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581


“学生已然熟记,两刻钟内,必有画像呈给制台大人!”
一个跟在福康安身边的男子小声回答到,这是广州城内著名的速写画手。
福康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尚维昇却在情不自禁的抹了一把汗,好了,最难过的一关已经过了!
。。。。
升龙皇城,一场龙争虎斗正在上演,不过对阵的主角不是男人,而是两个女人。
对阵的一方是看着娇小柔弱,但绝对不是一朵娇柔小花的黎氏玉忻。
另一方那就跟了不起了,乃是叶大王的正室,广南王女,女中豪杰阮氏玉琬。
在她身边,还站着骄傲的如同一只刚下完蛋母鸡般的阮氏梦。
阮氏梦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坐着一个虎头虎脑正在吃瓜的小男孩。
不是假吃瓜,而是真在美美的啃着一块硕大的西瓜,旁边还有两个侍女专心服侍。
小男孩就是叶开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继承人,小团子叶明启。
话说叶大王的子嗣还真不太旺,已经拥有南洋四州,大半个越南,即将拥有大半个婆罗洲了,竟然还只有一子一女,儿子还是庶出。
侍妾中就只有阮氏梦生了一个儿子,如今又即将临盆,其余黄氏如琼无所出,李阿水的姐姐也无所出。
反观住在北府优哉游哉当老爷的叶福来,如今已经侍妾十一个,子女加起来已经十四个了,光是今年就添了三个弟弟妹妹,简直就是一尊生育机器。
所以不管是复兴军内部,还是交趾的士绅,最近都在劝叶开不要四处征战了,而是留下来多多造人,这个时代婴幼儿的夭折率可是很高的,光一个继承人那可不成!
而作为叶开的唯一继承人,才六岁就已经是平顺郡公的小团子,一直身体也不算很好。
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看得众人的心总是悬起的,这多少兴盛的王朝都是毁在继承人不稳身上,要是叶开突然有个什么意外,那简直不敢想象!
“好个不知尊卑的女人,你还真当这升龙皇城是你家的?一个侧妃都算不上的女人,还不来拜见王妃!”
“我主乃是黎朝公主,你主不过是个广南王女,连公主封号都没有,不知道是谁尊谁卑?王妃?大王都还没上王号呢?哪来的王妃?”
阮氏玉琬的侍女是跟着她见过大世面的,而黎氏玉忻招揽的升龙皇城宫女也不是吃素的。
两家的主子不动声色的坐着喝茶,两边的侍女已经唇枪舌剑的大战了起来,都是直奔主题,往对方的心窝子里戳。
阮氏玉琬看着在喝茶,但心里已经是气得三尸神暴跳了!
叶开虽然没上王号,当然也没尊她为王妃,但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叶开明媒正娶,经过八道古礼娶进门的,她当然就是叶开的王妃。
而且她的出身,是阮氏玉琬最忌讳别人提起的,一说起出身,她就想起了那些不愉快的童年。
同样黎氏玉忻也被气的双手发抖了起来,在她看来,这北圻之地,就是他们黎家的,广南阮家一直在广南生根发芽,阮氏玉琬跑到升龙来,就是无礼。
这个女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看着阮氏玉琬似乎不太受宠,竟然想要争一争!
倒不是要争正妃的位置,而是她肚子里已经怀上了,想给自己给儿子争一个统治北圻的世子之位。至于阮氏玉琬的儿子,那自然是要去广南当王的。
剑拔弩张的气氛越来越浓了,连正主都要忍不住出手了,两个宫女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嚎叫了起来。
“主上,不好了!大王带了一个北朝女子回来了,那女子,生的好生漂亮!”
阮氏玉琬霍然起身,心里一阵不舒服,难道是罗家小姐来了?
黎氏玉忻也是心中一紧,她看着最近独占恩宠,但那时因为没有别人在,而且她原本可是阮惠的皇后,心里还是有些虚的。
两人对望了一眼,剑拔弩张的气氛好像消失了,一种莫名的同仇敌忾气氛在心头蔓延!
第376章
故国衣冠在何处
叶开确实带了一个女人回来了,不过这个女人不是罗芳伯的女儿,也不是他新纳的什么妾室。
而是曾经孙士毅幕僚之一王先生的那个妹子,晚清奇女子王贞仪。
王贞仪坐在马车中,好奇的撩开帘子左顾右盼的看着窗外的景色,要说安南也满清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从上到下的装束。
这个时代的安南,服饰几乎跟大明一样,再过几十年,安南的服饰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满清服饰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奥黛这种跟旗袍有几分相似的所谓民族服装。
但现在,安南是除了朝鲜以外还保持这大明服饰特点的唯二国家。
不!要真论起来的话,安南比朝鲜还更原汁原味的保持了大明服饰的特点。
说起来朝鲜的服饰与大明服饰,还是有一些小小区别的,因为他们是得到明朝赐衣冠冕服的国家,明朝在赐服的时候,当然会做一点小小的改动,以示跟宗主国有所区别。
但安南因为时降时叛、桀骜不驯,不被出兵攻打就算好的了,还想赐服?怎么可能?
