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581


按照大明的薪俸水准,你将每月得到五十五块银元的薪水,以及与你官制相对应的十斤五粮液高档白酒以及面包、肉类、被服等其他补贴,在你做出贡献后,大明皇帝还将不吝赐下爵位!”
什么苏楚那知府,阿列克塞没多大的兴趣,这总共也就几百人,大明皇帝不册封,他也是苏楚那的头目,但每月的五十五块银元和相应的烈酒、肉类和被服就太重要了。
实际上阿列克塞一年也存不下五十五块银元,因为苏楚那这边并没有太多的皮毛可以猎取,就是猎取到了皮毛也很难卖出去,收购皮货的商人经常六七个月才来一次。
如果不是祖辈犯了罪,没法回到乌拉尔山以西,阿列克塞才不会呆在这个地方种土豆。
“马图谢耶维奇!”瓦连京看着面前跪下的这个家伙,这个带着典型乌克兰相貌特征的哥萨克。
虽然他没有姓,但也绝对不是个农奴,他是一个合格的哥萨克低级军官。
这个家伙在极地行走的经验很丰富,据说曾跟着某个大人物探查过勘察加半岛甚至楚科奇半岛。
本来他是不用呆在这个属于大明土地的危险殖民点的,不过由于这家伙手脚不怎么干净,在回程的时候试图偷窃大人物的戒指,被发现后不得不逃亡到了这里,不过这样的人呢,瓦连京正好用得着。
“您的仆人马图谢耶维奇听着呢,尊贵的伯爵大人!”
马图谢耶维奇吞了口口水,他也想要向阿列克塞那样得到大明皇帝赐下的银元和烈酒,不过他是个连姓都没有下贱人,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我需要你带着我的一支卫队一直北上,到楚科奇半岛乃至三圣湾,去找到一个人,格里戈里.谢利科夫!
只要你能带我的卫队找到这个人,或者找到这个人的讯息,就可以从我这里领到一百块银元的奖赏,如果能让我满意的话,我或许可以准许你使用斯特罗甘诺夫这个姓氏!”
三圣湾,是俄国人在阿拉斯加建立的殖民据点,格里戈里.谢利科夫则是俄国在东鲜卑利亚探险的领头人物,三圣湾的据点就是他建立的。
叶开只知道罗斯堡是俄国人建立的,但具体什么时候建的?他不清楚,所以必须要找到格里戈里.谢利科夫才行。
虽然日本的攻略才刚刚开始,但叶开已经准备先不计成本,通过臣服于他的俄国人和精选出来的大明探险家经阿拉斯加一路南下,在后世的加拿大西海岸建立起先期殖民点。
“愿主保佑你,尊贵的伯爵大人,您真是个好人,马图谢耶维奇一定会为您带来您想要的消息的!”
不管是一百块银元,还是可以用斯特罗甘诺夫这个姓氏,对于马图谢耶维奇来说,不是不能抵挡的诱惑。
而且他是认识格里高利.谢利科夫的,因为他曾经就是那个探险队兼海狗皮毛狩猎队的一员。
第604章
庙小妖风大
李氏朝鲜,汉城,昌德宫仁政殿,叶亚山不丁不八的站着,他身边两个朝鲜内侍,则将一副画卷缓缓展开。
这是大画家,最擅长画人物画的宫廷画师徐杨所画的,大明复兴皇帝陛下等身御真像。
“大明再造之国,忠藩臣属有明朝鲜国,赐享亲王礼制朝鲜郡国王李祘,叩拜大明大皇帝陛下,大皇帝德被四海千秋万寿!”
头戴翼善冠,身穿红色衮龙袍的朝鲜国王李祘,正跪地上大礼参拜。
参拜完毕,李祘并未起身而是略微转向面朝叶亚山,“藩国朝鲜郡国王问大明大皇帝安!”叶亚山则稍微偏了一下身体,双手一拱。
“圣躬安!”
