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581


要知道幕府当初可只打算让仙台藩出兵四千人的,是伊达周宗为了表忠心,自己加到了九千人的。
原因是信息闭塞的伊达周宗,还以为是幕府发大军惩戒皮又痒了的岛津家和毛利家,这样好事,仙台藩当然要来大大的表忠心,然后大大的拿好处的啦!
可万万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不是,或者不单是要和岛津家还有毛利家对肛,而是还要和他们背后的大明的对肛。
这下可就惨了,自从出了名古屋城,幕府就一路惨败,一点好处都没占到不说,还承受了极大的损失,现在连公方大人都陷在长岛城下町了。
“上样可千万不要这么说,仙台藩是瑞岩寺殿建立的天赐伊达家领地,它永远都是会存在!
今次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实在是臣下无能所致啊!片仓君,已经在天下人面前证明了仙台藩士的勇毅,证明了上样的英明!只要还有这样忠心的臣下在,仙台藩就在。”
伊达周宗说战败责任在他,石川宗纲作为臣子肯定不能这么说,千错万错肯定都是下面人的错,而一说到切腹的片仓小十郎,君臣两人竟然咿咿呀呀的相对垂泪了起来。
抽抽噎噎的半晌,石川宗纲抬起头来了,“其实臣下在战场被俘之时,就有追腹片仓君切腹的愿望,可转念一想,要是臣下也切腹了,谁来为仙台藩的将来谋划呢?是以只能不要面皮,厚颜苟活着到上样面前哀告。”
石川宗纲当然是被俘后又被放回来的,七八千骑兵都战败了,他带着剩余的一两千步兵必然跑不掉,不过小团子也没杀他,还非常大方的把为首的军官都放了回去,只扣留了基层的平士和组士。
嗯?
伊达周宗用手绢擦了擦眼睛,随后有些狐疑的抬起了头,他从石川宗纲的话中听出来了几分别的意味。
什么叫为仙台藩的未来谋划?仗打成这样,还是输给了当年的仇家西军,仙台藩还能有未来?当然有未来!不然他石川宗纲怎么会被放回来。
这位仙台藩的高级家臣膝行几步靠近了伊达周宗,神色也神秘起来了,“上样可知,我在战场上遇到了谁?又是谁亲自把我放回来的?”
‘咳咳!’伊达周宗咳嗽几声站了起来,随后挥手示意身边的亲信马回去外面警戒,确定周围没有人之后,才重新来到石川宗纲面前。
“是何等人?莫非外面传言是真?真是.....!”
伊达周宗欲言又止,石川宗纲一看他的举动和言语顿时心里就了然了,有戏!要是没戏的话,伊达周宗不会这么小心翼翼。
“没错!”石川宗纲重重的一点头,不准备绕圈子了。
“中土天朝上国大明皇长子定川郡王叶明启殿下,确实已经来到了日本,臣下正是被他亲手义释的!”
“嘶!”伊达周宗深吸了一口气,“听闻大明复兴大帝身上不但有洪武大帝血脉,更是天纵英才,仅仅凭着一块比仙台藩还小的南洋蛮荒土地,就得以驱逐鞑虏,兴复中华,据说当年在欧罗巴洲时,连泰西白鬼政府都争相招揽他为左右大臣!”
关于叶开在欧洲的趣闻,现在是越传越离谱了,他只跟玛丽王后有过的一段旧情,现在已经被传成了他连挑了法、英、西、葡、荷、奥、六国王后。
娘的,别的就算了,可当时英王乔三的老婆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女公爵索菲.夏洛特都四十好几了,而且长得相当普通还发了福,叶大皇帝胃口再好也不应该,不至于吧?
