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581


一个拿着金刚降魔杵,身上肌肉凸起,看着慈眉善目,实际上心狠手辣的大和尚,带着一个看着身材精瘦,但却武艺高强的大徒弟。
二徒弟则是一个如同肉山一样恐怖大汉,拿着寒光闪闪的九齿钉耙,寻常人十来个近不了身的那种,三徒弟则是个看着憨厚,实际上杀人如麻甚至还吃人的恶徒!
你说说!这样的唐三藏如果从你家门前经过,哪个不开眼的山贼土匪敢去抢?那些西域只有几千臣民的小国之主,还不得乖乖的以礼相待?
“施主小心!”武文鸯愣神的瞬间,他身边的圆正大喝一声。
他来不及拿地上的熟铜棍,直接从腰间掏出一把短刀,将一个爬上城头,已经来到武文鸯身边的绿营兵扑倒。
圆正左手掐住绿营兵的脖子,右手迅如闪电的一顿猛扎,绿营兵疼的在他身下不断翻滚,但就是挣脱不了,很快就只剩下了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多谢大师!”武文鸯一下回过神来了,这是在打仗呢,还敢愣神!
“谢什么,都是杀鞑子的好汉!”圆正和尚豪爽的大声说道,不过手上却不慢,他已经开始蹲下装填燧发枪了。
“救命之恩怎能不谢,等明王进城,在下当宴请大师!”
武文鸯说着话,一火铳就把一个吱哇乱叫指挥的绿营军官打翻了!
“不,呃..甚好!甚好!”圆正和尚乐开了花,好轻轻的咽了口口水,看起来平时的伙食应该一般。
“贫僧最喜吃肥瘦相间的莆田咸肉和肥肥的咸水鸭,这个时节,也能喝到酸甜够劲的枇杷酒了!”
吃肉,喝酒?
武文鸯又差点楞了一下,作为全家都是佛教徒的他,是想说请这位大师吃全素宴来着。
南传佛教虽然能吃三净肉,但他们家信的是中土佛教,南传佛教那是真腊人和上人那种蛮夷信的,这大和尚还真是。。。。!
。。。。
东莞县衙,由于朱珪封锁了道路,还不知道广州城发生了什么的叶大王,正摆着一副圣君明主好爸爸的慈祥模样。
他鼓励了来投靠的几个东莞大家族当家人,接见了东莞本地的洪门堂口大佬,还安抚了一个附监生出身的知县,并承诺对外宣传他已经殉国,等接到他的家小,再允其效忠的愿望。
这个叫做彭人杰东莞知县,叶开还是很看重的,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知县,但也是第一个投靠他的满清官员,必须要好好宣传一下。
安抚完知县,就剩下后边的一个雄壮大汉还没接见了,叶开看着这个叫做叶雄邦的大汉,也十分满意。
此人是乾隆48年癸卯科乡试第十二名武举人,与刚刚出去东莞知县彭人杰一文一武,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官,但兆头不错嘛,文武都来投靠了。
特别是这个叶雄邦,他本身武艺高强,还会用火铳,手下三百道滘叶家儿郎也是东莞和香山两地械斗的主力。
不说别的,至少比一般的绿营强得多,而且道滘叶氏也是出自叶氏南阳堂,往上数还能和叶开家找到同一个祖宗,有了这重身份,那就能放心用了。
“抗清义士、大明东莞守备叶如日六世孙,道滘叶氏礼耕堂叶雄邦,叩见明王殿下!”叶雄邦一进来就来了个大礼参拜!
叶如日?
叶开想了一下,好像没听过这个名字,听职位好像只是个守备,可能史料没有记载,不过既然抗清义士,那也是值得尊重的,当下叶开站起身把叶雄邦扶了起来。
“既是抗清义士后人,为这位壮士看座!”
叶开点了点头说道,当下就有一个少年近卫拿了一张小凳子,给叶雄邦在叶开的身边安排了一个位子。
叶雄邦颇为感激的又要下拜,叶开赶紧摆手阻止了。
“我等汉家儿郎,不讲究那等繁文缛节,说起来当年大明天倾之时,我之先祖铁庵公,也曾在此抗击东虏,或许与义士之祖如日公,还曾相识呢!”
叶开只是这么说了一句,但叶雄邦却突然瞪大了眼睛,他坐在凳子上哆哆嗦嗦的拱了拱手,好像又觉得有点失礼似的站起了身!
“敢问明王,您之先祖是否乃是永历初丁亥年南下的,他还带走了一位小爷!”
嗯?
叶开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他的先祖义信公,确实是在永历初年下的南洋,带走的小爷,不就是正是那位后来娶了陈家小姐的绍武帝幼庶子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叶开连称呼都没用,急切的开口问道。
“敢问明王,您是铁庵公的几世孙?”叶雄邦没有回叶开的话,而是反问道。
“我。。孤王乃是铁庵公五世孙!”
“阿叔!”
一声凄厉的大喊吓得叶开一抖!
“侄儿可找到你了!我们道滘叶氏过得苦啊,当年我们先祖起兵反清,满清朝廷深恨之,一百多年了,他们把我们道滘叶氏打为贱民,不让我等读书科考,侄儿还是寄籍增城,才考了个武举,阿叔!你一定要为我道滘叶氏报仇啊!”
