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581


而连他都能感受到歧视,其余峇峇娘惹的遭遇,那就更不用说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是不知道峇峇娘惹这两个词在这个时代杀伤力的。
历史上一直到了二战时期,华人中还是把峇峇和娘惹区别对待的,不到最后没办法,是没有华人会选择跟峇峇娘惹婚娶的。
甚至在南洋机工回国支援抗战的时候,最开始峇峇和娘惹都不报名的范围之内,二十世纪以前的大马和印尼,峇峇和娘惹跟华人的区别都还非常大。
这是当年特殊环境产生的遗留问题,以前华人少,派系多,又远离国家,把峇峇娘惹同华人区分开,有利于保持华人文化不受外族干扰,也有利于保持族群内部的团结与互助。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明是敞开国门让大批大批的人下南洋,现在要小心的反而是土著,因为他们根本就没什么文化,很容易被华人同化,所以解决峇峇娘惹问题,也是时候了。
面对着叶盛怀疑的目光,叶开淡淡一笑,“兄长说的话,什么时候不作数过?我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
“有大哥这话,臣弟心里就有底了,我一定为大哥,为大明找到峇峇娘惹问题的解决之道!”
作为叶明朝廷最著名的几个峇峇,叶盛自然知道这件事对于大明朝廷,特别是对于叶家的意义。
不光他是峇峇,皇帝的几个儿子中也有峇峇,这是一道无形的锁链,一边让叶明皇室与南洋有天然的联系,一方面也是捆在叶明皇室脖子上的枷锁,他叶盛,任重而道远。
“陛下!汶莱国主黄忠来了,您要不要现在就见一见?”
安排完叶盛的事,南洋还需要解决的,那就是兰芳大岛的事了,既然罗芳伯已经低头,那就把所有的事干脆一次性解决。
首选就是把罗芳伯和江戊伯这群人转封的事,他们不像是其他华人帮派那么好解决,毕竟他们是有过国家组织形式的。
当然因为罗子凤的关系,也不能派军队下狠手,而且事情也还不至于到要动用军队的程度。
于是叶开想来想去,就只有转封一个办法可以用,把这些叶皇帝不能用强硬手段动的外戚和乡党直接封到汶莱去!
黄忠可不是三国里定军山斩夏侯的老将,而是那个被刘菊山李先生说降的曾经文莱王子马哈茂德.沙祖丁,他投靠叶开之后,就恢复了汉人的黄姓,单名取了一个忠字,所以就叫做黄忠。
“不用了!”叶开想了想随后挥了挥手,他今天有点累了。
“黄忠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是愿意转封去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还是选择到南京承天府做一个侯爵?”
“黄国主说,他愿意到京师应天府做一个侯爵,也想在上海府上海县买几个铺面,希望陛下能成全!”李大监点头回答道。
“行吧!铺面的事,你去安排一下,黄忠交出文莱国,转封为顺义侯,年金按双倍给,恢复他们全家的的华人身份,黄氏一族在汶莱的私产予以保留。”
这个黄忠还是挺识相的,要是选择转封望加锡,叶开少不得又要出动锦衣卫监视一番,他既然选择回大陆来过逍遥日子,对于双方都是很好的选择,而这边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罗子凤跟罗芳伯谈的怎么样了。
第681章
做人一定要知道进退
承德,罗芳伯没有跟着叶开去天津,而是选择了继续在承德礼佛,年龄越大,特别是越来越感觉到死亡的临近,人就越喜欢往神佛上寄托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罗芳伯就是这种心境。
而罗芳伯在承德,罗子凤也就没有跟叶开一起去天津,因为叶开也为她布置了任务的。
今年一岁三个月的皇四子叶明深正摇摇晃晃的到处玩耍,小孩子这个年纪最是可爱,罗芳伯的视线一直都没离开过这个小外孙。
屋子中罗芳伯、江戊伯、陈兰伯等原兰芳公司的大头目都在这间屋子中,气氛稍微有些压抑,其实兰芳系在叶开崛起的过程中是出了大力气的。
叶开定鼎兴都前,兰芳系通过自身与大陆的关系,给新乡四州送去了超过二十万移民,大大稳住了新乡华人的基本盘。
此后叶开北进安南,兰芳系光是直接资助的金银和粮食、钢铁等就超过了一百万银元。
定鼎兴都后,兰芳系在叶开把兴都建设成为进攻满清的小工业基地时,投资是仅次于叶开自己的复兴公司的,这也是叶开一直在容忍甚至退让兰芳系在兰芳大岛一系列排外动作的最大原因。
而兰芳系这些人呢,其实一开始跟叶开是一条心的,对于来兰芳大岛的其他移民也是持开放态度的。
因为他们不但自身就是属于叶开最亲近的嘉应州客家人,罗芳伯的女儿还是大明皇后,孙子是大明未来的太子,兰芳系二号人物江戊伯的女儿,更是内定的大明太子妃,未来的大明皇后。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大明的第二、三代皇帝,都是兰芳系的外孙,占据了这样的高位,他们怎么可能不配合叶开?