当然,他被邀请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和不列颠皇家学会会员的事迹,就被传的更神了。
传言当年不列颠和法兰西都有意招揽他让他担任首相或者副相,甚至还说要是叶大皇帝真能担任法兰西首相的话,肯定能避免法国后面发生的悲剧。
呃!真是够离谱的,不过更加离谱的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在东方欧洲人都深信不疑!比如屋子中这两位,就是典型。
石川宗纲重重的一点头,还免费替小团子吹上了,“作为复兴大皇帝陛下的长子,定川郡王殿下也不寻常,他身上不但有复兴大帝的血脉,母亲也是出自曾经的安南王阮氏,他的王妃,正是泰西法兰西国的长公主。
定川郡王殿下身高六尺,相貌威严,虽然刚满志学之年,但文能出口成章,武能冲锋陷阵,更兼仁义无双,不仅在战场上义释了大量的武士,还承诺保护板仓家,更赐予了片仓君庶子五千石的石高,真乃世之明君啊!”
“确实仁义无双!”听到石川宗纲这么说,伊达周宗也点了点头。
“定川郡王殿下可有提及仙台藩,可曾提及大明为何要支持西军行此叛逆之事?难道他们非要成为我日本国的举国之敌吗?真是要为关西那群穷鬼张目吗?”
“非也!”石川宗纲摇了摇头,“定川郡王殿下对我说,大明并不想来征服日本,因为日本是洪武大帝所定的不征之国。
只是如今泰西白鬼东进,大明为了对抗白夷,不得不如此耳,若不能将华族大一统,何能对抗白夷?
还有,京都的天皇,实在是有些犯忌讳啊!要是没有天皇的话,大明连德川家都能容忍,他们所需要的,只是让全天下的大名成为大皇帝的藩臣,幕府再做一个藩臣之首,大家大一统于大皇帝旗下共拒白夷。
除此之外,其余可一切照旧,甚至大皇帝还会把海外的无主之地赐予各藩,中原华族愿与东瀛华族共享寰宇!”
“这一仗!打的糊涂啊!老夫不该来啊!”听到石川宗纲这么说,伊达周宗眼泪又下来了。
要是早知道大明并不是要把日本并入大明,只是想当大家的爸爸而已,那又何必来参加这场战斗呢?
好好的呆在仙台等大明招揽不就行了啊!不就是认爹嘛!认大明当爹不但不丢分,还是好事呢!
冤!真冤!
第713章
杂贺众要一揆了
海部郡佐织町,杂贺宗次带着一众杂贺家的村老,规规矩矩的坐在一间灯光昏暗的房间中。
而在外面,大量的杂贺众铁炮队地士正在巡逻,将这片小地方守的密不透风。
作为纪州藩最大的乡间豪族,出了最多地士的杂贺家,他们在纪州藩的影响力相当大。
现在的杂贺家已经兼并了乡间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随时能拉出两三千人铁炮队,极限动员甚至能拉出上万人,只不过因为火枪不多而无法实现而已。
“来了!来了!叔祖,人来了!”一个梳着月代头的年轻地士,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屋子里如同入定一般的杂贺家各村老,也像一下就活过来了一样。
“走吧!咱们去见识一下,让大家都打起精神来,不可堕了杂贺家数百年的威名!”
头发花白,穿着一身黑衣的杂贺宗次,首先站了起来,踱着方步向屋子外面走去。
这里是佐织町西靠外的地方,周围的民居已经全被杂贺家给控制,当地居民也都被赶走了。
寂静的夜晚,伴随着树叶的沙沙响声,一个穿着黑袍,头戴黑色罩帽的人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这套罩袍的颜色与夜晚如此契合,搞得有些老眼昏花的杂贺宗次差点都没看清人在哪,仿佛是从黑夜中凭空冒出来的一样,格外让人心情沉重。
‘哗啦!哗啦!’人还没走近,杂贺家的铁炮队就把手中的火绳枪举了起来,因为来人手中拿着一把长长的火枪。
不过黑衣人并未停下脚步,而是轻轻掀开罩袍,在淡淡月光照射下露出了一口炫白的瓷牙,仿佛带着几分不那么确定的讥讽笑意。
杂贺宗次脸一下就黑了,对面一个人,自己这边数十人,还要举枪,真是有些丢脸啊!
