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581


这无关国体,乃是商人的本性,要是英国人敢动暹罗,叶开就要让他们所有人狠狠的亏上一把!
“另外通知曼谷的黄家和谢家,打通吞武里老王宫的‘路’,一定要更加谨慎,这条线不容有失!”
叶开拍了拍刘崇汉的肩膀,后者也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吞武里城的老王宫里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郑信的儿子努起王子。
是的,郑信的儿子现在还在世,当然这不是在郑信的大儿子,召水王子早就被素拉.辛哈那杀死了。
这个努起王子之所以还可以活到现在,那是因为他的生母就是拉玛一世的长女,拉玛二世的亲姐姐大奇王妃。
对于自己的亲外孙,拉玛一世当然不会轻易的杀死,所以现在努起王子和母亲大奇王妃,两个妹妹欧拉尼公主和丽桑婉公主,住在吞武里的老王宫。
早在五年前,叶开就已经在布局了,拉玛一世要真的不识相,叶开也不介意来引爆这一颗炸弹。
不知道外孙要杀外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
第454章
叶大王的样板戏
被英国人摸了老虎屁股的叶大王正在发火,而美美的吃一顿丰盛午餐的湖南民夫们正张着嘴,笑呵呵的在看戏。
正宗的戏,还是大戏,由隶属于锦衣卫宣教司的宣教队组织的,实际上宣教队这个类似后世军队文工团的玩意早就有了,只不过刚刚被划进锦衣卫宣教司而已。
几个用木板搭建起来的戏台上,四周围着人山人海的湖南民夫,他们在马鞭和棍棒的威慑下,规规矩矩的坐在地上,目不转睛的看着戏台上的人表演。
实际上也没什么好看的,总共也就三个样板戏,现在正在表演的,是第一个样板戏。
主要讲的就是岭南三忠的张家玉,以及跟着张家玉一起战死的,叶大王先祖铁庵公叶秀芳的事迹。
当然,没什么好看的,这是叶开的认为,但在这个时代,京剧还是雏形中的雏形,这种舞台表演剧,是这些湖南民夫甚至复兴军的士兵们闻所未闻的。
他们就像是后世人第一次看大片一样,目不转睛的盯着,生怕错过了一个瞬间。
当舞台上饰演到张家玉突围回家的时候,剧情达到了高潮,因为此时,张家玉的祖母陈氏、母亲黎氏,妹妹张石宝都投水自杀。
他的妻子彭氏被清兵捉获,大呼:“我是张总督夫人,贼敢辱我?”还是被清兵斩断肢体而死。
其余张家玉的叔父兆凤、兆麟、兆虬及其婶母阖门三十多人,皆被清兵捉获,无一人投降,都大骂贼兵,被清兵戮杀而死。
两个宣教队的队员踩着特高的高跷,将水通过几根满是小孔的竹管,淅淅沥沥的淋到了舞台上。
舞台上,饰演张家玉的演员正在表演雨中大哭,他一声声念着亲人的名字,在一堆堆尸体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湖南民夫还没怎么样,周围负责纪律的复兴军士兵,好多已经泪流满面了。
“臣无似,今力竭,不能为矣!”最后,身背七创的张家玉跳河自尽,殉了大明朝。
张家玉身边,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仰天大呼,随后向着广州的方向叩拜三下,也追随张家玉投河殉国。
顿时雷鸣的掌声传来,因为这个投河的,正是叶大王的祖先,增城守备叶秀芳。
完毕后,就是第二个曲目。
这是歌颂我叶大王的,故事编的比常先生溪边看小鱼要合理一点。
讲的就是叶大王从小生在南洋,见惯了土著、西夷人欺压汉人,他问父亲这是为什么?
父亲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汉人没有自己的国家。
于是小小年纪的叶大王就此立志,他要重建中华,给全天下的汉人一个家。
故事在叶开看来,稍显有点平淡,但其中夹杂了一个叶大王为救伙伴,智斗土著酋长的故事。
其中饰演土著酋长的演员肥肥胖胖的,被八九岁的叶大王戏弄殴打,丑态百出,增添了不少喜剧气氛,逗得所有人笑个不停。
一个曲目大约在四十分钟左右,连续看完两个后,自然又有宣教队的队员下来教这些湖南民夫,用蹩脚的官话唱起了复兴军的军歌。
民夫们开始都还很害羞,但跟着唱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甚至还比起了谁的歌声大。
前世好歹在解放军中混了十来年,这些调动气氛拉近距离的手段,叶大光王看都看会了。
但对于不管是经过简单培训的宣教队队员,还是民夫们来说,都很新鲜,一个个就跟在KTV里面一样,玩得不亦乐乎。
歌唱完了,下一个曲目就开始了,这个叫做的曲目,也是叶开参与编剧,专门针对眼前这些兴致勃勃民夫等一类人的。
“哎呀!今日就院考放榜日了,不知道有没有我的名字哦?绣娘还在家里等我呢,考不中怎么回去见他哦?”
