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979


不过还好那时候他们还有一个周志诚,目测断距这本事,简直就是为木匠而生的。
有这样一个天才弟子在,基本上不用担心徒工试的事情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徒工试还没开始,周志诚先出了事。
一根手指被截,相当于永远断绝了成为一个木匠的希望。
事情发生,姚师傅一边痛惜心爱弟子的遭遇,一边担心姚氏木坊的未来。
周志诚在梓义公所出事,为了把这件事压下去封住他们的口,梓义公所给姚氏木坊又争取了一年时间,让他们可以重新选弟子从头开始应试。
但是没了周志诚,他们到哪里去找一个稳过徒工试的弟子?
为此,姚师傅还剑走偏锋,想了另一个办法。
他花费一辈子的积蓄,升级姚氏木坊,扩大它的规模,同时再次申请定级。
如果姚氏木坊能顺利升成四级工坊,他们就能拥有二十个名额。二十个名额,机率肯定大多了,而且更高级的木坊也能吸引更多的弟子……
姚师傅不可谓没有魄力,但轻飘飘一纸公文下来,他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工坊升级没有通过,他们还是五级木坊,还是只有一个徒工试名额……
周志诚看着许问说:“当时你拒绝了我师父,决定拜连师傅为师,师父他看着不显,回去叹了一晚上气。不过真没想到连师傅又弄了二十个名额,全部算在了我们的名下……”
更没想到许问考得这么好,甚至连物首之位都纳入了囊中。
周志诚的表情舒缓了不少,问东方磊:“你们坊是什么情况?”
东方磊他们作坊就没有姚氏木坊这么幸运了。
首先他们工坊里没有连天青这样一个深不可测还能搞到名额的修复大师,也没有许问这样一个深受现代思想洗礼、逻辑性条理性极强的学习小组组长,他师父的身家也没有姚师傅丰厚,完全没有扩张自家工坊的资本。
他所在的工坊,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半家庭式作坊,失去了举办的资格,就只有解散一条路了。
东方磊三言两语就把自家的情况介绍完了,他表情平淡,但任谁也看得出隐藏其下的一丝怅然。
车轮不断向前,路边的枝叶从车棚上刷过,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向车窗里面探进头来。
东方磊随手揪了一片长叶子咬在嘴里,貌似轻松地说:“不过就算工坊解散了,我也还是想干这一行。摸惯了木头,让我以后碰不到这些东西,还真不太习惯!”
许问若有所思,突然问道:“解散之后会怎么样?再也没法干这一行了吗?”
“那还不至于。”周志诚说,“你硬要做,官府也不会拦着。靠以前的名声也能接到一点活,但生客就不好接了。生客要认黄契,没级别就没黄契,没黄契,谁知道你是谁啊。”
周志诚对这些只算一知半解,他尽力在解释,但说得不算太清楚。但许问结合在另一个世界的见闻,还是大概了解了这是怎么回事。
工坊评级是半强制性的,评级之后会颁发一个牌照,名叫黄契,相当于工坊的营业执照。
黄契是官方对工坊的正式认证,只有拥有黄契,工坊才会被列入到正式的体系里,接受管理,同时也享受一些权益。
譬如朝廷安排的一些工程,只会下发给拥有黄契的工坊;顾客会越来越倾向于寻找有黄契的工坊帮工。
短时间内,没有黄契的作坊可能还不会马上完全接不到活,但时间长了会怎样,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我师父联系了一个四级工坊,准备把咱家合并过去。现在正在商量,估计一时间商量不完。”东方磊说。
一瞬间,许问恍然大悟。
他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了。
也许是为了方便管理,也许是为了让有数的工坊规模更大,也许是为了让技术流通,官府刻意造成这样的局面,让小工坊投靠大工坊,大工坊兼并小工坊。
徒工试的规定虽然严格,但其实是给了小工坊一个希望和缓冲的余地,当然希望破灭,他们终究还是只能选择唯一的一条道路。
从大方向来说,这样的推动是有好处的。
但是步子迈得这么疾这么快,也很容易出问题啊……
许问凝眉思索,另一边周志诚在问东方磊:“合并的话,你这种大徒弟应该也可以一起收过去的吧?你师父为什么让你回家种地?”
“我也不知道师父他是怎么想的……”东方磊有些茫然,但转瞬之间又变得坚定,“但就算师父说了,我也不想过去!我想跟着你们一起学习!”
