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8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949

  三个人明面上和和气气的,可暗地里谁也不服谁。
  让他们屈服于别人,他们做不到。
  鱼禾问鼎天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一旦鱼禾问鼎天下,军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引领全军的人。
  而他们三个目前是鱼禾麾下功劳最大的。
  那个引领全军的人,很有可能就在他们中间产生。
  这个时候让了,屈居于人下了,那么以后一辈子很有可能都得屈居于人下。
  冯异虽然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可这个时候也不能让。
  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手底下还有一大帮子将校呢。
  他不在意会不会被人骑在头上,但他麾下的将士在意。
  比如某岑姓将军。
  某岑姓将军特别喜欢争强好胜,要是看到他输给了马援和阴识,必然会扛过他的大旗,越过他去,跟马援和阴识一较高下。
  阴识的情况跟冯异也差不多。
  阴识的妹妹是皇后,他即便是在军中比人第一头,也不影响他的富贵和权势。
  但是他手底下有个叫吴汉的。
  能耐比他高。
  他若是在马援面前底了头,吴汉立马会越过他去,跟马援一较高下。
  吴汉虽然没有岑彭表现出的那么争强好胜。
  但吴汉能耐强。
  鱼禾又是一个赏罚分明的皇帝。
  只要一直有战事给吴汉打,吴汉就会像是兜里的锥子一般,快速的露头,任何人都拦不住。
  在太平盛世中,有能耐的人或许会被压的一辈子也出不了头。
  可在乱世当中,有能耐的人都会脱颖而出。
  你只要稍稍懈怠一下,立马就会被别人超越。
  鱼禾见冯异、阴识、马援三人不说话,便叹了口气道:“你们既然谁也不愿意听谁的,那就只能由朕出面,做三军统将了。”
  冯异、阴识、马援迟疑了一番。
  冯异开口道:“臣愿意从军中抽调出一部分精锐,为陛下再建两卫。”
  既然不能阻止鱼禾上战场,那就只能加强鱼禾的守卫工作。
  鱼禾的侍卫目前只有左右虎贲卫两位,左虎贲卫如今还待在金陵,鱼禾身边如今只有右虎贲卫。
  虽说右虎贲卫皆是悍不畏死之人,但仅凭他们,根本不能保证鱼禾在战场上的安全。
  所以必须再增添侍卫。
  阴识和马援听到冯异这话,齐齐开口,“臣亦是如此。”
  鱼禾微微皱眉,“精兵强将,正是你们现在最需要的人手。给了朕,你们拿什么去对付敌人?”
  冯异正色道:“臣不会因为缺了精兵强将,就败给任何人。”
  阴识和马援也自信的道:“臣亦是如此。”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你们的心思,朕明白,但朕还是觉得不妥。你们看这样可好,朕就待在大军中间,不出现在两军阵前。
  有大军拱卫,别人也伤不到朕。
  朕也无需在此关键时刻,抽调各军中的精兵强将。”
  冯异和马援迟疑了一下,略微思量了一下。
  鱼禾待在大军中间,由他们安排鱼禾守卫的话,倒也安全。
  敌人想伤害鱼禾的话,得先杀穿他们半个大军队伍。
  以王匡和樊崇的能耐,想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杀穿半个大军队伍,根本不可能。
  “若是如此的话,臣没有异议了……”
  马援缓缓的道。
  冯异也点了点头。
  阴识见此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言。
  随后鱼禾就跟冯异、马援一众人,商量了一番具体的兵力部署。
  此次入三辅作战,最重要的两处地方便是潼关和函谷关。
  此处的函谷关,非老子西出的那个函谷关。
  老子西出的函谷关,乃是秦函谷关,位置在如今的弘农县。
  汉武帝元鼎三年,时任楼船杨仆数有大功,上书给汉武帝,宣称自己耻为关外之民,希望武帝能迁移潼关,为此他愿意献上所有家财,重做此次迁关之用。
  汉武帝应允了此事,将函谷关从弘农县迁移到了新安县。
  所以,函谷关有两个地址,一个是弘农县函谷关,称秦函谷关,一个是新安县函谷关,称汉函谷关。
  鱼禾征讨三辅,由东入长安城,必然要经过汉函谷关。
  函谷关也好、潼关也罢,皆是易受难攻之处。
  王匡和樊崇必然不会放过这两处地方,必然会在这两处地方布下重兵。
  所以对鱼禾而言,这是两块硬骨头,必须得着重照顾。
  特别是潼关,不仅是易受难攻的兵家要地,也是长安城东边的门户。
  所以鱼禾一旦攻破函谷关,王匡和樊崇必然会调集一切能够调集的兵力,镇守潼关。
  鱼禾和马援、冯异等人必须想好,潼关若是久攻不破,该如何破局。
  虽说鱼禾在兵力和实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借着雄关阻挡强敌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鱼禾可不想在潼关前止步。
第593章
阴兵?!
  最后经过商议,有马援和冯异各破一座关城。
  这么做,倒也不是为了一碗水端平,免得他们起争执,纯粹是为了将他们两个统帅级将军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一人破一关,他们就能专心致志的研究自己所要破的那一道关口,使劲浑身解数将那一道关口拿下。
  一人破两关的话,难免会顾了潼关,顾不了函谷关,顾了函谷关,顾不了潼关。
  即便是能两关兼顾,也容易分心出岔子。
  虽说马援和冯异皆是经受过考验的统帅级将军,即便是两关兼顾,也不一定会出岔子。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鱼禾也好,鱼禾麾下的群臣也好,都希望以最稳妥的办法拿下函谷关和潼关,为他们此次北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所以必须确保征讨函谷关和潼关的战事万无一失。
  鱼禾陪着马援、冯异等人商量完了各军进军路线、各军兵力部署、各军抵达各处的最后的期限等等,已经到了夜半。
  鱼禾请马援、冯异等人大吃了一顿后,才让他们离开。
  随后几日,伴着风雪,又商量了一些细节。
  马援、冯异等人各自返回了自己大军驻扎的地方。
  在马援等人走后没多久,吕嵩带给了鱼禾一个令鱼禾目瞪口呆的消息。
  宛城县衙的小厢房内。
  火盆内的火焰烧的正烫,鱼禾刚刚忙碌完,抿了几口烫热的酒,准备睡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