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581


人慢慢的到齐了,现在的锦衣卫,虽然人数只有几百人,但也有四个主要的派别。
一个是以李大监为首的原黎朝皇宫内侍和宫女,都是一些没了什么牵挂,或者不愿意去过平凡日子的不安生家伙,当然里面还吸纳了一些顺化皇城的西山朝内侍,以及嘉定城广南阮家的内侍。
第二个是叶开自己从各个军队中精心挑选的‘特种兵’,包括武文鸯、李节耀、分水刺等人都是这么来的。
第三个是何和仔这种受不了军队中纪律,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特长的各种奸商、海盗,邪教徒组成。
第四个就是负责他贴身安全的禁卫,以黄忠仝和阿山为首,这里面都是些武艺高强的大内高手,是叶开能掌握的最贴身武力,当然他们也偶尔会被派出去执行保护或者刺杀等高精尖的活计。
但现在这个配置,用在控制广安和广南是做够了,可是要控制四广甚至进攻全国那就远远不够了!
职能重叠,权责不清,长于战斗,短于渗透和宣传乃至情报工作,这哪是锦衣卫,完全就是战狼嘛,所以必须要进行改革!
第453章
北镇抚司与定国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叶开轻轻的敲了两下桌子,众人都停下了吃喝看着他们的大王。
叶开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这里的人都是他最亲近,也是最放心的人。
因为要是一般人的话,得到叶大王赐宴那是大气都不敢出的,而这些家伙虽然也如坐针毡,但至少还能吃喝得进去。
“诸位都是我最亲近的人,你们也知道,在大明,锦衣卫是干什么的,而我们的锦衣卫又只能干些什么?
显然我们现在并不能称为锦衣卫,所以今天召集你们来,就是孤王准备将锦衣卫的职权和权力,进行扩大!”
叶开一说到要扩大锦衣卫的职权和权力,所有人都是一副来了来了的表情。
在他们的心中,叶开要做的是比洪武大帝还险,还困难的事情,因为洪武大帝反元的时候,那可是天下群雄并起,而现在呢,几乎就是叶开一个人在跟满清对着干。
这样胆子比天还大的雄主,要么不设立锦衣卫,而一旦设立了,怎么可能不大兴锦衣卫呢?
不大兴锦衣卫,谁去为叶大王查抄满洲贵族的田产珍宝赏给有功之士?不大兴锦衣卫,叶大王怎么睡得着觉呢?
“我意将锦衣卫按照大明的旧制,分为南北镇抚司两个部分,不过跟大明旧制稍有不同的是,我们的锦衣卫由北镇抚司主内。
其包含孤王的禁卫营,负责驻跸仪仗的銮仪卫,监察各地官员不法事,以及民间团体的听风处,合计三个部分,设指挥同知一人总览,其下设指挥佥事三人,分掌三处。”
叶开慢悠悠的说完,看了看酒桌上的众人,见他们并没有什么诧异的神色才继续说道。
“北镇抚司指挥同知,由李大监担任,禁卫营还是由黄忠仝负责,銮仪卫由阮福诚负责,听风处则归吴文楚辖制!”
“老奴!叩谢大王天恩!”被任命给北镇抚司指挥同知的李大监喜出望外,他离位跪伏在地上,眼泪簌簌的往下落。
“老奴刑余之人,还是前朝余孽,不想得遇大王如此恩遇,让老奴能到外朝为臣,臣必当竭尽所能,报答大王!”
李大监确实喜出望外,像他这样的年龄大了的老太监要在黎朝,那基本就是往冷宫里一扔自己自生自灭去,还想担任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同知这样的亲近高官,做梦呢!
只是叶开却不太相信这个老太监的,这家伙快成精了,演技绝不在自己之下,谁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实际上叶开为什么要把李大监弄出来做北镇抚司的指挥同知,就是因为北镇抚司的管辖范围,是随时可以调整的,特别是听风处,完全就是权宜之计。
因为这玩意就是特务统治啊,来自后世的叶开,可是知道过度利用特务对内统治之坏处的。
强如永乐大帝那样的狠人,都有被纪纲架空的危险,就别说他了!
