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81


叶福来一拍大腿,同意了!
第三十五章
叶家往事
“什么?你说什么?大明复兴社?”叶福来猛的瞪大了眼睛,惊恐的他张大嘴巴,以至于半块骨带血丝的白斩鸡挂在嘴边都忘了拿下来!
叶开也愕然看向自己的父亲,不就是编了个瞎话嘛,你惊讶什么?又不是真让你出八百万两!
就是我想让你出,你也拿不出来呢!随便出个七八十万,还可以分几年投资,有什么大不了的?
“孽畜啊!孽畜啊!”叶福来一把扯下嘴角的白斩鸡,用跟他身材极不想称的敏捷跑到门口,随后把门关的紧紧的!
“你疯了吗?我们叶、陈、黄、江几家可还有宗族在大陆呢,你怎么敢把这个说出来,要是被清廷侦知,祸及族人可怎么办?”
叶福来满头大汗的就是一阵数落,北大年叶家的地盘上不止有叶家人,还有依附着叶家的陈、黄等七八家小宗族,各家都有族人还生活在嘉应州,毕竟只要活得下去,也没多少人愿意下南洋。
不过刚走回桌子边的叶福来就是一楞,随后狐疑的看向了叶开,“不对呀!你怎么知道这些事的?还没到你该知道的时候啊!”
其实是叶福来压根不敢让以前的叶开知道,以前的那个二世祖嘴上可没有把门的!
叶开看着叶福来也愣住了,他张了张嘴,感觉嘴里涩涩的,看叶福来这反应,难道还真有什么大明复兴社?难道瞎蒙都蒙到了?
“我...我不知道啊!我是瞎编的,我只是为了吊起阮福映的胃口保个命而瞎编的!难道?咱们家真有个大明复兴社?”
叶福来慢腾腾的坐下,随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咱家没有什么大明复兴社,但确实为兴复大明积攒过不少的钱粮,你还记得咱家祠堂密室中的那个灵位吗?”
“你是说?”叶开狠狠的咽了一口口水,他想起了曾经在祠堂密室中见过的那个奇怪灵位。
“父亲你是说那个大明邵武天子朱聿鐭的灵位?难道,我们不是姓叶而是姓朱?我们难道是邵武天子朱聿鐭的后代?”
脑洞大开的叶开望着叶福来,穿越书中不都是这样写的嘛,天家后裔改名换姓隐居世外,积蓄力量等着光复大明!
再联想到历史上天地会那句著名的‘红旗飘飘,英雄尽召,海外天子,来复大明!’叶开只觉心脏都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了!
“想什么呢?”叶福来翻了翻白眼慢条斯理的又吃了口叉烧才又开始说道。
“不过也不怪你如此想,其实你猜的差不多,我们家确实跟邵武天子有些渊源,知道我祖义信公为什么是永历元年下南洋的吗?”
“不知道!”叶开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并规规矩矩的坐下,做好了倾听家族秘闻的准备。
“好吧!这是些事早就该让你知道了!”叶福来又喝了一口酒,才慢悠悠的说道:“那是因为永历元年,我们叶家遭受了一场大难,当时绍武天子在广州称帝,义信公的父亲铁庵公以及我们叶家的好多长辈,都在邵武天子麾下当差。
铁庵公有秀才功名,又散尽家财拉起了七八百人的义军,所以颇得邵武天子信任。
邵武元年正月,满清尚可喜、李成栋等贼兵逼近广州,城中人心惶惶无力抵抗。
那时候义信公只有十来岁,铁庵公自知城破在即,为了给叶家留下一点香火,于是就用重金贿赂海盗杜氏,请他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带往南洋,去投奔北大年的同宗!”
“两个儿子?我记得义信公他老人家没有兄弟啊?”叶开回忆了一下,好像跟他印象中有点不一样!
“两个儿子一大一小,大的就是义信公,小的才满周岁,其实他是邵武天子的骨血!”叶福来轻描淡写的说道。
“那这个绍武天子的骨血现在在哪?”叶开赶紧问道,一边还在脑海里搜肠刮肚回想叶家哪位符合这个条件。
叶福来没有理叶开,而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这个邵武天子的骨血被迎义信公带到了北大年,义信公待他如同亲兄弟般,从未让他吃过一点苦,还帮他在北大年娶了陈家的大小姐为妻。
但是由于刚满周岁就受这海上颠簸之苦,幼年时又受过太多的惊吓,这位邵武天子的骨血身子一直不太好,三十来岁就去世了,他身后没有留下男丁,只有一个女儿!”
