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949

  于是杨音出了个主意,让谢禄去交好占氏姊妹,最好能将占氏姊妹变成自己人。
  谢禄觉得他一个人去太吃亏,所以想拉着杨音一起。
  两个人就吵了起来。”
  鱼禾听完鱼蒙的话,一脸愕然。
  鱼蒙明显是将杨音和谢禄的交谈美化了一番。
  以杨音和谢禄的交情,私底下谈论这种话题,绝对不可能这么‘温文儒雅’,必然会说一些很暧昧的话。
  但即便如此,鱼禾依然觉得很惊讶。
  鱼禾沉默了许久,缓缓感慨了一句,“人才啊……”
  果然是野路子出身的枭雄,手段也很野。
  鱼蒙嘴角抽搐了一下,没有搭话。
  那是人才吗?
  那是无所不用其极,那是臭不要脸。
  鱼禾感慨过后,吩咐鱼蒙道:“密切关注此事,一旦他们中间有人跟占氏姊妹成婚,立刻告诉我,我送上一份厚礼。”
  手底下的人为了帮他彻底统御交趾三郡,不惜出卖灵魂、出卖肉体,他自然不能吝啬。
  鱼蒙一脸古怪的道:“主公似乎乐见其成?”
  鱼禾瞥了鱼蒙一眼,高深莫测的道:“民族融合的事,你不懂。”
  鱼蒙一愣了一下,挠了挠头,他确实不懂。
  先秦、前汉,没人会讲这个。
  王莽则没时间去讲这个。
  往后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北魏孝文帝讲过。
  清朝的时候,雍正篡改了韩愈的《原道》,借着韩愈的嘴,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
  雍正这事干的不地道,但是这话放在民族融合的大时代,倒也不错。
  虽然新朝的人不讲这个,但鱼禾觉得,他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人,有必要响应国家号召,提前两千年落实此事。
  最好将地球诸多文明,变成地球村文明。
  到时候就不存在什么各民族、各种族人了。
  日照之处皆是国土,大家自然也是国人。
  不愿意当国人的,埋在土里,踩两脚,再种一些花就好了。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在亭驿外响起。
  鱼禾听着不对味,向外望去。
  鱼蒙,正在房里商量着如何征服占氏姊妹的杨音和谢禄,也一起伸长脖子,往外看去。
  一个骑士,骑着马,闯进了亭驿。
  确认了鱼禾住的驿舍后,跳下马背,匆匆赶到驿舍前。
  驿舍前有侍卫,骑士没敢闯入,只能单膝跪在门口,高喊道:“卑职乃是吕统领麾下密探,奉统领之命,特地来求见主公。”
  鱼禾给了鱼蒙一个眼神。
  鱼蒙点点头,将人带进驿舍。
  骑士进了驿舍,一边施礼,一边急声说着,“启禀主公,日前马州牧派遣人送了一对子嗣到吕统领处,并且交给吕统领一封信。”
  说话间,骑士已经从背后取下一个信筒,高高举过头顶。
  吕嵩手底下的人传的皆是机密,所以用的是特制的信筒,
  古代的信筒,并没有后世人想的那么简单。
  古代的特质信筒,一般是两层。
  两层中间夹着一些特制的溶液,筒口有机关。
  开启信筒需要懂得机关。
  不懂得机关,暴力破筒,特质的溶液立马会流进筒内,溶解里面的信。
  古人擅用机关术,传递机密,用一些机关术很寻常。
  像是后世影视剧中演的那般,随便提笔写封信,拿个火漆封一下就送出去,太儿戏。
  鱼蒙拿过了信筒,呈到鱼禾面前。
  鱼禾拿过信筒,再盖子上左扭右扭,扭动了许久,才打开盖子,从里面倒出一卷竹简。
  鱼禾打开竹简,略微扫了一眼,眉头微微一凝。
  信是扬州牧马余写的。
  马余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马援在鱼禾手底下效力。
  所以写信给鱼禾,说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将长子马严,次子马敦托付给马援,希望鱼禾代为转交。
  马余还在信中提到,朝廷的旨意已经传到了扬州,令扬州出兵五万征讨荆州,他已经被扬州的绣衣执法和庐江郡、九江郡的太守给架空了,无力阻止此事。
  马余称,鱼禾若是有余力的话,可以派遣马援到河南说服他长兄马况,亦或者到增山说服他弟弟马员赶赴扬州,他可以将扬州牧的职位传给他兄弟,让兄弟掌管扬州,或许可以让鱼禾兵不血刃的拿下扬州,阻止扬州兵进荆州。
  鱼禾看完马余的信,惊呆了。
  “一州州牧还能私底下传给家人?”
  鱼禾惊问。
  鱼蒙挠了挠头,不懂鱼禾话里的意思。
  听到的动静,赶到鱼禾驿舍前的杨音,听到鱼禾的话,迟疑了一下,躬身入了驿舍,温声道:“禀主公,新帝篡汉之初,改十三州为九州,设州牧、刺史,允许世袭之。只不过世袭的条件过于苛刻,并没有人做到,所以很少有人提及,也很少有人知晓。”
  居然是真的?
  鱼禾惊的说不出话了。
  他是真的不知道州牧还可以世袭。
  史书上并没有提及此事,又或者是提及了,但仅有了了一笔,他没在意。
  但即便他知道,依然会震惊不已。
  好家伙,天下总共就九州,一州就等于是一个小国,州牧执掌者一州军政大权,跟土皇帝没区别。
  这还给世袭?
  王莽是疯了吧?
  这不是在鼓励手底下的人拥兵自重,分割天下吗?
  得亏莽新传的不长,莽新传的要是长一点,莽新之后恐怕就是春秋战国,又或者五代十国。
第402章
君子做不了官
  难怪莽新会亡。
  就王莽这么个折腾法,铁浇铜铸的江山也得亡。
  以前,鱼禾还觉得王莽是一个改革者,是一个先驱。
  莽新之所以会亡,是因为王莽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被人联手给推翻了。
  现在,鱼禾觉得,王莽完全是将江山社稷当成了玩具,他看别人玩不过瘾,就自己抢过来玩,玩坏了就丢出去,让其他人去抢。
  鱼禾强忍着心头的不适,干咳了一下,道:“有多苛刻?”
  杨音对王莽的荒诞行径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没有太大反应,听到鱼禾问话,躬身道:“继任者最少也得是一郡太守,且必须得到一州中半数以上的太守的认可。”
  杨音看了鱼禾一眼,见鱼禾不动声色,迟疑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虽然各州州牧族中为官者甚多,但位及太守者少之又少,能得到一州半数以上太守认可者几乎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