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相制(校对)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647

  教书先生的脸上浮现出不正常的激动神采,高声说道:
  “这首诗大气磅礴,壮志凌云,声声渐进,展现出了强烈的期待与自信!”
  陆游写的是悲凉诗,先帝抄诗的时候因为自己屁股就是坐在皇帝位置上,所以抄的时候只能是改写,但奈何水平不够,没了那味儿。
  王兰陵也是抄诗,但他本身就是成功者,在做成功大事之后抄了这首诗,自然蕴含的思想感情就不一样了。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首激昂自信,神采飞扬的诗。
  一月七日就是王兰陵携带山海县军队出去平乱的时候,在外界传说里,王兰陵就是兵贵神速,所携带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暴雪天气下拼荆斩棘!
  对大部分人,尤其是文人们来说,这样的诗才是正统的诗词,而非是那种小山村的老头子写的是悲凉诗。
  仁贵这些小孩子听不懂先生说的是什么,但只要知道这个需要背,需要认识字就可以了。
  不听话的小孩子,是要被打手心的。
  王兰陵是名人,所以王兰陵写的诗词很容易就能流传出去。
  这首《一月七日风雪大作》,很快就传到了牧州府和通州云州等地,被各地的书生所传诵。
  尽管王兰陵做了很多的缺德事情,但他真的是很多读书人的楷模。
  不论是凭借激流一般的文采被皇帝赏识,还是治水、治县、斗死知事、召唤天火杀敌、年少成名、抄家姜侯,这些都是很多读书人,尤其是年轻人所想要做的事情。
  在全国各地,都有在意王兰陵的人,男人多,女人也不少。
  男人是想要成为王兰陵这样的人,女人则是想要成为王兰陵的人,毕竟传闻里的王兰陵不到二十岁,才貌双绝。
  就算是知道王兰陵有妻子,姑娘家们也是不在意的,都在等着王兰陵死老婆,她们好上位。
  历史总是似是而非,很多时候会给人一种相似的感觉。
  就像是当初老赵等着谁家俊才死老婆让女儿过去上位一样,现在各地都有不少人在等着王兰陵死老婆。
  帝国这里也有不少人追星的,小王大人尽管还没有意识到,但他确实是在全国各地都有一群迷弟迷妹了。
  就算是王兰陵弄死了的是姜家人,依旧是有很多姜家的小姑娘大姑娘们念叨着王兰陵。
  杀人犯都可以凭借容貌获得观众们的原谅,更不要说王兰陵这种文武全才了。
  小爱将手中的书信整理了一下,将一封画着爱心图案外皮的信件递给了赵温柔。
  “夫人,天牧郡主又写信给老爷了,看起来又是情书。”
  赵温柔很不舒服,王兰陵就算是和别的女人上床,她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在看到别的女人写信过来向王兰陵倾诉爱意的书信,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呸!不要脸!上次信里就说了要和夫君秉烛夜谈诗词!气死我了!”
  “还没有出嫁就整天想着这种露骨的事情,她家里人就不管管这种骚蹄子吗?!”
  温柔大姑娘的屁股,肯定是和五年前不一样了。
第502章
贪腐
  【已阅】
  五月的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老皇帝在轻轻的写了一个评语之后,就将手中的奏折放在了一边。
  奏折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有个地方的郡守抓了几个读书人,准备处罚这几个人,但罪名不好确定,就来请示皇帝。
  这几个读书人犯了什么事情呢?
  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时期,就是觉得他爹写的诗不对劲,于是稍稍修改了一下,还自认为修改之后的诗词比他爹的原版更好。
  老皇帝给的回复就是【已阅】。
  自从几年前发现这种匪夷所思的回复体系之后,老皇帝就喜欢上了。
  遇到这种可罚可不罚,可以严惩,也可以无视的事情,他就会用这种【已阅】来表示自己知道了。
  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下面人怎么处理,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处理不好,那就换人。
  这种说话不需要负责,让手下猜,手下猜错了就处罚手下的行为,就目前来说,效果极佳。
  在处理了关于有人修改他爹诗词的事情后,老皇帝就想起了王兰陵。
  王兰陵那首《一月七日风雪大作》,他感觉有些熟悉,他爹写的基本上都是那种比较短的诗词。
  想到这里,老皇帝就说道:“来人,拟一份诏书,让王兰陵写一首……五百字的诗词,要写实的那种。”
  没别的意思,就是突然想要那些能写诗的给他写诗。
  内侍太监不明白皇帝这是要做什么,但是他很清楚自己不需要懂的这个。
  “是!”
  老老实实的做事情就可以了,这里只需要工具人,不需要有自己思想的忠臣。
  先帝写的诗并没有十万首,是连带着名人名言加起来才凑够了十几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天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大丈夫,何患无妻?
  ……
  这些都是先帝说的。
  在老皇帝看来,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就是无法专心下来做一件事情,什么事情都是做到一半就不做了。
  比如写诗,这个才华横溢,总是能够做出传世佳作的诗人,从不肯写那种十句话以上的诗。
  虽然小时候觉得这样挺好,背的时候容易,但是长大之后就感觉有些不完美。
  比如有了一定的文学底蕴之后再看他爹的诗句,就感觉格外的别扭,就好像是生搬硬凑的一样,很不自然。
  然而老皇帝的父亲,晚年的时候很讨厌写诗,凡是嫔妃或者皇子皇孙拿着新诗去请他点评的时候,这人总是会大发脾气。
  虽然说有些诗词的全篇精华就是那么一两局,但若是只有这一两句,未免也太寒酸了一些。
  “这一次,就考考他,看看这王兰陵是不是真的有才。”
  内侍太监迅速说道:“是!”
  在停顿了一下后,老皇帝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情。
  “王兰陵的儿子,可在城中安顿好了?”
  冬天的时候说的事情,老皇帝日理万机,每天都要处理那么多的事情,这个时候也就是因为王兰陵的事情才想起了这个。
  王兰陵的事情并不是这个帝国的重大事情,老皇帝优先处理的还是各地的一些机密事情和案子。
  内侍太监对这个有些了解,他每天都要报告一些事情,知道的事情要比外面的大臣都要多。
  “还没有,使节现在是在牧州府那边,最近砂州那边的强盗进犯独木郡,王兰陵过去剿匪,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应该是快了。”
  老皇帝皱起了眉头,“砂州啊,蛮夷之地。”
  很快老皇帝舒展开了眉头,淡淡地说道:“也好,让王兰陵过去杀些人,那些蛮夷才会老实起来。”
  身为这个时代的皇帝,老皇帝经常会接到各地州州牧知事还有姜家人的书信,这些人都想着从天南地北的蛮夷之地回来。
  像是仙州冰州这种极端区域,说实话,过去就是要待一辈子的,老皇帝根本就不打算派人过去接替。
  砂州也一样,不管下面人如何叫苦,老皇帝是不会让这些人回来的。
  老皇帝认为只要是姜家人在那些地方,那么就算是不派兵过去,那些地方依旧是归于他的统治。
  毕竟是自家人,老皇帝还是愿意给点帮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6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