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581


男人嘛,就没有不好色的,阿山当然也不例外,而且确如这个朝鲜大王大妃所说,阿山也确实在为子嗣着急了,倒不是他生育有问题,而是娶了三房妻妾,连生了五个女儿,到现在都没有儿子。
或许……这个朝鲜女子出身诗礼世家,真能给他添一个儿子呢?
满意的点了点头,阿山又喝了一杯酒,然后毫不客气的直视着用团扇挡住半边脸的金大王大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嘛,大王大妃如果是想不把李玜送到北京顺天府,那就免开尊口吧!
这件事乃是大皇帝要求的,尔朝鲜国要是不想照办,那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还请侯爷赐教!”金大王大妃眼睛一亮,急切的问道。
“杀了本侯,然后再调集壮勇营灭了我带来的三千复兴军,或许还得击沉镇海军港那两艘有炮五十门大海船,如此这般,或许大皇帝天兵到时,朝鲜国能多抵抗一段时日!”
阿山脸上的表情颇为玩味,金大王大妃则当场的尬住了!
第607章大皇帝想要什么
干掉大明的天使,剿灭汉城外三千天兵,还要击沉镇海军港的两艘两千多料的大海船?
呃………,朝鲜国要是有这实力,早就打到北京城自己当大明了,金大王大妃勉强笑了一下,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侯爷何故取笑?我等小国,父事大明天朝五百年矣,岂有子女敢向父亲动手的?”
“既然知道父事大明乃是朝鲜国的生存之道,大王大妃就不要再跟我讨价还价了,圣旨已至,没有任何可以商议的余地!”
阿山也板起了面孔,李玜去不去北京?根本不就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但他对面的金大王大妃却承受不住李玜去北京的后果,其实现在朝鲜的时派和僻派,已经走到一起去了,因为李祘又找到了一个跟洪国荣相似的人物,那就是金祖淳。
而时派和僻派,不管是谁,也不可能让李祘重新找到一个代言人,李祘要有了代言人,他们还怎么把持朝政?洪国荣在的那几年,可是把他们整惨了的。
双方的勾连,甚至已经到了心照不宣准备联合除掉李祘的地步了,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李祘要是归西了,李玜就是唯一的继位人选,八九岁的小娃娃,最方便控制,金大王大妃甚至连如何垂帘听政都设想好了。
所以现在要是没有了李玜,他们就不能除掉李祘,总不能没人继位,让国王之位空悬吧?
而且一旦在北京顺天府的李玜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借着大明的势回来搞清算怎么办?甚至大明要把手伸到朝鲜来该怎么办?
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回应,他这种威胁的话都说出口了,对面这个女人还在沉吟,看来李玜确实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啊!阿山轻咳了一声。
“其实有一点,我到可以知会大王大妃一声,王世子一旦去了北京顺天府,一时半会是回不来的,大明皇次子明阳正缺一个玩伴呢。”
金大王大妃猛地抬起头,她看着阿山那张似笑非笑的脸,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眼神。
阿山这是告诉她们,大皇帝不会特意为李玜撑腰,也不会特意干涉朝鲜国事。
可是....,既然如此,大皇帝为何非要把李玜召去中原呢?大皇帝想从朝鲜得到什么?
