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1784(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581


“说正经的,我看最近我那老丈人不太老实,这片以前可都是他家的产业,你仔细留意他,要是他老小子敢出什么幺蛾子,你就先下手为强干了他!”
薛棒槌压低了声音举起右手猛地往下一砍,老刘闻言脸颊就是一抽。
“那可是你老丈人,你真让老子下手?”
“你以为老子跟你开玩笑不成?你放心,要是这回是老子留守,你那大舅哥敢有半点不安分,老子一准送他上西!”
“你个狗曰的!”老刘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老子晓得了!”
。。。。。
新襄阳城(苦盏),作为白莲天国的实际控制者,王聪儿早就在襄阳城亲自坐镇两个多月了。
叶开猜的没错,这个疯女人不但自己坐镇到了第一线,还把儿子王明琛带到了身边。
对了,她带着王明琛到新襄阳的时候,还特意将王明琛改成了叶明琛,这是王聪儿第一次毫不忌讳的挑明她跟叶开的关系。
要知道新襄阳虽然是天府盆地的谷口,三面环水背靠整个盆地易守难攻,但正由于它三面环绕着锡尔河,也使得它容易被三面围困,历史上俄国人就是用围困三面,挖长沟分流锡尔河水的办法,攻陷新襄阳的。
所以在王聪儿把叶明琛带到新襄阳后,叶明帝国援助白莲教的速度就不得不加快了,甚至在调遣兵将的同时,叶开还给王聪儿送来宗教武器。
王聪儿看着这一群穿着黑黄亮色和族僧衣,带着斗笠,红光满面的大和尚失神了片刻。
她自觉对面的这些家伙,绝不是什么口念阿弥陀佛的良善之辈,反而有些类似南少林那帮已经在大明王朝当了高官勋贵的武僧。
果然,在‘亲切’交流片刻之后,这些酒肉和尚向王聪儿展示了他们的铳剑术,御火天雷术(扔手雷)和炮术。
娘的!竟然竟然比起王聪儿自己的金莲接引军不遑多让,人数还有上千之多,还信教,不错!不错!
其实王聪儿不知道的是,他面前这些和族僧兵并不是全是和尚,还包括了相当大一部分神道教的信众。
与历史上明治维新时期相比不同,明治维新后政府极力打击佛教抬高神道教,因为神道教信仰所谓的天照大神嘛,而天皇号称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这种把武士道精神和神道教崇拜结合到一起形成天皇崇拜的路子,山城国那个撞了大运的烂眼子天皇,当然要大力支持。
不过到了叶开这,他不需要用神道教来包装自己,反而要极力淡化所谓天照大神的存在,所以现在是佛教得势,神道教倒霉,而神道教本就是个泛灵多神信仰的宗教,一被打压的狠了,马上就往佛教那边靠了过去。
而日本佛教也不是什么好玩意,他们的核心是:你念了阿弥陀佛和南无妙法莲华经,就相当于基督徒受洗了一样,死后可以去天堂。
这种叫做‘他力本愿’搞法,就是说自己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靠别人的力量得救,压根就是跟佛教沾一点边而已。
而其中天台宗的几个教派更是夸张,他们不但要搞他力本愿,不但要搞今世念佛来世来世享福,还要搞建立现世天堂,让大家一起享福。
历史上一向宗就曾经在加贺国搞过寺庙地主快乐国,一向一揆这名称不知道让多少大名头疼不已。
看看,熟悉不?这特么不就是日本的白莲教吗?念了两句无生老母就是教中兄弟,平日里搞搞互助,实力一大就煽动教众闹事,建立天上天国,不能说极度相似吧,只能说一模一样。
所以王聪儿和李清等人一见到这些一向宗和神道教的混合分子,那就立即生出了几分志同道合的感觉。
而受本愿寺十九代法主谷光摄(大谷光摄)派遣而来的这票人,一到了天府盆地知道了白莲教的搞法和模式,立刻就跟到家了一样,这是什么?这就是他们一直追寻的地上天国啊!
“大圣娘娘,(前)田忠原法师所率的和族僧兵,就是奉大皇帝之命来助战的,大皇帝希望地上天国不但是中原的教徒希冀之地,也能为和族教众的归宿!”
