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581


还挺孝顺的,城墙上的人无不动容,连叶大王这个心已经黑的发紫的家伙也有些感动了,他手一挥,城墙下的一个骑兵策马而出,将武知府背上的半大小子,拎来了城墙上。
叶开看着这个满身尘土,散发着一股难闻臭味,后背一片血肉模糊的半大小子正要开口。
半大小子已经认出他是谁了,顾不得浑身疼痛,半大小子用尽力气将额头在地上轻轻碰了三下当做磕头,随后如杜鹃啼血般的哀嚎起来。
“大王,我父亲冤枉啊!请大王明察,请大王明察!”
叶开眉头一挑,不知道这个小子是异常聪慧还是碰巧,他要是敢说什么他父亲并不是黎维只同党云云,叶开肯定是不会听下去的。
因为他不在乎这个永祥知府,是不是黎维只同党,他只是想要永祥府的土地而已。
而这个小子只是喊冤,并不说其它的,让叶开有了听下去的可能。
而且这毕竟还是十八世纪儒家越南,对于孝这个词,儒家的门徒们是看得很重的。
“你说你父亲冤,那就是经办此案之人办了冤假错案了?”
叶开还是想看看,这小子是真聪慧还是蒙的。
结果人家是真聪慧,经办他父亲案子的是什么人?就是站在大王身边的北圻镇守使、吏部尚书邓陈常,还敢喊冤,那不就是死定了?
“家父有罪,但罪不至死,他是心向大王的,请大王开恩啊!”
果然聪明!叶开点了点头,他忽然觉得这个小子还真是个可塑之才,当然也还是他心里的一点点恻隐之心在起作用。
因为跟太原巡抚和白通州知州等人不同,这永祥知府,完全就是被他一手推入深渊的,从种种迹象来看,人家很可能还是心向他的。
“武文信勾连乱党,本来罪无可恕,但孤王最欣赏纯孝之人,既然他有你这样的儿子,就看见你一片孝心的份上,先将武文信押回天牢吧!”
“谢大王恩典!”喜出望外的武文信之子泪如雨下,把头在地上撞的邦邦响。
“但小人还有个请求,请大王恩准!”
还有请求?叶开皱起了眉头。
“小人虽是罪人之子,但也有报效大王之诚心,且我自小弓马娴熟,也擅使火铳,听闻大王麾下少年近卫军最是英勇善战,小人愿入少年近卫军,为大王效死!”
有点意思,这还他遇到的第一个想要加入少年近卫军的越南人。
而且少年近卫军是叶开的腹心武力,只要叶开同意他的加入了,还能继续把他父亲武文信关在天牢?
一个小小请求,不但可以解了父亲的罪,还能作为进身之阶,算盘打得还真是不错!
旁边的陈文淇靠近了叶开一点,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这小崽子当时不在永祥府,而是在乡下伺候祖父,山西的奇兵去抓他的时候,被他格杀了好几人,据闻确实枪法也不错!”
叶开点了点头,走到扑在地上的武文信之子头前,然后又回头看着陈文淇说道。
“将此子带下去好生将养,只要他能通得过少年近卫军之考核,那就算他一个。
不过这考核,只考核白刃格斗和枪法,但标准按照三年级的来,要是他言过其实,全家流放到南洋去做苦工!”
叶开的少年近卫军是从十一岁就开始招募的,每两年算一个年级。
每个年级的标准都不一样,不管是从战阵之道,还是个人武力上来说,三年级的难度都是很不小的。
基本属于再待几年,就会外放出去带兵的标准了,能通过三年级考核的,即使在现在的少年近卫军中也不多。
虽然这个武文信之子只考核个人武力,也不是那么好通过的,但只要能通过,绝对是可用之才!
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疑似才俊,又赦免了二十几个将要被砍头的无辜之人,叶大王竟然还感觉到了些许的愉快。
这种一言可决人生死的感觉,果然使人迷醉!
但紧接着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罪官太原巡抚李知循,白通州知州阮方,及其全家八十几口男丁,除了幼童之外,全部处斩,女子鞭笞之后发配为奴。
这就是时下的规矩,他们跟黎维只搅到一起,还想去满清告叶大王的状,这就是下场。
第345章
搞事就要往大了搞
一声令下,城墙下新搭建的刑场上杀得人头滚滚,腥味混合着臭味飘散的老远,哭嚎、乞求、叫骂声,不绝于耳!
城墙上的北越土豪士绅,被吓得两股战栗,伏地呕吐的也不再少数。
腥味未散,邓陈常出列跪下禀告道:“大王,臣与北圻镇守官各级官员拟定了一个条陈,请大王过目!”
叶开也有点不太舒服,他摆了摆手,示意邓陈常直接说就行!
