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581


巴布尔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他仿佛一下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一群远比西尔.阿里总督还厉害,更跟他有同样梦想的人,相对于这些,不就是抄一遍、读一读亵渎了教义的稿子嘛!
巴布尔猛地站起来,深深的吸了口气后做出了决定,他弯下腰把那张纸捡了起来,直接就准备开始读。
忽然!一只手遮住了这张纸,原来是李文成站了起来,他轻轻的拥抱了巴布尔一下,眼角仿佛有泪光闪过。
“巴布尔,我的兄弟!你不用读了,因为我看见了你的内心,你是一个跟我们一样有理想的人,这样的手段只会用到那么莽夫身上,对于你,我的兄弟,就算违反了皇帝陛下的律令我也不会让你读这个的,因为这是对你圣洁内心的侮辱!
泪水再一次涌出了巴布尔的眼睛,不过不同于以前,这不是恐惧的泪水而是喜悦的泪水。
这就是知音啊!这就是信任啊!
想要说几句感激的话,但陷入巨大感动中的巴布尔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忠诚
“大人,请下令吧!不管你让巴布尔去完成什么任务,巴布尔都会完成的!”
‘啪啪啪!’李文成拍了拍手,远处的一面墙忽然动了起来,巴布尔定睛一看,原来那不是墙而是一快黑布,只不过那里的光线十分微弱,他没看出来而已。
随着黑布缓缓被拉开,后面露出了十一个手里拿着纸张,脸色死灰的浩罕人,他们像是等待着被砍头的死囚一样,没有了任何的生气。
李文成本来是要让这个巴布尔去执行任务的,可是忽悠的太用力,把他自己都感动了几分,而且让巴布尔这样一个熟悉浩罕国又真心投靠的人去执行九死一生的任务,那也太可惜了,这样的人,应该大用。
“巴布尔兄弟,这些人都是些十分狡猾的莽夫,我害怕他们会欺骗我,所以我想让兄弟你把他们的籍贯和家人、部族都记录下来。
如果他们当中有任何人敢背叛,那我们就可以把他们今天的抄写过和读过的文字传到他的家乡去,让他的家乡人和部族长老都知道,这是个背叛了教义和自己誓言的叛徒,到时候,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的部族会原谅他们。”
麻木站着的十一个浩罕人听到李文成这么说,脸上的颜色更加灰白了。
浩罕本来就不大,还因为较为富庶,所以商业活动也很频繁,各部族之间的交流也很多,有了巴布尔这样的内奸鼎力相助,他们想瞒天过海的可能几乎没有。
到时候只要他们敢背叛,那么按着他们手指印和签名的纸张一定会出现各自的部族中,这上面的文字,是任何一个天方教信众都无法容忍的,他们会被族人活活用石块砸死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让他们得到赦免。
“你们这些邪恶的桃花石人,来自苦盏的阿胡麻永远不向你们屈服!”一个浩罕俘虏突然把手中的纸张撕得粉碎。
还真有想着回去就告密的啊!眼看自己精心挑选的人中还是有不可靠的人,李文成气得七窍生烟,他看了身边一个同样愤怒绣衣使者一眼。
“拉出去!别让他死的太痛快了!”
“现在还有人想要拒绝我们的安排吗?如果没有,那么就请你们一起送马哈茂德埃米尔上路吧!”
