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49

  “喏!”
  算上农鲁、鱼禾、鱼丰三人,十个汉子往地上一趴,静等着军棍落下。
  大家脸上都充满了振奋的神色,农鲁也不例外。
  其他夜郎汉子看着农鲁跟着鱼禾等人一起受刑,脸上居然浮现出了羡慕的神色。
  老者将所有人的神情都收进了眼里。
  他心好似被人攥紧了,脑袋里好像是有东西在不停的冲撞,浑身在不由自主的打哆嗦。
  农鲁皮糙肉厚,挨了一军棍,揉了揉屁股,就起身跑向了老者,一脸笑容的喊道:“阿爹,以后我就是他们的人了。”
  老者想打死这个不孝子,这个蠢货。
  但最后还是没有动手。
  他知道,有鱼禾那个小狐狸在,他就算把农鲁打死,也改变不了农鲁的心意。
  鱼禾那个小狐狸,太能煽动人心了。
  一场苦肉大计,被鱼禾那个小狐狸三言两语,就变成了一场激励士气的大会了。
  自己人都被他煽动动了,更别提其他人。
  其他的夜郎汉子,虽然没有加入到鱼禾麾下,但是他们明显已经动心了。
  动了的心,可留不住。
  唯有吃了苦头,遭了罪,才能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
  “你还真是阿爹的乖儿子……”
  老者皮笑肉不笑的说了一句。
  农鲁干巴巴一笑。
  老者恶狠狠的瞪了农鲁一眼,低声骂了一句,“去一边待着去,一会儿再收拾你。”
  老者丢下了农鲁,走向了正在揉屁股的鱼禾。
  “小郎君好手段,老朽算是长见识了。能否请小郎君借一步说话。”
第51章
鱼大忽悠上线
  鱼禾揉着屁股,跟随老者走到了草谷场的一个竹棚里。
  竹棚里铺着几张草席,还有一堆干草垫在下面。
  老者找了一张干净的草席,请鱼禾坐下。
  二人跪坐在草席上,坐定以后,老者一脸疑惑的盯着鱼禾道:“小郎君一行,到底是什么人?”
  鱼禾认真的解释,“当然是衙门里的人,我阿耶是衙门里的主簿,我是衙门里的主记。”
  老者苦笑一声,“小郎君一行的做派,不像是衙门里的人。”
  鱼禾一脸茫然的道:“县宰任命我们父子充任平夷县主簿和主记的公文,就张贴在衙门口的告示榜上。你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
  老者抚摸着胡须,叹了一口气,道:“县宰出的告示,老朽倒是知道。可在县宰张贴告示之前,平夷县似乎没有小郎君这号人。
  小郎君一行,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鱼禾一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模样。
  老者一脸幽怨的道:“小郎君,大家都是聪明人,何必装傻呢?小郎君既然不肯说,那老朽替你说。月前老朽去夜郎县缴贡的时候,听毗邻汉阳那边的句町人说,汉阳治下的六盘水,发生了一件大事。
  六盘水兵营内出现了叛乱,有一伙过百的强人,攻破了人数足有上前的六盘水兵营,从里面夺取了许多战马和兵刃,逃离了六盘水。
  驻扎在六盘水的大新江关校尉,捉拿了不少趁机从营地里叛逃的逃卒,想查出那伙强人的去处。
  但是那伙强人十分聪明,他们在攻破六盘水兵营的时候,放走了营里的大部分大新将士,使得那些大新将士从四面八方逃跑,帮他们混淆了视听。
  所以江关校尉至今还没有查出那一伙强人是谁,又逃向了什么地方。
  老朽若是猜测的没错,那伙强人应该是逃往了北方吧?”
