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581


二、下达向华人民众开枪的军官,以及杀死杀伤华人民众的七名士兵必须于二十七日前,押送香山县衙,明王陛下可以保证他们受到公正的审判!
三、此次事件,华人所受的财产损失,以及所有致死和受伤者的赔偿,由濠镜葡人议事会负责赔偿。
四、濠镜葡人总督何塞.曼努埃尔.平托,议事会会长阿马尔科必须亲自到广州城赔礼道歉。
五、从法令下达之日起,所有澳门葡人家中的华人侍妾、侍女、仆役全部无条件放归,并必须赔偿三月的薪水。”
李大监笑眯眯的向卡斯特罗宣读完叶开刚刚下达的诏令,随后把诏令递向这个还是无法起身,只能由人用担架抬着的葡萄牙人。
“不!国王陛下的条件太苛刻了,平托总督不会答应,议事会也绝不会答应的!
这相当于放弃了我们在濠镜的所有权力,这接近于要驱逐我们了,就算总督和议事会答应,我们也没办法说服军队和市民。”
卡斯特罗声嘶力竭的喊着,确实太苛刻了,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看来的话,他们在澳门生活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里面,一直和中国的朝廷相安无事。
明末还有不少的葡萄牙雇佣兵为大明作战过,到了清朝定鼎,他们也是老老实实的一份子。
为此全面锁国的满清,还给葡萄牙人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他们每年可以通过粤海关与清朝进行有限额的贸易,前几年英国人还因为这个优待,准备进攻澳门的葡萄牙人来着。
而现在,叶大王根本不给任何的反冲时间,直接下达了通牒,这五条,基本上就把葡萄牙人在澳门生存空间几乎完全压缩,可以说是间接收回了他们和明清两朝约定的特殊权力。
“不!先生,你肯定有办法说服包括平托总督、议事会,以及所有在濠镜的葡人市民的。
因为在给出这个五条意见的同时,大王已经下令复兴军第一军第二师,近卫军全体,汉儿效节军北军开始集结,总人数高达一万一千人。
同时,海军南海舰队也在已经在濠镜外海集结完毕,从现在起,一直到你们接受以上五条诏令为止,濠镜只准华人出,不准任何人进,一滴水,一粒米也不准进!”
李大监阴笑了一声,濠镜这屁大的地方,连饮水都需要靠内地供给,葡人纵然有上千军队和一千余武装市民又如何?
根本不需要发动战争,只需要团团围住,不出一个星期,全得玩完。
。。。。。
“大王,濠镜夷人一向恭顺,与我朝并无多少冲突,如今据闻满洲嘉庆帝以名将阿桂为帅,又拣选了二十万大军南下,何必在此时收拾这些夷人,派个官员去申斥一番,在勒令他们交出凶手就是了!”
平和殿中,伊朝栋在向着叶开进言,在老夫子看来,现在唯一的大事,就是打垮满清,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不过叶开有叶开的考虑。
澳门葡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特别特殊的存在,就比如在刚刚过去的乾隆年间,负责外贸的除了十三行以外,还要加上葡萄牙人。
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澳门一直是鸦片战争以前欧洲人窥探内陆的主要渠道。
但现在,叶开要搞工业化,势必也要开国,澳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恰恰还要注意,别让澳门成为欧洲人给叶开捣乱的庇护所。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最近就在澳门的十六柱,修建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濠镜大楼,这可是按照堡垒标准修建的,目前正准备从暹罗启程的马嘎尔尼就准备入住这里。
叶开必须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入驻之前,控制澳门,不然让英国人摆这么一个窥探前哨在自己不能掌握的地方,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同时,澳门的不加劳兵工厂,也是叶开所垂涎的,现在叶开不缺煤铁了,却缺少兵工厂中最重要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以及机械设备。
而不加劳兵工厂,正好全部都有,还就摆在叶开的眼皮子底下,他忍得住就怪了!