徒工试第二轮考试,仿佛打开了东方磊的新大门。他是耿直老实,但也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
考试结束之后,他第一次跑到县衙门口,挤进人堆里,盯着那个木桶看了好久好久。
他知道,他这一生,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马车比步行还是快不少,他们是中午出发的,天色将黑时,就已经赶到了小横村。
暮色深深,整座小横村沉浸在紫红色的光晕里,静谧而安祥。
许问收回思绪,掀开车帘看向外面,目光从那些熟悉的景物上一一扫过。他发现,离开这里其实没有太久,他竟然有些想念了。
“快点快点,到家了!”其他师兄弟们也鼓噪起来,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
家……吗?
许问听见这个词,怔了一怔。
与此同时,他看见村头大树下站着一道纤细的影子,正扶着树看向这边。
目光触及那道影子的一瞬间,许问的心就加速跳动了起来。
第124章
理所当然
许问跳下马车,快步向着那棵树走去。
连林林的眼睛亮如天上星辰,同样快步地向着这边走了过来。
然而与此同时,前面马车上的旧木场弟子们已经纷纷跳了下来,迎向连林林,兴奋地大叫:“小师姐,我们回来了!”
两群人很快汇集到一起,钱明好奇地问:“小师姐,你怎么知道我们现在回来的?”
“是啊,我们可是坐马车回来的,比走的时候快多了!”另一人喜滋滋地说。
“我可不知道你们现在就回。”连林林笑着,眼睛像天上的月亮一样弯弯的,笑容却如同阳光一样灿烂,“我琢磨着今天放榜,早上起就不时过来转转,没想到这么早就看见了!”
早上起就过来转转……刹那间,好几个旧木场弟子脸上都出现了后悔的表情,明显是在后悔去吃了朱甘棠那顿饭——浑然忘记如果不是那顿饭,他们也不会有租马车回来的钱……还是比现在快不了多少。
秋风轻拂,提前发黄的叶片在空中打着转。夕阳的余晖下,连林林的笑声伴随着落叶在风中飘扬。
“这是你们师姐?看着年纪好小啊,真的像……仙女一样。”东方磊走到许问身边,小声说着,眼睛里全是惊艳。
“是师父的女儿,入门早所以是师姐。她……很好。”许问没有再继续上前,只是隔着一段距离远远看着连林林,满腔话语最后只化成了这三个字。
另一边,连林林在问他们这一路累了没有,催促他们赶紧回去吃晚饭。完全没问他们考得怎么样,也没问这几辆马车是从哪里来的。
对她来说,那些都是外面的事情,什么也没有这些家人一样的师兄弟们重要。
这时,从最后一辆马车上面钻出来一个人,站在车上远远看向连林林。接着,她跳了下来,走到许问身边,一拍他肩膀问道:“这就是那个绣荷包的小妹子?”
许问转头看齐娴,刚一点头,齐娴就拎着裙摆快步走了过去。
齐娴那个长得很老实的小丫头紧紧跟在她后面,小声叫着“小姐别冲动”,但齐娴怎么会听她的,转眼间就到了连林林的面前。
齐娴紧紧地握着那个荷包,急切地问道:“这荷包是你绣的吗?”
这荷包是连林林给许问的,现在到了齐娴手上。
连林林抬头,眼睛向着许问轻轻一扫,许问顿时有点心虚。同时他也有些无奈地心想,当时齐娴一看见这个荷包马上就抢过去了,后来她拿着不放,他也不好再抢回来啊。
这个锅,他背得真心有点冤。
不过连林林并没有多问,点点头微笑道:“是我绣的,小姐姐有什么事吗?”
齐娴指着上面的图案问:“这个图案是什么?是谁教给你的?”
“杉木巧?”连林林愣了一下,说,“这是……十八巧的一种啊。”
这时齐坤也跟在周志诚后面下了马车,齐坤还试图阻止自己的姐姐结果未遂。现在听见连林林的话,齐坤立刻就愣住了:“十八巧?”
“十八巧是什么?”周志诚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好奇地问。
“是传说中木工真传的一种,练好十八巧,兼通天下木。一直都有这样的说法。”齐坤怔怔地说。
连押韵都没有的两句话,却在一瞬间向周志诚展开了一幅极其宏大的画面。他很清楚地知道,天下木中的木,不单单是指木料,还有木工!
兼通天下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齐娴手上的这个荷包上?
齐娴家学渊源,知道十八巧也不奇怪,但她这时的表现却非常奇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