可这种亲密的关系,在叶开收复北京彻底灭亡满清之后,就开始变了,一是兰芳系中有几个能力不错的,但大部分由于学识有限,渐渐的在政府中的地位,一步步被两湖、江浙的人给代替了。
而叶开统一全国后,也没有特别体现出对嘉应州客家人,特别是兰芳系的特别优待,连罗芳伯的儿子罗子增都只是个子爵,这也让他们格外失落。
当然最大的影响,还是复兴二年(1798)江戊伯的长女意外因病夭折引起的。
江戊伯三子一女,他就这么一个女儿,女儿一夭折,自然跟皇太子南阳郡公叶明兴的婚事就得吹了,国丈也轮不上他了。
之后叶开又对兰芳系提出用陈兰伯孙女,代替江戊伯女儿为太子妃的建议发动了拖延大法,一直没给个明确的态度。
开玩笑,本身叶开就在防止兰芳系做大,怎么可能还同意?而且兰芳系要安抚,国内其他势力就不拉拢了吗?
皇太子的婚姻可是叶开手里最大的诱饵,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名花有主’
但这一切,彻底让兰芳系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排斥外来移民,把控兰芳大岛上一切赚钱的地方,甚至对兰芳总督刘崇汉阳奉阴违,都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戊伯,你觉得明深以后的前途如何?能有一个国王的运道吗?”
罗子凤虽然在叶开面前还是一副傻白甜的模样,但实际上,她也早就不是以前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了,六年的宫廷生涯,已经让罗子凤完全成熟。
“回禀皇后娘娘,我大明如今威服四海,陛下开疆拓土远胜历代雄主,明深王子乃陛下嫡子,区区王位,不是应得的吗?”
江戊伯笑容满面的看着叶明深,可心里很不是滋味,国丈的帽子没了,换谁也接受不了。
“戊伯知道我说的不是一个王爵,如今阮贵妃的儿子已经有了包含曼谷、吞武里和大城的郑国,李丽妃的儿子有了宋州和洛南府的宋国,明深呢?做个空头王爷?而且我大明的王爵可也不好拿啊!”
罗子凤对于江戊伯这种避重就轻带着点阴阳怪气的行为,有些不满了。
罗芳伯看了江戊伯一眼,这个兰芳系的掌舵人,自从女儿夭折,国丈梦碎之后,确实有些失去了以往的心气和进取心。
“皇后你是想说,让陛下给明深也安排一个国家?海外建国,可不是闹着玩的,明深还小,现在考虑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点?”陈兰伯倚老卖老的赶紧上来把话题岔开。
“文莱国主黄忠,今日刚刚到天津,陛下可能已经接见他了!”罗子凤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说道。
“黄忠?”罗芳伯皱了起眉头,“子凤你是想说,陛下有意把明深封到汶莱去?”
“汶莱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没金矿和没铁矿,唐人少,土著多,陛下要封,封到坤甸还差不多!”
