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赢家(校对)第9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3281

  他知道灵桥是蜀山最重要的地方,所有弟子都要到灵桥去领悟玄心法诀,却不知这里还有禁地。
  “嗯,蜀山有三十七处禁地,都是给弟子囚居思过、磨砺玄心的地方,其中灵桥后的禁地环境最为恶劣,那里没有生灵,也没有一丝灵气,还有先祖设下的十方砺心大阵,一般的蜀山弟子在那里待不过十天,玄心就会消磨殆尽,也被称为禁地中的死地。”
  苗若兰缓缓道,“灵桥一线择生死,先祖之所以将最难的禁地设在所有蜀山弟子的必经之地,就是为了警戒弟子,不要触犯门规,而甄长老选择在这里思过,也是一样用心良苦。”
  周舒轻轻点头,似有所悟,曾经的第一长老犯错都免不了受罚,其他蜀山弟子也必然会把门规牢记在心,不敢违反。
  苗若兰看向远处,微叹口气,“甄长老修为通玄,受到大阵的影响很微弱,但如今过了三千多年,他的气息也是越来越难感知到,怕是大限将至了。”
  周舒思虑了一会,点头道,“多谢长老,我明白了。”
  苗若兰顿了会,“你现在考虑得如何?”
  周舒笑了笑,“苗长老,恒朗道人就在这里,在我身上。”
  “你说什么?”
  苗若兰一声惊呼。
  之前两人都是传音交流,这一下惊呼却脱口而出,不远的人不由都看了过去,几位蜀山修士更是惊讶,他们可从没见过苗若兰如此表情。
  苗若兰自知失态,脸色微白,低声道,“周舒,你说的是真的?”
  周舒点了点头,“是,一次机缘巧合,我遇到了恒朗道人的元神,他无法行动,便请求我将他送回蜀山,我答应了。”
  “你是不是带着他很多年了,他是不是什么都告诉你了?”
  苗若兰瞪了周舒一眼,眼神颇是不善,“原来你什么都知道,却还来问我?那他有没有告诉你,那天遁镜如今在何处,还是已经被你得到了?”
  周舒只是摇头,“长老误会了,我和恒朗道人的确相处已久,也得到过他的帮助,但恒朗道人从未对我说过任何蜀山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至于天遁镜的下落,想必只有恒朗道人他自己知道。”
  苗若兰将信将疑的看着周舒,“那你让他出来,我要见他。”
  周舒取出一颗养魂珠,摊在手上,“长老,你可以看一看。”
  苗若兰神色凝重,想了想,探出一缕神识往养魂珠内钻去,只看了一眼,便有些愕住。
  养魂珠内,蜷着一个略显虚弱的元神虚影,那眉目相貌和郑天朗几乎全然相同,而委顿不见精神的样子,正是没有了玄心的元神模样。
  此元神不会是别人,只可能是郑恒朗。
  苗若兰心中大震,宗门几千年的寻觅终于有了着落,即便沉稳如她也无法保持平静,她立刻想要向郑恒朗询问,只见周舒右手一握,将那养魂珠握在其中,她的神识如同撞到了墙上,再也无法进入珠内。
  苗若兰看了眼周舒,凝然道,“说吧,你要什么条件?”
  周舒摇了摇头,淡淡的道,“我没有什么条件,我本来就答应要把恒朗道人送回蜀山,如今已经做到了,本该将他交于你们,不过,我和他相伴多年,多少也有些感情,恒朗道人说过,他想要见两个人,还要重列蜀山门墙,我想帮他做到。”
  苗若兰似有所悟,“是郑天朗和甄远亭长老吧?”
  周舒点了点头,“我想不会是别人。”
  苗若兰皱了皱眉,“郑天朗也罢了,他就在这里,但要见甄长老,他在禁地之中不能出来,你如何能去?不若你把养魂珠交给我,我带他去见便是了。”
  周舒轻轻摇头,“长老,我答应过他的事情,总要自己做到才好。”
  苗若兰面色微冷,“你不怕十方砺心大阵么?”