哇的一声惨叫,站着的叶雄邦嚎叫一声,扑过来保住叶开的大腿就开始嚎哭!

这?
这算什么?
叶开也有点蒙了,怎么就突然多了个年纪比自己还大的侄子呢?
而且他家不是祖籍嘉应州的吗?怎么成了道滘叶氏了?
第418章
岭南三忠与那些不见史书的英烈
叶秀芳,这个颇为女性化的名字,就是叶开的五世祖的大名,这也是叶开第一次知道自己祖先的另一个名字。
从叶邦雄拿出的机密族谱中记载得知,秀芳与铁庵这两个来自两个极端方向的名字,确实是一个人。
不过叶开的五世祖铁庵公,确实是嘉应州叶家长房的子孙,并不是道滘人。
当时他正在广州游历,作为一个读过几天书,也练过一些武的汉家儿郎,铁庵公毅然投身到了反抗满清的战斗中,但由于怕祸及宗族,于是假托为当时抗清最坚决的道滘叶氏子,化名叶秀芳。
而且他也不是和绍武天子一起牺牲在广州城的,而是在广州城破之前,与岭南三忠之一的张家玉张文烈公,一起战死在了广州府增城县。
原来当年,铁庵公送走幼子与绍武天子幼子后,决定出城去寻找当时还在广州周围坚持抗清的张家玉,但他出城不久,广州就沦陷了,随后绍武帝不屈绝食而死。
于是铁庵公就一直跟在张家玉身边,三月二十八,张家玉来到道滘泥城,但随即被清兵击破,叶邦雄的族叔守备叶品题战死。
余众突围而出,退守西乡,清兵衔尾追击,于七月二日攻陷西乡,叶邦雄六世祖叶如日与推宫王者肱、通判李乙木、都司陈兰谷及守备叶进之、叶文明、胡起新等力战而死。
铁庵公又护着张家玉退守增城,八月清兵与张家玉招募的义勇战于增城,义勇缺乏训练,再次战败,张家玉身负八创,不愿被清军俘虏,投塘而死,绝望的铁庵公叶秀芳也追随张家玉投塘而死。
投塘前,铁庵公将心中的秘密,那就是绍武天子还有幼子在世,并去往南洋的消息,告诉了叶邦雄的五世祖,也就是先前战死的叶如日之子。
随后叶如日之子这一支人,就一直守护这个秘密,海上风大浪大,南洋更是蛮荒瘴疫之地,他们本以为南走的铁庵公幼子和绍武天子幼子已然遇害,没想到不但没死,竟然后人还带着大兵回来了!
身材雄壮的叶邦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叶开也颇为感慨。
满清定鼎天下后,以道滘人有很多人追随张家玉反抗满清为由,将道滘一地之人都打入贱籍,不准他们科考和经商,所以道滘之人,特别是道滘叶氏,日子过得极为凄惨。
而道滘人,也是整个广州周围对满清的反抗意识最强烈的,历史上满清朝廷放宽制度,准许道滘人科举后,叶邦雄的族弟叶缙光就在嘉庆六年考中了举人。
而他考中举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持修建了道滘大坟,将牺牲在那里,追随张家玉抗清的几千人安葬好。
他还与道滘人约定年年祭拜,并书写浩气长存匾额,同时还为岭南三忠立了牌位。
就说这份反抗精神,厉不厉害!嘉庆六年,他们就敢公然祭祀抗清而死的张家玉等人,还写浩气长存匾额,历史上民族革命发源于广东,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了!邦雄,不要哭了,起来,把我道滘叶氏的子弟都集合起来,孤王带着你们,带你们去广州城。
为绍武天子,为如日公,为铁庵公,为张文烈公,为战死在道滘泥城,战死在西乡,战死在增城的人讨一个公道!”叶开轻轻抚着叶邦雄肩膀说道。
“这下好了!我们东莞人有盼头了!”
“是啊!咱们东莞人要发达了,明王竟然就是咱们东莞人,这下咱们东莞不知道要出多少个何忠靖公了!”
“走啊!走啊!把全族老小都拉过来,咱们护着明王进广州城去!”
一听叶开竟然是一百多年前那些道滘义兵的后人,县衙内的东莞士绅都兴奋了!
明王带来了几万天兵,要是再有他们东莞一地的地头蛇倾力相助,大事可成啊!
虽然叶开的祖籍仍然是嘉应州的客家人,但这票兴奋的东莞士绅,立即就把叶开当成了东莞人。
而且,这些兴奋的东莞士绅还明白另一个事实,那就是一百多年前他们东莞人就是反抗满清最坚决的人,几万东莞人光在道滘就战死了两三千,满清本来就待见他们!
而现在明王也是当年的道滘义兵后人,这要是明王被满清打败了,就凭这层关系,满清朝廷还能饶得了他们这些东莞佬,不得全拉到珠江边一刀砍了?
“几大就几大!”
“干啦!”
“干啦!”
一票热血沸腾的人呼朋唤友的就要离去,去为叶大王招募壮士,叶开也相当感动,感觉内心的热血在激荡着,不过他转眼又想到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