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581


“好,既然你说李时秀年事已高,那金祖淳年事总不高,你让他走一趟!”叶开显得异常愤怒的把手一挥。
“金左相公务繁忙,小国上下政务都要依靠左相,实在抽不出身啊!”
徐浩修一脸的焦急,金祖淳是现在朝鲜第一红人,国王李祘的宠臣,不久就会被封为永安府君,这可是个狠人,徐浩修敢把他坑到北京来挨骂,回国就准备下狱吧!
“好!”叶开气笑了,他阴恻恻的开口了,“李时秀年迈,金祖淳政务繁忙,那李公宝总年纪不大,政务也不忙,你让他来!”
“啊!”徐浩修哭都哭不出来了,李公宝就是朝鲜王世子李玜,小娃娃今年才九岁不到,当然既不可能年迈也不可能有多少事情要干。
“朕之次子明阳正好也快七岁了,也缺一个身份相当的玩伴,就以会安侯为天使,你亲自去接,坐云海号去,三五日就能一个来回,也免了路途奔波!”
徐浩修的哭嚎声中,大光头上带着刀疤的特务头子会安侯叶亚山笑眯眯的接下了命令!
第599章
棒子和鬼子没一个省心的
“呜呜呜呜呜!”徐浩修哭着被叶亚山给带出去了,这下可不是以前那样的假哭而是真哭了。
后世喜欢讲内卷,说东亚三国都喜欢内卷,但在现在的东亚三国中,李氏朝鲜的内卷,是卷出了花样,卷出了震撼的,他们已经卷到从母法了。
也就是说,你是两班,但要是你娶不到一个两班家小姐的话,你儿子就不是两班了,身份高不高贵从母不从父,父系社会从母,啧啧!
而在这种变态级别的内卷下映射的,是朝鲜国内激烈的党争和内斗。
虽然徐浩修出身英宗大王李昑的原配贞圣王后娘家达城徐氏,但现在他犯的事也太大了,将要把王世子李玜给坑到北京城。
这可是正宗大王唯一的儿子,无可争议的李氏朝鲜唯一继承人,国家继承人形同人质到北京认错,这在哪国哪朝也是天大的错,绝对的大罪。
他徐浩修犯了这样的大罪,回国了还能有个好?是寸斩、炮烙还是拆胸?
“呜呜呜!”回头又看了看就差在脸上刻着我是坏人的会安侯叶亚山之后,徐浩修那个恨啊!
早知道就不抢着来了,以为是个肥差,结果磕头磕到头昏不说,还要把自己的命和全家的前程都搭上。
看着朝鲜使臣徐浩修哭嚎着出去了,绷了半天愤怒脸的叶开差点就笑出了声,他肯定是故意这么干的,别看偷国人后世让人讨厌,在外网上与印度阿三齐驱并驾,把国人恶心的够呛。
但也要想想他为什么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偷?因为你是不他爹啊!
你看看人家对米利奸这个野爹,那叫一个贴心,绝对的二十四孝,制止偷国人恶心行径的唯一办法,就是你成为他的爹,你当了他爹,一切就好办了。
所以叶开现在的举动跟他是否愤怒毫无关系,他现在实际上是在‘教子’,把已经脱离大明掌控一百五六十年的李氏朝鲜,重新‘教育’成大明的忠犬好儿子,只要训练得当,李氏朝鲜这种好儿子,试问谁不想要呢?
棒子哭哭啼啼的走了,现在轮到鬼子了,话说这两逆子,一个比一个不省心,一个比一个不恭敬!
棒子最多是表忠心表晚了,喜欢看一看风向,但鬼子那可就是纯粹上门来偷,来欺骗了。
叶开看着跪在自己身前,已经大礼参拜完毕的岛津齐光,鼻子都气歪了,萨摩藩这些家伙还生活在上个世纪吗?当大明的锦衣卫是吃干饭的?
岛津齐宣哪来的叫岛津齐光的弟弟?这根本不符合岛津家的起名习惯!