叶开觉得,自己在治国上,就算加上后世的见识,那也远远不如永乐大帝这种真正的狠人皇帝,所以特务统治对叶开来说,是一把真真正正的双刃剑。
但他又不得不设,因为他要进行的是一场革命,中国这么大,没有一个自己捏在手里的特务机构,你指望全天下的士绅都配合你搞工业化?都乖乖的缴纳商税农税?
甚至就是现在复兴军中的某些人,他们最后会不会变成既得利益的反对者?哪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前期一个相对强大的特务组织是必须存在的,不然他呆在皇宫中两眼一抹黑,怎么能把中国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道路上硬拉呢?
而李大监无依无靠,能活多少年都未知,是叶开最放心的人选,完全可以来个人死政息。
同时具体负责听风处的吴文楚,又是西山军余孽,既是孤臣,也翻不起什么大浪,还有李大监看着他,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黄忠仝是叶开的最后一道防线,还娶了是叶开的堂姐,一向对叶大王最为忠心。
至于阮福诚,听名字就知道是原先的广南王室了,而且他还不仅仅是王室这么简单,阮福诚的爷爷,当年是陪着叶开到法国去请援军的广南文官之一,阮福诚既是宗室,又有这种关系,管理銮仪卫正合适。
只是跪下地上的吴文楚,颇有些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叶开把他带在身边,是为了方便掌控和消化西山军余部。
但现在看来,这叶大王还真要用他当官,而且不是什么普通官!
锦衣卫听风处,只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什么衙门了,叶大王这胆色,或者叫气魄,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阮光中在广南人中称得上是雄才大略,但比起孤王来,他还稍逊了一筹,所以一统天南又进军中原的是我不是他。
不过虽然我与阮光中是争天下的对手,但并不是仇寇,这也是我留阮光赞一条命的原因。
现在广安、广南已靖,再也没有什么黎朝、西山朝、广南国了,尔等阮光中余部,只要有才能,愿意一展所长,孤王当一视同仁!”
叶开真诚的看着吴文楚说道,吴文楚也抬起头与叶开对视了片刻,片刻后,这个曾经阮惠最为心腹的大臣低下头去。
“大王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更兼雄才大略,光中皇帝确实不如大王,吾闻仁君不绝人之嗣,诚哉斯言,归仁府吴文楚,愿为大王效死!”
吴文楚终于真正的低了头,抛开广南阮家的恩怨不谈,叶开与阮惠之间确实是没有什么仇恨的,只是争天下的对手而已。
哪怕他们受吴仁静的怂恿,去刺杀了阮福映,叶开仍然为阮惠保住了一条血脉,这份恩情不能不说是很大。
而且同时也证明了,叶开确实在气度方面要胜过阮惠,因为要是阮惠和叶开调换一下,吴文楚相信,阮惠绝对会把叶开的子嗣斩草除根的。
两相对比,叶开不仅仅比阮惠有气度,更仁德,还更加体现了叶开的自信。
因为叶开哪怕就算留着阮光赞一命,也从未担心他能翻起什么浪花,更敢于提拔任用原西山朝的大臣。
看着吴文楚心悦诚服的低头,叶开满意的点了点头,“吴卿,孤王还知道,在顺化一带还有更多的原阮光中收揽的文武才,藏匿于山野间,孤王欲招揽他们,吴卿以为如何?”
