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949

  只能在矮子里面拔将军。
  除此之外,锻造作坊还得进一步扩大,匠人还得大肆招募。
  亡承和庄顷要的一万两千套铁甲,得尽快交付。
  他手下各军的盔甲也得尽快配备上。
  还好从廉丹手里缴获了不少兵甲,融了以后也能重塑。
  所以鱼禾不用费心再让人去扩大几处铁矿的矿口。
  秋耕临近的时候。
  忙活了大半个月的鱼禾,准备去益州郡各地巡视一番。
  只是还没等到他出发。
  他任命的益州郡丞成禄,益州郡都尉张武,就出现在了太守府。
  张武比以前更加稳重成熟,虽然少了一条胳膊,但是身上的锐气一点儿也没有消减,反而变得更胜。
  至于成禄,鱼禾虽然是第二次见,但是了解的不多。
  鱼禾请二人坐下,吩咐人上了果汁,感叹道:“大半个月了,你们才到?”
  成禄和张武脸色皆是一苦。
  成禄哭笑不得的道:“回主公,并不是属下故意拖延,属下路经犍为郡的时候,被冯先生扣留了数日,帮着冯先生处理了不少政务。”
  鱼禾缺人用,他手底下的人也缺。
  冯英如今统管三郡半的民政,但却是个光杆司令。
  马援在收服犍为郡的时候,倒是收拢了不少官员。
  但大多是穷凶极恶之辈。
  挑挑拣拣,也仅有一小部分人可用。
  冯英为了快速的稳定犍为郡,让犍为郡的百姓们恢复农耕,几乎将他们全部派遣到了各地,充任了主官。
  所以他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面对庞大的民政,冯英一个人处理起来真的是费劲。
  成禄路径汉阳,自然要被冯英抓着先用一会儿。
  若不是马援需要坐镇江州县江边,盯着巴郡的战事,防着公孙述,估计冯英连马援都想抓来用一用。
  别看马援是一位马上将军,在处理民政方面,丝毫不输给那些犍为郡的官员。
  马援在收服犍为郡的时候,冯英可不在,鱼禾也没有赶往汉阳,更没有给马援派遣什么官员。
  但马援还是快速的将犍为郡平定了,并且稳住了犍为郡上下,没有让犍为郡产生任何动乱。
  不仅是马援,阴识在民政方面也有一定的才能。
  在科举完善之前,官员虽然也分文武,也有主攻的方向。
  但是文官也能治军,武官亦能安民。
  大部分的封疆大吏,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
  在汉新两朝,除了一部分中枢大佬外,文武几乎不分家。
  文臣入了军武,也能率军杀敌。
  武臣坐镇地方,也能调理民政。
  被演绎描述成莽汉的张飞,在正史上,那也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人物,既能打仗,也能调理民政。
  阴识和马援身为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在民政和军武上,都有不俗的造诣。
  冯英虽说没有将马援召到犍为郡听用,但也将半个巴郡的民政暂时交给了马援统管。
  反正现在益州郡以北的两个郡,只要是个人,只要能用,冯英都会逮住狠狠的攥两把。
  成禄被冯英逮住用了几天,耽误了到滇池报道的时间,也不怨他。
  张武施礼道:“如今四海镖行已经开遍了诸郡,需要交代的事情繁多。四海镖行乃是主公最看重的地方,卑职自然要花费一些时间,跟漕中叔交代清楚。”
  好吧。
  两个人都有迟到的理由,而且都是为了公事,鱼禾也不好埋怨他们。
  “既然都是为了公事繁忙,那晚到一会儿,也是情有可原。以后益州郡的军民,就全交给你们两个人了。
  以后我希望你们两个人携手共进,为我经营好益州郡。”
  ……
  ……
第369章
火力全开的鱼丰
  成禄、张武一起躬身,应允道:“喏!”
  鱼禾满意的点点头,看向成禄问道:“你对益州郡的壮大,可有良策?”
  成禄愣了一下,意识到鱼禾是在考校他以后,躬身一礼,将近些日子思量出的一些策略,讲了出来。
  “属下从味县到滇池,仔细了解了一番益州郡。益州郡乃是滇蛮之地,我汉人终究是少数。虽说在主公大力扶持下,各县城池皆被我汉人稳稳占据,各县的农桑、商业也在有条不紊的壮大,但在丁口方面,依然处在劣势。
  属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益州郡的汉人大致在三十万左右。
  但益州郡的滇蛮,却有百万之巨。
  我汉人占据着各县县城,看似占据了益州郡的主导地位。
  可实际上各县县城能统御的疆土,不足益州郡的百分之一。
  益州郡大部分地方,仍旧被滇蛮所居。
  所以属下以为,益州郡随后应当鼓励汉家男子娶滇蛮女子为妻为妾,借此消弱滇蛮对我们的敌意和警惕。
  最好能让我汉家男子迎娶滇蛮山寨的寨主、首领的女儿为妻。
  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的婚事,依照滇蛮的习俗,举行盛会。
  在盛会上,主公可以派遣人手跟滇蛮山寨的人赌斗。
  滇蛮山寨的人若是获胜,主公可以赐下丰厚的赏赐,并且可以赐予其山寨的人汉家姓氏,同时允许他们山寨付出一定的代价,送幼童到城池内的学室内读书。
  滇蛮山寨的人若是败了,主公可以略施薄惩,令他们献上一定的猎物,族中的青壮每一岁必须腾出三四个月时间,到各县服徭役。
  长此以往,各县城池的百姓会增多,山林里的滇蛮会锐减。
  此消彼长,终有一日,益州郡会成为一个以我汉人为主的疆域。
  只要益州郡的汉人壮大,益州郡自然会跟着壮大。”
  成禄说到此处,向鱼禾深深一礼,表示自己的话说完了。
  鱼禾有些意外的看了成禄一眼。
  成禄一直将‘我汉人’三个字挂在嘴边,足可见他是一个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心思的人。
  但他却并没有劝鱼禾以杀伐解决如今益州郡汉人弱、滇蛮胜的局面。
  反而提出以分化、拉拢、同化的方式,去解决如今益州郡的难题。
  足可见此人并非是义气用事之辈,反而相当理智。
  成禄所说的治理益州郡的方法,在鱼禾眼里并没有多高明。
  这些方法,新朝以后历代治理西南的王朝,都用过。
  但是就这个时代而言,成禄能够说出这种方法,已经很不错了。
  这个时代的汉人,对待蛮夷,皆是以杀伐、震慑、降伏为主,很少会去同化。
  西汉武帝降伏四夷,也仅仅同化极小的一部分匈奴人,对于其他种族,并没有太大兴趣,除非是那种相当突出的人才。
  但是相当突出的人才,并不能代表一整个种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