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581


炮台上,还剩下的七八个绿营兵和小军官一见沈军门都被抓住了,两个胆子大的心一横,直接从陡峭的斜坡翻滚了下去,剩下的都识时务的蹲了下来不再反抗!
拿分水刺的锦衣卫拖死狗一样的把沈军门拖了过来,一柄带着暗红色血液和白生生碎肉的分水刺顶住了沈军门的脖子。
“赶紧下令!让你手下的兵丁停止反抗,只要投靠明王,马上就给你治伤,明王宫中有神药,治的早就算铅毒也能治,要是在拖一会,那就必死无疑了!”
沈瑄沈军门虽然被分水刺顶住了脖子,他还是很光棍的把眼睛一闭,除了低低的呻吟一句话都不说!
“玛德!不见棺材不掉泪!”拿分水刺的锦衣卫冷哼一声,左手狠狠的一拳锤到了沈军门受伤的大腿上!
“啊!”沈军门发出一身极为凄厉的惨叫,全身疼的不停的抽动着,但他仍然还是闭着眼睛,除了哀嚎的声音更大了些,看样子是打定主意不配合了!
武文鸯踮起脚尖看了一眼远处虎门要塞的另外几座炮台,复兴军的士兵正在猛攻,但由于要塞居高临下又有掩体,绿营兵不断用鸟枪、火雷乃至滚木巨石攻击仰攻的复兴军士兵,不断有士兵倒地不起。
当然这不是武文鸯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是第一团和第二团的士兵会一鼓作气攻下虎门要塞!
要是这样,他这个冒了天大的危险策划并实施的孤胆英雄之壮举,不得大大的打个折扣?
想到这里,武文鸯急了,他冲分水刺使了个颜色,分水刺深吸了一口气,就要把手中的分水刺对着沈军门的伤口捅下去,他就不信有人能扛得住!
“你们这样是没用的,沈军门家小都在浙省,他敢这么做,全家乃至全族都得掉脑袋!”
分水刺正要捅,一个带着些许无奈的低沉声音响起。
武文鸯和分水刺转头一看,原来是被武文鸯等人用来当带路工具人的刘参将。
刘参将带完路之后,就被武文鸯等人毫不留情的抛弃了,在挨了一顿炮台下各个军官戈什哈、亲随的老拳后,刘参将又被下面的人逼了上来,让他来看看情况。
不过挨了这一顿拳脚后,刘参将刘大人悟了,不管他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炮台上这几个交趾反贼的同谋了,所以刘参将也豁出去了!
“再说沈军门是从浙省来的,到任不过四月,下面的兵丁根本不认识他,他去了也没用!”
刘参将一副知无不言的样子,一直虎着脸的武文鸯也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冲刘参将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宋兄,就别藏着了,兄弟都看见你了!”
刘参将对着一个蹲在角落的胖军官拱了拱手,随后又看向了武文鸯。
“下官是虎门营水师参将,这位宋兄是虎门要塞参将,大人要想迫降虎门要塞的兵丁,非宋参将出马不可!
宋参将家小都在海对面的东莞县,本人又胆小怕死,他定然不敢反抗!”
“姓刘的,我干你八辈祖宗!”
。。。。。。
广州西关,泮塘,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但这些年,经过广州十三行豪商们的修整,刚改名为泮塘的原西关半塘地区,已经变成了富商云集的高档住宅区,还弄出了号称泮塘五秀的著名美食文化。
有些瘦高的叶上林,穿着一身青色的知府常服,头戴镶水晶顶戴的满清朝冠。
他是佛山人,祖籍安徽,原本祖辈上是做茶商的,到了他这一辈家道中落。
叶上林最开始是给十三行的行首潘振辰做账房先生的,算的是上古代的高级白领。
但这个高高瘦瘦其貌不扬,看着就跟一个私塾先生似的叶上林,却不安于给别人打工。
他1792年离开潘家的同文行,出来开始自己做生意,当然他并没有一飞冲天,而是赔的倾家荡产。
但好在后来没过多久,他奇迹般的抓住一次机会开始起飞,到现在不过四年间,叶上林已经变成了十三行中著名的行商了,身家超过六七百万两白银。
不过今天在泮塘叶上林的花溪别院中,一群跟他同样穿着清朝四五品官员官服的十三行大佬们,却都是愁眉苦脸的。
十三行并不是单指十三家商行,而是指在广州从事外贸的商行总称,有时候只有几家,有时候又有二三十家。
能让这些广州城的首富、二富、三富........们愁眉苦脸的事,当然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叶大王起兵造反的事!
不,叶大王可不认为自己是起兵造反,他觉得自己是在奉天讨清,再造中华。
不过,不管用的什么名目,但起兵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这下就把这些十三行的豪商们给坑惨了!
因为他们这些十三行的富商们,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在交趾投了大钱的,现在叶大王这么一起兵,他们在交趾的产业难道还保得住?
就比如叶上林,他就在交趾投了三百万之巨的白银,开办了好几个大型的造船和纺织工厂。
虽然看起来好像叶上林这种随时能拿出七八百万两白银的豪商,就算亏个两三百万也能撑得住。
其实不然,因为叶上林的钱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身后的满洲勋贵的,他如果不是搭上了福康安的路子,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咸鱼返生?