人刚上戏台,一声长沙府口音就把湖南民夫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其实前两场戏,这些湖南来的民夫们都没太听懂,最多也就懂了一半。
虽然官话比白话好懂一点,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听懂的,而这会,直接是长沙口音,在场的大多数都能听懂一二了。
“中了!我中了!”戏台上身穿青衣的书生在一张黄榜上左找右找,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名字,过了这个提学大人组织的院考,那就是秀才了。
舞台上书生兴高采烈的,舞台下一群民夫们也乐的眉开眼笑的。
因为自己或者后代考中秀才,基本就是这些民夫们能摸到的最高门槛了。
谁少年时没做过自己成为秀才的梦?谁没幻想过后人中有人能考取秀才呢?
不过台上秀才的运气不太好,他刚考中秀才不久,清军就来到了湖南。
这个刚刚考上生员不久,妻子手里还抱着两个月大孩子的秀才,面临着两个选择。
一个是跟邻村的同年一起,去剪掉辫子去当一个顺民,而且他有秀才功名,只要肯剪辫子,就能直接做官。
二是去寻找王师,抗清报国,秀才拿起剪刀又放下,始终做不了决定,
这时候,秀才的妻子抱着孩子进来了,秀才把自己的纠结给妻子一说,没想到妻子将手中的孩子往桌子上一放,眼神坚定的看着秀才说道。
“妾虽是女子,但在深闺中也知道忠义二字,国家有难,夫君怎能不思报国反要屈膝投身贼寇呢?
何况剃发易服了,还有何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祖宗?如今国家危难,君当死战!”
于是秀才选择了千里去寻王师,报效国家,他邻村的同年,则剪了辫子去当了满清的官。
几年后,王师战败,秀才被俘,临死前他让人设法通知妻子和族人,让他们隐居深山,后人不许出来为东虏效忠,随后英勇就义。
而同时,邻村的同年帮着满清迫害乡亲,杀害义士,已经坐到了知府的位置。
故事到这里当然没完,一个童子敲着锣从台上走过,嘴里大喊着‘乾隆三十年咯!’,众人这才知道,时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
一百多年后,秀才的后代由于遵循着秀才不准出来效忠满清的祖训,已经过得极为困苦了。
家里仅有的几亩薄田,因为缴不起秋税刚被贱卖给了同村的大户,妻子生了病,他也拿不出钱去抓药,孩子坐在地上只喊饿。
这时,门外传来了喊声,原来村里今年去服徭役的人就有他,这是要征发民夫,去给会城长沙的老爷们休园子。
村老带着一个腆着肚子耀武扬威的军官过来了,从谈话中得知,这个耀武扬威的军官,正是一百年前秀才的邻村同年,那个剪了辫子投靠满清家伙的后代。
秀才后代绝望的看着这一切,他家徒四壁,妻子病重孩子年幼,他要是一走,这两都活不了。
而他面前这个挺着肥硕大肚子的军官,家里良田万亩,仆役数百,军官夫人生病不但有会城的名医医治,连熬药都是专门有丫鬟守着的。
“这天也,你是非不明何为天?这地也,你不辨忠奸何为地,忠臣义士家病饿而死,屈膝变节者高官富贵,天理何在,人德何存?”
看着这些,想到祖先的选择,秀才后人坐在门前指天骂地的大哭。
“穷棒子,还敢提什么天地不公,来啊!给我把他家给扒了!
这天地,是老爷的天地,就该老爷骑大马吃山珍海味,老爷让你有地方住,你才能有房子住,你们这些穷棒子,就该世代受穷,谁叫你祖宗脑子不灵光?”
得意的大肚子军官,一脚就把秀才后人踹翻,手下的兵丁冲上来把秀才破屋子给扒了,生病躺在床上的秀才妻子也被拖出了屋,哭泣的孩子也被踹的老远。
哭泣、惨叫、嚣张的笑、残忍的军官、凶狠的兵丁,被拆毁的家,无依无靠的妻儿,熟悉的乡音!
这一件件,在场的民夫们,几乎都遇到过一两样,就算没遇到过,也一定有亲人遇到过!
瞬间,这一幕一下就把以长沙府和衡州府人为主的湖南民夫们激怒了。
震天响地的痛骂声如同山呼海啸一样的爆发了,他们当中好多人,其实这次会到广东来,差不多都是这样被蛮横的军官抓走的。
家里没有生病妻子,就有生病的老父母或者孩子,七月正是湖南收早稻的的时节,现在他们被抓走了,家里人谁来照顾?
早稻烂在地里,可秋税却一分都不能少?日子该如何继续?
说不定就要像台上的秀才后人一样,被收了田,抢走了家里的鸡鸭,全在只能哭嚎着等死!
压制不住的愤怒和担忧,将两万湖南民夫彻底点燃了!
舞台上的戏目还在继续,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几个身手很好的黑衣人出现,他们打跑了大肚子军官,救走了秀才后人。
原来,他们是当年和秀才一起抗清的英雄之后人,他们救了秀才后人,告诉他在南面有更多跟他一样的人准备起来反抗,建议秀才后人给他一起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