顺化以北为广安,顺化以南为广南,这曾经是叶开变越南为两广时候的安排。
但顺化的归属实际上一直是未定的,因为这里是阮惠的老巢,阮惠毕竟是纵横越南几十年的英雄人物,在顺化一带,心里念着阮惠的人还是不少的。
所以叶开把复兴大学设在了顺化皇城,不仅自己兼任复兴大学校长,还让自己的三伯,也就是何钰儿的公公叶福顺坐镇顺化城,既是顺化知府也是复兴大学的副校长,这些安排,就是为了镇住顺化城的原阮惠支持者。
乃至到了定身份的风波袭来,叶开这才安心了一点,但他仍然无法确定顺化极其周边一两个省中,到底有多少原西山军余孽隐匿了下来。
而现在,时机成熟了,他要北伐,需要精锐的老兵和熟悉政务的官员,正好把顺化周围几省的西山军余孽给找出来。
当然叶开不是要害他们,而是真正的要给他们官做,给他们上战场搏富贵的机会,虽然很多人会死,但那就是他们的命不是?
“微臣领命,不过大王要想将顺化一地的文武才都收入囊中的话,臣要向大王举荐一人!”
吴文楚在心里迟疑了一下,心里不由得佩服的叹了口气,明面上看是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实际上还是为了把他们这些西山余孽都搜出来。
不过既然已经投靠了,那就不能三心二意了,吴文楚其实在心里也觉得,那些呆在顺化的人,出来为叶大王效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叶大王堂堂正正,让他们无法回避的阳谋,他们这些原西山朝余孽搜出来了,顺化就会彻底安定下来,而他们死了的就死了,活着的做了高官,也不会再想着阮光中了。
“吴卿要举荐谁?不妨说来听听!”
“臣要举荐济州知州陈文纪,陈知州是黎朝戊戌年进士,在广安素有盛名,只要大王派陈知州前去,至少可得饱学之士数十,悍将百员,百战精兵数千!”
陈文纪!叶开点了点头,这位是阮惠手下最重要的文臣,不同于吴文楚这样的武转文,陈文纪是个真正的文臣。
此君年幼家贫,父祖都是贫苦农民,但他却极为好学,当时他家里缴不起束脩,陈文纪就跑到一家私塾窗外偷听。
私塾先生本想赶他走,不想考教之下,发现这位学的比他任何一个学生都好,为此私塾先生不但收他束脩,甚至看他经常吃不饱饭,还供他一顿午饭。
陈文纪也没辜负他老师的期望,哪怕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但饿着肚子的陈文纪学识水平却在突飞猛进!
终于他在1777年考中顺化省试头名解元,1788年又考中进士,在越南声名远播,后被阮惠招揽到了麾下。
历史上阮福映定鼎越南后,强招隐匿在民间的陈文纪出来做官,陈文纪不从,跳香江自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文纪的不凡,要知道阮福映攻灭阮惠后,可是把阮惠手下的文臣,比如现在都在叶开手下混饭吃的吴时壬,潘辉益等人拉倒河内的文庙当众抽鞭子的。
而陈文纪不但没挨鞭子,阮福映还屡次强迫他出来做官,可见这个人的不凡。
叶开在回忆陈文纪历史上的事迹,吴文楚却以为叶开还有疑虑,要是他又把手一拱,真切的说道。
“大王若真想将顺化等地之人收为己用,陈知州绝不可少,况且陈知州身体较弱,若乘大海船千里远行,恐命不久矣,请大王怜悯!”
叶开稍微思考了那么一会,他点了点头,“明日你先带陈文纪来面见孤王,如果确实胸有丘壑,孤王就准你所请!”
陈文纪才华肯定是有的,但叶开要亲自见一面,确定一下这个陈文纪,到底是真归降还是有其他的心思,要是真有归降之意,叶开就准备实行他心中的下一个计划了。
那就是将顺化的西山军余孽收拢之后,叶开准备将整个越南分得再细一点。
顺化以北为广安不变,将顺化以南到平顺府以北,包括归仁城在内,新设一个广顺省。
巡抚就让陈文纪去担任,同是将樊文才派往沱瀼担任复兴海军沱瀼军港镇将,授海中少将军衔。
樊文才在阿山的牵线搭桥做媒下,竟然还真娶到了一个叶家的远方小姐,也算是叶开的远房堂妹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