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581


他也知道,在叶开心里,一直对和族人有很大的警惕,当然在李阿水看来,这个警惕很没必要。
护东大将军府正殿,这是原本德川家齐召见各家大名的场所,非常的宽阔,充分体现了德川家日本国大君的威风,今天叶开也坐在了这个主座上,体验了一把日本征服者的爽感。
在殿中,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内外封臣勋爵,最低也得是伯爵衔,子爵、男爵之类的根本进不来,而叶开今天把他们召集过来,就是为了真正的将勋臣院,这一机构的运行和职责给定下来。
为了弄出这么一个机构,叶开两年前就对宗人府做了改革,把范围扩大到了不止管理叶姓宗室,还可以对内外封臣都进行管理。
随后又在去年将宗人府改称了勋臣院,到现在,叶开觉得已经算是水到渠成,他要将这个叫做勋臣院,但实际上跟带嘤上议院差不多的机构给具体化。
而且现在的叶明帝国也有设立的勋臣院的需求,因为必须要让这群人感受到大明殖民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以及成就感,才能把大明目前最有权势和财富的勋贵阶层,弄进大殖民、大开拓的风潮里面去。
同时对于漠北蒙古四郡公,缅北五君侯,日本三百外封臣这样的群体来说,加强他们对国家凝聚力的最好方式,也是把弄个勋臣院把门框进来。
让他们感受到站在一个世界级大国肩膀上挥斥方遒的快感,才能增进他们作为一个大明勋贵的荣耀感。
“陛下!这勋臣院竟然能讨论北美开拓方案,南洋移镇方案以及河中的收复,甚至连各个内外封臣的国是都能讨论,是不是权力太大了些?”
不出叶开所料,首先出来挑刺的,是把日本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右相平阳侯吴仁静。
因为对比起左相同安侯辜礼欢这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学渣,历史上被称为嘉定三子之一,著名的阮朝文学家吴仁静,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
辜礼欢说起来是文人左相,但他实际上是勋贵,而吴仁静虽然顶着侯爵勋位,但实际上是个读书人。
这也是吴仁静在朝堂上斗不过辜礼欢的原因,因为现在叶明朝堂中,在大官僚中,非传统文官的勋贵要多于纯读书人。
果然,吴仁静的话一出口,很多人看他的目光就有些不一样了,处处透露出一种,原来你小子跟我们不是一路人的信息。
“勋臣院嘛!要是一点权力都没有,朕设立它岂非多余?如今对外开拓殖民,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朝廷出力了,朕也出力了。
可这天下,不是朕一个人的,朕是跟士大夫和各勋贵之臣共天下的明君,我大明这么多勋臣,在此国家大事上,怎么能不出力呢?怎么能不给他们些权力呢?”
叶开淡淡笑着开口说道,他就是要把一些看似很重要,但细究起来到关键时刻又没多大用的权力分出去一些,也要让这些勋贵阔佬们分担一点殖民开拓的人力物力。
吴仁静点点头,他懂了,什么和士大夫与勋臣共天下云云,他是不信的。
这一定是皇帝去年被迫掏了超过五百四十万银元到开拓北美中,大出血后给心疼坏了,这是要借着开勋臣院,让这些阔佬和勋贵们也跟着掏钱啊!
“微臣斗胆,按陛下的意思,勋贵是打天下的功臣,是与陛下共天下的有功之臣,可这勋臣已然有了勋臣院,那天下的士大夫和士林领袖,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士林院,以供天下读书人聆听陛下圣意呢?”
