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581


“知道素衮吗?”西尔.阿里走下高高的座位,细长的眼睛盯着地上来报信的马匪。
通过各方面的指认,最少有七个人能证明,这个马匪的确是当时在乌什就投靠了他们的,而且他的同伴几乎都战死在了乌什被攻陷后。
所以虽然在心里西尔.阿里很看不起这样的盗匪,但为了搞清情况,他还是决定给这些家伙一点好处。
“知道,小人还去过那里,在喀什噶尔和齐都伯之间!”
素衮在喀什噶尔西北,后世大约位于新疆的阿图什附近,作为一个马匪,达尼亚尔当然去过,只不过不是去抢劫而是去销赃。
“既然你能从乌什逃出来,以前也在附近活动,那么本总督相信,你现在也仍然还可以再往北去一点。
我需要这支桃花石叛军的具体信息,我需要知道,这支桃花石卡菲尔是不是真的想要来进攻喀什噶尔?有没有可能这是桃花石王朝军队伪装的?
还有穆罕默德奥马尔大汗和他的军队,已经失去联系快二十天了,我需要知道具体的情况,假如你能够把这些信息带回来的话,我会把素衮的六百户居民中的一半,也就是三百户封给你!”
达尼亚尔表面上双眼放光疯狂吞咽口水,但实际上他心里差点就笑出声来了。
这些浩罕人还真把喀什噶尔当成他们自己的了?素衮压根不在浩罕人的控制下,这个所谓的总督大人,就这么空口说白话的封给了自己。
而且还舍不得六百户都封出去,竟然只肯给一半,笑话!我达尼亚尔老爷能看得上你这点剩饭?
要是在十天前,能得到浩罕人自封的喀什噶尔总督这份许诺,达尼亚尔肯定要喜出望外的。
不过现在,已经当上了大明锦衣卫南镇抚司宣教处小旗的他,眼界早就不在当一个几百户人的小小阿克木上了,他要去浩罕,去土地肥沃的费尔干纳当一个大大的大明册封的伯克。
。。。。
乌什城,城头的红底金日月旗只挂了一天,就又被匆匆的撤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白莲教经常挂的白底金莲旗和巨幅的弥勒佛像。
西北军团的士兵们也脱下了大檐帽和布制军常服,换上了带着浓郁白莲教风格的白衣白衫,白盔白甲。
而同时,西北军团只留了五千人守在乌什城,还费了大气力将乌什城的一般居民在十天内,后撤到了阿克苏等地,制造出在乌什开展了大屠杀的模样。
与此同时,罗思举还从背嵬军中抽出了两个团组成清剿队伍,任何敢于越过齐都伯和辟展这条线的人,都会遭到无差别的格杀。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浩罕人相信,从东边来的,不是大明军队而是西迁的白莲教,因为要是知道来的是大明军队,那浩罕人搞不好就要缩回去了。
这个时候的浩罕,跟历史上还不太一样,他们还不是那个被英国人武装起来侵略中国新疆和抵御沙俄对中亚控制的国家。
他们现在的装备还处在火绳枪阶段,而历史上阿古柏所在的浩罕国,装备了大量的恩菲尔德M1853前装线膛枪和相当先进的恩菲尔德M1866后装线膛枪,不管是装备还是战力,在中亚来说,当时的浩罕军队战斗力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当年有大量浩罕军队主力逃到新疆的阿古柏,有跟中原王朝战斗的能力,清政府也对是否能打败浩罕入侵者,存在着不自信。
一些支持海防的官员还称阿古柏有气吞天南之势,呵呵!一个靠卖屁股上位的侵略者,有个屁的气吞天南之势。
但上述浩罕国的风光和阿古柏曾经给予清朝的影响,都是历史上五六十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而现在,这个刚刚才开始发展壮大的浩罕汗国,绝对没有跟中原王朝作战的勇气。
假如他们知道真有大明军队来,很可能会坚壁清野之后退回费尔干纳摆铁桶阵。
可要是,来的不是大明而是西迁的白莲教,那么面对这么几万被打败的西迁异教徒,浩罕人没有任何理由退却!
