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581


归德门西边围观的广州民众,也大声的笑了起来,笑声仿佛穿透了时光一般!
“长善,你这忤逆之贼,竟敢污名我太祖高皇帝!”
阵阵笑声中,一个脖子上盘这条大辫子的旗人站了起来,他不敢看向叶开,而是指着地上的佟佳.长寿大骂!
“看来你是不想让我饶命了,小子,报上名来!”叶开抽出细长的绣春刀,刀刃反射着渗人的寒光!
这个旗丁马甲双腿不自觉的抖动着,脸上的面容也开始变得僵硬了起来,但嘴上却还是哆嗦着喊道:“小...我是..我是乌喇伊尔根觉罗.和贵,我是...我...啊!”
凄厉的惨叫响起,这位高贵的满洲八大姓旗人大爷,直接被叶开一刀砍翻了,喷射的鲜血,洒的叶开满身都是。
清水濠两边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敢置信,一位大王亲自杀人,百年难得一见啊!
“还有谁?还有谁不想孤王饶恕的?”叶开大声的喊着!
“爷们不要你饶,爷们是....!”
噗呲!话没说完,叶开飞奔上去,一刀就结果了他,还想在老子勉强装哔,呵呵!不给你机会!
“还有吗?”
“还有吗?”
又是两声大吼,可惜,整个满城的有种男儿,就这么两个了!
“你们对面,就是谢恩巷!本来孤王是准备给它改个名字的,但孤王今天不想改了,想活命的,一个一个给我过去磕头谢恩,以后就叫旗人谢恩巷!
磕完头,谢完恩,老子给你们两个选择,想离开的,就这么离开,什么也不许带!
不想离开的,去交趾做五年苦役,男子下矿,女子进纺织厂,没长大的,长到十四岁了再去做工赎罪!”
我叶大王狠啊!离开的,不许带任何东西,他们能去哪?
还没有吃食和钱财,一出去恐怕只有饿死在路上,这么一个选择,而且谁能担保已经被叶大王鼓动起来的广东民众不会袭击他们?
而去交趾做五年苦役,不管是矿厂还是纺织厂,在这个时代来说,都是标准的血汗工厂!
后世的996在这些工厂中,绝对是福报了,在这种工厂呆五年,能活下来就算走运的!
“如此盛事!可有人愿意为孤王作书记之?”
将带血的绣春刀扔给了李阿水,叶开向着周围围观的人喊道,能到这来围观的,都是昨天在这归德门下战斗过的人。
“学生可以,大王,学生颇擅丹青,请大王赐我上等纸笔,我愿为此做长卷三幅,铭刻今日大王之天威!”
一个看起来挺落魄的瘦瘦书生站出来喊道,不远处卖肠粉的小贩认出来了,这就是那天,把那个叫做长寿的副都统脸都砸烂了的书生。
“大王请受学生一拜,学生的先祖,正是郭忠节公讳之奇,学生愿随明王兴复汉家,告慰先祖!”
郭之奇啊!鼎鼎大名的潮州七贤之一,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潮州人。
他忠心耿耿追随永历帝四处辗转,最后被清廷杀于桂林,连乾隆皇帝都颇为羡慕的称他为千古完人,忠臣义士。
“忠节这个谥号,是满清给的,待你画完这三幅长卷就来找孤王,孤王要为郭学士重新上谥号!”
“谨遵明王旨意,谢明王大恩!”书生的眼睛里迸发出了闪亮的光,那是对自身前途充满渴望的光!
“学生斗胆,向大王举荐一人,此人乃是岭南夫子李士淳六世孙,文采斐然,可使其为今日盛举做传!”
李士淳,潮州的戊辰八贤之一,抗清失败后遁入阴那山中,拒不仕清,而且潮州民间传说,李士淳当年从北京逃脱的时候,将太子朱慈烺带到了潮州安顿,也算是个大忠臣了!
“准了!孤王正需要尔等忠臣义士之后效命!”叶开笑眯眯的看着郭姓书生。
多好啊!大明的忠臣后裔出来的越多,不就正好可以强化他的声望嘛!
第429章
两广变四广
广州西关,潘家别院,分水刺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轻轻的从肢体纠缠中抽出了自己的手。
他得意的向着大床上看了看,两个皮肤白皙、身材丰腴的女子正如八爪鱼般的缠着他。
爽啊!分水刺非常满意,这潘家果然是顶级富豪,派来伺候他的使女都比南洋小国苏丹的妃子好看。
锦被红浪翻,分水刺抽手的动作把两边的女子惊醒了,左边的赶紧坐起身来,慢慢的给他按摩腰腹,接着把他扶了起来,右边则赶紧起床去拿什么东西了。
“爷!来漱漱口吧!”不一会,右边的女人就只穿着轻纱,端着一碗茶,轻摆腰肢走了过来,原来是给分水刺端涑口的茶水去了。
原本穷苦渔民出身的分水刺,哪见过这种类似制服诱惑的阵仗,当下他张开大嘴,把原本用来涑口的茶水,咕咚咕咚的就全喝下去了!
