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949

  以公孙述的手段,如今应该已经在广汉等郡坐稳了。
  兵出秦岭,支取关中,他还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胆子。
  但是趁虚而入,咬我一口的胆子,他却有。
  所以公孙述不得不防。”
  阴丽华思量着道:“那我让人找几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去徐州,再让徐州货铺的人帮忙照顾马余。
  马余的病情以后出现了反复,你也能给马援一个交代。”
  鱼禾思量了一下,点着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阴丽华见鱼禾答应了,立马起身去准备。
  鱼禾目光重新落在了骑兵身上,喝道:“还不起来?!”
  骑兵一个激灵,赶忙从地上爬了起来。
  鱼禾又恶狠狠瞪了骑兵一眼,“以后别动不动就跪!”
  骑兵赶忙迎了一声。
  鱼禾让人带骑兵下去歇息,自己则思量起了南越和哀牢的战事。
  因为亡眠的一时冲动,毁了大好的局势。
  征讨南越和哀牢的大军,不得不退出两国。
  一切又得从头来过。
  亡承和庄顷的将校都没办法用了,他就只能让自己的人上场。
  以马援为主将,以杨音和谢禄为副将,再次征讨南越和哀牢,应该能成。
  但有了第一次征伐的教训,南越和哀牢怕是随时保持着警惕,加强防御,甚至还会充分的利用南越和哀牢的地形优势。
  再次征讨南越和哀牢,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一打起来,恐怕得一载两载的托。
  “一载还行,两载的话,我可拖不起。”
  鱼禾感叹了一句。
  绿林军出现了、铜马军也出现了、赤眉也出现了。
  只要赤眉拿下衮州和徐州,莽新就会彻底进入倒计时。
  到时候绿林军就会兵出绿林山,进占南阳郡,建立更始朝。
  若是赶不上这个趟,以后再逐鹿天下,会平添许多麻烦。
  若是赶不上这个趟,很多人杰就全被汉光武刘秀给拐走了。
  鱼禾思虑良久,最终决定,召交州各郡的郡兵和益州郡的郡兵参战,并且调徐宣那个坏家伙过去帮忙。
  赤眉三杰,那可是助樊崇一路从徐州打到长安城,扶着刘盆子坐了江山的人。
  如今虽然青涩,但配合马援一起对付南越和哀牢,应该不成问题。
  以杨音、徐宣、谢禄三个人的鬼心眼,南越人和哀牢人应该算计不了他们,只能被他们算计。
第441章
干才杨音
  阴丽华找的大夫,当晚就出发了。
  南越和哀牢的战事紧急,此事拖不起。
  鱼蒙次日带着鱼禾下达的命令,也赶往了交趾,调任徐宣、交州郡卫、益州郡卫的命令也一并发了出去。
  往后大半个月,交州、益州郡的郡兵都在往交趾赶。
  鱼禾也一直关注着交趾的战事。
  鱼蒙到了交趾,看过了王奋的伤势,确认王奋无性命之忧以后,将鱼禾的命令传达给了杨音和谢禄。
  杨音和谢禄接到了鱼禾的命令,立马跑去跟占氏姊妹相商。
  占氏姊妹在杨音和谢禄的游说下,最终决定率领占人敢死军参战。
  有了占人敢死军加入,南越和哀牢的战事终于稳定了下来。
  占氏姊妹和征氏姊妹同为占人,用兵的法子大同小异,手里的兵力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所以占氏姊妹参战以后,虽然没能一举击溃征氏姊妹,但却挡住了征氏姊妹不得存进。
  杨音和谢禄则率领着残存的句町武戈、庄氏藤甲,以及相对健全的东山军和损伤极大的蛮人兵,在尚未被征氏姊妹收复的南越国各城布防。
  哀牢国那边的战事,杨音和谢禄果断选择了放弃。
  因为哀牢国兵锋正盛,杨音和谢禄采取了王奋此前的策略,避开了其锋芒,让徐宣率领着各郡郡卫以及蛮人部出的一部分青壮,守住了哀牢和益州郡、交州的交界处,使得哀牢人不得侵入鱼禾治下的疆土。
  哀牢人似乎对别人的疆土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在收复了哀牢国的失土以后,哀牢联军就原地解散了。
  南越和哀牢的战事也因此稳定了下来。
  鱼禾总算放心了下来。
  只等马援一到,就能展开对南越和哀牢两国的二次征讨。
  在这大半个月间,天下的局势也有一些变动。
  首先是蜀中的公孙述,果然如同鱼禾猜测的那样,在彻底占稳了广汉、汉中两郡以后,就开始不安分了。
  不过他并没有将手伸向鱼禾,而是伸向了南郡。
  绿林军见此也按耐不住了,也兵出绿林杀向了南郡。
  在绿林军的各位首领眼里,那南郡就是他们的窝边草,他们放着不吃,只是为了肚子饿的时候,饱餐一顿。
  公孙述从中插了一杠子,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他们不得不提前对南郡发起进攻。
  公孙述的兵马和绿林军在南郡展开了一场分猪肉形势的战斗。
  你夺一城,我夺一城,你下一县,我克一县。
  南郡就像是展板上的肉,任由他们两家瓜分。
  大半个月时间,大半个南郡已经被他们两家瓜分了。
  如今,两家正在为南郡最后一点儿地盘争斗,谁也不肯让着谁。
  其次就是扬州那边,王匡和甄邯在豫州和扬州交界处磨蹭了数月,才对扬州展开了攻伐。
  两个人说是在豫州整顿军务,实则是在豫州搜刮。
  待到豫州明面上的浮财被搜刮的差不多了,两人才展开了对扬州的进攻。
  豫州也逐渐传出了一则童谣,叫‘宁逢乱贼,莫遇司马,司马尚可,国师杀我’。
  谣言中的司马,便是大新大司马甄邯,国师自然就是大新国师公王匡。
  鱼禾没料到,他宰了廉丹,居然还有相应的童谣流出,只不过在新的童谣里,王匡取代了廉丹的位置。
  可就廉丹极恶,王匡次之,甄邯再次之。
  而随着王匡和甄邯对扬州展开了征讨,扬州的各郡大尹再次凑在一起,组成了联军,在庐江郡、九江郡,抵御王匡二人攻伐。
  双方的兵马加起来有十数万,在庐江郡和九江郡的江边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
  王匡和甄邯虽然为人恶,但是领兵作战,还是有点东西的。
  他们先后发起了四次跨过江水的战役,四次都击溃了阻挡他们的兵马,成功的渡过了江水,展开了对庐江郡和九江郡的攻伐。
  王匡和甄邯手里的那些南军虽然不堪,但在二人的厚赏下,依然爆发出了不俗的战斗力。
  二人率领的大军在进入到庐江郡和九江郡后,连战连捷。
  大半个月,庐江郡告破,九江郡也被占据了一半。
  直到在征讨豫章郡的时候,被地形所阻,攻势才慢了一些。
  最后就是赤眉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