又多了一个接受酷刑惩罚的浩罕人,这也让李文成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狠辣,让这些投靠的俘虏杀了马哈茂德这个喀什噶尔浩罕军中最大的埃米尔,就等于纳了投名状,双重保险下,就可以实施大圣娘娘的计划了。
。。。。
喀什噶尔,这个位于西域边陲的重镇,水资源还是挺丰富的,在它的西面就有两条重要的河流。
自西南而来的玛尔坎苏河,自西北来的博罗和硕河,这两条河最后才喀什噶尔汇合,形成了西域南疆最最重要的河流喀什噶尔河。
而这两条河流,也成了从浩罕进入喀什噶尔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大军出发肯定要跟着水源走的,而王聪儿和罗思举商量的大事,就是要在浩罕人进入喀什噶尔的路上做文章。
按照一般情况,浩罕阿吉德王子率领援军,肯定是要走玛尔坎苏河的,因为这里是住的多是茴部民众。
虽然这些浩罕入侵者远比中原王朝凶恶残暴,但在教义和当地卖国阿红的忽悠下,很多茴部民众仍然把浩罕人砍成了自己人,而把中原朝廷和汉人、满人当成了外人,所以阿吉德王子的军队走玛尔坎苏河,肯定要安全得多。
而博罗和硕河流域恰恰相反,听和硕这个名字就知道了,这里聚居的是蒙古部落,还是跟以前的中原王朝满清最亲近的和硕特蒙古人。
虽然这个流域的和硕特蒙古部族已经衰落很久了,但仍然还有几千人在,中原王朝的军队也更容易借助和硕特蒙古部族的掩护伏击他们。
所以李文成的重任就是笼络和挟持一匹浩罕人,散步各种家情报,逼迫阿吉德王子冒险走博罗和硕河这条路。
第781章
铁板无数块的浩罕人
古勒沙,这是位于喀什噶尔与浩罕边界的小城市,就是后世吉尔吉斯斯坦的古勒察。
这里按照传统的分界,实际上是属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地,但由于清明之交的混乱,很多曾经属于大清的国土,已经被周围各国、各部落给侵占就,古勒沙就是一座已经落入浩罕手里一年多的原大清领土。
而在今天的古勒沙,这个小镇子上的几百居民早就不见了踪影,开玩笑,超过五万的浩罕大军在这里集结,哪个胆肥的还敢呆在家里?
这些浩罕人可不是我大清的官兵,我大清官兵敢在这欺辱一个妇女,那一定会引起动乱,搞不好都要掉脑袋。
但浩罕人那可就不是欺辱妇女那么简单了,他们往往会直接把本地居民全部送到主那里去,可谓是真正物理上的送你一程。
与罗思举猜测的一样,浩瀚大军到古勒沙一修整就是三四天,为的就是确定该走那条路救援喀什噶尔。
因为早在一个月前,喀什噶尔就很难传来消息,这导致浩罕军队无法得知喀什噶尔确切的情况。
在这种情形下,一部分人主张立刻快速通过博罗和硕河,以最快的速度的救援喀什噶尔和打败桃花石异教徒,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主张继续南下,走安全得多的玛尔坎苏河。
他们认为,不管是喀什噶尔情况如何,只要这五万大军安全,喀什噶尔完全可以失而复得,就算没了喀什噶尔,这五万大军也可以保证费尔干纳的平安。
阿吉德王子眯着眼睛坐在主座上,虽说是王子,但这位的年纪也不小了,毕竟这个时代人结婚都比较早,在这个古勒沙唯一看着像样点的建筑中,正在举行的,是一场宴会。
呃!说宴会有点不合适,因为按照教义规定,天方教徒不能饮酒,不能欣赏歌舞,甚至不能吃的过于丰盛,于是这场只有简单菜式和蜜水的宴会相当冷清。
气氛冷清,坐在主座上的阿吉德王子心里也很冰冷,这支召集起来的浩罕汗国军队成分很复杂,有费尔干纳各处的土军阀私兵,各个部族的部民,更多的则是各个大大小小教派所控制的武装。
脱胎于中亚天方教主流教派苏菲教团的纳格什班底耶教团大大小小教首们,控制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这个河中教团几十年前分裂过一次,之后的其中一支开始往东去传教,于是形成了如今喀什噶尔主流的白山派和黑山派,再后来他们和更多被称为虎非耶、嘎林迪耶教派的天方教门宦一起,被统称为依禅派。
这么多的名字,这么多的教派,大大小小的天方教门宦,河中和西域之地的教派有多复杂可想而知。
而在这样复杂的情势和势力中生存,浩罕汗国的大汗爱里木本人,或许能做到平衡各方势力,保持浩罕大汗的权威,但阿吉德王子就不行了,各个教派和军阀表面上听从于他,但私底下完全是阳奉阴违。
这也是为什么整整四天,什么结果也没商量出来的重要原因,阿吉德王子主张走博罗和硕河,但几乎所有的门宦教长都赞成走玛尔坎苏河,双方谁也不让,已经开始较上了劲。
呵呵!阿吉德王子在心里冷笑了一声,这些费尔干纳的门宦教长和喀什噶尔地区的白山派、黑山派教长之间的宗教争斗,已经超过一百五十年了。