可是,喝完了他突然想起来,刚才这女子好像是要叫他涑口来着,两个女子任何表情都没有,分水刺自己倒是觉得脸上有些发烧。
不过能呆在锦衣卫中的都是脸皮奇厚的主,分水刺干脆手一伸,拦过一个女子探索了起来。
女子咬着嘴唇配合着分水刺,一边在他耳边轻声问了句,“爷!您还起床吗?”
草!分水刺一下回过神来了,他深吸了一口气,赶紧把手中的女子推远了些。
“起,怎么的不起,今天明王还要召见老爷呢!”
一听明王召见,两个女子眼睛里就更水汪汪的了,两个人使出手段一边为分水刺穿衣,一边极尽魅惑,把分水刺弄的双眼喷火!
“将军!我家老爷想问,您是跟他一起去晋见明王,还是稍后?”
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门外一个潘家的管事轻声的问道。
“让..让潘老哥稍等,我马上就来!”
分水刺赶紧答道,自己去?怎么去?西关离明王行宫这么远,他还不知道路,肯定得跟潘有度一起啊!
潘家大门,潘有度正在等分水刺,昨晚分水刺在温柔之乡享受的时候,潘有度几乎都没怎么睡。
不过他的精神却好得很,因为昨天见识过明王大军的威风后,原来觉得他连累了潘家,恨不得杀了他的叔伯兄弟,都赶紧来跟他套近乎了。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明王军队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战斗力,用潘家一个叔爷的话说,不说别的,明王就算只有这两万军队,也足以击败满清二十万大军,就算不能全有天下,那半壁江山是稳了的。
而且明王还是绍武天子的后人,虽然这位天子只在位了一个多月,但广州人对于绍武天子还是很有感情的。
历史上十一年后的嘉庆十二年广州士绅就为绍武重新修葺了君臣冢。
光绪九年更是举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祭奠活动,所以叶开这个绍武子孙的招牌,对于广州人来说,吸引力还挺不错。
明王行宫,原两广总督署衙,交趾来的文武站在左边,广东投靠的士绅站在右边,交趾文武以黄老四和吴时壬为首。
黄老四是昨晚上到的,粤东门户肇庆甚至比广州还早两天被拿下。
虽然黄老四手里的主力不多,但仍然不是满清高、廉等镇的绿营可以对抗的。
现在满清在广东的武力,已经撤退到了北边的韶关等地,估计是在等满清朝廷的大军南下。
广州投靠的士绅则是以陈甫同、何元石、盘有度等人为首,特别是陈甫同,这老夫子不但为叶开保住了一个完整的广州城,还是岭南三忠陈邦彦的曾孙。
这可是一块金字招牌啊,叶开当即就把陈甫同给当做千金买的马骨给供起来了。
而且人家也确实有能力,虽然做了几十年的教书先生,但陈甫同可不是那种只读书的呆子,反而更像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僚,也不知道历史上他学这么多治国理财的手段,是为了给谁效力?
叶开下首,捏住胡须的陈甫同也十分得意,他原本以为能有一个广州知府就不错了,结果明王不但当即任命他知广州府事,还让他入明王幕僚,分管招揽粤东士绅的大事。
谁都知道,等到明王君临天下,明王幕僚中这些人,至少也是督抚阁部的前程。
“大王,臣陈甫同有事启奏!”得意了一会,想起今天的正事,陈甫同撩了撩官服的下摆就要跪下启奏,叶开赶紧走下来扶住了他。
“先生乃是长者,又是忠良之后,我等汉家君臣不学那满清皇帝视百官为奴仆之举,你站着说话就是”
“谢大王!”陈甫同颇为感激给叶开行了一个礼,他没想到自己一个满清治下的教书先生,明王竟会这样礼遇他,就冲这份礼遇,就该明王得天下!
“大王收复广州,又拨乱反正使交趾重归中土,乃是天命之主,不过如今复兴大业未竟,满清屯兵于粤北,臣以为大王应当整顿官制,重设各官体制,以便北伐!”
叶开笑着点了点头,“先生所言甚是,不过官制税赋等,本王在升龙誓师北伐的时候,已然整顿完毕,总不能刚进广州就称帝吧?”
“不然,大王目前所行之制度,臣已经细细研究过了,交趾、九真、日南三地所行,只是在黎朝旧制上加以改动,而大王北伐中原,所行的不过是明王幕府制。
如今已然得了广州,行此制度就稍有不妥了,因为大王是来复兴汉家的,不是带着交趾人入中原的。
而且交趾三省亦是大王之地,怎么能跟中土汉家行两种制度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幕府制一不能收天下士民之心,二使得交趾与中土又生隔阂,是以臣敢情大王改制!”
摸了摸下巴,叶开觉得陈甫同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既然自己费心尽力的把越南拉回了中土范围,那就不能再行与中土不同的制度了!
而他这明王幕府,说起来也确实不够大气,有一种私人幕僚团队的感觉,很像是一个参谋机关,不像是国家的行政机构,看来自己原来所想的,确实有些不妥!
看到叶开有些动容的神色,陈甫同有些兴奋的接着说道:“臣建议大王为绍武天子、隆武天子、南唐大王举行祭祀大典后,再于广州祭天誓师一次,以此昭告天下,明示大王乃天命之主,是兴复汉家的英雄。”
“大王,臣也同意陈知府的意见,交趾三省与中土行两种制度确实不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