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581


叶开暗中竖起了一个大拇指,王先生这番话的意思是,只要叶开不是要挟持他们造反,那一切都可以商量,能把妥协认栽的话说的义正言辞,也是人才啊!
“安南阮惠谋逆追杀黎氏国王之事,诸位可有耳闻了?”叶开没有回答,而是问起了王师爷。
王师爷点了点头,“当然,总督大人已经呈报圣上,相信不日就有圣旨下来,起大兵,罚不臣!”
“那诸位可知阮惠是谁?
年方几何?
是何秉性?
有何本领?
治下有多少民?
手中有多少兵?
北越地形如何,山川河流可曾知晓?”
叶开连珠炮的发问,一下就把对面这四位给问傻了。
当然也不是他们不去打探敌情,可就我大清的绿营兵这效率和能力,要他们去国外打听消息,那不是去送人头嘛!
要是在前明,还有厂卫可用,可我大清,那就不提了。
孙士毅当然也让他们找了几个跟安南有联系的海商甚至海盗打听打听,可这个时代本来信息就传的慢,一点口口相传的信息,经过几个人传递之后,往往变得面目全非。
都马上要讨伐安南了,身为两广总督的孙士毅得到的消息是,阮惠有三兄弟,皆是叛逆,阮惠刚与其兄火并实力大损,其兵不过两万。
北越之民皆心向黎朝国王,一旦大兵到北越,处处是箪食浆壶以迎王师的义民,简直就是传檄可定!
叶开简直要被气笑了,难怪历史上孙士毅敢自信满满的在升龙河内大摆筵席宴请诸官过春节,原来他以为阮惠是个软柿子啊!
结果最后,孙总督被他以为的软柿子的阮惠督军两万一鼓而下,连升龙坚城都守不住,直接被打的丢盔卸甲。
在仓皇度过富良江的时候,你争我夺把浮桥给弄塌了,导致断后的一提督两总兵战死,士兵溺死者高达几千人,粮草辎重损失无数。
“好叫诸位得知,那阮惠今年三十有五,乃是安南归仁府西山寨人,其骁勇善战、兵法诡诈,勇过李闯,狠毒堪比黄巢,乃是安南五百年不出的大贼!
其军号为西山军,有十万之众,皆是常年征战的虎狼之师。
四十九年,阮惠南下进攻我兄长之广南国,只凭三万兵马,就大败一万广南军与五万暹罗军,令暹罗国王郑华不敢北顾。
其自比赵佗,喜谈南越国旧事,常有鲸吞两广成就南越皇帝之心,堪称枭雄!”
没等对面的四人消化他带来的这些消息,叶开又接着说道:“我听广总督孙大人欲率广西提督许世亨大人等,领兵一万出镇南关为正兵,担任主攻,又令云南提督乌大经率八千滇兵出白马关为偏师,可有其事乎?”
“嘶!”对面四人狠抽了一口冷气,其中三人看向了负责兵事的马师爷,这距离大军南下还有好几个月呢,怎么作战计划就泄露了?
马师爷更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因为这出兵的路线,现在还只是个大概方案,他跟总督孙士毅五日前才大致商议完毕,知道的人绝对不超过五个!
就连在座的师爷,虽然俱是孙士毅的心腹,但除了他也没人知道,可对面这个南洋莠民怎么知道的?
难道广西提督许大人,南澳总兵张大人中,有人是他的眼线?难道这个家伙说的是真的,他真在南洋形同王侯?
众人只看马师爷的表情,就知道叶开说的是真的,这一下本来还心存怀疑的众人,顿时就有些相信他们对面坐着的,是一个类比王侯的大人物了。
“诸位大人,你们就想凭着一万八千绿营兵,去进攻手下十万精兵的阮惠?
要是稍有闪失,以今上之酷烈,连满洲亲贵兵败都有可能人头不保,如果孙总督有所闪失,诸位将要去往何处呢?”
第296章
我为交趾郡王如何?
叶开的话,一下戳到几个师爷的心口了,他们本无官职,权势全是来自于两广总督孙士毅,要是孙士毅倒了,他们就几乎是白身了。
而且他们在孙士毅幕僚中当差的时候,结仇的可不少,比如眼前叶开的舅父李文新,要是没了孙士毅这株大树,恐怕他们的下场,就不是失去权力这么简单了。
“叶郡公说了这么多,想来是有解决之道了?看起来郡公很熟悉阮惠,又想法拿住了我等的把柄,不知道要从这场大战中得到什么好处?
