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81


武文鸯在心里小小的算了一下,这些清军要想通过十几公里的滑水山,照这个损失速度下去,能有一半人或者走出森林就不错了,他还在一具尸体上,看见了少年近卫军特有的三棱军刺。
武文鸯把这把三棱军刺拔了出来,这种由明王设计的军刺造价很贵,哪怕对于一个少年近卫军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
果然武文鸯在军刺的握柄上,看见了几个蝇头小字,广南平顺府怀安县黄汉尊。
这把叶开按照后世53式步骑枪刺设计的三棱军刺,实际上还比较粗糙,钢的硬度也还不够。
但由于它能很好的安放在1796式燧发枪上,受到了少年近卫军的极大欢迎。
而且硬度不够是相对于后世来说的,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坚硬的,破甲能力更出色,一般的棉甲和扎甲只要被全力捅实了,基本都能捅穿。
“这人是来复枪团二营的,我见过,抠门的不行,吃完一个米饭团都要把手指舔干净的那种,他都把如此珍贵的枪刺丢了,要么是被杀了,要么就是遇到扎手的清军了!”
分水刺也凑过来看了看,他跟武文鸯一样,原先都是少年近卫的一员。
不过武文鸯是因为更擅长冷兵器肉搏被调入锦衣卫,分水刺则是因为多次殴打战友,被惩罚性的编入更加辛苦之锦衣卫的。
“不会是死了,因为少年近卫军最少也是以五人小队为基础单位活动的,死了的话会有战友把他的军刺收回去,少年近卫军没有丢下同袍的习惯。
而急于逃命的清军,没有击杀一个班少年近卫能力的,他们一定是遇到了极为扎手的清军!”
武文鸯摇了摇头说道,他刚说完,分水刺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极为扎手的清军,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他们遇到清军的重要人物,摸到了一条大鱼!
。。。。
和琳和制台跑不动了,牺牲了几十个番子佐领的健锐营后,他成功的逃脱了杨有根的围攻。
不过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刚跑出不远,他就又遇到了一支搜山的少年近卫,原来叶开也差不多在寅时,就把休息了一下午的少年近卫,给放进了滑水山中。
他们五人一队,按照一个班的建制展开搜捕,而且每个班还配了一条最擅长山地搜寻,叶开特意从重庆府周围高价买来种犬繁衍,并进行训练的川东猎犬。
川东猎犬又叫邻水狗,机警聪明,性格猛烈、行动敏捷,战斗欲望强烈,更重要的是嗅觉敏锐。
哪怕和琳又舍了几个戈什哈,把这一个班的少年近卫阻挡了一刻钟,但最后还是被凶狠的川东猎犬给找到了。
现在,绝望的和琳被堵在了一个入口极狭窄的山洞中,身边也就剩下了三个戈什哈,至于德泰和达尔吉善以及额勒登保,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不过追着他们的少年近卫也只剩下了两人还能作战,其余的轻伤两个,重伤了一个,重伤的就是那个丢了军刺的黄汉尊。
等武文鸯和分水刺赶到的时候,两个还能战斗的少年近卫,正在试图强行往山洞里面钻。
但这样做的危险性很高,因为和琳他们手里至少还有一杆火铳,这么狭窄的山洞,要是他们开火的话,追进去少年近卫们都没地方躲。
“愚蠢!这么去和送死有什么分别?这又不是什么溶洞,进去能有多深?找些湿柴来,在把你们身上的橡胶鞋和皮带都取下来,生火熏死他狗曰的就是!”
分水刺黑着脸,嘴里极为嫌弃的说道,他是被少年近卫给变相开除的,心里一直不痛快!
武文鸯则走过去,笑着拍了拍两个少年近卫的肩膀,示意他们赶紧照办。
两人看了看武文鸯军服上的上尉肩章,点了点头就匆忙寻柴去了。
分水刺则装完了哔后,乐呵呵的在跟对着他龇牙咧嘴的川东猎犬套近乎。
“兄弟是几期的?这是谁的军刺,那位兄弟伤的怎么样?”武文鸯走到腿上绑着简易夹板的少年近卫班长身边问道。
“回禀上尉先生,我是三期的,谢谢您帮忙找回了黄汉尊的军刺,他小腹被捅了一下,我们已经放了红烟,医护兵应该快到了。”班长强撑着站了起来给武文鸯行了一个军礼。
“我是二期的,去年调到锦衣卫去的。”
武文鸯笑着拿出了一直随身携带的少年近卫军结业勋章,又从包里小心的拿出了一包,包装精美的烟盒,然后从中抽出一根带了过滤嘴的香烟递给班长!
“哟!中华!谢谢兄长!”班长一下来了精神,叫兄长是近卫军中的规矩,新少年近卫必须称呼已经结业的老近卫为兄长。
中华当然就是后世那种中华啦,卷烟这种暴利玩意,叶大王怎么会放过,用这玩意收人头税比用盐收人头税文雅多了,也文明多了。
盐不吃不行,烟却可以不抽,你一包盐卖八十块,绝对会被骂遍十八代祖宗,一包烟卖八十块,那就是‘兄弟可以啊!抽这么好的烟了!’给人的体验完全是两种极端。
“咳咳咳!别烧了!咳咳咳咳!”没过多久,撕心裂肺的咳嗽从山洞里传了出来。
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山洞,是特么的一个野狗洞,里面就几平米大小,硫化橡胶的毒烟一进去,里面的人就受不了,只能哭嚎着出来投降!