“那这个女儿呢?”叶开心头一跳,想到了一个小时候十分疼爱他的存在。
“这个女孩,嘿嘿...!”叶福来突然咧嘴笑了一下,很是得意,“这个女孩就是你的奶奶,我的母上大人!邵武天子就是我的曾外祖父!”
“老子身上可是流着洪武大帝的血!”叶福来忽的一下站了起来,几缕夕阳透过窗子照了进来,叶福来那张胖胖的脸上神采飞扬,满脸的自豪!
叶开回想了自己的奶奶,这是他小时候除了母亲外最喜欢的人,是一个身材高大,说话雷厉风行的小老太太,她四十多岁才生下了叶开的父亲叶福来,最后活了七十几岁才去世。
“所以有了这层关系,我的祖父义信公其实一直都在暗中积攒钱粮、联络忠义之士。
他们确实也组了一个社,还跟大陆上的天地会拉上了关系,不过时过境迁,恢复大明是越来越无望,就连我母亲都不去想那些事了,但积攒的钱粮和人脉却留了下来。
你爷爷能过继为族长,就是凭着义信公积攒的银钱和人脉,不然南阳堂叶家十余万人,怎么轮得到你爷爷过继!”
叶开指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原来自己家还真跟大明有着不小的牵绊,他的奶奶的爷爷,竟然就是隆武天子唐王朱聿键的弟弟,那个被大学士苏观生拥立,只能穿着戏袍登基的绍武天子朱聿鐭!
忽然间,叶开觉得自己身上好像突然沉重了几分,叶福来虽然将事情讲的轻描淡写,但叶开知道,历史上尚可喜等人攻陷广州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广州大屠杀,人口几十万的广州城最后被杀得只剩几千人!
满清还在广州弄了一条谢恩街,让那些侥幸未死的人叩谢他们不杀之恩,他的祖先铁庵公及众多叶家族人肯定死于非命,邵武天子朱聿鐭也绝食而死,这可是五世之仇啊!
“父亲,那现在义信公积攒的钱粮还有多少?”叶开眼巴巴看着旁边的父亲问道。
“不太多!但够你干一番大事业了,只要我儿洗心革面,这些钱最后都是你的!
不过现在,父亲要为你做一件大事,既然我儿就要远去欧罗巴,我就得赶紧让你把阮福映的妹妹娶过来,最好还能赶快为我叶家留个后,此去法兰西远渡重洋十万里,你不给为父留个孙子,我怎能放心让你走!”
第三十六章
一拍即合
龙邱,这个广南人聚居的村落,还从未如此热闹过,从曼谷通往龙邱的小道上彩旗蔽日、锣鼓喧天。
一队队高大的汉子穿着各式华丽的衣服,挑着大箱小箱正在兴高采烈的赶路。
旁边田地里、河道边也站满了穿着汉式长袍、粗布缠头,笑容满面的广南人,他们全是阮福映最忠心的支持者!
今天是北大年叶家的族长叶福来,来龙邱向广南阮王下聘的日子,北大年叶家想要为长子叶开求娶阮王的四妹阮氏玉琬!
这可是暹罗华人圈了不起的大事,南洋华人虽然一直以天朝上国人自居,但还从没有一个白身(叶家以家族聚居,并不是一方诸侯,所以可以说是白身)的唐人小子能够娶到一位公主的,并且这公主还并不是下嫁,而是按华人习俗的正常嫁娶。
所以今天,住在暹罗附近有头有脸的华人都来了,大到谢家、郭家这样的大族,小到几十百来人聚居的小家族,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来到了龙邱,就连暹罗王拉玛一世也派了他的宠妃万妃前来祝贺
这位暹罗国王如此上心,一是他想要尽快彻底解决北大年、吉达等苏丹国,需要叶家的配合,二是来给最近行情走低的阮福映撑场面!