不过这还没完,李祘还得跪着,不但他跪着,整个仁政殿中,没有一个朝鲜人敢站着,除了那两个拿着叶大皇帝御真像的内侍,因为作为天使的叶亚山,还要宣读大明皇帝对于李氏朝鲜诏书。
诏书分两部分,先是赞扬了朝鲜在满清入主中原的情况下保持了衣冠的完整,对李氏朝鲜历代郡国王追思大明的行为表示了肯定。
特别是对建立大报社的朝鲜肃宗大王李焞和在大报社中设立明太祖、崇祯祭祀神位的英宗大王李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其中李焞因为设立大报社,搞尊周思明,而被清朝赐了个僖顺的谥号,叶开特意让人重新拟定忠肃这个新谥号,并且允许李焞和李昑两人在朝鲜史书上特许记载为亲王。
这李昑就是现在李祘的爷爷,而且他爹思悼世子,是被他爷爷李昑钉在米缸里面活活饿死的,他是直接以世孙的身份接得爷爷的班。
李焞则是李祘的曾祖父,是以叶亚山宣读完这一段后,李祘又开始叩首谢恩。
夸奖完毕,这后面的话,就不那么好听了,叶亚山脸色一冷。
“大皇帝自崇祯一百六十九年起就于广州承天府兴复大明,为何未见朝鲜国遣使?
就算相距万里路途遥远,那么复兴元年大明收复南京应天府后,为何也未有朝鲜使者到?
及至复兴二年大明收复北京顺天府驱逐鞑虏,伪清宣统帝束手之后仍然未有?
直到复兴三年,才派区区左参赞前来恭贺?”
地上跪着的李祘真是有口难辩啊!为什么朝鲜反应这么迟缓?完全是因为党争啊!
李氏朝鲜这个王朝自建立之日起,两班士族垄断国家利益的现象就一直存在,因为建立朝鲜国的李成桂,就是在大贵族两班的支持下,才得以打垮王氏高丽而当上大王的。
所以自李氏朝鲜建立起,这个国家就处于两班掌控下,国王也要通过两班才得以施行权力,而且从李氏朝鲜的燕山君起,李朝国王的权力就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在历史上燕山君不但被丑化成了李氏朝鲜的第一大暴君,死后连庙号、谥号和陵名都没有,这也是李氏朝鲜的君主最后一次,也是最无脑的一次企图打破两班对国家的掌控。
自此以后,李朝的国王,虽然比日本天皇这个橡皮图章好了不少,但也无力与日渐庞大的两班对抗,只能拉一派打一派维持王位。
连汉城的禁宫景福宫,在万历朝鲜战争中被烧毁后都没钱修补,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两百年了,李朝国王之窘迫,可见一斑。
而拉一派打一派,用反复左右横跳的办法来维持权力,必然就会导致党争,而且是剧烈的党争,李氏朝鲜这个小朝廷,完全可以用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来形容。
至于现在的李祘,后世对这位正宗大王的评价到还不错,他也确实算得上是朝鲜中后期难得有点手腕的君主了,不过嘛,他仍然摆脱不了两班对国家的控制。
他不管是右贤左戚的用人策略,还是拉时派打僻派,或者在两派间反复横跳想尽办法,辛辛苦苦用时二十几年,都还是跳不出两班这个对李朝国王来说几乎无解的大坑!
其实他不但没有跳出两班的大坑,还因为重用洪国荣、金祖淳这样的外戚人物,给李氏朝鲜在两班大乱斗中,额外搞出了一个势道政治,也就是俗称的外戚专权。
现在已经愈演愈烈到什么程度了呢?已经到了李祘都觉得自己随时可能小命不保的地步了。
历史上,李祘在明年就会生病,不算什么大病,就是身上长出脓疮,可能在感染了什么病毒之类的,但涂了药膏之后,始终不见好。
这时候李祘心里就开始打突突了,医官给他开了夹纸膏与杏仁膏,并制作加减逍遥散,但他根本不敢用!
这家伙是李氏朝鲜历代君王中比较有文采的,当然也懂医术,于是自己给自己诊断为火病,一种棒子民族特有的精神疾病,据说是因为长期窝在狭小的半岛上觉得窝火给憋出来的病!
哈哈哈!有意思!