可是安南人又不能不穿衣服吧?这从皇帝的冕服到文武大臣的服饰总要有个规矩吧!
于是他们就干脆照抄,除了皇帝头上喜欢戴一个越式缠头,官服搞出了一种奇葩的嫩绿色以外,其他就把胸口的禽兽变一下,形制上全是照抄。
所以等到大明天倾后,安南反而是保存大明服饰最完整的地方!
以至于叶开当初去欧洲时,为叶家子弟做的全套飞鱼服、绣春刀、无翅乌纱帽,全都是通过阮福映让广南匠人制作的。
“王小姐觉得这些服饰亲切吗?我看你一路上都在看!”叶开骑着马来到王贞仪的车窗外。
王贞仪还还有点懵,那个在成珠楼上口花花的纨绔子弟,怎么会突然变成了一国之主?
国王不应该都是很威严的吗?哪有这种不呆在自己帝王仪仗护卫中,而是骑着一匹马,仿佛一个富家公子似的?
不过她也不得不堆起了一个笑脸,得罪一个纨绔跟得罪一个国王,那可完全是两回事!
他性子再跳脱,但也跳不出时代的桎梏,可不敢给一位帝王摆脸色,其实后世也一样,谁敢随便给上位者摆脸色。
“大明衣冠嘛,我知道,家里面好多书上都还有记载,哎呀!”
王贞仪刚说了几个字,一下反应过来了,赶紧把自己的嘴巴捂住,家里藏着这些书,要是传出去,那可不得了!
“其实王小姐说他是故国衣冠更恰当一些!”叶开笑着纠正道。
“你。。你!”王贞仪震惊的看着叶开,没想到这人还真敢说,她忍不住感叹了一下。
“大王之志不小啊!”
“这也是我请王小姐来交趾一观的原因!”
叶开长笑一声,骑马走远了,是时候要开始布局了,整个满清对叶开来说,有三块地方最重要。
两广福建,这个地方的民众因为天地会传播甚广,反清意识强烈可以引为根基。
但闽粤桂之人一般安心做学问,往官场上钻的少,大多喜欢做生意闯荡,用来他们来殖民东南亚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但做官和做学问就不太行了。
两湖四川,这三个地区从明朝中期起就是全国的粮仓,这里地处内陆、较为封闭,保守的理学气氛浓厚,在清中后期,这三个地方是出实干人才的地方。
而且这三地方民风彪悍又保守,如果清廷下放权力的话,将来或许是叶开北伐最难搞定的地方。
但他现在也还没有什么好方法影响这里,只能期待即将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把这里搞乱。
而在江南,也就是现在的两江地区,虽然手工业也发达,甚至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两江文气更重,钻研学问,求官,才是主流。
而且这里的风气实际上并不保守,自明朝起就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叶开以后推动近代化的学说,大规模培养新式人才,打破封建经济循环圈,恐怕要从这里入手才行。
所以叶开就把已经回了老家的王先生又找了出来,还让他以游学的名义,用金钱引诱了不少江南士林的年轻人南下,为的就是要在两江这碗白水中,滴一两滴墨水!
“兄长!你是不是被这叶大王拿住了什么把柄?你还请了这么多的士林同道前来,这也是叶大王让你干的吧?难怪你强拉着我来安南?你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
心思灵敏的王贞仪一下就猜到了些什么,只是有些疑惑,自己那个悠游嬉戏的兄长,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
王先生苦笑一声,不是拿住了什么把柄,而是拿住了一大推的把柄!
他还能怎么样,这叶大王连孙士毅都敢杀,那就肯定也真敢把成珠楼上的事情捅出去,他除了听命还能怎么办?
“小妹!咱们家,唉!已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王先生说完叹息一声,回头看了看,在他身后,差不多有接近二十个儒生,最少都是过了童生试的,几乎都是两江地区诗礼大家的旁系子弟,这次被他许了重金给忽悠来的,估计马上也要上叶大王的贼船了!
。。。。
仪仗刚到升龙东门祥符门,李阿水就脸色怪异的来禀告,说是有人接驾。
接驾?接什么驾?
叶开这个大王可真是不兴什么繁琐礼节的,来来去去都简简单单。
而且不管是邓陈常还是武文勇、吴时壬等人,都跟自己一起去了镇南关,升龙城除了黄老四带着第一师负责防务以外,没有其他的人了?难道这个大老粗还懂得搞什么接驾了?
疑惑间,车驾已经到了祥符门外,叶开这才看见,城门外除了黄老四派出的维持秩序的军人以外,竟然还有分成泾渭分明两团的莺莺燕燕,打头的两位就是阮氏玉琬与黎氏玉忻。
王贞仪看着黑了脸的叶开好像明白了什么,暗地里朝叶开偷偷的一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