  “我没有玄心,有什么可怕的,”周舒微微一笑,“放心,见过两人,完成了他的心愿,我自会把他交给你们。”
  苗若兰想了一会,点了点头,“好,那你来吧。”
第1272章
灵桥之行
  对青雀嘱咐了几句,周舒跟着苗若兰,往蜀山深处飞去。
  数个时辰后,两人来到一处深渊前。
  深渊深不知几许,根本看不到底,只觉无边无际,放眼看去亦不见有桥,只一片黑茫茫的空无,对面是什么也不知道。
  “长老,这里便是灵桥?”
  周舒颇生疑虑,蜀山灵桥在修仙界赫赫有名,在他印象里应该是在茫茫云海之间,仙乐灵音相随,有一道五色毫光之桥横跨群山之巅,甚至直通天际,哪里想得到却是一片黑暗,还是往地下走的。
  苗若兰点点头,显出几分庄严之色,“不错,灵桥就在这无底之渊之上。”
  周舒放开神识,仍是一片空无,以他现在的神识都感觉不到,那只能是大能的手段了。
  “在哪里,如何走?”
  “在这里,自己走。”
  苗若兰往后退去,随即端坐下来闭目打坐,似是不打算理他了。
  周舒微感无奈,但到了这里,总也不能退缩,想了想,他寻了一点往里走去。
  只一步踏入,周围景致顿时变化,满眼漆黑变成一片光明,光明之中,数道微风轻轻拂来。
  细细感知,那微风颇具抚慰之效,让人格外舒适,心神一片清明。
  想了一会,周舒继续往前,没走几步,环境再度变化,光明尽去,身处一片幽冥冰山之中,黑色玄冰似有千万年,幽寒丝丝入骨,即便周舒亦觉难熬,忍了一阵,他继续前行,如他所料,前面的环境又变了。
  神识探寻加以细思,周舒似有所悟,这蜀山灵桥并非实物,而是一种上古阵法,和他秘境里的剑意之阵类似,他在剑意之阵中感悟剑意,而蜀山弟子在灵桥中感悟蜀山法诀,只是这灵桥更加繁复、艰难,还有更加真实,连他也感觉不到阵法里的环境是真是假。
  和剑意之阵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设置什么阻碍,并不是非要闯过关才能走下一层,而是可以不断前进。
  这样也对,每个蜀山弟子可以选择不同的环境来感悟法诀,若是必须困在一处不能出去,也就无法得到适合自己的法诀了,有害无益。
  本打算一路向前,一直走到灵桥尽头,但周舒忽一转念,来到这灵桥,也算是难得的机缘,为何不在里面细细感悟呢?就算他没有玄心,也未必不能感知到蜀山法诀的奥妙,周舒修习的道,本就兼容并蓄,所谓万法皆通,不管感悟到了什么,或许都能使自己的道更加稳固和宽广。
  想到此处,脚步不自觉的就慢了。
  在当前的阵法之中,周舒缓步而行,全心感悟。
  感悟法诀,从力量始,周舒很快就发现,驱动阵法的力量,并非全是元力灵力本源之力等等,还有一种周舒很陌生的力量,基本可以确定,那就是玄心之力,虽然这玄心之力很是细微,但却在阵法中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没有那力量主导,阵法也就不会存在。
  拥有玄心的蜀山弟子才能感受到玄心之力,而没有玄心,就很难感知到阵法里各种法诀的奥妙,但对周舒来说,即使没有玄心,他也能利用计算推演,反向而行,剔除掉法诀里其他能感知到的力量,剩下的就是玄心之力,再来推演其中妙处,如此也能将蜀山法诀摸清摸透。而且,也花不了什么时间,因为现在他计算推演的效率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怕是元婴境时的千倍还不止,可能现实里的一个月,在识海里也不过几息十几息,如此一来,他通过一处阵法的时间,最多也不过三五个时辰而已。
  一路向前,并加以感悟,哪怕没有玄心,他也得到了不少法诀。
