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581


潘辉益顿时脸上一喜,无限欢喜的下拜,“贱名何足挂齿,竟然连郡公都听过!”
听过,何止听过,叶开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这位老兄和他儿子潘辉注,都是越南历史上的大文人。
他两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喃字在越南发扬光大了,在他们以前,越南的公文、圣旨等一切,都是用汉字的。
到了这两位手里,他两把喃字加以改进、推广,在阮福映和儿子明命帝阮福胆的支持下,把圣旨、公文中的汉字换成了喃字,这是越南人离心离德的开始。
喃字这玩意,据说是三国时士燮所创,有假借、形声、会意、义读、特制五种用法。
在五类喃字中,形声字则是用的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它由两个汉字共同构成,一个汉字表音,另一个表义。
比如年字,在喃字中就是一个南加一个年字组成的,其中左边的南表音,右边的年则表示这个字的意思。
这还是其中最简单的喃字了,很多喃字的复杂程度,远超一般人想象,更别提还特么有五种不同的用法,你要认这个喃字,还得知道它是什么用法!
这……………!
王德发?作孽呀!
不是从小学,不是有人手把手的教,绝对学不会!
这也是越南后来的文字会迅速拉丁化的原因之一,因为喃字太难、太生僻、太复杂了!
拉丁文字多简单,就那么几个字母打乱顺序就行,比起喃字来说,利于推广太多了。
而且喃字拉丁化,其实现在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喃字这玩意,越南人自己学着费劲不说,也把欧洲来的传教士给恶心坏了,于是他们当中有的人开始尝试把喃字拉丁化。
早在一百年前,法籍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就用他自己创制的越南罗马字出版了《越葡拉字典》。
这标志着越南语罗马字记音系统修改整合的极大成功,以及越南国语字的诞生。
后世法国人成功把喃字改成拉丁字母,实际是法国传教士两百年努力的结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
更奇葩的是,目前的正在用的喃字,复杂程度还要比日后的喃字复杂的多,因为后世的喃字,正是经过了潘氏父子改进过的。
想到这里,叶开立即就把潘辉益给扶了起来,你老哥这辈子可别在搞什么简化喃字了,那多复杂啊,直接用汉字多好!
而且你要是嫌喃字和汉字不好推广,哥们把拼音给你弄出来嘛,这就简单多了。
说起拼音,实际上现在汉字也是一种极为难学的文字,一是发音难,没有拼音系统,除了死记硬背没有别的出路!
二是满清统治者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大力推行繁体字。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此时有些脑残的儒生,能用繁体字的绝对不用简体字,能用生僻字的,绝对不用常见字,而且越生僻越好,显得他有学问!
这导致了小时候没有上过学的人,年长后要来学认字的话,往往一个字都学了好几天还不知道该怎么写。
当着升龙城主,操着全天下心的叶大穿越者叹了口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时候热茶、糕点被宫女们端了上来,众人吃了点东西,喝了点热茶面色都好多了,气氛也热烈起来了。
坐着的阮理和吴时壬、潘辉益等人交换了一个颜色,都对叶开刚才的表现很满意,其实他们不从阮惠,却主动靠近叶开的原因很简单。
缘由就在于吴时壬,他被叶开俘虏后,其实也在细心的观察着叶开,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事情,叶开跟其他打进升龙的人不一样,吴时壬从叶开身上嗅到了属于同类的气味。
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叶开身上有一股书卷气,或者叫做文气!
后世的人,只要有个高中毕业,关心一点时事,遇到事能讲出一点一二三,这样的人要是穿越到古代,那就是一个标准的乡野贤士了。
后世之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所经过的都是专业的,科学的,系统性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模式,实际上正是儒家所推崇的。
所谓知书、明理、达义,正是隐含在后世教育体系中的规矩!
如果你能接触到一些从未上过学的人,你就会忽然发现,哪怕就是一个职高、高中文凭的人,都与没读过书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差别,你几乎一瞬间,就能感觉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而吴时壬正是因此迅速的锁定了叶开,他从这位神秘的平顺郡公身上,闻到了属于同类的味道。
儒生文士最喜欢什么样的君主?
其实他们不怕君主残暴,也不怕君主昏庸,他们最怕不讲理、不讲规矩的君主!
只要这个君主是讲道理的,讲规矩的,对于儒生来说,就是明君了。
因为他们就是握着笔杆子和道德标准的人群,你讲理怎么可能讲的过他们?
君主残暴点、昏庸点,倒霉的不过某些儒生,但只要讲理,讲规矩,绝大部分儒生都是能从中得利的。
于是,没怎么读过书的阮惠,也没怎么受过规矩管束的阮惠,就会被儒生们避之不及!