第448章
这不是改朝换代,这是革命
广州西关,泮塘,还是叶上林的花溪别院,与一个月前惊慌失措的样子不同了,潘有度、叶上林、伍秉鉴、卢观恒四人的脸上,春风满面都不足以形容,连四大家的下人们最近都抖起来了。
原本他们冒险来搞事造反,那是因为个个都投了大钱在广安,叶大王一造反他们不跟进,那就只有等死。
因为他们把本来应该报效给北京城八旗大爷们的本利,都给折进去了!
所以一是为了能捞点养老钱,二是为了保命,四人稀里糊涂的就走到造反的路上来了。
但现在,他们赌对了,因为据传来的消息说,叶大王在英德县摧破了满清二十万大军,杀的是尸横遍野,北江水都变红了。
这一下,所有人心里都敞亮了,明王这不是胜利,而是摧枯拉朽的大胜,有这样的大兵,至少一个南北朝是跑不掉了的。
“思贤啊!你的意思是说,明王不会要了咱们在广安的产业,那些产业还是属于我们的?”
卢观恒难以置信的向一个坐在他下首的小胖子问道,小胖子叫卢成字思贤,他老豆就是那个借了几百万银,一口气砸进广安开煤铁矿的‘脑铁’,脑子铁定出问题的那位。
老豆赌博失败,小胖子卢思贤也不得不离开了好不容易混进去的粤秀书院,被送到了复兴大学上学。
本来以为是全家躲债的凄惨事,结果没想到,歪打正着煤矿还在不说,卢思贤的父亲还因为投靠投的早,还得了个不小的官,连带着卢思贤也水涨船高起来了。
这不,复兴大学有意内迁到广州来,复兴大学副校长,明王的族三叔,嘉义伯叶福顺,就派他到广州来事先打探一下。
忙于战事的叶开,也亲自在英德召见了他,让他去广州的时候,顺便给十三行的四大家吃吃定心丸。
卢观恒就是小胖子卢思贤的大伯,他父亲砸进广安的几百万银两,也大部分都是卢观恒筹措,不,应该就是卢观恒投的。
所以有了这个身份,他才会被叶开选中前期过来安抚下四大行首。
“大伯,你以为明王是乾隆老儿那样的所谓‘明君?’
我跟您说吧,明王乃是天命复兴华夏的千古一帝,您几位的产业虽然大,但还入不了明王眼中。
明王要的是大兴工商,需要的是大家把钱都投到工商上来,这煤矿越多,铁矿越多,也才能有更多的枪炮去复兴华夏,也才有更多的商品和泰西白夷贸易,才能更好的把咱们国家建设好。
所以明王陛下是不会来夺自己臣子产业的,在英德时,明王亲口对我说,两广之人乃是他的乡党,国朝初创,正需要大伯这样的乡党支持呢!”
卢思贤说的全是泛泛而谈的话,实际上他到复兴大学还没上几天学呢。
所以为什么要大兴工商?
为什么不直接吞了四大家的产业?
为什么非要去和泰西白夷贸易?
他也不是怎么清楚!
按照小胖子的理解,他大伯这样的‘大肥猪’,那正好杀了吃肉啊,得了他们的亿万家产,造枪造炮打天下去啊!
所以叶开的意思,他也不明白,他所有的话中,最有信息量的,就是明王要把两广人当成乡党,要倚重他们!
其实是小胖子卢思贤见识太浅的缘故,要是在英德和叶开详谈的是潘有度,这位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又跟着自己船队去过南洋的人,就会明白叶开想干什么了。
现在的中国在满清的统治下万马齐喑,整个中国,也就广州这边有那么一点资产阶级的意味在里面。
要大兴工业,完成工业化,总需要帮手吧,总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让叶开一个人干了吧?
关键他也干不了啊!
就拿佛山来说,现在它就是整个中国的商业重镇,号称天下商贾聚集,连广州城都远不及。
哪怕放到全世界来说,佛山的冶铁、纺织业、陶瓷与漆器等物的工艺水平,那也要算是很不错的了,是很有竞争力的工业基地。
叶开现在虽然打着兴复明朝的名义,看起来好像是想当一个朱洪武。
但实际上,叶开自己知道,他现在进行的不是一个旧式的王朝更替,而是一场有些软弱和妥协的资产阶级革命!
不过虽然它软弱,它很大程度上会妥协,但它仍然是一场革命,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没有一票既得利益者支持,光靠叶开一个人搞得了什么革命?别到头来把子孙后代的命给革了!
至于为什么不能当一个旧式的君王,因为时代变了啊!
现在不是以前搞定中国本土,就等于搞定全世界的时候了,这时代更像是春秋战国。
英吉利居于海岛之上,有海军和海峡两重天险,又有吸收欧洲大陆精华的资本,还有一支小而强的陆军,约等同于秦。
法兰西人才辈出,武德充沛,他们现在已经革了路易十六的命,相当于完成了变法的魏国,拿皇上老近卫,那就是魏武卒啊!
其余欧洲各国甚至哈士奇也算一票小强。
但中国虽大而富,却兵不精械不利,充其量是个夸夸其谈,空有鱼盐之利,建了个稷下学宫,就以为是当世文宗的田齐国。
他要是不革命,不把古老的中国拽入资本主义中来,哪怕完成了统一大业,那也只能延缓这个古老国度,继续向深渊下滑的速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