个人分为两组,马一斌带着李俊峰,白松带着哈吾勒和张宁。
上京的人力市场非常多,一种是招聘大学生等为主的“人才市场”,另一种是招聘体力劳动者的“劳务市场”。
上京这样的城市想运转起来,需要上千万的劳动力提供服务,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以用水为例,上京市仅需要三天,就能消耗掉一个西湖。
……
从尸体的骨骼上完全无法判断死者的身份、学历等,但从概率学的角度上来说,死亡这么久都没有人报案,那么大概率是外来务工人员,所以主要找的就是劳务市场。
由于这附近辖区多医院,包括协和这样的医院,附近从事劳务的人员非常多,且杂乱。
一上午,大家找了很多地方,但是没有任何人有此类印象。而且白松还听到了一些坏消息,就是很多工头根本记不住手下的人,他们每天手里都有好几个人进进出出,超过一个周就没啥印象了,除非这个人给他惹了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想找出是谁失踪了,无疑大海捞针。
中国真的太大了,失踪人口想穷尽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每年跑到外面躲着的老赖起码也有几百万,有的死了一两年家里都没人知道,这个死者的身份……
到了下午时分,大家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通过不懈努力,死者的骨骼里成功提取到了DNA,而且已经做了初步的认定,目前已经送往第一研究所。
因为这个事,白松给潘晨师兄打了个电话。
“师弟你不用太担心”,潘晨倒是没有白松这么执着:“我的老师也在这里,他是Y-STR技术的领军人物,国内享有盛名,应该会尽快给你想要的东西。”
“师兄,您能给我讲讲这个是什么技术吗……”白松表示自己完全不懂。
“你应该庆幸,你们遇到的这个是男性死者,如果是女性死者非常麻烦,需要一个个被动比对,纯属于蒙答案,而男性有一条祖传的Y染色体”,潘晨道:“你知道的,就是你的Y染色体排除变异的情况之下,你和你3000年前的先辈的Y染色体是一条。Y-STR检测技术是对常染色体STR和mt
DNA遗传标记技术的必要补充,在人类的迁徙过程中,Y染色体形成了族谱化、地域化遗传,因此通过它可以倒追死者的家系和祖籍。不仅如此,因为我们的数据库里有千万级的Y染色体数据库,通过Y-STR技术是可以分析溯源的。”(网络已公开技术,编辑勿手滑)
说到这里,潘晨接着道:“至于具体的DNA画像,国内的技术尚不成熟,我只能说尽力而为,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能给你查出来他是哪个村子的。”
“这已经够了!”白松称得上喜出望外:“新技术也太牛了!”
“也不算新技术,只是运用比较成熟了,DNA图像技术才算是新技术”,潘晨道:“那我去忙了。”
“好的,师兄您辛苦了。”白松没有多废话,直接挂掉了电话。
挂了电话之后,白松跟大家说道:“行了咱们不要当没头苍蝇了,等着师兄那边能查到这个死者的族谱,再去一个个地方问问谁家有人失踪了就好办了。”
“啥意思?”哈吾勒问道。
“我打电话找马警长,一会儿我给你们讲吧。”白松叹了口气:“咱们跟人家一比,这就是没文化啊……”
大家选择了一个劳务市场门口会和,听着白松说的这个事,都无比震惊。这么五个人,在这里累哈哈地找了大半天,饭都没吃,一点点头绪都没有,而人家通过技术能直接溯源。个中高下,判若云泥。
“这就是大佬吗?”李俊峰听了之后一脸佩服:“就这么一块骨头,居然能找出来祖籍……这……”
李俊峰和张丞一样都是鲁省人,听闻潘晨师兄战斗力如此之高,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说想哭。
“唉……”马一斌也感觉有些无语:“看看人家,我就活该在派出所待一辈子。”
“我感觉我都不配当警察”,李俊峰满脸崇拜。
“行了行了你们别贫了,人家是纯研究人员,而且一个技术成熟之后,就会逐渐给我们日常工作用,分工不同,你让他来派出所处理个老太太打架他也不行”,白松只能如此安慰道。
“话说,这要是女的就没办法了吗?”张宁问道。
“嗯,就无法采取这个办法。但是也有其他办法,他说的那个DNA画像,以后肯定也会逐渐成熟起来的。”白松道:“这就是为什么好多悬案悬了十几年被警察破了,技术进步是真的厉害。”
“可是女的被杀的比男的多啊……”张宁道:“我看新闻上……”
“并不是”,白松打断了张宁:“那只是新闻在贩卖焦虑,让你感觉女的比较弱,容易被侵害。实际上命案里死亡的大多数是男人,因为男人本性更好斗一些。我记得国外做过一个统计,大概比例是3比1。”
“这样啊”,张宁也还是很聪明的:“这些媒体就是爱贩卖焦虑。”
“卖焦虑,无本万利”,白松叹了口气:“大家都没吃午饭吧?走吧,吃点去。”
“吃什么?”马一斌道:“我岁数最大,我请客。”
“我看路边的那个炒饼,这不还有人排队,味道应该不错吧?”张宁道:“他们劳务市场的都在那里买。”
“我请客怎么能吃这个?”马一斌道:“吃好的。”
“就吃这个吧,这闻着就挺香”,白松也是知道马一斌日常就比较节约:“人家能吃咱们有啥不能吃的,我们出去办案经常吃这些。”
“是啊,路边摊最香了!”李俊峰道。
“行吧,那多加肉,不用客气啊。”马一斌这会儿也是饿了,闻着旁边摊位还真的挺香的。
“行”,白松道:“我要吃大份的。”
第1185章
派出所的日常
这附近其实摆摊的有三家,但炒饼这家人最多,另外两家一个是卖盒饭的,另一个是卖鸡蛋灌饼的。
这是劳务市场旁边的小道,看样子没什么人管,几张座椅非常老旧,但看着还算干净。
带走的人有饭盒,在这里吃的就是一个铁盘子上面套着一层聚乙烯塑料袋,在这边吃炒饼的人几乎没人浪费,所以垃圾也不多。
一般学校周围的小吃摊剩饭很多,劳务市场周围的小吃摊则见不到剩饭。
点了五份炒饼,老板用了差不多15分钟就做好了,大家围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了起来。
“要说这个摊位,你别看地方不大,但还是做的不错的”,白松吃了几口,这炒饼炒的香而不柴,味道也刚刚好。
“嗯,你看着塑料袋都不是那种便宜的有污染的塑料”,李一斌懂的还是比较多。
塑料袋的价格可是千差万别,好的聚乙烯塑料袋和那种垃圾塑料袋价格相差好几倍,这样的袋子一个都要一毛多。
“老板是个讲究人”,白松扒拉了一大口,这忙了大半天,吃什么都香:“你看他还戴着口罩,卫生绝对没问题。”
“哈哈,放心吃吧”,老板这会儿终于闲了下来,跟白松等人说道:“咱们这儿用的油,都是地道的花生油,大超市买的。”
“诶,老板是上京人?”白松有点惊讶,他原本以为都是外地人在这边摆摊。倒不是歧视,主要从概率上来说,摆摊的确实99%是外地人。
“没错er~”老板笑了:“为了生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8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