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979


他的语速非常快,话里信息量非常大,还经常引经据典使用文言,听的人要跟上是非常费劲的事情。
还好许问跟着他学了一年,已经习惯了这种教法。
他拿出了大学时跟着老师上课时的习惯,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把要点和没听懂的关键部分记下来回去反复琢磨。
连天青最早看见他这样做的时候还有点意外,但过了这么长时间,早就习以为常了。有时候讲完课,连天青还会把他的笔记拿过去看看,提笔补完几个许问疏漏或者误解的部分。
这一天,许问的笔记和连天青的补充,一共写了满满三张纸,出于许问的习惯,全是用炭笔写的。
第二天,笔记增加到了七张纸,上面除了文字以外,许问还在旁边画了图解。
去年一年学习,他的基础绘画也练得非常精准了。
第三天,十张笔记。
至此,关于杨木巧所有的知识点,连天青全部教导完毕。
第四天,连天青没有讲课,但许问边练边记,笔记直接增加到了二十张纸。
……
时间一点点流逝,许问的日子过得规律而纯粹。
清晨鸡鸣则起,练完战五禽之后,开始教导东方磊。
东方磊拜师第二天,许问就非常直接地拒绝了他作为徒弟的服务。
东方磊有些惶恐,但许问态度很坚决,他最后还是慢慢适应了下来。
之后许问才知道,他以前在罗家坊也不需要做这么多事,他师父还是很疼他的。
不过他离开罗家坊之前,师父特地叮嘱过他,回头到了人家家要有点眼力见儿,勤快的孩子总是更讨人喜欢一点的。
许问听了不知道该说啥,只能拍拍东方磊的肩膀,真心说了一句:真不用了。
有了头一年每晚教班门师兄弟们的经验,许问带起徒弟来比以前更加得心应手。
东方磊开始练习的时候,许问会把球球叫过来,让球球带着自己回去许宅。
在这里,时间是完全停滞的,许问也没有出去去做别的事情,就是心无旁骛地留在这里反复练习。
东方磊很勤奋,他比东方磊还要更勤奋。
木匠手艺需要天赋,但比天赋更重要的,就是这样的勤奋了。
对于木材的手感、工具的熟悉、力量的拿捏,全部都需要大量的重复,通过这些重复工作来一点点地累积经验。
许问就这样不知疲倦地练习着,直到彻底熟悉为止。
十天后的又一个早晨,许问走进连天青的工作间,把一样东西摆在桌上。
他轻轻吐了口气,
说:“师父,我做完了。”
“什么?”连天青还在琢磨那个青铜灯,眼睛都没转。
“杨木巧。我完成了。”许问说。
第141章
天份与勤奋
“嗯?”连天青明显有些惊讶,目光从手中的青铜碎片上移开,拿起了那个杨木巧。
可能是因为更重雕工,相比柏木巧和桐木巧,杨木巧更小一点,尺寸只有前两者的一半,看起来秀气可爱,非常精致。
而跟它的兄弟们一样,杨木巧看上去也很奇形怪状,不知道的人完全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连天青显然不在此列。
他对这个实在太熟了,上手掂到重量,心里就已经有了一点底,手指再一捻一摸,这件作品完成得怎么样就已经完全有数了。
“不错。”沉默片刻之后,他抬头看着许问,深思道,“看来你比我想象得更有天赋一点。满分一百的话,这个杨木巧能打到五十分。十天时间能做到这个水平……不错。”
接连两个不错,这是平时非常少见的,可见连天青的态度。
许问吐了口气。这个分数跟他心里估算的差不多。
要知道他第一次完成杉木巧拿给连天青看的时候,连天青只给他打了十分,指了一大堆问题出来。
当然,天赋这一面还是连天青高估他了,他这件作品,纯粹是靠时间与勤奋堆出来的。
“师父觉得哪里有问题?”许问完全没有放松,紧接着又问。
完美没有止境,一百分的十八巧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连天青也不会对一个初学者有这样的要求。
“问题很多,你先解决三个方面。”连天青沉吟片刻,对着许问点点头,“第一,斜刀有正手斜和反手斜两种,用于不同的方向。你转换得不错,但是在雕刻细微毛发的时候,试用着扼、拧手法,这样会更生动自然。第二……”
连天青慧眼如炬,指出了三个许问当前最明显、也最易于解决的问题,详细地讲解给他听,还各自做了示范。
许问认真聆听,思考良久。
他告别师父,走出门,叫道,“球球。”
金色眼睛的黑猫出现在他面前。
下一刻,他周围的环境已经变了。
※※※
两天后,许问再次出现在连天青的面前。
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新的杨木巧。
连天青抬起头,再次惊讶了。
“这两天新做出来的?有点厉害啊。”他的话都多了两句。
“……嗯。”许问顿了一下才回话。
对连天青来说是两天,但对于许问来说,究竟过了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许宅停止的时间里,许问反复不断地做着同样的工作。除了球球安静地蹲在旁边陪着,没人知道他重复了多少次。
连天青的眼力非常好,他指出的三点都非常关键。
许问就盯着这三点反复打磨。
譬如连天青指出的关于斜刀的那一点,主要是用来雕刻毛发花脉等极其细微的地方的。
这样的细毛,许问精雕了无数根。
许宅资源有限,黄杨木就那么几段,许问拿了一段三尺长,半尺径的,雕完一层,把它打平之后再雕一层。
最后这块黄杨木被雕到一寸也不剩了,但肉眼可见的是,每一层过去,上面的细微线条就生动一分,直到最后一层的时候,一直蹲在旁边的球球突然迈着步子踱了过来,用舌头舔了舔那层毛,嫌弃地走开了。
连天青看见的就是经过这样练习的成品。
他盯着杨木巧的这个位置看了半天,也忍不住用手摸了摸,过了一会儿才说:“嗯,这部分行了。下个要改进的地方是……”
接下来的流程基本上就是如此。
连天青不断指出杨木巧上需要修改的地方,两三天之后许问回来上交成品。
如此大概二十天之后,连天青看着许问最后交上来的作业,手指在桌子上敲了两下,说:“行了。”他抬眼注视着许问,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是我小瞧你了。一个月时间能把杨木巧做到八成……”
他放下那段奇形怪状的黄杨木,指向另一边说,“这个愿者上钩,就交给你了。”
连天青指的当然就是齐娴送来的那个雀替。从一开始起连天青就已经说明了,教许问杨木巧就是为了修复这个雀替打基础。
理论上来说,许问一年后就要连续两次徒工试,他需要在一年内学会剩下全部的十六种十八巧,时间是很紧的。
现在这个时候连天青不继续教他新的东西,而是让他修复一个黄杨雀替,看着就是在浪费他的时间。然而许问只是很寻常地应了声是,拿起那个装着残破雀替的盒子,就退了下去。
修复的流程连天青教过他,前期工作——绘制补全图样也完成了。接下来许问要做的,就是应用杨木巧中蕴含的这些基础手法,真正补全这件作品。
基础和运用之间有多大的差别,许问当然很清楚,所以他是以一种非常慎重的态度对待这份“作业”的。
唯一的问题是,之前练习的时候他用的都是许宅里现成的材料,现在要修复的是班门世界里已有的物品。
他……或者说球球能把这个世界的东西带去另一个世界吗?
事实证明,这件事情对球球来说毫无难度。
它听见许问的叫声,叼着一条鱼从厨房里溜了出来,抬眼看着自己的主人。
“你哪弄来的鱼?”许问愣了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