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949

  鱼禾大致将任方的事情向刘川四人讲了一遍。
  刘川四人听完了鱼禾的话以后,忍不住感叹。
  “如此说来,任方确实不适合继续坐在县令的位置上了。”
  “早知道这厮有二心的话,当初进入平夷的时候,我们就该先宰了他。”
  “……”
  鱼禾抬手,制止了他们继续斥责任方,“诸位对农寨主出任平夷县令,可有异议?”
  刘川、相魁、张武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齐齐摇头。
  农寨主在得知了任方的所作所为以后,心里的惊愕缓缓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腔的激动,他起身向鱼禾一礼,“主公厚爱,老朽感激莫名。老朽怕自己做不好平夷县县令,还请主公指派县尉、主簿等人。”
  农寨主清楚,鱼禾不是那种习惯拐弯抹角的人,所以在得知了鱼禾是真心诚意的让他出任平夷县令以后,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他深知,由他出任平夷县令的话,能给夜郎人带来多少好处,能为夜郎汉化做出多大贡献。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为了让鱼禾放心,他主动提出让鱼禾在他身边安插人手。
  鱼禾思量了一二,“就由张武出任平夷县县尉,兼管四海镖行。”
  鱼禾手里能用的人不多,所以只能在矮子里面拔将军。
  张武对他们父子还算忠心,又懂武艺、知谋略,有他守着四海镖行和农寨主,鱼禾放心。
  张武没有拒绝,果断应下了此事。
  鱼禾继续道:“冯茂既然起了贪心,那就不会戛然而止。他招揽不成,很有可能会威胁,甚至直接派出兵马到平夷肆虐。
  为了制止冯茂的贪心,我决定往巴蜀一行。”
  刘川四人脸色皆是一变。
  刘川若口而出,“主公,巴蜀之地如今就是个虎狼窝,你去巴蜀,就等于羊入虎口。”
  张武点着头道:“刘川说的在理。冯茂敢派人过来的话,我们直接打回去就是了。犯不着亲自去巴蜀。”
  相魁、农寨主一个劲的点头,表示赞同刘川和张武的说法。
  鱼禾摇头,“巴蜀之地,我必须去。我必须去看一看,看看巴蜀之地乱成了什么样子。唯有亲眼目睹的巴蜀的乱象,我才能顺势设谋,为我们争取需要意想不到的好处。”
  “主公……”
  张武四人有些急。
  鱼禾打断了他们的话,“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此事不需要告诉我阿耶,也不许对外传出任何风声。相魁,你去虎营正营,点齐三百人马,带上兵甲,再点四百马匹,跟我同行。
  张武,你从四海镖行内抽调一百老手,随我同行。”
  张武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许久以后,张武一脸为难的道:“主公,此事真的太过冒险。你需要什么消息,交给我们去打探,不需要亲自去。”
  相魁重重的点头。
  鱼禾再次摇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打听到的消息,未必是我想要的。我必须亲自去看看。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的安危,不过你们可以放心,我此去不是跟冯茂对垒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动用手底下的兄弟,更不会显露踪迹。”
  张武四人见鱼禾非要去巴蜀之地,心头齐齐叹了一口气。
  他们没有再劝说鱼禾,齐齐应下了鱼禾的吩咐。
  辞别了鱼禾,一出门,刘川就忧心忡忡的问,“此事真的要瞒着鱼公和庄夫人?”
第138章
阴识
  相魁、张武等人同样一脸忧愁。
  农寨主犹豫再三,叹息道:“还是……还是算了吧。他现在是我们的主公,他的话我们必须遵从。最重要的是,他很厌恶别人擅作主张。”
  “可是不告诉鱼公,等鱼公发现以后,我们也难逃责罚。”
  “鱼公纵然责罚我们,也不会太狠。主公要是责罚我们,不死也得脱层皮。”
  “……”
  四个人商量了一会儿,最后齐齐叹了一口气,他们决定一起瞒着鱼丰。
  四个人依照鱼禾的吩咐去做,当天傍晚就集齐了鱼禾要的四百人手。
  鱼禾带着他们,换上了一身难民的衣服,让他们住进了难民的营地,学习难民的生活方式。
  鱼禾不可能带着人大摇大摆的进入巴蜀。
  所以扮作难民,是最好的选择。
  巴蜀之地最不缺的就是难民,所以鱼禾带着一群难民在巴蜀之地乱窜,不会引起别人注意。
  鱼禾将人塞进了难民营以后,就不再管他们。
  虽然鱼禾决定了去巴蜀之地,但他并不急着离开。
  他在离开之前,必须先处理好两件事。
  第一就是兵甲的藏匿问题。
  第二就是冀州程氏的问题。
  藏匿兵甲的事情,鱼禾交给了彭三和刘川。
  冀州程氏的问题,就需要时间等。
  鱼禾一等就是七日。
  七日后。
  曹真带着南郡的豪族,以及南阳郡的豪强阴氏的人,押解着大批货物出现在了平夷。
  一到平夷,曹真等人照例吩咐人将东西送到了平夷的库房。
  库房的管事会依照货物的价钱,为货物定价入库。
  货物入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家互相也熟悉了,曹真和鱼禾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
  曹真等一众主事之人,到了平夷以后就住进了四海客栈。
  鱼禾在入夜以后才出现在客栈。
  一进门,曹真等人就迎上前。
  鱼禾稍微打量了一番,发现曹真等人当中多了一个人。
  一个行走坐卧间皆遵循着某种规矩的青年人。
  青年人跟随着曹真等人向鱼禾施礼的时候,一板一眼的。
  举手投足间的动作,像是用尺子量过。
  鱼禾大致猜出了他的身份。
  曹真也第一时间向鱼禾介绍了他的身份。
  “鱼兄弟,我为你引荐一二。”
  曹真拉着鱼禾,向鱼禾介绍,“这位便是新野阴氏的嫡长子阴识。阴识过来见见鱼兄弟。”
  鱼禾看着阴识俊朗的面容,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史书上对阴识的记载。
  阴识,南阳郡新野人,最初跟着刘氏兄弟反莽的人,更始朝建立以后,被封为阴德侯,东汉初立被封为阴乡侯,后定封为原鹿侯。
  东汉光烈皇后阴丽华同父异母的兄长。
  他对东汉的建立,出力不小。
  但是因为外戚的身份,没有被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中。
  他算是鱼禾见到的第二位历史名人,第一位政治上的历史名人。
  如今的他,还只是一个为了家族产业奔波的商人。
  “新野阴识阴次伯见过鱼兄弟。”
  阴识略微拱手,不卑不亢,以他的家世,也不需要在鱼禾面前卑躬屈膝,至少现在的鱼禾还不值得他卑躬屈膝,他除了报出姓名之外,还报出了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