叶开想从朝鲜得到什么?这是个好问题,后世人总是会被韩国的高人均所迷惑,觉得这朝鲜半岛可能是块富庶之地。
狗屁!这个破半岛就不是什么好地方,长长窄窄的,中间还有高大的山脉,平地少丘陵多,产粮的地方更没几处,冬天一到寒流一来比东北还冷。
后世的南棒子之所为能发展起来,除了儒家文化下的吃苦耐劳、勤奋肯学加持以外,实际上是他们不惜性命到越南替米利奸军队人体排雷换来的,纯农业社会中,这地方就是一块鸡肋,绝对谈不上富庶。
所以金大王大妃才会疑惑,在她看来大明天朝无所不有,大皇帝应该是看不上,也懒得来算计朝鲜任何东西的。
那他为何非要把李玜弄到身边去呢?难道想要吞并朝鲜?用不着啊!要吞并朝鲜直接派大军来就是了。
不,很可能大军都免了,派个会安侯这样使臣就是,因为朝鲜本来就是大明的藩属国,无论从法理上还是实力上,根本没有反抗能力,他们连济州岛上替大皇帝养马的大鼻鞑子都打不过,就别说正规的大明军队了。
阿山发现了,要是不把这件事情说明白点,对面这个女人是不会妥协的,虽说他可以直接抓了人就走,但叶开又不是要吞并朝鲜,这事费力不讨好没有必要,他只想要朝鲜的某些‘资源’,可不是来替李朝国王伸冤的。
“大皇帝要什么?大王大妃可知天下大势?可知现今是何等世界?”阿山笑了一下反问道。
金大王大妃有点懵,搞政治斗争她拿手,天下大势他也知道,那就是抱紧宗主国的大腿就是,只要恭顺就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但会安侯问的天下大势,显然不是指这个。
“天下大事,对于小国来说,就是父事大明而已!”
阿山摇了摇头,这话,说的也对,反正朝鲜这种小国,没资源没钱,除了抱大腿也确实没什么好做的,他根本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
“大王大妃所说,这是有明朝鲜国的大事,但不是大明的大势,当今世界自泰西人环球航行以来,东西方不再如同以前那么遥远,大皇帝就曾经游历泰西。
如今之天下,除了臣属于大明的名教之国以外,几乎全被泰西人所统治,泰西之天主教也流传于各地,彼人金发碧眼如同恶鬼,又生性凶残动不动就屠族灭国,更未得教化,可不是什么好人。
而大皇帝身为大明皇帝,名教的保护者,东方各藩属国的庇护者,若要守护尔等名教国家,必然进要与泰西白夷斗争,以求守住东洋、南洋之地,将泰西夷人拒之门外,保障我等之民安居乐业!
东西相争,文化相斥,能否守得住千年以来的家国,就是如今大明的天下大势!
此时此刻,有明朝鲜国难道不该有力出力拱卫大明吗?虽然尔国小兵弱,但却有一样大皇帝用得着,那就是朝鲜之民!”
“小国之民?”金大王大妃更加疑惑了,朝鲜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的很,一千多万人挤在这个狭窄的半岛上,根本吃不饱!
下头的百姓吃碗泡菜冷面那就是过年了,这些无知小民有什么用?除了闹事就是抗租,金大王大妃恨不得他们少些才好呢!
大皇帝要他们能干什么?听会安侯的语气大明可能要跟什么泰西夷人打仗,可朝鲜之民并不善战啊?
眼看对面的朝鲜大王大妃还是很迷惑,阿山不得不说明白一点。
“尔等朝鲜之民,不管是从习俗还是相貌上,几与中原之民无二,因此无论是探索北美还是殖民南洋都用得着。
大皇帝最近准备惩戒叛逆犯上的暹罗国却克里家族,他们谋害了郑信大王,堂而皇之的自立,全族恐怕要在应天府的诏狱中度过一辈子了,而暹罗地域广大远胜朝鲜,但又地广人稀,大皇帝就想从朝鲜迁移一些平民过去开拓而已。”
阿山也是个满嘴跑火车的主,朝鲜移民根本不会到暹罗去,不提路途遥远,就是习惯了北地寒冷气候的朝鲜人,到了暹罗这种湿热难耐的地方,不得水土不服死一半?
而且暹罗已经成了广南人特别是潮汕人的大肥肉了,他们怎么可能让朝鲜人去吃一口?
