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979


许问和吕城一人捧了一件回房间,许问抖开穿上,一块小小的青色布巾从衣服上面飘了下来,落到地上。许问把它拣了起来,略微有些发呆。
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是用来做什么的。
然后这腰带,究竟是怎么系上去的?
最后还是齐家的侍女过来帮许问把衣服穿好的,那块青色方布是头巾,配上同色的布袍,许问看上去不太像一个工匠,反倒像一个书生了。
他走出门,吕城也正好出来,明显的不自在,手脚都感觉有点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他转头看见许问,立刻露出嫉妒的表情:“你穿起来怎么就这么好看呢……”
许问自己没啥感觉,听见这话摸了摸头发:“是吗?”
回到姚师傅那里的时候,齐家父子也在。许问和吕城进门,三人同时盯着许问,眼睛都亮了起来。
“不是我有甚偏见,小许看上去真不像农家子弟。”齐正则打量了一会儿许问,抚着胡子对姚师傅说。
“的确。”姚师傅不以为忤,点头赞同,“小许难得,天生有一种贵气。”
“如清风明月,气度俨然。”齐坤也跟着夸了一句。
许问被他们夸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有没有读过书,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其实从气质上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
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加四年大学,他一共读了十六年的书,生活环境不一样,跟周围人的感觉当然也大不相同。
一行人很快出发,一起乘坐了一辆车,约摸半个时辰后,到了城南的梓义公所。
路上,齐正则大概给他们介绍了一下桐和府梓义公所的情况,所以他们到达这里,看见连绵不绝的白色围墙时,并没有觉得惊讶。
桐和府比于水县大得多,梓义公所是一府工匠的根据地,占地面积非常大,是一个整个建筑群。它东南西北门就开了个四个,每天人进人出,非常繁忙。
悦木轩是三级工坊,生意做遍整个江南,齐正则一到这里就被人认出来了,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
“齐老板好久不见啊,怎么几年不见,你看着还年轻了不少?”那人四十来岁,肤色比一般的工匠看着白一点,小眼睛大嘴巴,看着像个弥勒佛一样。
“八爷你才是,看着像是在倒着长。”看见他,齐正则板正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一点笑意,寒暄道。
“什么八爷,拿我黑八当外人不是?唉,我就知道,齐老板生意越做越大,就不记得咱们这些老朋友了!”黑八挤眉弄眼,看着非常滑稽,吕城被他逗笑了。
“这几位小兄弟是……”黑八早就留意到齐正则身后三个年轻人了。这个时间到这里来,不用说他也猜得到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但他记得齐正则只有一个独子,现在来的年轻人却有三个,他一时间有点拿不准,目光游移了一下,最后落在了许问身上。
齐正则毫不在意地介绍:“这位吕城小兄弟,是我好朋友姚平远师傅的爱徒,这次来参加徒工试县试。这是犬子齐坤,来报名府试。这位……”他最后转向许问,态度明显郑重了许多。
“这位是许问小兄弟,去年于水县县试的物首,今年将会报名府试与院试,争取一年通过徒工试。”
“一年二试?”黑八睁大了眼睛,有点不敢相信地问。
一县物首的确有点牛,但光是桐和府就有七个县,于水在其中甚至排不上前三,于水的头名拿到桐和来也就那样。
而齐正则接下来说的一年二试就有点厉害了。
工匠是一个非常注重经验和累积的职业,徒工三试,一试比一试的范围更大。尤其是到最后的院试时,考的就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成熟而全面的工匠,考试范围几乎囊括了当前工种的全部手艺。
这些东西不花费足够的时间,是很难全部学会的。
更别提徒工试出于某些缘故,要求比普通学徒出师高得多,过关难度极大。
许问这个年纪,两年三试,要不是齐正则这么郑重其事地推荐出来,黑八多半会觉得他是异想天开。
“对,一年二试,这个报名手续似乎跟平常不太一样?一会儿可能还要请八爷帮忙指个路。”齐正则点头说。
“一年二试?”
与此同时,又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几个人一起转头。黑八本来正在发愣,瞬间露出了热情的笑容:“岑贤弟,你也来了!”
他转身给齐正则介绍,“齐老板,这是去年桐和府的府物首岑小衣……”说着他凑近了齐正则,压低了声音,“靠谱消息,这位仁兄不久就要变成知府大人的贤婿了。”
第164章
小人物
黑八说完那个小道消息就去接待岑小衣了,态度很是热情。
然而岑小衣却没怎么理会他。他直直看向许问的方向,又重复了一遍先前的问题:“一年二试?”