说话的人穿着一身宝蓝色蟒袍,但腰上却悬着锦衣卫的腰牌,头上的无翅乌纱帽也是锦衣卫式的。
一般来说,锦衣卫都会穿飞鱼服这种赐服,这也仿佛成为了锦衣卫的标志,但也有些不穿飞鱼服的列外,不过这些例外都是锦衣卫的高层,只有他们才会这么穿。
至于一个穿蟒袍的锦衣卫,那就更不得了了,一般来说锦衣卫中只有四个人能穿蟒袍。
锦衣卫指挥使李大监,锦衣卫副指挥使郑太监,此人是李大监亲手挑选出来的皇帝近侍,是如今的叶明帝国尚存之数千内侍中,唯一能称太监的。
另外两个一个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同知、掌听风处事、永祥伯武文鸯,还有一个是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同知、掌宣教处事、慈山伯李节耀。
这四人不管哪一个,都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凶神,哪怕就是王聪儿这样的人,她敢在叶皇帝身边撒娇,跟皇帝耍耍无奈小手段,但绝对不会也不会想和这样的凶神结仇。
所以王聪儿非常谦卑的对着说话的大明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同知、掌听风处事、永祥伯武文鸯拱了拱手。
“大明是全天下汉儿的祖宗之国,是我白莲天国的再造之国,大皇帝不但是大明皇帝,更是我白莲教之转世明王,任何人只要承认这一点,我教之大门,就一定会为他敞开,就更别说还有大皇帝之谕令了。”
眼看王聪儿如此上道,完全没有那种敢跟皇帝陛下耍滑头的样子,他也就放心多了。
来时武文鸯觉得王聪儿可能不会太上道,说不得要动点手段,虽然武文鸯有一百种方法让王聪儿就范,不过对方毕竟是皇子生母,用了手段,双方脸上都不好看,现在这样那是最好的了,所以他的语气也柔和起来了。
“有大圣娘娘这句话,在下也好回去复命了,不知六皇子可在?陛下和皇后殿下托我给六皇子带了些衣物和玩具,还嘱托我要亲手交付。”
王聪儿胸脯起伏了一下,这是皇帝要看他儿子是不是真在新襄阳了,她知道锦衣卫中,她儿子明琛的画像起码有上百张,所以武文鸯一看就知道是不是。
“秀梅!把应天世子报出来吧!金莲城乃是边荒没什么好玩意,明琛要是能得到父亲送来的应天府玩具,一定会高兴坏的。”
。。。。。
安集延中,罗思举正在调兵遣将,虽然受限于物资和粮草,大明并不能向河中派遣太多的军队,但由于目前的大明的形势却是非常宽松的,欧洲人正打成一团,大明周边根本没有任何能威胁到大明的势力,所以这次,大明投入的军队不多,但足够精锐。
除了罗思举自己抽调出来的西北军混编骑兵旅四千骑兵以外,叶开还抽调了少年近卫第三、第七枪骑兵团共三千骑兵,第二十七、二十八背嵬军团三千七百骑兵,白鬼轻骑兵第九混编旅三千余人,以及少年近卫军的近卫胸甲骑兵两个营一千一百人。
这支一万两千人的骑兵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绝对足够精锐,比如第三枪骑兵团那是天津关下的英雄团,二十七、二十八背嵬军团是仙庾岭以一当十的背嵬军精锐。
白鬼轻骑兵第九混编旅是从白鬼骑兵中精选的,超过一半是出生在大明或者两三岁就到了大明的第二代叶明哥萨克,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严苛的训练,在皈依者狂热的驱使下,他们忠臣和战斗力甚至还要超过队伍中的汉人。
少年近卫的两个胸甲骑兵营就更不得了了,他们的前身是在广顺马江大战中吓得莫观扶三万大军不敢轻举妄动的那支胸甲骑兵营,可以说是叶明帝国最开始组建的胸甲骑兵队伍,能进入这个营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勇士。
这些骑兵加上罗思举的西北方面军四千骑兵,这就有了一万六千骑兵,注意,这可不是那种跨上马拿着一张弓就算是骑兵的游牧部落骑兵,这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锐。
至于步兵,陆军大都督府参谋本部给出的策略是让白莲教出,大明这边的步兵几乎没有。
呃,也不能说没有,因为出动的九千和族征战武士军和大明少年近卫翼骑兵特别混编旅七千人都是翼骑兵(龙骑兵),甚至他们在某些时刻还能作为轻骑兵使用,所以相当于没有步兵了。
“总督大人!少年近卫黄小北少将阁下已经到安集延外了!”关天培急匆匆走进了罗思举在安集延的总督府邸报告。
“看来陛下很重视这次战斗啊!”罗思举摸了摸下巴,现在的少年近卫军的近卫统制大将是宗室子爵叶明升,黄小北则是三个副统制之一。
此人是当年分水岭上抱着火药罐与敌皆亡的追赠勇毅郡公黄东仔胞弟,是皇帝绝对的心腹将领,当然作战指挥水平也很高,皇帝派他来,是担心我罗思举搞不定西域的战局吗?