  其中大多数法诀,他也说不上名字,但却可以用其他力量模拟出来效果,当然效果未必有用玄心之力的好,但也有一定用处,不过关键不在于这些法诀如何,而是了解这些法诀后,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他的道,道的进步意味着什么也不必多说,每一点进步都能使他的实力得到成长,而且是全方面的成长,到了他这个阶段,自身的道之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法诀都不能发挥出最强效果,比如蜀山剑诀,他就可以完全做到。
  剑诀是特殊的法诀,无论是什么力量驱使,最终都会得到剑意,在这条灵桥上,周舒得到了十七种剑诀,有两种甚至已经领悟出了剑意,比如蜀山相当著名的裂云剑意,周舒就领悟到了,并且达到了剑随心转的境界,正所谓一通百通,以他现在对剑意的理解,大多数剑意只要上手,达到剑随心转就不算难,也不过花了五个时辰而已,想想当初,为了碎玉剑意的剑随心转,他可是用了差不多十年。
  当真天渊之别。
  路途之中,他也遇到了好些位正在参悟的蜀山弟子。
  大多数弟子大多端坐于地,物我两忘,就算周舒在他们身边也毫不在意,不过也有几位弟子,正苦恼于无法感悟出法诀,见到周舒后却是颇为欢喜,也不管周舒是不是蜀山弟子,便和周舒议论起问题来,这过程里周舒自是受益颇多,而那些蜀山弟子也一样,其中还有两位,因为周舒的指点,一举成功的领悟出了想要的蜀山法诀,让他们对周舒极为感激,甚至想要结为兄弟,这也不必多提。
  值得一提的是,周舒还遇到了一个残魂。
  他的肉身早已枯朽了,但残魂仍盘旋在阵法之中,因为没有感悟出想要的法诀,至死也不愿离开,那残魂并无意识,只有想参悟出法诀的执念,而且极为深刻,若非在蜀山圣地,恐怕早就转化成了煞魂,周舒为了避免变成煞魂,好心超度了他,用炼魂将其炼化了。
  不过奇异的是,炼化出来的不止是魂液,还有一颗白色结晶。
  细加感受,其中显然是极为浓郁的玄心之力,而且还带有某种意志在里面,若是过去,周舒很难知道用处,但现在的他稍加揣测便清楚,结晶里便是那人之前感悟出来的蜀山法诀,如果有玄心的弟子加以利用吸收,便有可能获得其中的法诀。
  类似于妖族的传承之花,或是禅修的舍利。
  “炼妖壶的炼魂还有这样的功用,能分离出法诀的结晶?或许是只对有玄心的蜀山弟子有效?”
  周舒颇生疑惑,不过恐怕也没有第二个残魂给他去实验了,这是一个特例。
第1273章
师徒
  博大精深,不虚此行。
  这是周舒走到灵桥尽头时的两个感觉。
  可以肯定,他走的那条路绝不是蜀山灵桥里的全部,可能也就是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但他还是得到了数以千计的法诀,其中有不少都是古法诀,年代甚至要追溯到六七万年前,作为最早又极少衰弱过的修仙宗门之一,蜀山的底蕴当真难以想象,这灵桥里的法诀,也只能用博大精深来形容。
  而周舒从灵桥里获得的好处也很多,众多蜀山法诀,或奇诡,或浩然,或迷幻,或勇悍,不一而足,进一步的充实了他的道,越发的宽厚和包容,和其他蜀山弟子毫不藏私的交流,则让他的短板得到了弥补,(他一路走来几乎都是自修,遇到的名师太少),不虚此行。
  走出灵桥,前方依旧一片黑暗。
  黑暗之中,依稀能见到一座数百丈的小山,小山似是精铁打造,闪着幽幽的光,山顶处端坐着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骨瘦如柴,动也不动,难知死活。
  周舒顿了一下,快步往小山走去,刚及山脚,便觉庞大的压力袭来,由外而内,连心神都不自禁的压抑起来,而他早有预备,运转法诀,将压力留在身外,保持心志清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3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