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949

  曹真哈哈大笑着道:“鱼兄弟言重了,我们又不是上赶着跟你要东西,你也不必着急。你看看你还有什么缺的,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再派人回去给你拿。”
  “暂时没什么缺的。有了一定告诉几位。”
  鱼禾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几位随我去四海客栈叙话。”
  曹真三人点头应下了此事。
  他们回头吩咐身后的管事,让他们去跟鱼禾的人做交割,他们自己跟着鱼禾到了四海客栈。
  刘川一早就得到了消息,等到鱼禾一行人到了以后,刘川已经吩咐后厨准备了一大桌的吃食。
  曹真等人觉得四海客栈的吃食新奇,尝过了一番后,迷上了。
  鱼禾安排他们到四海客栈住下,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安顿好了三人以后,张武那边也交割完了。
  张武赶到四海客栈,一脸震惊的向鱼禾禀报,“少主,初步清点,几家送来的粮食,一共有三万一千一百石,盐一百零三石。
  此外,他们带的一些骡马,也有意出售给咱们。”
  曹真等人送的盐,那都不按斤算,而是按石说。
  一比较,南郡大尹就显得小气了一些。
  但南郡大尹的东西是白送的,曹真等人的东西是要钱的。
  白送的东西就算再少,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粮食的话,全部送到府库里。盐交给刘川,让刘川派人拿着盐去山里换山货。四海货铺存的山货,还抵不了那么多粮食,所以我们要多收一些山货。
  庄氏的货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送到,所以我们不能拖。”
  平夷通往滇池的道路可不好走,农祭司轻车简从,才能在短时间内跑一趟。
  庄氏的人押解着货物到平夷,恐怕用的时间会很长。
  曹真几个人看着大方,但拖久了的话,他们肯定会有怨言。
  “行,一会儿我就让人将食盐送到刘川这里。”
  张武答应了一声。
  鱼禾将一切都交给了张武和刘川处理,自己则留在四海客栈里陪着曹真等人。
  一直到了入夜以后,曹真几个人去了秦楼楚馆,鱼禾才得以脱身。
  鱼禾一回到衙门,就看到了衙门口围满了人。
  有平夷的百姓,也有虎营的人,还有平夷的一些大户。
  四海镖行的人扛着粮袋在衙门口进进出出。
  隐隐还能听到任方的声音在那里吆喝。
  “这得多少粮食啊?”
  “刚才送进去的就有一万多石了吧。”
  “嘶……一万多石?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衙门是从哪儿弄到这么多粮食的。”
  “听说是从南郡买的……”
  “……”
  平夷的百姓和大户们围着衙门口,小声的议论着。
  “装不下了!装不下了!”
  任方站在县衙门口,一个劲的冲着四海镖行的人吆喝。
  任方脸上的神情很精彩,一会儿喜上眉梢,一会儿又满脸愁容。
  见到了鱼禾,急忙凑上前,“好小子,你从哪儿弄到这么多粮食?县衙的粮库都装不下了。”
  鱼禾坦言道:“跟南郡的几大豪族做了一笔买卖。县衙的粮库怎么可能装不下呢?”
  “平夷城的粮库自从建成以后,就没有存过这么多粮食,最多的时候也就三千多石。一些废止很久的粮库,早就被第二任县宰给拆了。
  现在平夷的校场,有一半儿就是粮库改建的。”
第116章
战车
  “三万多石粮食都装不下?”
  鱼禾有些意外。
  依照朝廷的规定,各级衙门最少也要准备能装满五万石粮食的粮库。
  其中一半要用作囤粮之用。
  任方惊了,“三万多石?”
  鱼禾缓缓点头。
  “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
  任方不敢相信。
  之前他为了筹粮养难民,配合鱼禾宰了三大豪族,才勉强凑出了一万多石的粮食。
  三大豪族多年积累,也不过一万多石粮食。
  鱼禾居然不声不响的弄到了三万多石粮食。
  “南郡的几大豪族发卖给我的。他们说了,给他们一些时间,十数万石也不在话下。”
  鱼禾平静的道。
  任方瞪着眼珠子,憋了半天就憋出一句话,“狗日的真是富得流油。”
  “他们富不富,跟我们可没关系。衙门里的粮库既然装不下,我们就得想其他办法。粮食这东西不能见水,一旦见水可就毁了。”
  鱼禾提醒。
  任方赶忙点头,“对对对,粮食不能见水……咱们得想点办法囤粮才行。草谷场那里收拾一下,勉强能囤个六千多石……衙门里的空房子收拾一下,也能放一些……”
  任方认真的帮鱼禾开始安排囤粮事宜。
  虽然这些粮食跟任方没关系,鱼禾也不会将这些粮食拿出去赈济灾民、救济穷苦。
  但有这么多粮食在平夷,任方心里就不会慌,就不用担心很多人吃不饱饭饿死。
  任方细数了半天,还是没办法将粮食安置妥当。
  鱼禾思量了一下,道:“建粮仓吧。从难民中挑一些人,从城里的百姓中挑一些人,在西城的那片空地上建几个大粮仓。”
  任方沉吟着道:“难民倒是好说,可城里的百姓……”
  鱼禾不等任方把话说完,就开口道:“我给他们发粮食,每天除了管他们一顿饭外,再给他们发一斤粮食。”
  “管一顿饭,还发一斤粮食?”
  任方不敢相信鱼禾竟然会如此大方。
  以鱼禾的秉性,管饭肯定会让人吃饱,建造粮库的青壮吃一顿饱饭,能顶一天,再拿一斤粮食回去,勉强能让家里的妻儿混一个肚儿圆。
  只要粮仓一直建下去,很多人就能靠着鱼禾发的粮食活下去。
  在鱼禾眼里,管一顿饭,发一斤粮食,其实很苛刻。
  但是在任方眼里,鱼禾绝对是一个有良心的主顾。
  没办法,新汉两朝的工价太低。
  大部分的豪门大户,几乎都不用百姓们做工,因为他们家中有足够多的私属,即便是私属不够,他们也能去人市上买一些。
  小门小户的用人,管一顿七成饱的饭,给两个钱,都有人抢着做。
  两个钱可没办法买一斤粮。
  “有问题?”
  鱼禾疑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