江戊伯又忍不住出来说酸话了,不过要是这话让后世的人听到,一定会惊掉下巴的,后世的斯里巴加湾可是浮在油海上的,汶莱号称东南亚的阿联酋,富得流油,而在这会,竟然还是被嫌弃的对象。
罗子凤虽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她当然不知道汶莱后世会有多富,但她对叶开说的话,可不会有任何一点的反对,叶开就是她头顶上的天,叶开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她一定会执行到底。
所以,对于江戊伯的作死行为,她就不会客气了,“戊伯是不是在南洋呆久了,忘记自己应该是大明子民了?或者你把大明看成了一个大号的兰芳公司?
陛下现在肯让我来,是给足了大家面子的,也是看在大家以往的功绩上面,如果我们不识趣的话,恐怕以后来的,就是听风处的锦衣卫了!把明深封到汶莱,是陛下的意思,我也是赞同的。”
一席话,说的众人脸上十分不好看,一是表明他们没有本钱跟叶开讨价还价。
二是挑明把叶明深封到汶莱的实际意思,那就是让他们把坤甸、东万律、新当的产业都交出来,你们不是要抱团吗?那你们就去汶莱抱团吧!
“陛下发话了,我们当然遵从,只是汶莱还是太小了,子凤你去跟陛下说说,把原本属于汶莱的沙巴地区,也划过来吧!”
罗芳伯叹了口气,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再不识趣,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这时候的文莱国其实是很大的,他包含了后世马来西亚的沙巴和沙捞越大部分地区,不过黄忠投靠后,叶开就把汶莱拆分了,现在的汶莱跟后世的汶莱,基本相当。
“好!一个沙巴,陛下应该不会反对!”
罗子凤点了点头,能给儿子捞个大点的地盘,他也是愿意的。
第682章
出云屋孙兵卫的二二六
乱纷纷的雨点砸在小次郎的脸上,十一月的大阪寒气逼人,但小次郎却一点也没感觉到寒冷,相反,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祖传的锁襦泮,祖传的宝刀,祖传的武技剑术,小次郎的祖先是盛冈藩南部家的家臣,所以家里虽然穷,但甲胄和武器可不缺,武技也还算过得去。
说实话,现今的日本,穷苦的武士到处都是,吃不上饭也的多,但是不能砍人的武士几乎没有,搞建设他们应该不行,搞破坏,绝对好用。
这也是各地大名和幕府将军忧心忡忡的地方,像小次郎这样的武士,在日本太多了,而且好多都过得不如小次郎,穷疯了的武士可不会像农夫那样心甘情愿的饿死。
世事无常,同人不同命,如果在大明,这些武士会是叶开最喜欢的殖民开拓先锋,比起大明的中坚阶层儒家文士,这些武士再不济也能掏出刀子砍人,也比大部分的儒家文士能吃苦,十来人就能建好一个移民点,这都是国家的宝贵财产。
但在日本,对于现在将军和大名们来说,穷苦武士不是什么财产,而是一颗已经点燃了导火索的炸雷,他们不起来闹事还好,只要闹事,那就一定是大事!
而今天,小次郎就是准备闹事的,因为家里已经连番薯都没得啃了,就在前天,小次郎的母亲被饿死在了家中。
原来为了能让小次郎和孙子吃饱,老太太每天只吃一点红薯皮,拖了一个月多活活被饿死的,死的时候,已经不足七十斤重了。
泪水涌出了小次郎的眼睛,他父亲死的早,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母子感情非常深,母亲最近常常安慰他,说家里的粮食还够,她每天都勉强能吃饱,原来竟然是骗人的,原来母亲省下了她自己的红薯,保证了孙子不被饿死。
“由美!此去生死难料,要是失败了,你就想办法逃离这个人间地狱吧!”
小次郎穿戴完毕,泪眼婆娑的看着妻子和儿子,刚刚他将家里所有能换粮食的,都拿出去换了粮食,一家人吃了一顿饱饱的午饭,也可能是最后一顿午饭。
妻子由美脸上挂着泪珠,连年幼的儿子也仿佛感觉到了什么,缩在母亲的怀里一句话不说。
“连大阪都是无间地狱,天下之大,哪还有可以活命的地方?由美会跟儿子一直在这里等次郎的,哪也不去!”
“嗨!请珍重!”小次郎沉默了一小会,随后慢慢的走了出去,是啊!连大阪都成了人间地狱,还能去哪呢?事不成,就全家一起玉碎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