诊断自己为火病之后,李祘饮用了两服白虎汤,这是一种清热的汤剂,从这里看这位正宗大王确实是懂医术的,很对症。
可事情就怪在这里了,心里有虚火的病吃了清热的汤剂后,反倒全身开始出现滚热的症状。
李祘开始慌了,他一边火线把金祖淳提拔起来当顾命大臣用,一边不断提及他与他母亲惠庆宫洪氏的甲子之约。
也就是李祘曾经说过,要在母亲惠庆宫洪氏七十岁的时候就禅让给儿子李玜,然后到水原华城去陪伴母亲安享晚年。
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李祘认输的意思,惠庆宫洪氏今年已经六十五了,离七十岁也就五年。。
这相当于李祘在半哀求的表示,我斗不过你们,但儿子还小,等他长到十五岁能理事了,我就退位让贤。
一国之主做到这样可以了吧,于是自觉自己已经安全的李祘,开始吃医官呈上来的四顺清凉饮、龙脑安神丸和牛黄清心丸等药物,但没过几天,病情就突然恶化,以致说不出话来。
此时金大妃也就是后来的贞纯王后,命人送来了藿香正气散!
贞纯王后这女人可是个狠人,权力欲望很盛,他虽然是李祘的正妻,但却是李祘的政敌,还是对李祘威胁最大的政敌。
这时候李祘都不能说话了,她派人送上藿香正气散可没安什么好心,已经失去了所有保护的李祘口不能言,也动不了,只能眼泪长流的被金大妃带来的内侍服侍着饮下藿香正气散,随后几个时辰内就直接GG!
而现在李祘虽然还没到命都保不住的地步,但也很危险了,特别是这次大明复兴,按照李祘的意见,叶开定鼎南京应天府的时候就要派人去恭贺的。
但本着李祘支持我都反对的精神和自认李祘是个昏君这个认知的金大妃,开始东拉西扯的开始添乱。
就为了一个派不派使节的事,朝鲜朝堂上足足扯皮就扯了一年半,等到连旻宁都束手就擒的消息传到朝鲜,他们这才慌了,于是急急忙忙的派人到北京顺天府朝贺叶开大寿。
不过他们都没料到叶开会借题发挥,都以为叶大皇帝是被朝鲜的左右观望态度给激怒了,以至于愤怒的大明天使连陆路都不,走也不去谢恩门,直接坐大海船从镇海军港登陆,随后径直闯进了汉城,现在的汉城郊外,可还有三千天兵呢!
贞纯王后慌了,连天使都到了昌德宫门外了她才知道,得罪大明大皇帝,这事在朝鲜可不是什么小事,而是第一等的大事,得罪了宗主国爸爸,你还能有个好?
他贞纯王后是力主观望的领头人,搞不好就要被李祘发动时派狠狠的咬一口了。
第605章
池浅王八多
“大明乃是父母之邦对小国有再造之恩,不是小国不去恭贺,实在是消息闭塞,虽有只言片语传到小国,但一时间也难以查证,是以犯下了弥天大罪,还请天使息怒啊!”
“是啊!天使容禀,我朝鲜与之大明,如同子女与之父母,岂有闻父母在而不来侍奉的呢?实是因为地处荒僻,未及耳闻啊!”
“噫吁嚱!大明神宗大皇帝陛下!你可看见了吗?大明复兴了!小臣乃是有明朝鲜国左议政金祖淳,此刻喜不自胜,我有明朝鲜国两千万黎庶被胡虏欺压数百年的冤情,终于有处可申了!”
“呜呼哀哉!两百年了,不想能复见大明衣冠!这三千里江山终于等到这一刻了!老臣恨不得此刻就西去,去向大明神宗爷爷和威宗爷爷报喜啊!”
李祘被阿山问了个哑口无言,更有可能是李祘压根不想解释,因为他又不是主张观望那一伙的,问罪的话,正好把两班臣大欺主的事情给捅出去!
但国王不发话,其他人必须要发话了,特别是作为僻派头目的右议政沈焕之,他是贞纯王后的心腹,一条绳上的蚂蚱。
沈焕之调整了一下,当即带头嚎哭了起来,一时间,这个仁政殿中,如同变成了大报社一般。
有仰头望天嚎啕大哭的,也有低着头如泣如诉的,还有个白胡子的老家伙边哭边捶胸,甚至还有哭得死去活来在地上四处翻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