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6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3/949

  而是兵是鱼禾出的,粮也是鱼禾出的,回头赏赐也得鱼禾给。
  所以征讨南越和哀牢所获的缴获,皆归鱼禾所有。
  因此,此次征讨南越和哀牢,鱼禾虽然没有得到任何疆土,却得到了南越和哀牢多年积攒的财富。
  如今钱,鱼禾不缺,甚至可以说多的没地花。
  杨音和谢禄那两个坏家伙,已经开始上奏文书,让鱼禾开始铸币了。
  说是有利可图。
  具体怎么个图发,鱼禾大概也猜得到。
  无非就是让交趾三郡的蛮夷们学会用钱,然后再用少量的铜钱,将人家蛮夷手里的那些青铜器全收回来,然后再融了重铸。
  铸币的事情暂且不论,单单说粮食。
  既然流入长沙郡和武陵郡的百姓数量超过了预期,那鱼禾就必须准备好足够的粮食应对此事。
  交趾那边倒是不缺粮,可西南道路难行,加上路途遥远,十斤粮食,送到长沙郡和武陵郡,能剩下三斤粮食,那就不错了。
  所以鱼禾必须做出一些割舍,让出一些利益,节省一部分粮食。
  鱼禾倒也想通过四海货铺去购买粮草,可眼下天下大乱,各地民不聊生,除了他以外,大概也只有王莽手里还有庞大的粮草。
  他找王莽去买粮,王莽不打他就不错了,还会给他粮?!
第473章
矫情了……
  这种情况下,鱼禾只能靠自己。
  那怕交趾三郡的十斤粮食,运送到长沙郡和武陵郡,只剩下三斤,他也得运。
  阴丽华思量着道:“依照我们的探子汇报,庄王和亡王到了南越以后,立马广开田亩,让族人去种田。亡王还特地将南越人驱赶到田里,强迫他们种田。
  如今他们第一季稻米,应该已经下来了。
  让他们供应马将军所需的粮草的话,应该不在话下。”
  顿了一下,阴丽华又道:“不过,让他们供应马将军所需的粮草的话,回头我们在哀牢的利益就得割让出去一部分。”
  鱼禾感叹道:“左右不过是一些钱财而已,让他们拿去就是。我们现在不缺钱,更不用为了那些钱,放弃百姓的性命。”
  阴丽华迟疑了一下,道:“主公是打算从交趾运粮?从交趾运粮的话,中间的消耗怕是要达到七成了。”
  鱼禾苦笑着道:“若是抽空犍为郡和益州郡的存粮,等犍为郡和益州郡有事,再拿交趾的粮食去填补的话,就不止七成了。”
  虽说从交州运送粮草到长沙郡和武陵郡耗费很大,但好待还能运。
  从交州往犍为郡和益州郡运粮的话,根本就没办法运。
  交州到长沙郡和武陵郡,好待还有先秦留下的驰道好走。
  交州到犍为郡和益州郡的话,只能走山路。
  山路陡峭,车马难行,只能人背肩扛。
  一趟走下来,人背的那些粮食,刚刚够自己吃,那运什么?
  当初鱼禾兵出益州郡,兵进交州的时候,粮草还是先运送到了亡承手里,再由亡承转道运送到了交州。
  就这,消耗的粮食数量也十分庞大。
  王奋等人在征讨邓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就是于敌。
  王奋等人在交州连战连捷,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打不赢就要饿肚子的原因。
  人饿极了,连人都吃。
  兵饿极了,那还不得跟敌人拼命?
  阴丽华微微皱眉道:“要不我通过四海货铺想想办法?”
  鱼禾哭笑不得的道:“你能想什么办法?如今天下正值大乱,各地都缺粮。你通过四海货铺出高价,也拿不到粮。”
  “豪强……”
  “豪强手里即便是有粮,也不会拿出来,甚至还会借机囤粮。因为他们清楚乱世之中粮食有多重要。”
  鱼禾在听到了漕中叔和漕少游的禀报以后,也不是没想过从豪强手里采买粮食。
  但仔细考虑了一番后,发现行不通。
  首先就是他的四邻没有粮。
  扬州在经历了扬州的几位大尹,以及太师公王匡和甄邯荼毒以后,已经没粮食了。
  不然扬州的百姓也不至于往长沙郡跑。
  北面的南郡和南阳郡正在闹瘟疫,谁还有心思务农。
  家里存的那点粮食,怕也被绿林军给掏空了,哪还有粮食出售?
  徐州在闹兵灾,豫州也不太平。
  巴、蜀等地在经历了冯茂、廉丹、王寻、王邑荼毒以后,早就没粮了。
  再远一些地方,即便是有粮,那也是王莽眼皮子底下的粮。
  王莽眼皮子底下的粮,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而且就算拿到了,也不好运送过来。
  毕竟,王莽眼皮子底下的地盘,如今都跟鱼禾隔着各种势力呢。
  这也是鱼禾刻意营造出来的结果,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他造反势力跟王莽去硬碰硬,他坐在后面捡便宜。
  当然了,王莽眼皮子底下的粮食,也不是弄不出来。
  毕竟,王莽手底下贪财的人太多了,像是王寻、王邑那两个家伙,连人口都敢贩卖,又怎么不敢贩卖粮食呢?
  只是即便是买到了,也不好运。
  从公孙述和王匡、王凤眼皮子底下过,他们不劫那就怪了。
  阴丽华听到鱼禾的话,眉头皱的更紧。
  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官员,最注重的自然是以最小的成本,做最大的事情。
  从交趾运送粮食的成本太大了,她觉得有些不值当。
  鱼禾看出了阴丽华的心思,笑着道:“当然了,我们除了从交趾往长沙郡和武陵郡运粮外,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
  比如,每隔一旬,亦或者半载,我们可以将长沙郡和武陵郡内的流民迁移一次,将他们分别迁移到其他地方。
  他们到了其他地方,安了家,落了户,有地方上的官府照应,也有里正乡老照应,我们也不需要继续养着他们。”
  漕中叔和漕少游沉吟了一番,缓缓点头。
  都觉得鱼禾这个办法可行。
  阴丽华思量了一下,也点了点头。
  既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鱼禾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鱼禾见三人齐齐点头,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先让四海货铺和四海镖行的人一起从交趾运送粮食。
  我会下发邸报给沿途的各郡县衙门,让他们随时准备派遣郡卫和县卒驰援。
  此外,各郡县内丁口稀少,田产却格外庞大的,我会让他们丈量田产,确认需要多少丁口,然后将流民们分别安置过去。”
  漕中叔和漕少游齐齐拱手,“喏!”
  鱼禾摆了摆手,“事不宜迟,你们速速去办吧。”
  漕中叔和漕少游应允了一声,出了正堂。
  鱼禾瞧着一直站在一边沉默不语的阴丽华,温声道:“人力有穷时,我们遇事,不可能事事都能想出尽善尽美的办法。
  所以在没有好办法的时候,就依照眼前最好的办法去做就是了。”
  阴丽华低声道:“我就是不甘心……我们费尽心思,才将益州郡、犍为郡、交趾三郡的粮仓填满。
  为的是以后征讨扬州所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