要是连声称要进行宗教战争,要自统治费尔干纳的异教徒都不敢抵抗,浩罕汗国的人心怎么聚拢?刚刚打出声望的爱里木怎么有脸称汗?一票信仰真主的河中汗国还,不得把浩罕国给喷熔化了?
第773章
无生老母超勇的
浩罕汗国首都霍罕城,也就是后世乌兹别克斯坦的浩罕城,虽然在后世,霍罕没有安延集、塔什干等城出名,但在现在的河中,霍罕城是赫赫有名的。
这是一个能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古城,是费尔干纳各族兴衰的见证者,在军事上,更是以难以攻克闻名。
因为霍罕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城市,它位于锡尔河畔,两面环水,而在锡尔河中则存在着一大一小两个河中孤岛,浩罕人在这两座孤岛上修建了城堡,三个地方互为犄角,想要在其他两城弓箭手和炮手的威胁下,攻下其中任何一座城,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这里在一百多年间,就成了浩罕汗国发展壮大的最大倚仗,每当吃了苦头之后,浩罕人就会缩回以霍罕城为首的费尔干纳盆地舔舐伤口,就算敌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破盆地谷口的苦盏城,但也基本会折戟在坚壁清野、拥有天时地利的霍罕城下。
爱里木,也可以叫做阿利姆,他是浩罕国的第八位君主,不过在他之前,浩罕国的君主们是不能加上汗字的,只有等到他在前年攻占塔什干,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后,费尔干纳各地的部落长老和乡间封建主们才甘心归顺,浩罕的君主头衔上才可以加上khan,也就是可汗这个词缀。
爱里木可汗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了,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强盛国家比较勤政的君主,五十多岁其实是个非常敏感的年纪,到了这个年纪,人的身体情况会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态势。
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强国君主,只要稍稍那么勤政一点,案牍劳形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一个君王所受到的诱惑也比寻常人大得多,哪怕是琼浆玉液或者绝色美人,基本也是召之即来。
所以要是稍微不加节制,学着年轻时期来点醇酒美人夜夜笙歌,再加上长期的案牍劳形,除非像是我十全老头那种身体素质天赋秉异的以外,很容易在这个年纪因为各种隐形疾病而发生猝死。
刚刚当了两年大汗的爱里木汗,就有这种感觉,他感觉自己的身体跟不上了,虚得很!话说这位年轻时还算励精图治,身体倍棒的时候压根就没关注过享受这方面的事,等到现在自觉大业有成该享受一下的时候,爱里木汗却突然发现自己某个地方不怎么听使唤了,这种看似还能行但其实不行的状况,让他几乎发狂。
同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遗憾,爱里木一边有些变态的收集了大量美人到宫中,摆出一种老子享受不到也不让别人享受的变态快感,除此以外,继续开疆拓土,就成了爱里木可汗收获最大快感的来源。
可环顾四周,能够打败的希瓦汗国已经被浩罕打的不接壤了,塔什干就是他们从希瓦汗国手里夺取的,前宗主国布哈拉汗国虽然已经衰落成了布哈拉埃米尔国,但其内部的封建贵族对于浩罕从布哈拉分离出去的举动非常不满,他们在曼吉特家族的带领下,屡次打败浩罕人的挑衅,爱里木汗现在想侵吞布哈拉的土地,但他连愿意合作的带路党都找不到。
