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979


固然这更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它与“人”的这一份密切联系。
过去的人、现在的人、未来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它是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所有的这些痕迹形成了一条纽带、一条河流,带着人在漫长的时间之中存在下去,不断确认着自己的定义。
许问漫步在在这些家具之中,就好像漫步在一条长河之中一样,有些出神。
他以前其实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体悟,但刘胡子的话仿佛当头棒喝,让他从来没有这样清晰过。
他走着走着,停了下来。
他旁边立着的是一张书桌,明代样式,朴拙中透着一丝清新。他平看过去
,隐约可以看见平整的桌面上有一点痕迹。
他举着灯笼凑到跟前,看见那痕迹其实是一个字,一个“欣”字。
这个字繁体简体是一样的写法,显然是后刻上去的,与书桌本身的清新雅致不同,透着一点学生习字的笨拙。
许问上学的时候,就有些同学喜欢在桌上上刻字;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里,也写过有同学这么干。
看来古今学生,学得闷气的时候,都忍不住手痒,干点这样的坏事。
不过这个欣字刻在这里就有点不明其意了。
是遇到什么好事感觉很高兴,所以刻下这样一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还是它是一个姑娘的闺名,他无意中得知,忍不住爱慕之心反复描摹?
不管它究竟是什么情况,这个人在刻下这个字的时候,心情一定是非常欣悦,感觉美滋滋的。
许问仿佛受到了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手在那个字上抚摸了一下,继续往前走。
老家具保存得再完好,也不可能像新家具那样完好无缺,更别提四时堂的东西大部分都破破烂烂,不修复根本没法拿出去见人。
但也正是这种破旧、这种“老”,让它带上了更多的“人”的气息,成为了真正的文物。
这张妆台左边的抽屉比右边的磨损更加严重,是不是代表它的原主人其实是个左撇子?
古代左撇子经常被视为不正常,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想办法把他的习惯纠正过来。
这个人为什么没有被纠正,这其中是不是有过什么故事?
许问一边走,一边脑补得不亦乐乎,虽然还是这座四时堂,虽然还是他见过很多次、还进行了统计的家具,但在此时,它们好像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令人遐想、令人动情。
不知过了多久,许问终于走得有点累了,灯笼里的烛火也将要燃尽,变得有些黯淡。
他拍拍旁边的一张椅背,转身从家具的缝隙间离开,到了四时堂外面。
堂里堂外两个世界,他一步迈出,好像从充满尘土的历史中回到了清新微凉的现实世界一样,别有一番感触。
正好就在这时候,烛光晃了一晃,彻底熄了。
许问低头看了一眼,把它放到一边,抬起头时,突然看见地上有一条影子——是个坐着的人影。
可能因为情绪仍然沉浸在刚才的感触里,许问一点也不紧张,他从容抬头,果然在屋檐上看见了那个熟悉的人。
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星耀因此黯淡,大地却因此变得明亮了许多。
荆承坐在屋檐之上,凝望着那轮明月,不知在想什么。
“好久不见。”许问跟他打了个招呼。
这段时间他不时来回于班门世界与许宅之间,荆承的气息偶尔会出现,但从来没在他面前露面过。
久而久之,许问完全习惯了这种感觉,感觉这就是一个总是缩在自己房间里、不怎么爱跟人打交道的室友。
现在难得见到室友,招呼还是要打的。
“嗯。”荆承简单应了一声。
“说起来……你活了多久了?”许问突然有点好奇。
“不记得了。”荆承淡淡地说。
“最早的时候,看见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开,会很难受吧?”许问又问。
“没有。”
“啊?”
“没有亲人朋友。”
荆承俯视下方,视线与许问的对上。
片刻后,他缓缓从屋檐上站起,临风而立。破旧的砖瓦在他的脚下反射着月光,动也不动,好像他整个人没一丝重量。
他伸出一只手,向着明月伸了出去,轻声说:“不过有些东西,的确离开了——一直在离开。”
第177章
那就报
荆承说话一向都有点云山雾罩的,但这一次是许问没有追问。
他隐约感觉到,这话背后隐藏着什么巨大的东西——他现在还无力承担的东西。
他在屋檐下面的台阶上坐了下来,也一样抬头看着月亮。
石头冰凉的气息透过皮肤渗了进来,他没有说话,荆承也没有,两人一上一下,各自想着自己的事情。
许宅陈旧而古老的气息充溢在他们周围,这片仿佛位于时间之外的疆域,也许比许问想象的更加神秘而深远。
这一天晚上,许问一直没有睡觉,球球也没有到处瞎玩,它就依在他脚边,柔软的皮毛轻轻贴着他的脚踝。这轻柔皮毛的触感仿佛是他漫无边际思绪中的一个锚点,让他觉得格外安心而稳定。
第二天,许问就回到了班门世界。
连天青说得没错,十八巧练得再熟,也不过只是基础,他还需要体会更多、更多的东西。
距离徒工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寿礼这场闹剧过后,孙博然一直没再找他们,看来也是没这个意向了。
许问觉得这样挺好,他每天除了固定时间看吕城学习的进度以及给他一些指点以外,大部分时间都跑在外面。
他们住的是悦木轩后院,前面就是商铺,他有一半的时间都泡在铺子里。
这一次,他看的不是那些刚刚制作好、摆在那里售卖的家具,而是那些过来买家具的人。
大户人家的管家很少过来直接买家具,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定制。但偶尔他们也会遇到一些急事,需要购置成品家具,他们看待那些家具的眼神敷衍而轻慢,并不是很放在心上。
相比之下,小门小户人家就截然不同了。
他们往往会在这里呆很久,小心比对各种木料、各种做工,触摸家具的样子也是小心翼翼,生怕把它们弄坏似的。
两者对家具的需求不同,购买的种类和样式也会天差地别。
购买之后,他们将成为家具的主人,这些家具会因他们而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
后人,能够反过来从家具的样式以及留下的痕迹上面窥见一些东西,从中得知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
时间的长河,就因为这些“物”作为连接,作为自己存在的证明。
另一半的时间,许问也会离开悦木轩,自己到外面去逛逛。
他时而到城隍庙外面的阴影里,一坐就是大半天;时而在大街小巷间穿行,观察周围的人和所有存在的东西。
到这时候,他的心态不知不觉又发生了一点变化。
刚来的时候,他跟这里有隔阂,既好奇,又有些不太情愿。
渐渐的,跟这里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他有些融入了的感觉,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这里的人,除了一些多余的记忆,跟这里的人并没有差别。
但这一刻,他既像是融入于此,又像是超脱于此。
他身在其中,却以一种观察的眼光看待四周,看待这个世界以及里面的所有人。
有一天,他从外面回去参合院,遇到了住在隔壁的姚师傅。
姚师傅这几天身体不错,脸色也红润了很多。他笑着问许问:“后天县试就要开始了,再半个月就是府试,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许问愣了一下,才意识到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
这段时间他的所学所见所得在脑海中以极快的速度掠过,他抬头看向姚师傅,笑着点头道:“嗯,准备好了。”
※※※
每年的徒工试与百工试加起来,一共历时三个月。
徒工试县试第一个开始,考试三天,考完后十五天放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