吴仁静稍显有些忐忑的追问着,但脸上都是压制不住的兴奋,他跟辜礼欢差不多同岁,依靠现在的实力,他想斗倒是辜礼欢没什么希望了,但要是能进化成天下士林在朝堂的代表,或许就有了和辜礼欢正面叫板的底气。
叶开在心里长笑一声,勋臣院这种上议院,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出代表性更广泛的下议院。
在遥远的未来,叶开相信,上议院的勋臣肯定是斗不过掌握了政权的读书人的,但单纯的读书人下议院,也肯定抵挡不了工业化资本化的浪潮。
在马上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叶明的资本家一定会登上舞台的,到时候他们一定会谋求出现在士林院中。
这是一个扩大叶明统治基础的最好机会,虽然后世欧美各国议会乱象频出,但对于统治者来说,各方势力在议会里面斗,总比在街头,甚至战场上斗要好得多。
吴仁静满意的退下了,他心潮澎湃的想象着以后自己领导士林的风光,他以为他就是皇帝心中辜礼欢完美的替代者,因为他代表了在在中国掌权数百年的士大夫群体。
但吴仁静不知道,实际上他也是替代品,叶开真正想要拉入朝堂的,是在新学影响下的新一代人。
新一代的学者,比如十年来就会出现的陶澍、常大淳,罗泽南,以及几十年后就会出现的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这才是叶开期待的名臣。
对于吴仁静来说,他是辜礼欢的替代品,但这个半勋贵、半文人、半新半旧的人物,也会一个不错的过渡丞相,在他下台之后,叶明帝国应该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帝国了。
第756章
库尔喀喇乌苏
伊犁将军辖地库尔喀喇乌苏,瑟瑟秋风卷起了满地的枯草和树枝,就在城外两三里处,一直规模庞大的骑兵队伍遮天蔽日。
他们打着红底金日月象征大明陆军的军旗,刀枪耀眼、金甲烁目,其中那支人马俱甲的胸甲骑兵,更是让库尔喀喇乌苏城头上的人心惊胆寒。
“咚咚咚咚!”激昂的鼓声响起,军阵中出来了一支三十人的骑兵队伍,他们打着红底金日月旗的同时,还打了一杆褐底金日月旗,这表示着来人之中,有叶明皇室的宗室成员。
“城上之人听着,打开大门迎天使入城!稍有怠慢,阖城玉石俱焚!”
城头之上,名义上控制库尔喀喇乌苏的原满清伊犁参赞大臣萨尔图克.长岭冷汗直流,他是满洲正白旗蒙古人,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来这里做了伊犁参赞大臣的,结果没想到自此就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因为我大清,已经没了!
“是长岭吗?开城吧!大清早就没了你还坚持个什么?让咱休息休息,明日好启程去惠宁城劝劝勒中堂!”
听到城楼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萨尔图克.长岭竟然忍不住眼睛一热,已经多少年没听到这一口正宗的北京话了?多少年没见过来自东边的族人了!
他眯着通红的眼睛辨认了好一会,才依稀看出城下那个肌肉虬结、满脸络腮胡子,看着像是员马上悍将的人,竟然有些像是以前的礼亲王昭梿?
“城下可是礼亲王大驾?请恕奴才眼拙,这都多少年没见了?王爷您身后的大军是从哪抽调的壮勇之士啊?难道我大清又打回来了?”
萨尔图克.长岭心脏猛地一阵跳动,难道大清剿灭了叶逆,现在又派军回来收复西域了?
“唉!”在天津关下被俘虏,当了半年矿工,后来因为表现良好,又主动帮叶皇帝联络了漠北各部汗王归顺,因此被叶开下召表示已经赎清罪过,现已改名为罗昭的昭梿叹了口气。
当年的大清,就是这种糊涂虫多了,才会倒塌的那么快,前几日大明西北军团才收复了巴里坤,哈密的回王额尔德锡尔也已经归附,怎么可能这么快大清就回来了呢?再说自己身后的军队还打着红底金日月旗呢?这长岭是瞎了吗?
库尔喀喇乌苏城,这地方原本是和硕特汗国的故地,所以库尔喀喇乌苏虽然有城墙,但城中并不是汉地常见街坊模式,而是类似蒙古人的大帐,萨尔图克.长岭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就是原本的和硕特王帐。
王帐外,穿着各种皮袍子,外套锁子甲,分不清楚哪些是满清余孽,哪些是和硕特蒙古人的卫士,畏畏缩缩的立在门外,而在他们对面,三十骑来自汉地的大明西北军团骑兵正轰然下马。
这三十人中有二十个穿着闪亮半身板甲的胸甲骑兵,四个戴着凤翅盔的背嵬军,两个戴着大檐帽穿着新式军服的小矮子,这是从日本征召的翼骑兵。
还有两个头上顶着铁质飞碟盔的朝鲜火枪兵,最后两个是看着像是西域回人,但实际上是老毛子的俄国哥萨克。
从气势上来说,穿着闪亮盔甲的大明陆军,把对面一票灰头土脸穿着破烂皮袍、锁子甲的满蒙士兵瞬间就给比了下去。
而从成分上来看,包含了倭人、朝鲜人和毛子的大明陆军,充分体现出了大明皇帝征服四海,万国来朝的雄姿。
“王爷!您怎么变这样了?奴才记得,记得您以前...!”
王帐中,长岭说道一半都已经说不下去了,原本的礼亲王昭梿可是经常穿着便服,以文化人自居的啊!怎么会搞成现在这个赳赳武夫的模样?
不过别说,长岭暗中想了那么一会,初代的礼亲王代善,还很可能就是这副模样。
“别!可别叫我什么王爷不王爷的了,爷已经不是什么王爷,也不姓爱新觉罗了,爷现在姓罗名昭,不光是我,咱们满人基本都改姓了,你们萨尔图克家,也改姓图了!”