至于北边的哈萨克汗国,这个比布哈拉还庞大的庞然大物也虽然开始衰落,但也不是浩罕啃得动的,加上东边更加强大的清国,这让爱里木汗感觉万分憋屈。
浩罕虽然强大,但是太小了,被这么多大哥挤在费尔干纳盆地中,很难再有什么发展,而且万一一旦露出衰落迹象的话,还很容易被周围的强大国家瓜分,真是成也费尔干纳,败也费尔干纳。
而就在爱里木汗为浩罕汗国的未来担忧的时候,从东面传来了好消息,那个能将准格尔汗国彻底干躺下的大清国,竟然不行了,据说是内部爆发了恢复前朝的动乱。
那些逃到浩罕来的原清国境内大小和卓的部署后裔,在为爱里木汗带来这个好消息的同时,也在极力怂恿和游说浩罕的贵族帮助他们‘收复’包括喀什噶尔在内的天山以南,因为根据这些人的说法,干掉了大清国的大明根本就无意染指天山南北,历史上他们就曾止步于哈密。
爱里木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先是派小股队伍试探着进入,随后是大军开进,进而控制了整个喀什噶尔,开始嘛,当然是十分顺利的,就在爱里木开始有些后悔将叶尔羌和和阗等地封给幼弟奥马尔作为封国的时候,两封来自喀什噶尔总督西尔.阿里的奏报,送到了他的面前。
一封早一点,内容是疑似取代了清国的桃花石王朝派出了军队,他们很有可能全歼了穆罕默德.奥马尔的三千人,收复了乌什和叶尔羌等地,西尔.阿里请示爱里木汗,是否需要退出喀什葛尔,并继续像以前一样表面上臣服于桃花石王朝。
晚一点的第二封信,则推翻了前一封的论断,西尔.阿里在信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向爱里木可汗证明,东来的桃花石军队很可能是一支被桃花石王朝击败的神秘宗教叛军。
他们有五万多战士和数十万跟着一起迁徙的教众,在桃花石无法立足之后,这些人似乎把浩罕汗国所在的费尔干纳,当成了一个躲避桃花石王朝追杀的避难谷地。
当然,其中很多在虔诚的西尔.阿里看来无法接受的言辞,比如费尔干纳是无生老母赐予教众的地上天国,什么珍珠就是逊,无生老母超勇的,不改信者就要被物理改变命运等等,爱里木汗是无所谓的,因为爱里木汗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要维持自己家族永远拥有浩罕国,至于真主嘛,在个人的富贵面前,还请稍稍往后。
“召集所有汗国的埃米尔,五百户以上的都必须要出一百个战士,派信使去布哈拉和希瓦,我要邀请曼吉特家族的纳斯尔和希瓦的叶尔图则尔会盟,这不是我们浩罕一家的事,在面对异教徒入侵的时候,真主的忠实信徒都必须要出力!”
老奸巨猾的爱里木汗决定先掌握住舆论的主动,他知道,不管那些桃花石异教徒是不是来觊觎他的费尔干纳,浩罕汗国都没得选。
因为他爱里木汗可以不管对方侮辱性的语言,甚至可以选择不为宗教而战,但他下面的埃米尔领主和浩罕百姓是肯定不干的。
作为一个刚刚登上汗位的大汉,要是表现出了在信仰上的软弱,这一定会激怒下面的部落长老和宗教阿红,他们既是掌握了人口实权的埃米尔,也是掌握了文化舆论的基层宗教领袖,没有他们的支持,浩罕汗国根本无法存续,爱里木汗根本无法承受他们不支持自己的后果,所以这一场,很可能无法避免了。
第774章
英吉沙尔
英吉沙尔,库山河西岸,浩罕汗国的上红下蓝新月孤星旗竖得漫山遍野都是。
库山河西岸是一块面积相当大的冲积平原,这里也是英吉沙尔最有价值的土地,仰仗于库山河和拥有完善的地下水灌溉系统,这里是英吉沙尔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英吉沙尔在后世国人的眼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英吉沙尔小刀和巴旦木了,但在这个时代,英吉沙尔最大的作用,是作为喀什噶尔东南大门存在的。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吉沙尔存,喀什噶尔就存,要是英吉沙尔被攻陷了,那喀什噶尔的陷落也是早晚的事。
