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949

  “对对对,那些蛮夷久居蛮夷之地,没有好的兵刃,也没有好的甲胄。对上了装备精良的朝廷兵马,肯定会被杀的溃不成军。”
  “呵……”
  三旬汉子嘲讽了一笑,“杀的溃不成军?
  元封年间,武帝也是这么想的,然后派遣出去的兵马,有六七成死在了西南。最后还是因为句町王和滇王反水,才征服了西南。
  三年前,冯茂率领着十万大军进入西南,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十万大军,有七万就葬身于六盘水一线。
  六盘水可不是句町和滇国的地方。”
  汉子们齐齐皱起了眉头。
  有人忍不住道:“文渊兄,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给兄弟们说清楚啊。”
  “对对对,兄弟们以你马首是瞻。你让兄弟们做什么,兄弟们就做什么。如今到了关键时候,你也别藏着掖着啊。”
  “对,有什么你直说,也好让兄弟们早做准备,保住性命。”
  三旬的汉子瞧着这一群跟了自己多年的兄弟,也没有隐瞒,坦诚道:“西南不仅有蛮夷,也有千沟万壑、重重大山。
  从地形上看,其实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天水、陇西两地的精骑,在西域广阔的草原上可以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但是在西南的山林里,他们很难纵横驰骋,就更别提所向披靡了。
  所以朝廷派遣天水、陇西两地的精骑征讨西南,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因为他们再强,在西南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此外,西南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烟瘴之气。
  元封年间,武帝派人征讨西南,大军就是被瘴气所噬,所以才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借助句町王和滇王之手,才平定了西南。
  对内,武帝宣称那是一场大胜。
  可实际上,那是一场惨胜。
  武帝虽然胜了,但是付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
  益州郡和牂柯郡虽然归了朝廷,可实际上依然由句町王和滇王掌握。
  也就是说,武帝看似赢了,并且获得了大块的疆土。
  可实际上跟没获得一样。”
  汉子们一脸愕然,他们没想到,可以跟三皇五帝比肩,盖压天下群雄的武帝,还干过这种沽名钓誉的事情。
  三旬的汉子继续道:“平蛮将军冯茂,此前率领十万大军征讨西南,大军抵达西南边陲不久,军中许多将士就被瘴气所噬。
  我此前在广汉郡打听过,广汉郡出去的汉子,十个里面,有七个就葬身于瘴气之下。
  可见瘴气之毒。”
第305章
鱼上钩了
  汉子们脸色发白。
  “这……这瘴气这么毒?”
  三旬汉子叹息道:“夺人性命如割草,焉能不毒?”
  “难道就无解吗?”
  汉子们惊声问。
  三旬汉子迟疑了一下,道:“或许有解,也或许无解。反正我至今没有听说过谁能解决瘴气之毒。”
  说到此处,三旬汉子看着一众兄弟,认真的道:“此毒若是有解,冯茂说不定早就拿下西南了,根本不需要廉丹出面。”
  汉子们倒吸一口冷气。
  “如此说来,此毒无解?!”
  三旬汉子迟疑了一下,道:“反正廉丹手里肯定没有解毒之法,不然的话,他此次兵进犍为郡,肯定赐下解毒之法。”
  汉子们面色一沉。
  “没有解毒之法,那进西南岂不是送死?”
  三旬汉子缓缓点头。
  汉子们脸色一下子变得更难看了,其中一个汉子嘟囔道:“难怪文渊兄不看好此次战事。廉丹没有解毒之法,又派遣大军进入西南,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对,我可听人说了,那些句町人和滇人就藏在烟瘴之气遍布的山林里。想要找到他们,得先过烟瘴之气这一关。”
  “……”
  汉子们忧心忡忡,七嘴八舌的说着。
  三旬汉子长叹一声道:“别说是烟瘴之毒了,水土不服这一关,天水和陇西两地的精骑都不一定过的了。”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相对干燥的西北的天水、陇西的精骑,一入益州,有人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征兆。
  上吐下泻,整个人都虚脱了。
  天水、陇西两地的精骑中,已经有十几个人因为水土不服倒下了。
  还有上百人已经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古人的肠胃,远比后世胡吃海塞的人的肠胃弱很多。
  不同河流的水,喝了都会闹肚子。
  再加上医疗套件落后,大夫稀少,往往一个水土不服,就能要了人命。
  汉子们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一个个蹲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旬汉子看了他们几眼,又道:“若仅仅是如此,我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天地间的东西,寻常人很难改变。我之所以会开口说不看好此次战事,是因为廉丹分兵的情况。
  巴、犍为、越巂三郡皆有战事,而且还是一起爆发的。
  三地之间相隔成百上千里。
  却能一起爆发战事。
  可见这背后必然有人谋划。”
  汉子们纷纷抬起头,一脸惊愕的看着三旬汉子。
  三旬汉子苦笑道:“你们别这么看着我,我说的是实话。廉丹率领二十万大军征讨西南的事情,恐怕早就在益州传开了。
  大巴山里的蛮人,早不出山,晚不出山,偏偏在这么时候出山,往廉丹大军面前撞。
  他们是活腻了吗?
  不是。
  他们八成是被人逼出山林,故意引廉丹出兵的。
  犍为郡和越巂郡的战事,应该也是人家故意为之,目的也是引廉丹出兵。
  我猜测,句町人和滇人应该已经联手,双方已经商谈过了,并且推举出了共同的领兵之人。
  此人八成已经在巴郡、犍为郡、越巂郡三郡外部署了兵马,静等着廉丹。
  廉丹入了益州后,每到一地,都歇息三五日,赶到巴郡足足耗费了大半个月。
  对方大概是等不下去了,所以故意引诱廉丹出兵。
  而廉丹恰恰就顺了对方的心意。
  顺了对方的心意也就罢了,偏偏还看不上越巂郡任贵,愣是不往越巂郡派遣一支兵马。
  他难道就不怕对方顺势集中兵力,吞了越巂郡,然后从西侧给他狠狠一击吗?”
  说到此处,三旬汉子已经彻底无话可说。
  廉丹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脱离看不过眼的范畴,进阶到了无眼看的地步。
  他如果是廉丹的话,绝对不会干出这么多蠢事。
  鱼禾若是在此,一定会惊的说不出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