只要拿下了不加劳兵工厂,叶开就能把复兴燧发线膛枪的年产量,提高到七千支每年。
现在汉儿效节军的火器率才达到六成,线膛枪更是只有不到两成,被迫只能玩冷兵器。
而目前叶开的兵工厂,滑膛枪年产量也只有一万一千支左右,线膛枪才三千支,野战炮的产量更低,一年才三四十门,完全不能满足目前战斗所需。
他都准备用五倍的资金,入股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兵工厂,缺枪缺炮都快成为叶大王的心病了。
还有目前击发枪的研究进展缓慢,叶开都把德莱塞针刺击发枪的原理做了大概的说明,但就是研究不出合格的产品。
便捷的左轮手枪研发也是一样,造了个原始的实验型,结果漏气,开一枪稍不注意的话,泄露的蒸汽能把使用者的眼睛给烫瞎!
至于锥形弹的研发,同样困难重重,金属定装弹更是无从谈起,奇了怪了,明明他知道大概的原理和模样,这算是开了大外挂了吧,但就是差那么一线,总也做不出来!
这就像只隔着一条布了,但就是进不去,憋得叶开心烦意乱的,他想着收了不加劳兵工厂,里面的资深工程师和技术工多,说不能在研发上有些收获。
所以,叶开不是真要致澳门的葡萄牙人为死地,他其实是想把澳门的葡萄牙人收为己用,因为葡萄牙过几年就要被法国人攻陷,他们很快就会成为亡国之民。
同时这些澳门葡人也在远东生活了两百年,早已熟悉了这边的生活,不管是那千余士兵,还是其所拥有的不加劳兵工厂叶开都想要。
把自己的大概想法一说,伊朝栋听的半懂不懂,但有一点他明白了,叶大王是铁了心的要收拾,或者叫收揽濠镜的葡人,打一棒给个甜枣吃,最后再收为已用。
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事,而叶大王又最好决定的事,伊朝栋很明智的不去刨根问底继续反对,而是积极的出谋划策了起来。
被我满洲奴隶主收拾过的儒家文人虽然问题多多,但服从性绝对好,像历史上明朝儒生那样的大刺头,那是一个也看不到了,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君臣商谈了一会,转到了最重要的事情上,宋湘资历太浅,从政经验也太少,福建巡抚他是当不下来的。
特别现在福建还处于对抗前线,只能让伊朝栋这个福建名宿去镇一下场子,同时让刚投靠的邓廷辑升任福建按察使并继续兼任福州知府,张月溪为福建布政使。
伊朝栋的刑部这一摊子的事并不多,干脆让宋湘回来做个刑部侍郎,继续锻炼锻炼。
第474章
白莲教入川
“臣议先安民然后能杀贼,民志固则贼势衰,使之无所裹胁,多一民即少一贼,民居奠则贼食绝,使之无所掳掠。
民有一日之粮,即贼少一日之食。用坚壁清野之法,令百姓自相保聚,贼未至则力农贸易,各安其生;贼既至则闭栅登陴,相与为守。
民有恃无恐,自不至於逃亡。其要先慎简良吏,次相度形势,次选择头人,次清查保甲,次训练壮丁,次积贮粮谷,次筹画经费。如是行之有十利。”
川省,太平厅万源县黄草梁上,一副义军首领打扮的阿山,摇头晃脑的读着四川合州知州龚景翰的。
如果说白莲教大起义在武力方面,清廷是靠着罗思举、杨芳等汉人四将的话,那总的领导方针和方案,则是靠着龚景翰的。
甚至几十年后太平天国时期,满清的大办团练,也深受的影响。
“总教师,林掌柜,聂掌柜,姚掌柜你们来看看,清狗中还是有能人的,这坚壁清野议,正中咱们的要害,需要好生应对咯!”读完了,阿山挥舞着手中的纸张说道。
王聪儿,林清,聂杰人,姚之富等义军首领都皱起了眉头,他们走的就是历来中国农民造反者的既定老路。
即用宗教教义蛊惑和笼络,再行挟裹流窜之法,把朝廷拖瘦乃至拖死,最后推翻。
千百年来,农民造反,这种方法是最合适的,因为兵灾一起,就会有更多的人活不下去,加上官兵也不是什么好玩意,说是剿匪,恐怕对地方上的侵害比匪徒更甚。
到时候兵来匪去,兵去匪来,杀戮抢劫加上耽误农事,于是本来就活不下去的地方,连地主士绅都没了活路,本来活得下去的地方,也通通被搞烂。
匪越剿越多,剿到最后把整个国家都拖垮,这时候该死的人,死的差不多了,人地矛盾缓解,新的王朝也就建立起来了。
但这个过程,是一个极为缓慢,极为反复,极为痛苦而残忍的,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
不过阿山眼前的这几位,是不会管这些的,或者说他们认为这是很平常的,因为他们见惯了这种场面,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十个字,字字血泪。
“这狗官之计甚毒!若照此执行,那些有钱有势的乡绅地主,都会组建民团来打杀我等,阿山兄弟,你是个有见识的能人,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办?”