而叶开哪怕只在北越呆了几天,只跟吴时壬呆了个把月,顿时就被打上了自己人的标签。
加上这几天,他对于吴时仕父子和刚才对潘辉益的态度,更加增加了他们的判断。
就比如现在,叶开这个已经确定要当天子的人,不但给他们这些在新朝来说还没一官半职的人赐座,还赐宴,更没有摆谱的和他们一起商议国是,这不是明主是什么?
可以说,后世的人,只要读过点书,性格不属于偏执疯狂那一类型的,都达到了这个时代士的标准,也能装模作样的摆出一个明君的架势。
叶开也正是得益于此!
第325章
请封宋王
“郡公!”
吃了点东西,潘辉益站起来对着叶开拱了拱手。
“快坐下,欲庵先生坐下说就好!”叶开赶紧招呼着潘辉益坐下,表现得非常尊重这些读书人,简直就是儒家明君的翻版,平白又刷了一波声望。
极为满意的潘辉益坐了下来,眼中甚至都有几分感激的色彩了。
“在下听闻郡公欲向北朝请封交趾郡王,并有内附之意?”
“是啊!个中缘由,我也跟午峰先生父子明言了,如今之势,想要避免一场刀兵之难,唯有如此来消解北朝皇帝的怒火了!”
潘辉益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叶开的说法。
“郡公为我等北圻之人,不惜自降身份,在下等甚为感激!
但若只请封郡王,会不会让北朝认为我等太过软弱?如果太示弱了,谨防北朝提出更加难堪之要求,到时候郡公又作何应对呢?”
叶开也点了点头,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请封交趾郡王就算大补老头觉得很满意了,但架不住万一下边的人觉得可以在压一压叶开,想要取额外的好处呢?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边境官员为了立功或者留名,故意欺辱压榨藩国君臣,让其反叛,后再行剿灭之事,可是有先例的。
“欲庵先生定然已是胸有成竹了,但请畅所欲言!”
叶开知道,潘辉益这种人,说这些话肯定还是有下文的。
“北越之地,原为中土之交趾,升龙乃是交趾之中心,也有古称为宋平,郡公可上奏北朝乾隆皇帝陛下,请封宋王。
宋国乃是中原古国,请封宋王,也就表明有内附之意,宋王亦是亲王爵位,与安南国王同级,如北朝实在不肯,可再请封交趾郡王也不迟!”
潘辉益说话的时候,叶开就小心的打量起了周围北越土豪的脸色,他们脸上并未出现一丝一毫的诧异或者不同意的表情,一看就是已经提前商量好了的结果。
连那些有兵权的原黎朝旧将也是如此,唯一露出了有些不安表情的,只有武文勇、阮文训和潘启德这三个原西山朝的将官。
果然铁板一块啊!
他娘的,看起来他们虽然投靠自己了,但实际上应该是想把自己弄成一个升龙皇城的圣君明主,然后把自己高高的供起来。
想得倒是挺美!
只是这个突破口,该从哪打开呢?
“潘公所言,甚合我意,那向北朝请封之事,就以此为准吧!先请封宋王,不行再请交趾郡王!”
一码归一码,人家这个建议还是很不错的,有进退的空间,叶开爽快的点头同意了。
解决了这件事,那就剩下谁来背锅了,黄冯义站了起来。
“郡公,臣下近日侦知,西山贼的贼将李文宝引了几百败兵,潜回了其故乡北宁省慈山府之桂阳县图谋不轨,想来昭统天子与北朝总督遇害,定然与此贼脱不了干系,臣敢情郡公发大兵,剿了此贼!”
嗯,叶开点了点头,原来李文宝带着那支西山军骑兵,跑到北宁躲起来了。
北宁过去就是谅江,谅江再过去就是广西的凭祥,西山军到这里截杀孙士毅和黎维祁,这也说得通了。
而且北宁省就在河内的东北方,正在红河三角洲,属于北越的膏腴之地,地方并不小,起码也有一万多两万平方公里,而今天在座的,也没有代表北宁省土豪的人,刚才黄冯义也说请他起大兵剿灭李文宝。
几百惊弓之鸟,何用叶开的复兴军去剿灭?
看来这个北宁省,以及北宁省的当地土豪,就是整个北越土豪推出来的替罪羊,也是上供给叶开的享头,言下之意,有了北宁,那其他也就照旧吧!
行吧,有一个总比没有好,还是一个相当富庶的省份,饭一口一口的吃,利益也要一点一点的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