这七八百万中真正属于他的不知道有没有一百万,剩下的都是要报效到北京城去的。
现在交趾一亏就是三百万,加上叶大王封锁了整个珠江口,外贸眼看就搞不成了,这三百万的窟窿,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堵得上?
更可怕的是,见识过交趾军队强悍的叶上林,很怀疑这广州城到底守不守得住?
要是守不住的话,他窖藏的金银和价值几百万两银子的财货可怎么办?
没了这些金银和财货,他叶上林根本就不是破产就能解决的,没了这些银子,等到大清再打回来,他全家都得去菜市口走一遭!
不过对比起这屋子里的其他人,叶上林还算好点的,他对面的卢观恒就比他惨的多,现在脸色苍白的如同失了魂
同位十三行四大家之一的卢观恒,可没有叶上林这么谨慎,本就
第410章
肥羊们也要反抗了
“潘行首到!”随着叶上林花溪别院管家的高声唱报,稍显有点肥嘟嘟的潘有度,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这下整个十三行十一家行商的掌舵人都到齐了。
“潘庶常,外边情况如何?虎门要塞可还守得住?”
满头大汗的潘有度还没坐定,一堆人就围了上来,潘有度有个翰林院庶吉士的头衔,所以十三行的行首们一般都叫他潘庶常。
翰林院庶吉士这个职位可不寻常,这是皇帝的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
在明代,能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的那可是一甲前三,二甲头几位才有的殊荣,乃是内阁辅臣最重要的来源,清贵的让人睁不开眼。
而到了我大清,最开始这翰林院庶吉士也跟明朝的地位差不多,虽然带清没了内阁辅臣,但翰林院庶吉士仍然是非常清贵的文官职位。
但满清朝廷,具体来说就是我乾隆,他为了打击那些尾巴翘上天的汉人儒生,丢一丢他们的脸,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情,他亲自下令敕封潘有度为翰林院庶吉士。
呵呵!我乾隆厉不厉害?
你们汉人儒生不是自命不凡吗?
那老子就把你们最清贵的职位直接下旨敕封,还是敕封给一个不是通过科举的非正统官,这无疑是拿大嘴巴猛扇天下所有儒生的脸。
更加可悲的是,这要在明朝,皇帝敢这么荒唐的敕封翰林院庶吉士,就算杖毙一堆人都办不到,但在我大清,竟然连一个质疑的声音也没有,或者叫不敢质疑!
从此,这些文人儒生在我大清的脸面就算是丢尽了,他们从那个号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彻底变成了依附于满洲权贵的奴才!
也就是在同一时间,乾隆怒骂纪晓岚‘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要知道纪晓岚可是堂堂进士出身二甲第四,这要在明代,多么风光啊!但在我带清,在我乾隆眼中,与倡优等同!
这些坑苦了大明的文人,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等同倡优,乱写一个字就要杀头抄家,甚至开棺戮尸。
纪大烟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一个儒家文人,变成了接受精神阉割的奴才,天下读书人,文人气节,自此全无!
此后一百年内,除了谭嗣同外,中国这片土地上,再也没出过一个慷慨激昂的气节文人,这股精神,直到民族革命时代,才由陈天华,邹容等人找回来一些!
花溪别院中,气喘吁吁的潘有度喘了半天,最终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只是无力的摆了摆手,就被叶家的丫鬟给扶到里间静室去了。
叶上林眉头一挑,脸上一副无奈的表情,“诸位,潘庶常应该是有些急火攻心了,大家稍安勿躁,待我延请名医调理一二,等到潘庶常身体一恢复,我再召集大家共同谋划!”
作为主人的叶上林都这么说了,屋子里面的八九家行商行首,就只能面带的忧色的散去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卢观恒和伍秉鉴这两位绕了一圈后,又从另一处暗门进入了叶上林的花溪别院。
花溪别院一间比较隐秘的院落中,所谓急火攻心的潘有度正在一口酒一口菜吃的正欢呢!
“成之兄要不要也来吃点?”潘有度冲着瘦高个、大脑袋的伍秉鉴笑道。
卢、叶、潘、伍,号称行商四大家,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他们四家互相联姻,早就结成了攻守同盟,还分别把持了不同的大宗出口商品,联手打压其他人。
比如叶上林经营最多的茶叶,其他三人就不会去动,最多做点小打小闹的。
而伍秉鉴把持丝绸瓷器等,其他三家也不会怎么去碰,这几家人通过垄断,来达到赚取巨额利润的目的。
而今天在场的四人中,潘有度虽然年龄不必其他几人小,但却是刚刚进入这行的。
虽然潘家世代为行商,但潘有度此前一直在读书,他真正入场,是在一个名为蔡世文的总商经营失败自杀后,才进入这行的,所以他才会悄悄跑到虎门前线去打探情况,因为其他三人太显眼了。
卢观恒出身贫寒,年龄也有些大了,并没有自认为是文人的潘有度那份故作的气度。
他这些天急得嘴角都起了大火泡了,所以直接毫不客气的按住潘有度继续夹菜的手说道:“宪成,你到还真的吃得下,快说说外面的事情吧,你真是要急死我啊!”
滋溜!卢观恒按住了潘有度的夹菜的右手,他却还是用左手端起了酒杯,美滋滋的品了一口后,才摇了摇头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