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9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4/949

  所以在封赏的时候,大多都是划一片地方,给你说在那里给你封了一万户。
  但那个地方有没有一万户,就没人管了。
  反正地方给你了,封户也给你了,户数不够,自己去想办法。
  所以,鱼禾封赏的两千户听着少,但那是实打实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两千户。
  鱼禾在这方面可从来不玩虚的。
  至于鱼禾给马援的虎台令,食万石俸禄,那也很优厚,待遇等同于前汉、前新的三公。
  马援领旨以后,退到了一旁。
  马况继续宣旨。
  “诏曰……任冯氏英为章台令,食万石,赐公服、赐公仪、赐府一座、赐钱百万、赐田百顷。
  赐冯氏英为文忠公,许见君不拜,许剑履上殿,许宫内行驾。
  加赐冯氏英为太师,食万石。
  加赐冯氏英食邑五千户。
  荫其二子入仕!”
  冯英缓缓出列,跪伏在地上,以乞骸骨为油,迫使鱼禾收回了加封太师、食邑五千户、荫其二子的封赏。
  临了了,冯英还言辞灼灼的道:“老臣从未教导陛下,何以以太师自居?陛下未有子嗣,陛下即便是封老臣太子太师,老臣也无颜领受?”
  此话一处,鱼禾一脸无语。
  群臣乐了,纷纷跟着附和。
  鱼娘最为高兴,不顾礼仪,拍着大腿催鱼禾快点要孩子。
  若不是鱼丰关键时候干咳了两声,震慑了一下朝堂,怕是这场封赏大典就拐个弯变成催鱼禾要孩子的大典了。
  被冯英这么一搅和,封赏大典倒是少了一些肃穆,多了一些欢乐。
  鱼禾示意马况继续宣读旨意。
  马况拿起了新的旨意,开始宣读。
  “诏曰……封冯氏异为豫国公,食邑五千户,赐公服、赐公仪、赐府、赐五百卫、赐钱百万、赐田百顷、赐仆千人。
  改任冯氏异为武部尚书,食九千石。
  加封冯氏异为骠骑大将军,食万石。
  荫其一子入仕!”
  冯异出列,学着马援此前的套路,跟鱼禾互相推辞了一番,最终领了豫国公的封赏,推掉了三千户食邑,两百侍卫,以及骠骑大将军一职,还有荫其一子入仕的恩赐。
  封完了冯异,随后封赏的并不是阴识,而是杨音。
  鱼禾封赏群臣,除了遵循了功劳大小的原则外,也遵循了一文一武的原则。
  “诏曰……任杨氏音为吏部尚书,食九千石,赐公服、赐公仪、赐府一座、赐钱百万、赐田百顷。
  赐杨氏音为文敬公,许剑履上殿!
  加赐杨氏音为太子太师,食九千石!
  荫其二子入仕!”
  杨音算是鱼禾麾下一众文臣里面,除冯英以外,为鱼禾出力最多的。
  虽说杨音明面上只有治交趾三郡和治扬州的功劳。
  可就是因为杨音治理好了交趾三郡,将交趾三郡变成了鱼禾的一处大粮仓,才让鱼禾在这烽火漫天的乱世,有足够的粮食征讨天下,安抚万民。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谢禄的功劳,谢禄为此还做出了重大的牺牲。
  但正因为如此,鱼禾如今不好封赏他。
  鱼禾准备等谢禄还朝以后,再论谢禄封赏的问题。
  因为封赏谢禄的话,那就要封赏谢禄夫人。
  而谢禄的夫人是占人首领之一。
  这里面还有好多的门道。
第619章
封赏大典(下)
  占人所居的日南郡,虽说是大周的疆域,但占人在日南郡却有一定的自治权。
  占人名义上归鱼禾统属,可实际上更像是藩属。
  既然是藩属,那自然得用对待藩属的那一套规矩对付他们。
  谢禄既是鱼禾的臣子,也是藩属的家眷。
  那对于谢禄的封赏,鱼禾自然要好好斟酌一二。
  鱼禾要厚赏谢禄,以彰其功,但又不能让占人从中得到便宜,借此壮大。
  所以这里面的分寸,鱼禾还得好好拿捏一番。
  马况宣完了封赏杨音的旨意,杨音缓缓出列,跪伏在陛下,郑重的道:“臣杨音蒙陛下赏识,委以重任,臣倍感莫名,但臣入陛下麾下不过数载,陛下封臣太子太师,臣实在是无颜领受。
  臣跟随陛下数载,所献功劳不过寸许,亦无颜为儿孙谋福。
  恳请陛下收回太子太师一职,收回荫臣二子之意。”
  冯英、冯异、杨音等人都是聪明人。
  鱼禾和马援演了一场戏,他们也摸清楚了此次鱼禾封赏的套路。
  那就是每个人只能领一个正职,一个爵衔,以及一众田产、钱财、服饰、仪仗等赏赐,其他的不能拿。
  既然摸清楚了其中的套路,那么什么该拿,什么该推辞,杨音等人心里也就有数了。
  所以不用鱼禾派人提前知会,他们也知道该推掉什么职位和什么封赏。
  鱼禾听完了杨音的话,长叹了一声,埋怨道:“你们啊,一个两个都是这般,你们这是要陷朕于不义啊!”
  顿了一下,鱼禾又喋喋不休的道:“今日大殿上所发生的一切要是传扬出去,天下人还以为朕是一个刻薄的皇帝!”
  以冯英、马援为首,群臣齐齐躬身。
  “臣等不敢!今日大殿内所发生的一切,皆是臣等的真实心意!”
  鱼禾又叹了一口气,看着杨音,摆了摆手道:“罢了,就逐了你的心意!”
  杨音赶忙施礼,“多谢陛下厚爱!”
  杨音起身退到了一边。
  马况从内侍宦官手里又拿过了一道旨意开始宣读。
  “诏曰……封阴氏识为荆国公,食邑五千户,特此九旒冠,赐公服、赐公仪、赐府、赐六百卫、赐钱百万、赐田百顷、赐仆一千五百人。
  改任阴氏识为籍部尚书,食九千石。
  加封阴氏识为车骑大将军,食万石。
  加赐千顷马庄一座,仆千人。
  荫其三子入仕!”
  鱼禾为虎台下设立三部,分别是武部、籍部和军部。
  武部统管军备,籍部统管兵籍,军部统管兵马。
  校,以及校一下的军官,由三部共同审核。
  校以上的军官,由鱼禾亲自审。
  其中武部和籍部,各设一位尚书,统管两部。
  军部则设立三大将军,统管军部。
  而三大将军,又各有各的职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