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相制(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647

  县令正在远处的亭子里摆弄着手枪,看到王兰陵和武元奎过来了,就心情很不错地喊道:“过来,我在这里。”
  王兰陵走了过去。
  东方卫说道:“什么事情,你最近都很少过来了。”
  王兰陵解释道:“是公务上的事情,我最近忙于学业和婚事上的筹备,今天听环卫司的人说起商贩用煤的事情,这城里的煤到了十块钱的地步,如此价格,于民不利。”
  东方卫将拆解开的手枪放在一边,看着王兰陵无奈地说道:“你这小子肯定是被手下人糊弄了,这价格并不贵,店里辛苦的把煤矿打碎弄成煤块,总要是有个辛苦钱对吧?那些小商小贩追逐利润,是见你好说话才和你这么诉苦。”
  王兰陵规劝道:“大人,这煤价我也是知道的,并不是说要原价卖给下面人才可以,只是这价格太高了一点,稍微让一些便宜给下面那些人,他们自然会感激大人您。”
  “贵?这价格还贵?”东方卫沉下了脸色,“你怕是不知道牧州的煤价,我在军中的时候,虽然不管采购后勤,但也知道煤价,军里一吨煤二十五块,怎么到了黑水县,十块钱都嫌贵?”
  这……王兰陵头皮发麻,封建帝国的军队,和现代社会的军队可不是一个样儿。
  就算是现代社会,人民军队也是全球独树一帜的队伍,而古代军队里的贪腐问题,其实远比别的地方要严重的多。
  “大人,咱们这黑水县哪里能和军队里比,这里都是一些穷户,买不起煤。”王兰陵只能是继续规劝。
  东方卫点了点头,不耐地说道:“你也说了,他们买不起煤,煤是给那些买得起的人买的,和下面那些人有什么关系?”
  王兰陵迅速解释道:“大人,原本买得起低价煤的人,他们烧的是煤,现在煤价上涨,他们买不起煤了,自然是选择买柴,而县里的木头本来就不多,有钱的买了木柴,没钱的自然就买不到,买不到就会冻死啊!”
  东方卫烦闷地说道:“什么买得起买不起,你这绕来绕去的,难道我卖点煤,别人家就烧不起柴了?你这是什么鬼话!”
  和一个古代人解释经济问题,而且对方还是一个武官,一个既得利益者,所以有些话是听不明白,入不了心的。
  王兰陵还想要说什么,但是县令挥了挥手,“好了好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以后环卫司那边买的煤,每吨低两块钱。”
  “今年过冬的时候,你那里缺煤的话直接和店里人说一声就可以,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怎么会亏待你?”
  东方卫认为自己非常的慷慨,毕竟发财的时候,也是要顺带着照顾一下自己人。
  王兰陵虽然不是他的原班人马,但怎么说也算是自己人了,给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见到县令始终听不进去,王兰陵直接说道:“大人!黑水县的人和山州人差不多,别看死得多,老实了一阵子,但真到了要冻死的时候,只怕是会闹事,到时候有人再去砍桑木,就不是小事情了。”
  这就是王兰陵想错了,他看到的都是一些好说话的人,所以并不明白自己手下那些人真实的一面。
  但这些人只要动员起来,绝对是比山州那些只会打架的人更恶劣。
  两边人还有牧州的人都是一个鸟样,打架下死手,人命贱如狗。
  山州人打架是动拳头直接上,牧州人打架是隐忍偷袭下药玩暗的。
  黑水县和全国各处驻军后代集中的地方,打架可都是土枪火炮战壕,大规模动员连接,小队式的运输侦查反侦察的。
  连土枪都没用过的王兰陵,根本就不想到这些人保护自家利益的手段有多强烈。
  东方卫比王兰陵更清楚黑水县的垃圾们是什么性格,他沉思了一下,认真地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今年谁要是敢砍山上的木头,那就是和我过不去!”
  东方卫根本就不听劝,在赶走王兰陵之后,就找了知事,写了一个申请封山的报告,要求县里的人不准靠近大山,并且山上的一些人也要迁徙下来!
  云水郡的人觉得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为了防止那些贱民上山砍伐桑木和一些国有财产,把大山封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不仅是桑木,只要是山上的东西,都不许私拿,这可都是朝廷的东西!
第257章
过冬的储备
  王兰陵见自己说不动县令,又去找了县令夫人。
  只是县令夫人很是认真的说知道了,说一定会好好劝劝东方卫,但过了几天,煤价还是那个样子。
  王兰陵见到事不可违,就加快了对手下商贩们的培训。
  七月二十号清晨。
  黑水县的城北御水广场处,王兰陵为学会了云水郡和灵通郡两地方言的商贩们送行。
  这些人一共是二十人,都是县城人,属于小家小户,识字算账都还算是可以的一群人。
  他们也不属于寒门,就是普通的城市居民,稍微有点钱和田地,家里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勉强温饱。
  “诸位,出门在外,要相互依靠,互相帮助,你们做的生意都是卖些杂食,黑水县里也有句话,大雨总会淋到下沿家,如果别人不喜欢你们吃的东西,也不要恶言相向,可往其余人那里推荐一二,说些好话。”
  “不要因为自己赚不到钱,生意不多,就心生不满,从早先时候到现在,诸位有什么困难,我都是在忙里忙外的帮忙。”
  “我知道大家都相信我,愿意听我的话,你们出门在外,我也照看不到,但黑水县的人都是一样的。”
  “人离开了家乡,在外面赚钱做生意,肯定会受到委屈,想念家乡,这个时候若是还不团结在一起,你们还能相信谁?”