“八嘎!把手里的铁炮放下!不要丢脸!”
“哪位是杂贺宗次先生?”黑衣人说话了,不但说的是日本话,还是大阪口音,相当标准。
“在下就是杂贺宗次,先生可是自北边来?”杂贺宗次轻轻的一低头,向前走出了几步。
黑衣人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杂贺宗次把手一伸。
“君请内里谈话!”
李节耀慢慢的脱下罩袍,随后将它折叠好,罩袍下,一套宝蓝色的大明锦衣卫飞鱼服彰显了他高贵的身份,周围围着的一些杂贺家年轻人看着他的高档服装,羡慕的眼睛闪闪发亮。
“宗次先生,你且看看这杆铁炮如何?”李节耀把手边的后装枪拿了起来枪口朝自己,递给了杂贺宗次。
杂贺宗次六十度鞠躬弯腰致谢之后,才让人接过了这杆大明胜捷1798后装线膛击发枪。
作为一个在铁炮一道上浸淫了几十年的高手,杂贺宗次细细的抚摸着枪身,就像抚摸着一个绝世美人一样,眼睛里精光闪闪,极为沉醉。
“上等的红木啊!这样的红木在日本已经非常珍贵了,枪管黑中带亮,一定是传说中大明的合金钢吧?
看这膛线,啧啧!绝对是大师的手笔,没有火绳也没有燧石,这是?通条呢?这膛线...看着不像是铅弹的膛线啊!敢情上国大人为在下解惑!”
“此物是大明在三年前,由复兴军工一厂出产的最新式的步枪,宗次先生好眼力,他的确不是用铅弹的,而是用这个。”说着,李节耀递过去了一枚铜壳尖头弹。
“竟然是上好的紫铜,这一枚弹药就够寻常一户人家一天的伙食了!”
杂贺宗次摇了摇头,仿佛有些感叹李节耀的奢侈,也有几分自嘲,他从怀中摸出了一个一模一样,只是已经没了尖头的弹壳。
“果然跟在和歌山炮台下发现的一样啊!”他又若有所指的感叹了一声
‘咔哒!’清脆的声音响起,虽然没有用过后装枪,但经验丰富的杂贺宗次一下就把子弹给装填完毕。
“宗次先生果然是用铁炮的高手,你现在就已经装填完毕,只要再装一点引火药,扣动扳机就可以击发了!”
李节耀轻轻拍了拍手,那眼神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儿子拼装好了一件玩具一样。
“这就完成了?怎么可能?”
“是啊!铁炮能这么方便?没有火绳和燧石要靠什么点火呢?”
“中原天朝的匠人已经有这个水平了吗?我十年前碰到过清国海盗,他们用的铁炮还不如我们呢!”
嗡嗡的议论声响起,屋子中的人都不淡定了,一小部分脸色苍白,不过大部分的人都是满脸不信的表情。
“还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杂贺宗次恭恭敬敬的对着跪坐在榻榻米上的李节耀猛地一弯腰。
“大明锦衣卫南镇抚司宣教处指挥同知李节耀子爵阁下!”
一块令牌给扔了过来,杂贺宗次一字一句的读了出来,话音刚落,所有还有些不服不忿,眼神不善的杂贺家地士都立刻跪了下来,他们以为来的是个无名小卒,但没想到竟然是位子爵阁下。
“宗次先生一定技痒了,这枪是不是真的能击发,大可亲自一试!”李节耀淡淡的说道。
“那就得罪了!失陪一下!”杂贺宗次说完就走了出去,不多会,一声清脆枪声在寂静的夜晚响起。
“太郎!你告诉巡夜的来根家地士,就说我们有人铁炮走火了,让他们不要大惊小怪!”脸色通红的杂贺宗次重新走了进来,这一次的态度更加恭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