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581


因为在他们对面,明王麾下的文臣武将们全是一副紫、红各色的明制朝服,看起来都威武的很,那些穿着大红裙子,带着无翅乌纱帽,按着细长刀柄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锦衣卫吧?
一票大佬们看看自己身上或青或黑的长短衫,脑后黑油油的辫子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生出了几分自惭形秽的感觉。
一个头戴乌纱翼善冠,穿红色四团龙圆领袍,手扶玉革带,脚穿皂皮靴,一身大明亲王打扮的人,朝着一众洪门大佬走了过来。
不知道谁带的头,一群人呼啦啦的就跪下了,口中高喊着‘参见明王!’
叶开神态和蔼的看着面前这群洪门大佬,这些家伙分散于两广各地,要他们起来直接跟满清硬肛还不行,毕竟历史上的洪兵大起义还要等到五十几年后才会爆发,陈开、何六、李文茂等洪门后起之秀现在还没踪影。
但让他们去搞刺杀,吓唬乡间土豪士绅乃至百姓,传递消息,制造混乱什么的,那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们平常干的都是这些。
“我要为鲁迅先生上一炷香,诸位可愿意跟我一起?”
叶开看着一票有些忐忑的洪门大佬,没摆什么明王的架子,看起来就像是他们的总舵主一般。
林逢吉之死,这可是闽粤桂三省爆出大事件,据说两广总督朱珪听说后直接惨叫一声,“魁伦无能,误国殃民”就倒地不起,现在还在病床上将养呢!
魁伦确实是个蠢货,不但朱珪这么认为,叶开也这么认为,如果是他,这种事悄悄的办了就行,千万不要声张。
魁伦倒好,他以为能震慑人心,但恰恰被林逢吉抓住破绽,狠狠的反向震慑了一把东南的人心。
这闽粤桂三地,本来就是满清朝廷控制力最薄弱的地方,至少在汉地来说如此。
林逢吉此事一出,三省地面上的天地会推波助澜,人人都在说,白盔白甲的天兵马上要来为隆武皇爷、绍武皇爷和国姓爷报仇了。
这人人可不单是指本来就跟清朝不对付的三省天地会分子和莠民,而是乡间的农夫,乃至大大小小的地主士绅都在这么说。
本来就被叶开渗透也搞得人心思变的两广,更是在表面平静下,内里如同万丈波涛就要涌起了。
“思齐!孤王来看你了!”叶开拿起三支香,轻轻插进了香炉中,顺便还鞠了一个躬。
大校场的后面,就是新修的忠烈祠,祠中祭祀的,都是自叶开起兵以来,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功勋的忠烈,林逢吉的牌位,就摆在忠烈祠最中心的位置。
向着林逢吉的牌位鞠了一躬后,叶开走到左边,对着一对只有四十来岁的夫妇,也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使不得!使不得!”夫妇两被吓了一跳,赶紧就要下跪,叶开身边身穿曳撒的少年近卫赶紧扶住了夫妇两,不让他两下跪。
“就让我鞠一个躬吧!思齐不但是我的学生,还是我的知己,是我的同志!
他是为国而死,为民族而死,万世千秋后,当与文忠烈公、史忠靖公同样青史留名,日后有任何困难,两位都可以直接来升龙皇城找我!”
叶开缓缓的说道,目光扫过南来的林家众人,人群中十一岁的林文忠公,正激动的直打摆子。
他们全族南来的时候,可没少埋怨林逢吉,但只有林则徐,他在心里面隐约觉得自己这位堂哥是个好样的。
等到他们踏上交趾的土地,明王也对他们倍加礼遇,衣食无缺,这才让众多的林家族人少了些许抱怨。
叶开鞠躬完毕,就慢慢的走了出去,他一离开忠烈祠的大门,立刻就一个交趾太监上前宣旨,林家众人和跟着叶开来的文武和一票洪门大佬们都跪了下来。
“有旨意,侯官林逢吉,忠义无双,为国壮威,为民开眼。
.....
孤王甚为心痛,特旨追赠林逢吉为侯官郡公,谥忠勇,逢吉的幼子元生为侯官伯,世袭罔替。
林氏家族可选三子入读升龙皇城小学,并赐林家升龙皇田两千亩,还剑湖大宅一座。
林父教育有功,为男爵,林母养育有功,特旨晋二品夫人位,可称清杞夫人!”
跪着的众人都惊呆了,追赠郡公,还有谥号,更有伯爵之位传之后人,还不是那种递减的伯爵,而是世袭罔替的伯爵!
“率义死国曰勇;致命为仁曰勇;奋身为义曰勇;持义不挠曰勇;知死不避曰勇!美谥啊!”
林则徐那个考了一辈子还是个贡生的父亲林宾日,喃喃的低语道,脸上闪过了几分羡慕的神色。
第404章
奉天讨清
“大明永历一百五十年,奉天承命复兴明王檄曰:
夫春秋大九世之仇,小雅重宗邦之义,况以神明华胄,匍匐犬羊之下,盗憎主人,横逆交逼,此诚不可一朝居也。
惟我皇汉遗裔,弈叶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降及有明,遭家不造,蕞尔东胡,曾不介意,遂因缘祸乱,盗我神器,奴我种人者,一百五十年。
........
丧权误国,劫夺在民。愤毒之气,郁为云雷。由南四州而兰芳而日南而交趾,扶摇大风,卷地俱起,土崩之势已成,横流之决,可翘足而俟,此真逆胡授命之秋,汉族复兴之会也。
........