  商贩们都是和王兰陵一起治过水的人,对于王兰陵的话很重视,并没有因为王兰陵的年纪就不当回事,就嬉皮笑脸。
  柳生说道:“大人请放心,我们都是一个地方的,您这些话也和我们说了几十遍了,我们都记在了心里。”
  王兰陵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除了希望你们互相照料之外,还有就是也希望你们经商的时候能够实诚一些,该是多少就多少,虽然不能被人欺负,但也不要成了奸商。”
  赤东来的侄子赤铁说道:“大人您放心好了,只要别人不找我们麻烦,我们绝对不会欺负别人。”
  王兰陵看着赤铁,感慨地说道:“你们都是一起学习过的,也都曾和我一起干过活,现在带着妻子家人出去做生意,也要多加小心,切不可被城里的繁华迷住了眼睛,进入那烟花柳巷,再或者是烟馆之类的场所。”
  赤铁笑着说道:“我们都知道了,大人您比我娘都絮叨呢!”
  王兰陵也笑了笑,继续说道:“确实是说了太多次了,不过还有个事情要说。”
  王兰陵很认真的看着这些人,“我为诸位的事情忙前忙后,诸位也是清楚的,将来各位在灵通郡和黑水郡里做生意,我也会时刻关注着,少不了为了你们去和当地人说道说道。”
  “我做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这黑水县的百姓。”
  “将来诸位赚到钱了,我不求你们赚了钱之后感谢我,也不需要感谢我,这是你们自己挣来的。”
  “但若是有了钱之后,就看不起周围的乡人,拿着挣来的辛苦钱去坑害黑水县人的话,那我绝不轻饶!”
  “我希望你们将来富了之后,能够回报家乡,带着县里乡里人一起富贵起来,而不是到时候倚老卖老,断了其余人的出路。”
  王兰陵很清楚先富后富的区别,他选择了和他一起奋斗,并且是勤勤恳恳为家乡建设出过力的人去当先富。
  凭借王兰陵的支持和资源倾斜,这些人很容易就能富起来。
  但若是敢为富不仁的话,王兰陵就要换人了。
  柳生和赤铁等人都迅速答应下来,他们都是王兰陵观察并挑选出来的人,而且多是以年轻人为主。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诸位保重,我每天都会让驿站的信差去你们那里看看,有事情的话就和他们说,不论是灵通郡还是云水郡,都不远。”
  “我离你们也不远。”
  柳生和赤铁等人面色郑重的抱拳行礼,鞠躬喊道:“大人保重!”
  柳生带着妻子和一些人登上了去往云水郡的船只,在船上放着他们今后赖以为生的厨具。
  赤铁带着乡亲朋友登上了去往下游灵通郡的船只,在船上同样也是有着王兰陵为他们打造的厨具,像是爆米花炉子和压面条机等先进铁器,还有各种瓶瓶罐罐。
  在河边还有这些人的亲友父母,以及知道这个事情过来送行的人。
  乡人们挥手和这些家人送别,看着他们缓缓的离开这个清贫的县城。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县城的范围,更没有去过郡城,对老一辈的普通人来说,黑水县之外的地方,便是远方。
  王兰陵站在河岸上目送着船只离开这里前往灵通郡,云水郡那边有赵家人可以照拂一二,而灵通郡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触及不到的地方。
  赤铁能否带着人在那里安稳的立足,能不能用拉面酱料爆米花等食物打开市场,会不会被当地人为难,这些都不确定。
  王兰陵只有尽力做一些事情罢了。
  城北这边的人已经开始做饭了,这里的商贩们因为王兰陵的关系,买到了比市场价低两块钱的普通煤。
  只管城北这边是不够的,王兰陵回到了环卫司,听取手下关于这阵子的报告。
  尹无忧说道:“大人,根据我的统计,不算今天,从御水广场那边开业到昨个儿,这每天去城北说话吃饭的人,多了许多,现在每天都有差不多一百多人在那里吃饭,都是一些没事做的老人女人,多是过来在地上晒点东西说话。”
  晒东西是很常见的农村活动,将谷子和麦子玉米等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避免发霉和长虫。
  一般城里人缺乏足够大的场地,很多人都是居住在狭窄的胡同里面,路上又被环卫司和巡城司的人管得严,所以就来城北这边晒东西了。
  王兰陵没有阻止这种事情,自然就有越来越多的女人老太婆来这里晒东西,一遍晒东西,一边坐在地上捡着坏谷子和附近人闲聊过一下午。
  王兰陵点头说道:“没事,人多一些也好,你带人在广场那里修几个跷跷板和秋千之类的东西,我晚上回去画些图纸,明天给你。”
  尹无忧不解地说道:“大人,做这些有什么用?那些人可不懂的观赏,而且眼下司里的财务也不是特别好看,很多地方都是大人您在掏钱,这也不是一个办法。”
  “无事,都是应该的事情。”王兰陵继续说道:“主要是给小孩子一些玩的地方,人多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靠近,就像是吃饭的地方一样,别人看这里人多,自然会想着过来看看。”
  “用一种说法就是,人力资源,是流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6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