原本的满清礼亲王昭梿,现在的罗昭赶紧摆手让萨尔图克.长岭别说了,大明天子的表哥就在身后呢,他可不想再去矿场当矿工了。
萨尔图克.长岭顶罗昭这么一说,也是重重的叹了口气,“唉!国破家亡,若要苟活,也只能这样了!敢问王爷,奴才的家小父母可还健在?”
“在,你哥我去年还见着了,在沈阳,也就是原先的盛京开了个小饭馆,专门做羊肉,那羊肉炖的,手艺可真不错,辽郡公刘公爷都经常去光顾。
你爹去年去世了,你娘还活得好好的,看样子还能有个十几年好日子,嫂子倒是没见着,不过侄子侄女我还知道一二。
你家老大跟着富博图也就是战死在缅甸那个富察.明亮的儿子去了北美,我们从沈阳出发的时候,他们刚回来,听说皇帝陛下还封了他一个官。
老二进了复兴公司,已经去了南洋,两孩子脑子都活,也能读书,都有了好前途,你家姑娘则嫁给了一个大明东北军团的小军官,你外孙子都三岁了。”
“呜呜呜呜!乱世啊!还能有这样的前途,那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奴才,都已经做了三年的姥爷,可自己还不知道!”萨尔图克.长岭说着说着就呜呜的哭了起来。
礼亲王昭梿也叹了口气,“这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典啊!如此厚待前朝罪人,千年以来复兴大帝可以堪称第一人,至于你说的改姓,呵呵!长岭啊,我看你现在已经不是满人也不是蒙古人了。
你要是咱满人、蒙古人这样的草原蛮族,改个汉姓那可不是什么坏事,那是好事啊!
咱么草原上的人,向来是强者为尊,你们蒙古人出了成吉思汗,那咱们就跟着他四处攻杀,我老祖宗逆贼奴儿哈赤起来了,我们就跟着他入了关,造了孽!
现在大明复兴大帝威震四海,那咱们当然要去当复兴大帝的奴仆啊!
你现在这心思,那是汉人才有的,你既然心里都是个汉人了,还在这硬撑什么呢?赶紧来给李爵爷磕头吧,爵爷可是复兴大帝的表兄,是从镇南关入中原的从龙功臣!”
礼亲王昭梿一席话,直接把萨尔图克.长岭给说楞主了,对啊!这蒙古人不就是讲究强者为尊,谁兵强马壮谁就是大汗吗?
就算他学了儒学,读了圣贤之书,知道了伦理道德,那读汉人圣贤书的人,不更应该拥护汉人皇帝?
“奴才图长岭,原本是伪清伊犁参赞大臣,现奉勒保之命,屯驻于库尔喀喇乌苏,奴才自小读的就是孔孟之道,圣贤之书,也是知道忠义的,愿投靠大明,与勒保等贼划清界限!”
在后面座了半天,当了半天菩萨的李正林也不说话,他站起来斜着眼看了长岭一眼,把那个宗室勋爵,复兴大帝表兄的姿态摆足了之后,才慢悠悠的开口。
第757章
叠BUFF的叶大皇帝
这土尔扈特东归,实际上是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发生在1698年,土尔扈特的阿玉奇汗派侄子阿拉布珠尔率领五百人,以进藏熬茶礼佛的名义回归故里,清政府对阿拉布珠尔封地赐爵。
等到第二次渥巴锡率四万多人成功东归之后,最先来的阿拉布珠尔所部就被称为旧土尔扈特。
后来新旧土尔扈特逐渐合流,在伊犁的就是现在的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在乌里雅苏台的就是新土尔扈特。
当然这是两次规模比较大的,其余断断续续的回归,直到前几年沙俄完全控制了伏尔加河中下游后,才开始断绝。
土尔扈特东归这事,不管是在清朝,还是现在的大明,甚至历史上后世的共和国时期,那都要是大书特书的英雄事迹,因为这表明了中央王朝在边地民族心中的地位,这说明汉满蒙各族是认同同一个祖国的。
当然在后世,因为要跟大毛搞好关系,在两家已经几乎快成背靠背同盟的情况下提的少了一些,但当年跟苏修大搞辩论甚至摩擦的时候,土尔扈特东归可是要大书特书的。
到了叶开这里,同样如此,这不但表示着蒙古各部对中央王朝的归心,还可以从法理的角度为叶开提供恢复西域万里佛国,甚至还能提供大明对伏尔加河中下游的自古宣称依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