这些费尔干纳的老家伙们要走玛尔坎苏河的最大原因,不过想借此机会,彻底清除喀什噶尔白山派和黑山派门宦的势力,侵占他们的地盘而已,哪是什么老成持重。
所以阿吉德王子是不会让他如愿的,因为白山派重要的人物,曾在喀什噶尔地区发动‘起义’的大小和卓的后人,已经暗中投靠了他。
这些流浪在费尔干纳和浑都斯(昆都士)的喀什噶尔叛国者,希望阿吉德王子能让他们重返喀什噶尔和叶尔羌、于阗等地,为此他们愿意接受阿吉德王子的统治。
换而言之,喀什噶尔以西南的玛尔坎苏河地区,已经成了阿吉德的地盘了,他当然不会让这些不怀好意的费尔干纳门宦教长从那里经过。
“王子殿下,喀什噶尔已经超过十天没传来任何消息了,我们不能继续这样等待下去,城中的勇士一定在苦苦等待我们的救援,当地的信徒们也一定在遭受着卡菲尔的折磨甚至屠杀!我想我们应该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达喀什噶尔。”
什么叫保证自己的安全的情况下?这就只差没直接说,走玛尔坎苏河是最合适的了。
说话的是一个瘦高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阿吉德王子不自在的轻轻摇了摇头,这老头叫做哈桑,但一般不能直接叫他哈桑,要尊称为伊玛目哈桑。
这是纳格什底般耶教团在霍罕的大伊玛目之一,影响力极大,就是他父亲爱里木大汗也要以礼相待。
这次征发的五万大军中,至少有三万是这些教团拉起来的,而且在军队中,几乎所有的中低层军官和士兵都听过伊玛目哈桑的名声,非常崇敬他。
可以说,伊玛目哈桑比阿吉德王子更能掌控这支军队,以前之所以阿吉德王子能跟一票天方教门宦教长们唱反调,那是因为哈桑没有说话。
但现在哈桑说话了,阿吉德王子就不能再坚持走博罗和硕河了,除非他有极有力的证据证明走博罗和硕河最为稳妥。
伊玛目哈桑说话了,下面的一众门宦教长们顿时就得意了起来,看向阿吉德王子的眼神也更具有逼迫性了。
呵呵!为什么爱里木汗只之出动了两千士兵,而让他们这些门宦教长出动了三万多人?为什么爱里木大汗没有亲自统领而让威望不足的阿吉德王子来统帅这支大军?这些门宦教长们心里跟明镜一样。
神权与王权,在河中这一块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其争斗和争斗的凶险程度,远超中世纪时期的欧洲。
他们这些顽固的门宦教长们,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身为大汗的爱里木了,或者说爱里木本人有信心压制这些门宦教长,但爱里木对自己的儿子乃至孙子能不能顺利压制这些门宦教长,维持汗王家族的权威没信心。
或许在爱里木大汗眼中,这场喀什噶尔战争是否能取得胜利已经是第二位的了。
第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要大大削弱门宦教长们控制的武装,至于败得太惨损伤了浩罕的国力该怎么办?爱里木大汗早就有了预案。
只要他手里的一万余忠于汗王家族的军队能守住苦盏和霍罕,让外人打不进来就行,至于东边过来的桃花石军队,爱里木大汗一点也不担心。
桃花石离此万里又不信教,根本无法在当地实行直接统治,喀什噶尔他们都要要靠当地伯克,就更别说费尔干纳了。
所以他认为,桃花石所求的并不是要统治河中,而只是要河中臣服而已,反正浩罕是大清的藩属快三十年了,再当三十年大明的藩属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桃花石王朝与掌握了大量基层力量已经开始侵蚀国家权力的门宦教长们,谁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爱里木汗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才会让儿子阿吉德领军,因为他相信,阿吉德几乎一定会把事情弄糟,就算能收复喀什噶尔,那也会大大的损兵折将。
到时候爱里木大汗就会开始狠狠追究这次战败的责任,当板子打到儿子阿吉德屁股上的时候,下面的门宦教长还能跑得了?
不就是一个儿子嘛!还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儿子,爱里木大汗舍得!
第782章
侵略者的不归路
教长哈桑从来都是一副古井无波的面孔上,终于露出了几分得意,几句话就压制住了阿吉德王子,又赢得了周围门宦教长的崇敬眼神,这就是教长哈桑需要的。
他等了足足四天,等到大家都不耐烦的时候才出来一锤定音,为的就是收揽人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