“是这样打算的。”许问抬首看他,微笑点头。
岑小衣沉默片刻,接着露出一个春花一样的笑容。他站在原地,遥遥向着许问行了一礼,道:“好气魄,那就提前预祝你成功了。”
许问如常回礼,道:“承你吉言。”
两波人马就这样交错而过,黑八向齐正则投了一个抱歉的眼神,随手指了个人过来招呼他们,自己则亲自陪着岑小衣进了梓义公所的门。
“知府大人的准贤婿,还是有点排场的,黑八这种公所的管事也要给他面子。”齐正则自嘲转身,是解释也是劝慰。
姚师傅倒是无所谓,他摇了摇头,正要说话,另一边齐坤对着许问低声嚷嚷上了:“你干嘛跟他说这个?你不知道他是啥人吗?”
许问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管他是啥人,等我报完名之后,该知道的消息他也都会知道的。”
这话的确有道理,齐坤想说什么,但又闭了嘴。
齐正则听见他俩的对话,转身注视着自己的儿子,眉头皱得紧紧的。齐坤望着岑小衣离开的方向,浑然不觉父亲的目光。
被黑八很不客气地叫过来的叫赵麻子,是公所的一个杂役。他满脸都是浅浅的痘坑,不算太显眼,但多少还是影响了形象。
他对齐正则等人更加热情,一路腰就没直起过来过。不管他们问什么,他都能第一时间接话,能回答的知无不言,不能回答的也会用非常巧妙的方式进行回避,一点也不惹人反感。
许问听着,抬头多看了他一眼。
这人要不是外形条件受了限制,能到的位置肯定比现在高得多。
“也就是说,孙大人已经现在就住在公所里?”齐正则问。
“是的大人,孙大人昨天才到,是知府大人亲自送过来的。当时在门口,知府大人拉着孙大人的手说了半天的话,很是依依不舍的样子。”赵麻子感慨道,“知府大人真是看重孙大人啊。”
“孙大人之前是一直住在府衙吗?”按理说孙博然应该早到了,但昨天才到梓义公所,齐正则顺口问了一句。
“没有,听说孙大人昨天才进城,还是知府大人派人去城外亲自接回来的。在门口的时候我听了一耳朵,他想请孙大人住府衙,但孙大人拒绝了。”赵麻子笑嘻嘻地说。
说着,他的拳头轻轻一擂手掌,道,“知府大人还送了孙大人一个小厮服侍,临走的时候叮咛他好好伺候孙大人呢。”
许问又看了赵麻子一眼。
有时候,底层的人会看到很多细节,但赵麻子此时特别说出来,明显也是话里有话。
事实上,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探知到很多东西。许问首先注意到的一点就是,知府又要收岑小衣当女婿,又跟孙博然这么亲热,身为士人跟工匠的关系实在太近了,这是不是代表着某种风向?
还有……
“孙大人心情如何?”姚师傅一直在旁边默不吭声,这时突然插嘴问了一句。
“孙大人板着脸,没什么表情。但他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也看不出心情是好是坏。”赵麻子笑着说,似乎想起什么一样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孙大人手劲挺大的,下车的时候随手拍了一下马屁股,可能把马拍疼了,直接拉着车就跑了。哈哈,当时知府大人还没反应过来,还是旁边的人扶着他坐稳的。”
齐正则和姚师傅对视一眼,没说什么。接下来,齐正则没再提主考官的事情,而是问了一些梓义公所住宿方面的问题,赵麻子知道得很多,说得也很细。
很快他们到了一个院子外面,院门敞开,进进出出的人很多,隔着老远就听见了喧闹声。
“就在那里报名,最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人挺多的。”
赵麻子一边介绍一边领着他们往里走,才进门,许问就被一个人撞了一下。
那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正弯着腰,拿着一块红砖在石板路上划线。他背对着许问,没留意到他,撞到他腿上之后,他直起身子,不好意思地道歉。
“这就是断了!”旁边有人叫了起来。
“不行,这是意外,我还没画完呢!”那个年轻人迅速顾不上许问了,嚷了回去。
许问不解地看过去,发现聚在一起的是十几个年轻人,都是差不多年纪,好几个人手里都捏着红砖,笑嘻嘻地看着险些撞上他这人。
他们面前的地上全是砖划的直线,横七竖八,有点乱糟糟的。
“定线戏。”齐坤先明白过来了,凑到许问耳边,小声对他说。
“啥?”许问没听懂。
“一个小游戏,年轻弟子们常玩的。”齐坤解释了一下。
工匠弟子玩的游戏常常也跟自己的专业有关,定线戏就是其中一种。
它的规则非常简单,就是考验学徒们对距离尺寸长短等的敏感程度。
通常他们会拿一个或者几个骰子,往地上掷出数字,以此定出要画的线条长短。然后参与游戏的弟子们画出相应的线条,其他人用尺子测量,最接近对应数字的那名学徒获胜。
这游戏一般是多段式的,参与游戏的成员会拿到筹码之类的东西,最终获得最多筹码的人,是最后的赢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