自州县以下,其各击杀虏吏,易以选民,保境为治。又每州县,兴师一旅,会其同仇,以专征伐,击杀虏吏,肃清省会,明王则大选将士,亲率六师,犁庭扫穴,以复我中夏,再造大明!
........
明王则又为军中之约曰:“凡在汉胡苟被逼胁,但已事降服,皆大赦勿有所问。其在俘囚,若变形革面,愿归农牧,亦大赦勿有所问。其有挟众称戈,稍抗颜行,杀无赦;为间谍,杀无赦;故违军法,杀无赦!”
广州城一栋茶楼中,十几个文人士子正在读着一篇名为之文。
等到一个高个子书生读完,整个茶楼中都安静了下来,这里是粤秀书院的南门外,广东一地的文人士子的汇集之处,书生们惊恐的大眼瞪小眼,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交趾大家都知道,乾隆五十六年的时候,交趾宋王还曾去京城为圣上贺寿呢,据说极为恭敬,怎么现在就要造反了?
“思贤兄,你家在交趾有大煤矿,据说投了数百万银,你来给大家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群书生面面相觑的时候,一个圆胖圆胖的书生上楼来了,那个读了檄文的书生一把就揪住了他急切的问道。
“怎么回事?能怎么回事?檄文上不都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吗?这交趾明王,乃是当年在我们广州城称帝的绍武天子之五世外孙。
如今一统南洋,又收复了脱离中土千年之交趾、九真、日南,麾下十万复兴大兵,个个都是百人敌、千人敌,要来兴汉灭满再造大明了!”
圆胖书生双眼一斜,平日里这些家伙总是讽刺他满身铜臭只配去做商贾,现在知道有钱的好处了吧!
“你...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口出逆言,小心朝廷族灭了你全家!”
圆胖书生瞪眼一看,朝他怒吼的正是一个老童生,读书读傻了,平日里就之乎者也,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
不过说是老童生,其实年龄并不老,才三十多,但对于走科举这条路的人来说,三十多了还是个童生,那就太老了,基本就没有希望了,这年纪中举人的概率都很小,更别提中进士。
圆胖书生眼睛滴溜溜的一转,他撇了撇嘴,“族灭我家?呸,老子全家早就投靠明王了,某区区不才,刚刚考入了复兴大学陆军军官学院,四年之后,老子带着火铳大兵回来,杀了那些脏官全家才对!”
“嘶!”整个酒楼上的人都惊呆了,无数人嘶嘶的吸着凉气,气温仿佛骤然都提高了不少!
听说反贼和见过反贼,那可是两码事啊,读完了檄文,众人只觉得不可思议,而亲耳听到有人去投逆,简直犹如一道炸雷在耳边炸响。
而且这还是在广州城中啊,一省的首善之地,竟然就有人敢堂而皇之的宣布造反?
一些书生惊恐的看着圆胖书生,仿佛他马上就要从一个满身铜臭的商贾之子,变成一个吃人恶魔一般!
另一小部分书生则在心里盘算着,要是自己抓住这圆胖书生扭送到衙门去,是不是就算立功了?会不会有些赏赐。
圆胖书生嘴上说的大义凛然,但心里实际上是在滴血,要去交趾是真,考上了复兴大学也是真,投靠明王也是真。
可心甘情愿就是假的了,他老豆在交趾是有大煤矿,钱赚的也不少,正因为如此,就在今年年初,尝到了甜头的老头子借了两百万的滚刀利,一口气全砸了进去,不但开了煤矿,还开起了煤、铜等矿的买卖。
这两百万,加上原本砸下去的一百多万,三百多万两白银,那不单是他们家的钱,是全家族的钱!
要是亏了的话,全家去跳珠江的机会都没有,估计会被在祖宗牌位前被直接打死。
所以圆胖书生的老头子一知道明王要举事,就赶紧把全家给弄到交趾去了。
明王成功了,那就有钱还债,说不定还能做个从龙功臣,要是明王失败了,那就再往南,跑到南洋躲债去。
几个想要立功的书生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抓住圆胖书生去领赏的时候,一个靠窗的书生突然指着楼下,浑身抖得说不出话来。
众人跑过去一看,几个身穿黑衣的家伙,猛地将一个衙役扑倒在地,还捂着他的嘴。
一个拿着利刃的黑衣壮汉,对着衙役的肚子就是一阵疯狂猛捅,衙役费劲的挣扎了几下,随后就彻底不动了!
“杀狗官,复大明,以后谁敢与明王为敌,抓捕我等大明义士,就是此等下场!”
捅人的黑衣壮汉在衙役脏兮兮的号服上擦干匕首的血渍,随后高声喊着。
随着喊声,他身边站着的两个黑衣人掏出一把写满字的纸张,扔得到处都是。
一个眼尖的书生仔细一看,黑衣人扔的,正是他们刚才读的。
“造孽啊!这不是正南门内盐司街的李家三郎吗?阿蟹,快去告诉你的姐夫,叫他千万不要管闲事,这广州城的洪门兄弟,可是真敢杀人的啊!”
茶楼掌柜低低的惨嚎了一声,随后连滚带爬的打发着一个茶楼小厮出门去报信。
几个吓得魂不附体的书生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一看,刚才还在的圆胖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溜走了。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候,钦州、廉州、雷州、高州、惠州乃至北边的韶州、罗定州、梧州。
整个两广的地盘上风云突变,整个两广的洪门兄弟都行动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