叶开真正要把朝鲜人送去的地方是北美,北美气候和韩日等地差不多,日后殖民北美,当采取华六、日二、朝二的分配比例进行,对比起有些桀骜不驯的日本人,朝鲜人对大明的姿态那就好多了。
在移民中夹杂朝鲜人,不但可以稳固华人在北美移民中的地位,毕竟下面有两条狗互相看不顺眼,比只有一条不知道心思的狗还好用的多,还可以在这些朝鲜移民被彻底同化驯服后,反过来影响朝鲜国内。
更重要的是,现在中国看着有三亿人,但实际上在拥有整个南洋,还要控扼西域之后,能移民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毕竟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万里之外的北美,吸引力是肯定不足的。
就算北美有金山银山又怎么样?指望淘金客移民,指望淘金客对抗西进的美国牛仔,并不是特别现实,还是需要大量愿意留在本地生根的耕种移民。
中国人用脚投票不愿意去北美,但对于地少人多的朝日两族,能去北美那就太幸福了,这两族最少有四千五百万人,拉出十分之一都有四五百万,正是叶开所需要的。
第608章
全都是交易
金大王大妃悟了,她觉得自己知道大明大皇帝要干什么了,大皇帝肯定是因为中原刚刚平定,怕激起祸乱所以不敢在中原大肆拉夫。
她甚至猜测了一下,大明兴复伪清束手,肯定没有说的那么轻巧,说不定已经打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了,所以大皇帝才想在朝鲜拉夫。
不过没关系,金大王大妃很愿意的,她甚至还有个想法,朝鲜境内现在已经有不少天主教信徒。
对于这些人,朝鲜官府是非常关注的,毕竟隔海的日本都已经闹过好几次乱子,连切支丹武士都出了不少,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在朝鲜就不闹事,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这些信了夷人斜叫的贱民都送出去。
不但如此,金大王大妃回想了一下各地来的报告,经过明末清初一百多年的平稳,朝鲜此时的人口已经暴涨到区区八道之地,完全无法养活的地步。
按照一般的规律,再过几年是特定要爆发大乱子的,毕竟大家都吃不饱了。
历史上清朝是通过白莲教大起义和太平天国消耗掉了过剩的人口,朝鲜则是靠洪景来的两西大乱和东学堂起义以及持续往东北地区渗透来实现的。
历史上沙俄从满清手里夺取外东北后,仔细普查了一下人口,结果被吓了一大跳。
整个外东北的朝鲜人已经高达二十几万,比俄国人和当地鞑靼人都要多,于是从沙俄到苏联时期,毛子断断续续的把外东北的朝鲜人都给迁到中亚去了,至今中亚的三个斯坦还有几十万中亚高丽人呢。
“不知道大皇帝陛下需要多少下国小民呢?”金大王大妃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
其实她最关心的不是要多少人,而是将这些人送出国的花费,人吃马喂还要坐大海船出海,一个人花费的可能不多,但要是人多了,那就不是现在的议政府能承担的。
“人当然是多多益善,而且不是白要你的人,一人三十铜元的粮米钱,这是大皇帝恩赐的。”
阿山很了解这个女人在想什么,她才不会关心这些出海之民的遭遇,她只会担心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受损。
而且以阿山的估计,哪怕就是三十铜元,朝鲜这些当官的是绝对不会发放到出海之民身上的,一准要给贪污了,但大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等到被拉出来平民出海,历经艰险到地方之后,才知道大明是出了粮米钱的,而他们一个铜角都没拿着,就缺粮少药的被轰了出来,那他们心里对朝鲜官府的怨恨必然大增,当然也会更加的心向大明。
不用自己掏钱,金大王大妃现在觉得光头带刀疤的阿山顺眼多了,这是好事啊,既可以减轻国内人口暴增带来的压力,又还能白得一笔钱财。
跟阿山想的一样,金大王大妃和她手下的官员们乃至乡间掌权的两班们,是绝对不会花一个铜角在那些升斗小民身上的。
“而且本侯也还想和大王大妃做一笔生意!”阿山尝了一口按几上的小点心随后说道。
“南洋之地男多女少,本侯看贵国女子勤劳贤惠,是以想为我大明的南洋之民求娶一些朝鲜女子,还请大王大妃准许!”
这就纯粹是生意了,现在下南洋的还是男多女少,虽然叶开把广安、广顺、广南收回了汉家,特别是广南收回来之后,广南的很多女子都有了汉家女子身份,生出的儿子也不算峇峇,这在这一定程度上缓解南洋男多女少的情况。
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广南成为大明领土后,这几年在何喜文和叶盛的先后治理下发展的很快,特别是嘉定一带,成了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贸易重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