第811章
万水千山只等闲
新襄阳外,环绕着新襄阳城的襄江(锡尔河)水流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这都是被围困新襄阳的河中三汗国军队人工分流出去了。
他们在大约环绕新襄阳五公里左右的锡尔河两岸挖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缺口,按照这个速度,最多还有一个半月,他们就能在某几个河段堵住河水、填平河道,发起最后决战。
米哈伊尔.捷连季耶夫中校在几个俄国军官的簇拥下,登上了希瓦人在城外筑起的高台,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在高台上利用高倍望远镜窥视新襄阳城中的动向。
珍娜估计的不错,俄国人对叶明帝国在河中的活动极为警惕,在收到浩罕汗国几乎被全部占领的情况后,奥伦堡的俄国远征军塔季谢夫中将,立即试探性的向河中三汗国派出了使者,并说动浩罕的爱里木大汗让俄国使者担任了三汗国的协调使者。
两个月后,塔季谢夫得到了彼得堡的指示,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这位历史上带领俄罗斯成了欧洲宪兵,疯狂的恋妹癖沙皇通过枢密院,对塔季谢夫的行动表示了赞赏。
还表示将为他送来一个师九千人的援军,让他多多依靠当地之土著,发挥俄罗斯帝国的决定性作用,阻止明国人对河中的渗透。
在沙皇的支持下,一支三百多人的军官团到达了新襄阳外,他们带来了俄制燧发枪和俄制六磅野战炮以及更加轻便的独角兽炮,不过数量并不太多,毕竟俄罗斯自己的燧发枪和野战炮的产量也相当不足。
作为一个还处于农奴制中的国家,俄国的工业在强国中是排不上号的,一年的生铁产量才凄惨的三万多吨,钢产量几乎为零。
虽然现在还没出现贝塞麦炼钢法和西门子-马丁敞炉炼解法,但为零的钢产量,还是让太人大跌眼镜了。
要知道大明如今的生铁产量为四十一万吨,钢产量也达到了两万五千吨以上,假如亚历山大一世真实的知道这一组数据的话,他一定会更加谨慎的,因为大明和沙俄,已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这不正常!非常的不正常,还有最多一个月我们就能用野战炮直接轰击苦盏的城门了,为什么城内还是如此的安静?”米哈伊尔.捷连季耶夫中校皱着眉头,嘴里不停的念叨着。
“中校,会不会这就是明国异教徒的全部实力,他们会不会知道自己守不住苦盏,已经开始准备撤退了?
一个月以前他们还经常会出来夜袭以及跟我们进行炮战,但这二十几天已经完全没了声息,有没有可能他们敢于出城的机动部队已经打光了?”一个穿着俄制军服,未戴军帽的军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绝对不可能!”米哈伊尔.捷连季耶夫中校斩钉截铁的否决了这个说法。
“我详细研究过浩罕人在喀什噶尔以北的惨败,幸存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说,他们五万人被明国异教徒不到两万人切成了三截,那支明国军队主力甚至在戈壁中坚持了一天一夜,才对他们发动的突袭。
从作战意志和战术执行上来看,他们绝对达到了一支一流陆军的水平,不会比我们的士兵弱,而这样的军队,压根就没有在这里出现过,他们的骄傲不会允许他们不战而走的。
所以我搞不明白,他们在等什么?等明国军队来支援吗?这里距离明国本土有上万里路,就算来援军,能来多少?”
“那么他们会不会翻越了恰特卡尔山脉或者库拉玛山脉绕到我们身后,甚至他会突然出现在塔什干城下,切断我们往东北的退路?”一个年轻的中尉打开手中的地图,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哈哈哈!”一群俄国军人和几个布哈拉军官大笑了起来,翻越恰特卡尔山脉和库拉玛山脉?开什么玩笑!
要是这两座位于费尔干纳盆地西北的山脉这么好翻过,那费尔干纳盆地有什么资格称为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
恰特卡尔山脉不但高峻,气候还非常多变,山地森林和高寒草甸交杂还有大量山间河谷,不但几乎没有路可走,还非常容易迷路。
道路如此艰险,超过五千人的军队就不要想着翻越了,因为补给是肯定跟不上的,高寒地区人的体力消耗的更快,没有足够的食物,那就是等死。
更何况翻过这座山脉后,除了塔什干周围少数绿洲以外,其余地方都是无人荒原,几千人又累又饿又渴,然后一头撞到塔什干这个人口十几万,驻兵上万的石头城,那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
南阳府城,这可不是大明河南省的南阳府那个叶皇帝的祖宗之地,这是一个天府盆地的城堡。
在白莲教进入这里之前,这里只有一个仅仅几十户居民的小村落,而现在,它是白莲天国南阳府的府城,城堡中光是白莲教的教徒就有四万多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