当然岛津齐宣也就更不可能有叫岛津齐光的儿子,如今萨摩藩守岛津齐宣的长子叫岛津齐兴,跟叶明阳差不多大,八岁都未满的小正太,怎么可能是面前这个看起来都快四十的家伙?
“岛津齐光,朕问你,你真是岛津齐宣的弟弟?岛津重豪的儿子?”
叶开的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肃杀的味道。
“想好了再回答,朕只给你一次机会,你们岛津家是不是承平太久,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了?竟敢自己作死?”
说话的同时,叶开慢慢的抽出了一柄怀剑,这是日本武士切腹专用的小刀,比匕首略长一点。
与一般想象的不一样,胁差只能在某些时候充当切腹的工具,比如事情紧急没有选择的时候,在大部分时间,胁差并不用来切腹,那是用来近身打斗破甲,或者配合剑术使用的。
一看叶开拔出了一把怀剑,地上跪着的岛津齐光膀胱就一阵阵炸炸的疼,大皇帝是识货的,还知道武士切腹一般会用怀剑。
“悄悄的告诉你!朕这个人非常喜欢怀古,所以辞世之句的诗歌,朕已经命令大学士府学士状元王昙为你写好了,不过嘛,朕这可没有准备介错人!”
岛津齐光猛地抖了一下,随之浑身就开始了不可遏制的颤抖,因为现在的切腹,是要先把怀剑捅进自己的肚子里面,然后从左向右切割。
一般到这个地步,常人就忍受不住了,就需要让事先安排好的介错人一刀砍下脑袋,结束切腹人的痛苦。
但最开始的古典切腹可是没有介错人的,他需要切腹人从左向右切割之后,再向上和向下继续切割,使之在肚皮上划开一个十字型的伤口,最后还要把内脏或者肠子掏出来扔向敌人,这样才算完成了光荣的切腹。
这种死活完全达到了自虐的巅峰,就算是日本历史上,也只有传言切腹的起源者藤原义做到了。
实际中哪怕就是头铁第一人乃木希典和二战罪犯阿南惟几这样的狠人,都没有做到。
“呕!呕!”叶开的话刚说完不久,跪在地上的岛津齐光,已经被吓得呕吐了起来,同时也维持不住跪姿,就在地上开始浑身抽搐,剧烈的痉挛。
叶开嫌弃的站远了一些,不是说日本武士都不怕死吗?怎么只是吓一吓,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传倭人佚父季保来,让他把这个家伙给领回去,不!也别领回去了,全部先下诏狱吧,等朕心情好了,再处置他们!”
“呃!呃!”本来已经痉挛成一团的岛津齐光,拼尽全力喊叫了起来,如果他是个后世人的话,一定会深刻明白社会性死亡这个词的意思。
因为要是佚父季保等人进来看到这一幕,人人都会知道他岛津齐光被大明皇帝吓成了这副模样,他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
不但是他,整个岛津家,整个萨摩藩都会抬不起头来。
“不....不要!不要!”几重重压和刺激之下,岛津齐光的痉挛竟然一下就好了不少,他焦急的在地上挥动着双手,眼神里露出了无限的乞求!
叶开挥手止住了开始往外走的李大监,他也不嫌臭的走了过来,蹲到岛津齐光面前。
“好吧!看在你近日还算恭顺的情况下!朕再给你一个机会!你是谁?为什么要假装岛津齐宣的儿子?岛津齐宣心中做何感想?到底有没有解决事情的诚意,你来说说!”
“小臣………,小臣是岛津氏日向国佐土原藩主、阿瓦吉守岛津忠持,小臣主上萨摩藩守、左近卫中将与上任家督上总介(岛津重豪)矛盾很深。
左近卫中将(岛津齐宣)并不放心兄弟和一门四照的宗家,所以只能派小臣前来,确实未有故意欺骗大皇帝之心啊!”