邓陈常继续跪着,打开了手中的奏章读了起来。
“我大南自黎氏衰微以来,朝纲不正,吏治混乱,地方大族取、把持了原本朝廷的权力横行无忌,损公肥私,视朝廷法度为为无物,此等弊病不除,大南何日可兴?
是以,臣拟定了两大条陈,报与大王。”
“我虽未登大位,但早已下令广开言路,邓尚书乃交趾才俊,朝中重臣,必有为国为民之警世高论,今日诸位衣冠士绅都在,不如就在此说给大家听听。”
戏肉来了,叶开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一脸的欣然状。
周围的北越土豪士绅中脑子灵活的,已经觉得不太对劲了,什么样的条陈,非要在这种情况下说?
早就跟叶开商量好的邓陈常,得意的扫视了一遍这些在他心中脑满肠肥的庸碌之徒。
这些人当中好多当年都看不起他,讥笑过他,现在,该让这些家伙知道知道厉害了。
“臣的第一条条陈,乃是兴文教,请大王在各县设县学,并将现行草创之小武学并入其中,着本县五十亩地以上之良家子自备衣食入学。
县学四年,除开学习名教经典以外,当恢复君子六艺,是以在读书明理之余,还要兼习大王麾下军将所授之西式武学。
各州州学废除,直接到省城设高学,县学合格者,到高学就读,高学三年合格者,入升龙城之义信大学!”
“准了!”这新式教育体系,是叶开和邓陈常商量好的。
红河平原的土地一年三熟,五十亩之家,养一个脱产的新式学生还是养得起的。
而且他们自备的衣食是最基础的,军服和平日吃肉什么的,肯定还是县学出。
不过为了尽量不刺激众多的儒学门徒,从县学到高学再到大学的人才,暂时是不会具体担任地方官的。
而是会到军队中去,或者作为叶开工业化的人才储备,精英更是会和叶家孩童一样,公费往欧洲留学。
而义信大学就是叶开将在升龙城还剑湖畔开办的第一所近代大学,学校就选在他如今居住的原阮文训的宅子,义信之名也来自于叶开的曾祖父义信公。
从大学到高学的教员也是齐备的,因为他刚刚接到辜礼欢和阮氏玉琬的书信,第一批从法兰西学成归来的叶家学童八十人,已经到了北府了。
这八十人中,超过六十人都有法国的大学文凭,其中还有七八个已经快摸到XX家门栏的,用来在升龙的大学中培养近代科学人才,正合适。
而能入高学和大学的,都是交趾之地的家资丰厚良家子,是叶开统治交趾的中间力量。
他们又将是叶氏子第教出来的学生,将会更紧密的和叶开绑在身边。
“其二、豪门大户之田亩占了一县土地之六七成乃至七八成,但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欠缴乃至不缴农税,导致州县之税额一减再减。
前黎初年拟定之二十税一之农税形同虚设,郑氏幕府不得已采用统税制来收取租税,但却被豪强们强加于普通百姓之上。
这些往往只有十几亩甚至几亩地的贫苦农户,却要承担几乎所有的租税,早已民怨沸腾矣。
请大王准许臣选任能吏,重新勘定田亩数量,将交趾之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明确田亩归属,自此以后,绅民一体纳粮!”
“奸贼!你这奸贼!为了一己之荣华,弄出定身份这害民之举,今天又要唆使大王与民争利,你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邓陈常的话刚说完,城墙上就炸开了,不纳粮,这可是儒家士大夫的基本权力与象征啊!
不管是中原的我大清,还是半岛上的朝鲜,还有目前的越南,都是一个样。
绅民一体纳粮,就是心狠手辣、治人有术的雍正都搞不定。
不但搞不定,他死了都还要被儒家文人们泼脏水,什么被吕四娘砍头啊,暴毙啊,被雷击而死啊,把十四改为于四,儿子乾隆是换的海宁陈家的。
等等一盆又一盆的脏水,泼得雍正变了无头骑士不说,全身都绿油油的。
这还因为他是满洲皇帝,兴起文字狱杀人如麻之后的结果,要换一个明朝皇帝,这些文人们估计能把皇帝描写成养胃,太子是侍卫代劳的。
所以叶开和邓陈常的这些算计,无疑就是捅了马蜂窝!
正愤怒嚎叫的,就是一个姻亲被邓陈常打成了越人的士绅,他怒视着邓陈常,甚至还想冲过来殴打他。
“阮性,你家就是彰德县之大硕鼠,良田万亩,不缴一文的税,国之蠹虫,还敢咆哮于大王驾前?”
邓陈常怒吼完,对着叶开磕了一个头。
“大王此前,曾允许臣审问五品以下之官吏,臣到彰德一日,就收得此贼大罪状二十条,臣敢请收押此贼!”
叶开冷冷的盯了一眼,显得无比愤怒的阮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