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9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949

  百姓们虽说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好赖。
  王莽在朝的时候,朝中的权贵对他们欺压良多,各种‘善政’也将他们折腾的死去活来,除了极个别想搭上王莽的传,混一个官爵光宗耀祖的人外,大部分三辅百姓不愿意为王莽出力。
  即便是王莽下了强征的命令,百姓们到了军中,也是能躲就躲,能逃就逃。
  一些有志之士,即便是被征召到了军中,也是混迹在更卒的队伍里,去押送粮草。
  刘歆、王匡、樊崇、刘伯升等人入三辅的时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只股钱财和权势,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百姓们更不愿意为他们出力了。
第640章
再征!
  到了鱼禾入三辅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鱼禾不仅下令让麾下兵马对三辅的百姓秋毫不犯,还派遣官员不断的奔走在三辅各处剿匪、安民、给百姓们发粮食、帮助百姓复耕等等。
  三辅的百姓们经历了太多苦难,鱼禾对他们的好,每一分每一寸都被他们记在了心中。
  所以鱼禾招兵,他们愿意为鱼禾而战。
  他们要守护鱼禾这个好皇帝,也要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三日,短短三日。
  到三辅各级衙门应招的人数多达四十多万之巨。
  其中年龄最大的在八旬,最小的刚过一旬。
  年龄最大的八旬老翁,人家还不是空着手来的,人家手里提了一柄金刀,一个头骨制成的酒具。
  直言那金刀是他在神爵年间,陪同前汉安远侯郑吉镇守西域都护的时候,从康居国夺的,头骨制成的酒具,是他立下大功,前汉宣帝赏的。
  说是什么康居国王子的脑袋制成的酒具。
  老翁这么一炫耀,三辅各地冒出了一大堆类似的人物。
  一个个手里拿的都是了不得的东西。
  有前朝皇帝赏赐下来的,也有从西域诸国夺的。
  一些西域诸国的名号,鱼禾甚至都没听说过。
  “八旬的人瑞也跑来应招,这算怎么回事嘛……”
  虎台后殿,鱼禾揉着脑袋,一脸郁闷。
  八旬的老翁,在这个时代的稀缺程度,堪比大熊猫、朱鹮一类的国宝。
  这种人物就算是说要到皇城里逛一逛,鱼禾也得打开门户请人家进来看看,还得管人家一顿饱饭。
  这种人物跑到衙门里去应招,衙门里的官员是打不得骂不得,还得供着。
  即便是衙门里的官员将招兵的规则给人家讲清楚,人家就是不走,你也拿人家没脾气。
  马援一脸哭笑不得的道:“这位人瑞可说了,什么金刀王子脑袋,他不稀罕。咱们三辅的大地上,皇帝脑袋埋了一茬又一茬,王子脑袋真的不值几个钱。”
  鱼禾瞪起眼,没好气的道:“所以呢?他是在向朕炫耀?”
  虽说这位人瑞说的是实情,三辅大地上的皇帝脑袋确实埋了一茬又一茬。
  但这么肆无忌惮的说给他听,明显有一些炫耀的成分。
  马援苦笑着道:“他倒不是在炫耀,他说了王子脑袋不值几个钱,但确实他的一片心意,他想将王子的脑袋献给您,求您给他一个上战场的机会。”
  鱼禾想骂娘。
  “朕给他机会,谁给朕机会?朕今天让一个人瑞入伍,明天朕的祖坟就得给人刨了。”
  马援苦着脸道:“但他就是赖着不走,下面的官员也拿他没办法,只能奏上来请您定夺。”
  鱼禾咬着牙道:“让他们想办法将这位人瑞请回去。”
  马援哭笑不得的道:“他们要是有办法,也不会将此事奏上来。”
  鱼禾瞪眼喝道:“那你说怎么办,真让他去上战场?他要是在军中出现个好歹,朕得下罪己诏!”
  马援迟疑了一下,“臣的意思是,不如请太上皇出面,施以恩典,给他一个地方上的兵曹吏之类的职位。”
  “换做是你,你会答应?”
  鱼禾盯着马援质问。
  马援犹豫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
  他若是活到了八旬,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战场上爽一把。
  他可不想老死在病床上。
  那太憋屈了。
  “那就让地方官员先稳住他,待我们招募完了兵马,再将他送回去。”
  鱼禾被逼无奈,也只能出此下策。
  马援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顿了一下,马援又道:“还有一位六旬的老翁,说是祖皇帝昔日的同袍。他如今打着祖皇帝的名号,说要应招,您看如何定夺?”
  鱼禾头疼。
  马援口中的祖皇帝,就是他祖父。
  鱼氏世代从军,同袍自然多不胜数。
  他祖父虽然没了,但他祖父的同袍还有活着的,并不奇怪。
  “此事你去请示太上皇!”
  这种事情还是扔给鱼丰去处理吧。
  反正鱼丰也闲着。
  让他头疼,总比让自己头疼要好。
  马援点了一下头,又道:“此次募兵,三辅之地群情激扬,自带兵甲的青壮就有五万之多,有兵无甲,有甲无兵的也不在少数。
  如今光是三辅之地的青壮,就足以满足陛下定下的十万之数。
  陛下是准备直接从三辅之地招募满十万,还是只招一部分?”
  鱼禾没料到三辅之地的百姓会对此次招募如此热情,马援也没想到。
  三辅之地的百姓经历了秦、汉、新三朝,在每一个朝代都充任着主力兵卒的角色。
  每一个朝代亦会将一些军中涌现出的栋梁之才引入三辅居住。
  时间一长,三辅之地不敢说全员皆兵,但十户中,有七八户都算是世代从戎。
  如今仅仅是涌现出一部分,就超过了鱼禾给三辅之地定下的兵额的八十倍。
  等再过些时日,一些偏远地方,亦或者身处在山沟沟里的人得到消息,恐怕倍数还会暴涨。
  鱼禾皱着眉头思量了一会儿,道:“朕最初只给了三辅五千兵额,如今看来肯定不够。朕可以退一步,给三辅再加五千兵额,但朕不能全用三辅的人。”
  虽说三辅大多数百姓世代从戎,在战斗力上比其他地方的人很有可能强一茬。
  但鱼禾拥有的是一个庞大的江山,而不是一个三辅。
  他已经下旨各地,要从各地招募兵马。
  若是在三辅就把人招满了,那其他地方的人肯定会有意见。
  毕竟,从戎对一部分人而言是危险的事情,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却是难得的搏富贵的机会。
  马援为难的道:“一万的话,恐怕不够。三辅之地有数十万人应招,陛下只给一万兵额,他们肯定会闹的。”
  鱼禾沉声道:“那就传令下去,朕只要最强壮的人。各地招募兵马,可以先以力气筛选。若是过了力气关,人数还多,那就再加一场较技。
  若是过了较技,人数还多。
  那就看他们是否识文断字。”
  鱼禾就不信了,拿识文断字卡他们,他们还会有那么多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