叶开点了点头,这就说得通了,岛津齐宣跟他父亲岛津重豪,在如何治理萨摩藩上理念差距太大。
岛津齐宣为了快破产的萨摩藩财政考虑主张节约,重用的是跟他意见相近的近思录派武士。
但目前在江户城参觐交代的上任萨摩守岛津重豪,是个著名的兰癖大名啊!
兰癖就是喜欢喜欢泰西玩意也泛指从中国去的奢侈品,这可是要花大钱的啊!
所以父子两的矛盾很深,这要是岛津重豪知道琉球发生的事之后,说不定会逼迫不听话的儿子岛津齐宣隐居。
所以岛津齐宣并不信任岛津家的一门四照这种忠于父亲岛津重豪的人,但儿子又太小,加上叶开指定要岛津齐宣派儿子或者兄弟前来,于是他就只能选了个比较心向他的岛津忠持来假扮。
只是……,呵呵!这些小日本还把叶开当做困居紫禁城,耳目闭塞的清朝皇帝呢!
但他们不知道,锦衣卫的南镇抚司,早就把岛津家摸透了,叶开选择这时候才拆穿,无非就是要用这件事大做文章要挟而已。
“想活命吗?”叶开没说多话,只是轻飘飘的问了一句。
“小臣,岛津忠持!愿为大皇帝效命!”地上已经吓破胆了的岛津忠持,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
第600章
你这也太主动了吧
萨摩藩,这个位于日本西南的强藩,一直是江户幕府时代的一个特殊存在。
跟幕府的恩恩怨怨就不说了,萨摩藩还一直处在江户时代日本与国外接触的第一线,有点像清代的广东,都是属于闭关锁国中的特殊存在。
也因为这种存在,所以萨摩藩一直是日本接受泰西学问的关键点,加上岛津重豪这个兰癖大名,开设了一大堆造士馆等一类的学校,培养了无数有文化有野心的才学之士。
俗话说得好,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萨摩藩才多大点地方?不过三十三万石,樱岛大爆炸后甚至只剩下了二十八万石。
日本一石领地,就是指大约能产出十三到十五公斤粮食的土地,二十八万石按十五公斤算,也就是可以产出四百二十万公斤稻谷,八百四十万斤稻谷,如果算上脱壳后的损耗,最终能剩下六百七十万斤左右的稻谷。
这点玩意,挪到后世来说,按五块钱一斤算,也就值个三千三四百万块,只够在上海买两套大点的商品房。
虽然这时候的大米远比后世的大米珍贵,也不可能用来全种稻米,但萨摩藩现在有多少人?差不多有二百三十万左右,其中武士和准武士超过了一百万。
230万人吃670万斤稻米,一人一年不到三斤稻米,emmmmm!
你把河里的鱼获,海里的鱼获,养的鸡鸭,收的关税等等全部算上,也远远不够吃!
所以现在的萨摩藩,全藩上下穷的叮当响,很多武士除了腰间的一把刀,毛都没有,连饭都吃不饱!
至于农民,野菜,乃至野草加上红薯叶和少量红薯,这就是他们的主食,比中国的农夫惨多了!惨绝人寰!
可要命的是,这群穷鬼偏偏有个神经病大名,他借钱搞了特么个有教无类,在萨摩藩甚至连半武士都算不上的乡下浪人都能进学,有病啊!饭都吃不上了借贷办教育?天知道岛津重豪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这种大办教育造成的局面就是,造就了一群武能抽刀砍人,文能治国安邦的人才,看着好像很不错,但难题在于,人才培养出来了,岛津重豪偏偏却没有能力,为这些有学有所成的人,安排一个合乎身份的职位。
这不是搞笑吗?辛苦读书学砍人,学到最后却连还是只能回去土里求食,甚至穷死!
你说这样的人,他能安分守己能等着穷死吗?不可能!有了学识志向的穷人,第一件要干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倒幕才会发生在萨摩藩,并且倒幕也并不主要是岛津家要倒幕,而是被他们亲手培养出来的人才们推着,不得不去跟幕府开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