龙邱阮家王府,阮福映也换上了一身明式郡王的四爪蟒袍,头上戴着越南风格的缠头,在他周围,阮朝流亡政府的文武都依品级穿着大明制式朝服。
不过不同于大明,广南阮家的官员除了朱、紫、青等颜色官袍外,还有很多都是一身嫩绿色的官袍,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叶开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回头了看了看身边华人的辫子,再看看广南人从上到下的清一色大明衣冠,突然感觉心里莫名的难受。
大明已经消失一百多年了,大陆上的中国人早就忘记了祖先衣冠的模样,而在中国之外,李氏朝鲜和分裂的越南,却还依旧保持着大明衣冠。
朝鲜不用说,他们一直是大明的头号小弟,不改服饰理所应当。
但是越南,这块收而复叛的土地,也在坚持着大明的衣冠就颇为不易了,早在一百多年前,越南的黎朝就下令严禁越南人习穿清朝服饰,要求保持汉服的立领、交领、宽袖和发髻。
等到以后,阮福映复国成功后他又会颁布法令,命令文武官服参酌汉唐历代至大明制度及制式、其士庶服舍器用、略如大明体制、尽除北朝(满清)陋习、(越南)为衣冠文献之邦!
看见没有,不单朝鲜人看不起留着辫子的满清、就连越南也看不起清朝,他们把自己看做了衣冠文献之邦!
胡思乱想间,队伍已经到达了龙邱王府前,前面挑着大雁、肥羊、顶级茶叶、白酒、玄、纁、首饰等聘礼的人已经到了门口,后面挑着其他礼物的,还在远处的田间。
这是一个不太合规矩的下聘,没有经过纳彩、问吉等程序,直接就下聘了!
因为这是非常时期,阮福映和叶福来都直接忽略了繁琐的程序,一个看中了钱,一个看中了权,自从叶福来见过一次阮福映之后,这个婚事就迅速的被敲定了!
一个广南内侍把叶福来引到了阮福映的面前,叶福来磨蹭了两下就准备下跪,阮福映则恰到好处将已经弯下腰的叶福来扶了起来!
“礼翁将是吾妹之父,乃是长辈,孤怎可让长辈行此大礼,请进宫内说话!”
不得不说,阮福映这小子礼贤下士、收买人心的功夫还是做的不错的,他亲热的拉着叶福来的手向着四周一一示意,周围顿时响起了如潮的赞颂,当然都是赞颂他阮国主平易近人的!
“暹罗国王,一世王,拉玛铁菩提陛下,贺大越国阮主之妹纳征之喜,特以绸三百疋、绢布三千疋、上国金背钱三千缗、提卡银币三千枚、大佛郎机金元一千枚贺百年之喜!”唱礼官高唱起了贺礼,排在第一的当然是拉玛一世。
暹罗国王是外国人对于拉玛一世的称呼,一世王则是暹罗人自己对国王的称呼,拉玛铁菩提则是拉玛一世的称号。
在泰国,地位低的人是不能直呼地位高的人名字的,必须要有个称号,比如今天代表拉玛一世来贺喜的万妃,称号就叫做坤神。
接下来就是暹罗人的文臣武将前来祝贺,包括拉玛一世的弟弟素拉?辛哈那,侄子特帕里拉,大将丕耶?威切那隆等都亲至龙邱来祝福。
叶开还看见了一个泰国人中少有的文化人—披耶哄,此君现在是拉玛一世的对外贸易大臣,是泰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文学家。
他最大的成就则是将中国的《三国演义》翻译成了泰文,后世三国演义流行于东南亚,除了南洋华人的推动外,就属他的功劳最大!
纳征完毕,当然就要大摆宴席了,不像大陆上规矩颇多,南洋这边就要简便的多,就连叶开也可以在来到大殿上与来贺的宾客痛饮。
阮福映端坐主位笑容满面的看着来往的宾客,暹罗王拉玛一世虽然没有亲至,但他的宠妃万妃来了。
而暹罗稍有品级的文武,自亲王素拉?辛哈那以下几乎全数到场,这段时一直流传的暹罗王不再支持阮福映的谣言,自然就被破除了!
而且今天阮福映收获也颇丰,光是拉玛一世的贺礼就接有万两白银之多,暹罗各地,不单是曼谷的华人,包括临近的春武里、吞武里的华人都纷纷前来恭贺,贺礼也超过了白银五千两。
而且阮福映也收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那就是他决定将妹妹许配给叶开之后,暹罗华人对他的态度突然又亲近了起来,久违的阮王殿下称呼也回来了。
平时里买进卖出总被唐人‘奸商’们坑害的他突然发现,卖低买高的现象少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