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81


比如海峡对面的法兰西,就会因为如何收税出大问题的,国王与政府该收多少税而不至于陷入贪婪中无法自拔,贵族、官员与市民们该缴多少税而不至于让国家无钱可用,这是所有强大国家,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说完之后,叶开就示意自己的发言已经完毕了,虽然他表面上看是在提醒国王与资产阶级对于税收必须要达成一致。
但他知道很少有人能听得进去,乔治三世一定只听到了税收对于自己统治的重要性,他要避免塞里斯王国那样因为收不到税,而惨遭灭国的惨剧。
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一定只听见了那句多收税而陷入贪婪和尽量的少交税,这是资本家甚至是所有人的天性。
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一定会看到一千个不一样的地方,这些英格兰人也无法避免,更何况他们马上就要开会内斗了,叶开相信,内斗的双方一定都会从他发言中,找到对于自己有利的地方。
第172章
胜利号战舰
胜利号,这艘后世仍然保存在扑茨茅夫皇家海军基地的战舰,是英国最着名的风帆战列舰之一,1759年开建,1765年建成,标准超过一般一级战舰的它,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最强大的战舰。
胜利号参加过北美十三州独立战争的阿申特岛战役,之后还会参加法国大革命中的圣文森特角海战。
当然最高光的时刻是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胜利号作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第一代纳尔逊子爵的旗舰,那句着名的英格兰期望每个人都恪尽职守旗语,就是最先出现在胜利号上的。
现在,这艘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撼的巨舰,正静静停靠在港湾里,乔四亲热的拉着叶开的手介绍道:“我的朋友,你知道胜利号有多么强大吗?他拥有3500多吨的排水量,能容纳850饶船员,三层火炮甲板共装有105门加农炮和4门位于首楼甲板的短重炮,这简直就是海上的堡垒啊!”
乔四的胖脸上神采飞扬,他仿佛是一个正在给伙伴介绍自己最心爱玩具的孩子。
叶开赞同的点零头,狠狠的咽了几口口水,109门炮啊!光32磅长炮就有30门!
这要开回南洋去,再配上几艘三帆快速战舰作为补充,估计能从北大年一直打到大沽口了!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这样的战列舰对于英国人自己来,都是极为珍贵的,根本不可能给他!
不过会有一到两艘军舰属于他的,,应该得到的报酬。
本来叶开是准备在法国购买一艘风帆战舰的,结果七年战争中差点被打成陆权国家的法兰西,根本还没缓过神来,他们自己的战舰都不多,哪来的给叶开的?
别提卖给阮福映的那五艘战舰,起来都是泪。
“怎么样?叶,你需不要到胜利号上去亲自看看!”光是远处炫耀还不够,乔四殷勤的邀请叶开上去参观参观。
叶开又吞了口口水,脑袋飞速的摇摆着,“不!不去!去了我也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巨型战舰,看多了反而让人难受。”
“哈哈哈!”看着叶开的难受劲,乔四乐得哈哈大笑起开。
“叶,你还真敢想,这可是最新式的一级战舰啊!根本不可能出售的,据我所知,国会批准赠给你的,不过是两艘40门炮的四级战舰。”
“四级战舰?”叶开装作愕然的抬起头,其实他心里也早有准备了,不过面上还是得先出十分震惊的样子。
“为什么会是四级呢?我亲爱的朋友,我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伦敦,把二乙酰吗啡和盐酸檗碱的技术交给你的,这就仅仅相当于两艘四级战舰吗?
要知道,法兰西人支援给广南王国的就有五艘战舰,其中还有一艘三级战舰!”
“叶,你知道这两者没有可比性的!”乔四也不嬉皮笑脸的了,他从身边的侍从手中接过一张手帕擦干了汗津津的手,然后向着叶开走了过来。
“法国人那些所谓是支援,实际上是高价卖出的军舰,都是些欧洲早已淘汰的老古董了,跟我们现在的新式军舰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而且你不光要船,还要船员,两艘四级战舰足够你在东方使用了!”
叶开摸了摸鼻子,一时间也没想好该如何来反驳乔四的话,因为他的没错!
法兰西人看起来是十分慷慨的给了阮福映五艘军舰,一艘三级、两艘四级、一艘五级,但这五艘军舰都是属于非常老旧的军舰了!
其中这艘三级战舰甚至还是十七世纪末,也就是大约在1690年间建造的老古董,设计老旧、船体老旧、火炮老旧,疏于维护,而且还缺少驾驶他的船员,虽然同样拥有76门炮,但叶开估计很可能还打不过现在的刚刚兴起的,装有二十几门炮的快速三帆战舰。
话已至此,叶开失去了继续参观的兴趣,乔四则急着回伦敦去喝酒赌博,两人于是坐着马车就往回赶了!
。。。。
到底怎么样才能让英国人给自己至少一艘三级战舰呢?
回到宾馆的叶开辗转反侧压根就睡不着,在参观了扑茨茅夫皇家海军基地后,他就彻底不淡定了。
不亲眼见一见,是无法理解这个时代英国海军之强大的,当那艘三层甲板的胜利号,用上百门炮对准叶开的时候,他感到发自内心的战栗和恐惧!
东方的军队还处在几千人装备几门,最多十几门炮的时候,英国人一艘船就拥有了107门炮。
不行!怎么也得要到一艘三级战列舰,因为现在南洋的第一武力存在荷兰人,就拥有两艘三级战舰和一堆装备三十几门炮的武装盖伦商船。
如果自己只带回去两艘四级战列舰的话,并不足以威慑荷兰人,而可以预见的是,他这次回到南洋之后,最大的竞争的对手不是北越西山朝,而是南洋地头蛇,盘踞在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者。
可是该拿什么跟英国人谈判呢?