郡公不妨直言道来,只要不行叛逆之举,不损总督大人之威名,我等倒是愿意与郡公商谈一二。”
说话的是王师爷,负责迎来送往嘛,说场面的话肯定是在行的,剩下的三个师爷也点了点头,他们也没刚才那么害怕了。
对面这个叶郡公,看起来是有所求的,那只要有所求,就不会做出无法预料的疯癫之事,大家项上的人头暂时就安慰了。
叶开满意的点了点头,叶郡公这个称呼一出口,就表示对面已经认可了他的身份,事情办成一大半了。
“在下的要求很简单,安南黎朝自黎利驱逐前明开始,以历三十二帝,享国祚三百五十年有余,就是在我等中国,这样的王朝也是长寿的了。
如今的黎朝早就社稷衰微,国德不兴,兵甲不修,文治不行,官绅不安,四方不靖,没有阮惠也会有李惠、张惠出现。
其受制于臣下已然上百年,早就形同傀儡,何德何能还可继续统治安南?
叶某虽是大清之人,但早已迁居南洋,久居蛮夷之间,虽然权势可比王侯,但在下却时刻不安。
因为叶某在时,尚知我乃天朝之民,乃是上国华人,可我之子孙呢?与蛮夷杂处,可能两三代人就与蛮夷无二了。
每每想及此处,我就寝食难安,但天无绝人之路,阮惠驱逐其主,天朝将兴大兵。
这北越之地临近两广,其人乃是中国之民南下之后裔,行中国文字,尊圣人教化,与中国之民几乎无二,如若在下能取而代之,后世子孙当可继续为中国人矣!”
“嘶!”这下不但对面四人抽了一口冷气,连叶开身后的刘先生和大表哥李正林都惊了!
所图甚大啊!这家伙竟然想要当安南国王!要知道安南国可是大清的藩臣,其国王堪比郡王呢!
几个师爷面面相觑,虽然他们也算是人上人了,平素谋划的也都是大事,但这种谋国的大事,还真没参与过。
半晌,几人个交头接耳后,还是由王师爷开口了。
“阁下所谋之大,我等前所未闻,可否容我等考虑些时日?”
呵呵!想的倒是挺美!
叶开也不答话,而是继续堆起一脸渗人的笑,看着对面几人。
又是一片沉默,约莫过了两三分钟左右,地上周师爷的呻吟声已经越来越微弱的时候,王师爷叹了口气,继续开口了。
“如此大事,不知叶郡公要我等如何相助?我等能拿到什么好处?”
这就对了嘛!叶开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北越之地,物产丰饶,良田无算,只要几位先生助我,我愿为诸位先生每人献上堪比我舅爷家水田之三熟良田一万亩!”
对面四人面无表情,一万亩良田确实多,但对比起风险,还是太少了,再说田土还在北越,又不是在中原!
“叶某麾下有大兵两万,战舰百艘,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前来助战!
北越之地河道纵横,我之百艘战舰,瞬息之间就四通八达,有了我的相助,足可消灭阮惠,成就孙大人之不世军功!”
几人看了两眼,有所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
叶开微微一笑,准备出大招了!
“我若为北越之主,当去安南国号,恭请内附,只求一交趾郡王足矣!”
这就是叶开的大招,他要是统治了北越,就会把原本半独立的藩属安南王国,彻底变成内附之交趾郡国。
“诸位先生试想一下,当今乾隆陛下是个什么脾性?
那是古往今来第一好大喜功,好面子的君王!
而一个君王最大的成就,无非就是万国来朝,什么国泰民安都在其次,而万国来朝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化外大邦自请内附,非千古一帝不能有此功德!
如果诸位能帮着孙大人将外藩安南国变成内附之交趾郡国,这该是多大的功劳!
交趾之地自唐末丢失以来,已经千年不归中国了,蒙元和前明都曾试图收回,但都功亏一篑,孙大人若能达成此事,一个一等公都不足以偿吧?
而诸位身为孙大人幕僚,谋国有功,又有举人身份,难道就不该赏个知县甚至知州、知府吗?
而且在下还可以更进一步,只等到事定,在下还可奏请乾隆,让皇储和硕嘉亲王永琰遥领交趾郡王之位,我任日南郡王实际管理安南之地,从此安南就和中土无二了。
这可是开疆拓土之功,又能与皇储搭上线,今上已经七十有七,古来君王有几个能有这个寿元的?说不定过几年皇储就登基了,到时候诸位又是大功一件!
更何况,我等读书人所为何事,无非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此等开疆拓土之功,必定会青史留名!
诸位运筹帷幄之中,拓土于万里之外,比之马伏波的功劳还要大,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空气燥热起来了,那个一直看起来很沉稳的王师爷,已经忍不住开始来回走动了。
这可是泼天之大功,不但可以加官进爵,还能搭上皇储的线,更可以青史留名。
治国平天下加青史留名一下齐活了,这是多少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叶郡公!我等现在有把柄在你之手,要是你日后翻脸不认人我等该如何?”王师爷突然回身,目光灼灼的看着叶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