蓝号的掌柜林开太,是个有些直肠子的热心汉,整个白莲教义军中,他对阿山的态度是最好的,也最是佩服的。
阿山摇了摇头,他看见王聪儿还在皱着眉头思考,轻轻的咳了咳才慢悠悠的说道。
“这没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开打,趁着地主乡绅们还没开始响应,先击垮追着咱们的清狗,再打垮敢冒头跟我们作对的乡绅!
所以湖广两江是不能去的,那里土地肥沃,活不下去的人少,没几个人肯跟着咱们。
也不能去河南山东,那地方离朝廷太近,又是一马平川,清廷的马队转瞬即到,咱们打不过,更跑不过。
最好的办法就是入川,徐天德徐老教首等人已经彻底打光了川省的川北镇,其余川东、松潘、建昌等镇,又被明王几乎消灭在了粤省。
此乃天赐良机,入川与混元教合流,给教众们分田分地,建地上天国!”
王聪儿赞赏的看着阿山,这个说话带着一股奇怪京腔的人,是从南边的叶王爷那里来的,据说是什么新州都督府人。
至于新州都督府在什么地方,王聪儿不知道,但她知道,这个叶亚山确实是非常有能力。
见多识广,放枪放炮都是高手,一身武艺也不俗,更是一员将才。
王聪儿当初只给了他三百个新兄弟,但现在,不过区区半年,叶阿山手下这三百教徒,却成了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王牌之一。
两个月前如果不是他力主从郧阳的郧西,撤到这川陕交界的大巴山深处,恐怕他们就要被朝廷突然南下的二十万大军团团包围了。
“叶元帅!照你这么说的话,一入川省,那就是全盘皆活了?川省绿营难道真被你家大王全数消灭了?”
王聪儿银铃般的声音响起,阿山现在是开路先锋元帅,所以王聪儿会叫他叶元帅。
只是,阿山有些不安的挠了挠手背,为什么王聪儿叫他叶兄弟他没什么感觉,叫他叶元帅他总觉得心惊肉跳的呢?
“总教师什么都可以质疑,但请不要质疑明王陛下,也不要质疑复兴军,明王天纵英主无所不知,他几乎什么都懂,复兴军也是天下强兵,川省绿营精锐,早已丧尽无须怀疑!”
阿山淡淡的说道,他别的都好,但只要有水谁质疑叶开,阿山那是一点就炸,两个月前有一个小教首说了几句侮辱叶开的话,直接被阿山打的满地乱爬!
王聪儿的脸上也闪过一丝不屑,在她看来,广东的叶大王确实很厉害,从他卖给自己的枪炮刀盾就看得出来,价格不贵不说,还全是上等货。
没点身家不可能拿得出来这么多好东西,明王军队的战斗力应该也不错,因为他能打败满清十万大军,还能抓住统帅和琳。
不过叶大王的眼光,或者说胆子嘛,王聪儿不屑一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