叶开悲哀的发现,看起来很有声望的他,夹在英法两国政府之间,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就比如他来伦敦,本来他以为法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会为了他,展开一场激烈地你争我夺。
但实际情况是,人家直接撇开他,非常干脆的就把他的去留给决定了,连通知他的一声的表面功夫都懒得做,只是在最后告诉他,法兰西同意他去伦敦了。
穿越这两年来,叶开最不习惯不是没有手机电脑、也不是没有了后世的美酒美食,而是这种对于自身命阅无力福
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干得不开心老子就不干了,大不了就生活过得苦一点!
可是在这里,每当他有不合作想法的时候,就会动不动的被人拿捏两下,不是用他自己的人生安全来威胁,就是用他家族的安全来威胁。
叶开也理解了很多古人拼命往上爬的原因,后世爬不到社会顶层,也不过就是过得差点,在这个时代却是会要命的。
所以思来想去的叶开发现,尽快拿下越南,拥有自己的地盘才是正道理!
他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东西并不多了,这次很可能需要动用的,是他所了解的最后一个跨时代的金手指。
只有在这种无法抗拒的诱惑下,英国人才会给他足够的支持,才会把真正的海军军官配给他,而不是拿几个水手充数。
当然,这玩意不是什么治疗败血症的方法,,就是那位让水手吃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检测什么东西可以治疗败血症的那位。
不过虽然他的实验取得了成功,但本人却已经被赶回老家了,因为顽固的英国海军官僚们,根本不相信他所的,哪怕就是证据摆在面前他们也拒绝接受。
连林特这种本地土着都改变不了,叶开一个外人能起什么作用?
当然也不是金鸡纳霜和用它制造出来的奎宁药物和奎宁水,因为这玩意现在已经能够制造了,之所以少,并不是因为欧洲人不知道它的功效,而是生产奎宁的原材料,金鸡纳霜树太少了。
而人工合成的奎宁,呃,叶开也只是知道个大概,他只知道好像和煤油有什么关系,具体的那他就不记得了。
他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还得感谢懂皇大人,因为叶开穿越前,这位白眼圈大统领到处宣传,吃羟氯喹宁可以治疗新冠的奇葩言论。
所以现在,排除了这些,叶开所熟知的最后一个超级金手指,那就是硫化橡胶了!
第173章
硫化橡胶
硫化橡胶,这个美国人查尔斯.固特异1839年的天才发明,在后世与钢铁、石油、煤炭一起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
既然能与钢铁和石油并称,有多重要就不需赘言了。
在这个时代,虽然橡胶早在十七世纪就被发现并运用了,但由于天然橡胶对温度的过于敏感,温度稍高它就会变软变粘,而且有臭味,温度一低它就会变脆变硬。
这一缺点使得橡胶除了用来做橡皮擦外,其他的衍生产品毫无商业价值可言!
可橡皮擦才能卖几个钱?所以现在,橡胶并不是一件受人欢迎的发现物。
其实就算是发明硫化橡胶的查尔斯.固特异,他也没有从这项发明上得到多少好处,反而还害的他债台高筑,以及因为长期加热熔化天然橡胶,患上了各种疾病。
这位美国的‘好日子’先生,唯一从硫化橡胶中获得的受益,就是他的名字被用到了轮胎上,就是后世著名的固特异轮胎。
不过查尔斯.固特异没有从硫化橡胶上获得什多少好处,并不是硫化橡胶作用不大,而是这玩意没什么难度,非常容易被人仿制,也不需要什么大企业,一个家庭作坊就能搞定。
发明硫化橡胶并拿到专利后,固特异之后的十一年,一直都在为了他的专利打官司,耗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打官司。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查尔斯.固特异发明硫化橡胶后,他不知道该如何把这项新事物的作用发挥出来,他对于用硫化橡胶可以用来做什么,还不太确定。
最后,这家伙把硫化橡胶用来制造梳子、纽扣甚至地毯。
emmmm,这些玩意能赚个毛的钱啊!再说了硫化橡胶地毯,卧槽,能卖出多少就见鬼了!
它真正的用途应该用来做防水绝缘的手套、鞋子、各种橡胶管子、或者是避孕套,乃至最重要的马车轮子。
见鬼的纽扣和梳子、地毯能有多少销量,三个加起来估计还没避孕套一种卖的多。
。。。。
伦敦,卡尔顿府,叶开饶有兴趣的看着乔治四世,这个胖子正瘫倒在一张长椅子上,即使听见侍者通报叶开进来了,这位后来的英国国王陛下,也只是象征性的起身迎接了一下,随后又瘫倒了下去,这在注重礼节的欧洲王室中来说,可是非常失礼了。
不过叶开不但理解他,还报以了同情的眼神,因为这个胖子跟叶开一起从朴茨茅斯回来后,就被彻底击倒了!
不过击倒他的不是刺客也不是疾病,而是这位威尔士亲王殿下被巨额的负债击倒了。
也就是说,这个家伙已经欠了一笔普通人听来无法想象,小贵族听了会直接选择自杀,他父亲乔三知道后,说不定会一枪将他干掉的巨额债务,整整高达十五万英镑!
当然这目前还不算什么,1795年他跟自己的堂妹卡洛琳.阿米莉亚.伊丽莎白结婚时,他欠下了高达六十万英镑的惊天债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