因为像喀什噶尔这种大型城市,你别管它城有多高、墙有多厚、护城河有多宽,这样的大城市从来就是守不住的,比如金军南下时的汴京,太平天国顺江而下时的南京。
因为这种大城市本身众多的人口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摧毁它防御力的最好武器。
除非你能在敌人来之前把城中大部分人口赶出去,不过这只能是想象,谁敢真的这么干,恐怕敌人还没来,自己人就先打起来了。
所以这样的大城,一般是采用在周围修建卫星城市和卫星堡垒的方式进行防御的,最典型的当属太平天国时期的天京,在洪秀全和杨秀清把南京周围弄成一个环天京堡垒群后,它硬是撑到周围的堡垒一个一个被敌人拆掉之后,才陷落的。
现如今的喀什噶尔就是这样一种防御体系,它由英吉沙尔、岳普尔和(岳普湖)、牌租阿巴特(伽师)三地组成的卫星堡垒护卫。
其中英吉沙尔是最重要的,一旦敌人占领了这里,不但能够直接威胁喀什噶尔,还能作为攻陷岳普尔和与牌租阿巴特的基地。
不过英吉沙尔城的防御力并不强,原来当年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朝拆毁了英吉沙尔东面的宽阔城墙,把它改建成了一截低低矮矮的土墙,并且故意引导当地商贾和城内贫民到此居住,把本该承担防御重任的东城墙变成了漏洞最大的菜市场。
看来当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政府对于天山以南的形势还是很了解的,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应该是常态,所以干脆拆毁了东面的城墙,方便下一次的平叛战斗。
这可把浩罕人给坑惨了,他们原本也不知道英吉沙尔东城被拆了,等到发现不妙想要修补一下,但从上到下都忙着劫掠和发大财,修筑东城的事就一直拖着。
一直拖到今天,白莲教在叶尔羌和哈尔哈力克修整、整训完毕,前锋已经靠近英吉沙尔的时候,浩罕人的修葺方案还连个影子都没。
没有办法,西尔.阿里只能派手下的大军头,来自那木干的埃米尔马哈茂德率领两千浩罕精锐和上万仆从军拆毁了库车河上所有的浮桥,收走了所有的摆渡小船,准备依靠库车河阻挡白莲教军的西进。
对面的浩罕人万分紧张,但在库车河东岸,王聪儿仅仅带了一百多人的卫队悠哉乐哉的在亲自侦查敌情。
因为库车河这里的战斗对于白莲教来说,连开胃菜都算不上,白莲教早就料到敌人可能会用库车河当做阻挡他们西进的屏障,于是几个月前就打造了两百多条小船,撑船的水兵则是龚文玉手下的奉节白号教徒。
奉节位于川东咽喉,是长江三峡的起点,白帝城就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没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时代,进出四川的货物只能走水路,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清政府在这里设立的奉节钞关,所收商税竟然比成都府还多。
由于利益巨大,因此整个奉节段的长江上水匪横行,很多当地人白天做渔民,晚上是江洋大盗。
龚文玉就是这样的一个水匪头子,他手下八百水匪,有极强的水上操舟和战斗经验,库车河虽然是南疆大河,但论起水上的凶险程度,比起号称‘自古川江不夜航,夔门峡口鬼打转’的长江三峡段,那就差得远了。
“龚大哥,手下的兄弟们可准备好了?五个时辰强渡这库车河可有难度?”
王聪儿等人策马到了西岸的一面高台上,王聪儿手持马鞭,遥指对面正在拼命修建工事的浩罕人问道。
龚文玉人如其名,瘦高身材看上去极为文雅,在一众靠着请大神、跳端公起家的白莲教教首中,算得上是难得的正常人,他能写会算从来不骗人钱,因为他从来就是抽刀子直接抢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