  鱼禾听到老者这话,眉头微微一挑,有些意外的道:“老丈消息如此灵通,身在平夷,居然还能打听到汉阳的动向。
  我若是记得没错,中间可差了几百里地呢。”
  老者叹了一口气,直接点破了鱼禾的身份,“小郎君和小郎君手底下的那群人,就是那伙强人吧?小郎君等人出现在平夷的日子,刚好是那群强人离开六盘水兵营数日后。”
  老者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鱼禾也不好在继续装傻充愣,“老丈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准备将那些贼人的身份强加在我们身上,好借助朝廷的兵马,除掉我们?
  那老丈觉得,朝廷有把握一举击溃句町人吗?
  在没有一举击溃句町人之前,他们敢分兵攻打平夷吗?”
  老者赶忙道:“老朽绝对没有威胁小郎君的意思。老朽只是想告诉小郎君,我夜郎人刚刚经历过灭国之难,国中的国民十不存一。
  许多国民依旧反投了句町人和滇人,只剩下了几支,苟活在山林里。
  经历了灭国之难,我们也看开了。
  我们只想隐世求存,不想再参与天底下的纷扰。
  此次县宰下令征召青壮,其他各田庄各村寨,都没有响应,就我们农家寨响应了。
  我们之所以响应,也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此处,老者起身,向鱼禾郑重的一礼,“小郎君,还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农家寨的人。老朽可以向小郎君承诺,只要您还在平夷,我农家寨上下,愿意听从小郎君任何命令。”
  鱼禾盯着老者,认真的道:“老丈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老者抬头,狐疑的盯着鱼禾。
  鱼禾沉声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将起,老丈以为带着族人躲在山林里,就能安稳的活下去?若有一日,有强人闯进了山林,老丈的族人又该何去何从?”
  老者愣了一下,苦着脸道:“那就躲到其他地方去……”
  鱼禾又道:“老丈去过长安,应该听说过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有一日,有人平定了天下,掌控了四海,老丈又准备躲去何处?”
  老者张了张嘴,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道:“那老朽就带着族人,纳土称臣。”
  鱼禾点了点头,盯着老者,继续道:“那老丈有没有听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丈觉得自己率领着族人纳土称臣以后,就能安稳的活下去?”
  老者听到鱼禾这话,终于忍不住了,他盯着鱼禾愤怒的咆哮道:“你们汉人难道不愿意给其他人半点活路?我们什么都给你们了,为何你们还要害我们性命?”
  鱼禾摇了摇头,“什么叫我们汉人,老丈难道不是汉人?老丈若不是汉人,为何要给寨子里的人取一个汉姓?我若是猜测的没错,农家寨上下的人,都姓农吧?而农并非你夜郎人的本姓,对不对?”
  老者听到这话,愤怒的瞪起眼,道:“老朽什么时候成了汉人了?老朽为寨子里的人取了个汉姓,是因为在你们汉人治下,唯有亲近你们汉人,我们才能活的舒服点。”
  鱼禾盯着老者,认真的道:“前汉的时候,夜郎是不是前汉的属国?”
  老者不明白鱼禾的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
  鱼禾继续道:“夜郎既然属于前汉,那么夜郎人自然也就是汉人。你们夜郎从依附前汉的那一刻起,你们就有了成为汉人的资格。
  可你们非要自称什么夜郎人,还非要时时刻刻出声提醒前汉的人,你们是夜郎人。
  甚至敢出声跟前汉比肩。
  前汉如何能容忍你们?
  你们夜郎灭国,纯粹是你们自找的。
  若是你们在依附于前汉的那一刻,就主动亲近前汉,改汉服、汉姓,学习汉家文化。
  努力的将夜郎的一切逐渐汉化。
  三五代以后,你们自称一声汉人,谁会反驳?
  你们若化作了汉人,那前汉怎么可能覆灭你们?
  前汉顶多将你们中间那些意图不轨,且骑在你们身上作威作福的人除掉,但绝对不会动你们普通的百姓分毫。
  巴蜀等地,有无数羌人化作了汉人,武威天水等地,也有无数匈奴人化作了汉人。
  如今他们跟其他地方的汉人一般无二,甚至还能高居庙堂,做高官。
  你们夜郎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所以你们夜郎注定会被灭国。”
  老者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