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979


“长得俊呗。庙会时撞见了,回来就嚷着让人去打听。”邓成生摇头叹气,好像很无奈的样子。
“年轻姑娘,喜欢俏哥儿也正常。”张总督安慰他。
“我打听了一下,这年轻人出身虽不算高,但还算有出息。出身二级工坊,第一次参加县试,就拿了县物首。后来见了一面,仪容的确不凡,谈吐气质俱佳,值得培养,于是也就应了。”邓成生絮絮叨叨地说着,听上去倒真的挺像一个为儿女婚事操心的老父亲。
张总督倒像是真的听出了兴趣,问道:“仪容气质可真不是轻易就能养出来的,这年轻人当真出身不高?”
“的确是。他自小就被过继给了叔叔家,叔叔是个老鳏夫,不是什么出息货色。他小时候放着牛,就知道去人家私塾听先生讲课识字,学得比给了束修进学的孩子还好。”邓成生的确是打听过的,如数家珍般说着。
“这倒是真知道上进。不过有这本领,为何不考正经科举,要去考徒工试?”张总督正色问道。
邓成生只用两个字就回答了他:“匠籍。”
匠籍是世袭的,身在籍中,能不能考试看的就不是岑小衣的个人意愿,而是有没有这样资格了。
“他叔叔是匠籍?”张总督了然问道。
“对。”邓成生回答。
“在籍中还无出息?哼,也是皇上过于恩典,才给了这群人游手好闲的机会。”张总督哼了一声。
“既有自知上进的,也有浑浑噩噩的。皇上自然天纵英明,但也不至于入微到如此程度。”邓成生劝道。
张总督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又哼了一声,闭上了嘴。
邓成生故作不知,继续说岑小衣。
“之后他进了那家二级工坊,仅仅只用两年时间就技压一众师兄,获得了县试的机会,并且一举在县试中拿到头名。再之后他被二级工坊看中,却并没有只顾自己一个人,而是许下条件,带着师门所有人一起加入。”邓成生叹笑一声,
道,“虽是匠籍,也算是不忘本了。”
“没辜负他幼时所学的圣人之言。”张总督跟着点头,“出身虽低,也算佳婿。”
“还不算是。”邓成生出人意料地摇头反驳,“嫁郎嫁郎,穿衣住房。单是人品好,没本事也不行。我可不想六儿跟着他还要吃苦。”
“贤弟的意思是……”
“他这次拿不到一个好成绩,我可是不会把六儿许给他的。”
“哈哈哈,有道理!如此,我也帮你相看一下这个新儿郎。”张总督哈哈大笑,拍了拍邓成生的肩膀许诺。
两人并肩走进江南工坊,此时,在城市的另一头,一辆马车匆匆进城。
连林林掀着车帘,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张大的嘴巴从进城开始就没合上过。
“林林,关窗。”连天青坐在车厢一角,轻声喝斥。
“阿爹,这就是林萝府?咱们江南路最大的城市?小许就在这里考试?他能拿到物首吗?”连林林完全没去听她爹说什么,连珠炮一样地问着。
“今天是第二天,小许当是还在考场上,明天才能出来。咱们进了城,先找个地方住下来,再……”
姚师傅话还没说完,连天青突然推开车门,从车上飘然而下。
此时车速虽然不快,但总算还是疾驰着的。连天青从车上站到地上,稳稳当当,好像就是最普通地下了个车一样。
“我有事出去一下,你们先找地方住下,我不久就回。”说着,他的人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街上的人流当中。
“你爹就这么走了?那他回头怎么知道我们住哪里?”姚师傅愣了一下,转头急着问连林林。
“没事,他会知道的。”连林林还在盯着外面看,眼睛闪闪发亮,像是满天阳光都在此刻落入了她眼中一样。
第251章
入定
许问开始进行雕刻的准备工作。
江南官坊提供的材料全部都是白榆,是原木。
榆木材幅宽大,质地温存优良,变形率小,硬度和强度适中,通常主要用来制作家具。
它不算硬木,虽然能够适用一些雕刻的场合,譬如透雕与浮雕等,但由于硬度不够,相对比较有限。
而它的原木连树皮都没有去掉,木质纤维里饱含水分,没办法直接用于雕刻。
所以在正式动工之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一般来说,木材的处理主要分为人工干燥、自然干燥、简易人工干燥等几种。
人工干燥需要蒸汽室等特殊的环境,工程非常大;自然干燥利用空气流通带走水份,经年累月,需要的时间非常长。
现场这些考生能选择的只有简易人工干燥,它主要使用炭火烘烤、水浸去腊,用时比较短,但很容易产生副作用。
一个不小心,木材就会被烤得过于脆弱,动辄开裂,那是真正的废材。
要避免这种副作用,主要得靠控制火候以及处理的时间。
而要掌握这一些,必须要对木性有极深的了解。
工作台旁边准备了小炭炉和小铁锅,特制的,专门用来处理小型木料。
很快,炭火燃了起来,水汽蒸腾而起,将许问的面孔映得有些模糊。
此时他的呼吸在这一小片空间里听上去有些沉重,但由始至终,他的手却一如即往的稳定。
简易人工干燥本身分两种,第一种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的水分,第二种是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
许问采取的是第二种。
火焰蒸腾,透过特制的隔离层之后,明火消失,周围的热度非常稳定,但仍然很高。
许问用工具把它们固定在特定的位置,细心观察它们表面的颜色和细节状态,不断调整火势。
水浸又火烤,木材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很难观察确定。许问现在是视力最差的时候,他手上的动作却一点也不受影响。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调整实在太基础。
最后,干燥而坚硬的木质零件整整齐齐地摆在他手边,随时等待着动工。
应该是为了配合雀替的形态,花窗上的雕刻以祥云、卷草、蟠螭等图案为主,形态构图相对比较简单,重复的部分比较多。
木材雕刻第一步是打胚。
工匠根据设计稿锯掉木料多余的部分,再用斧头按照作品的大体造型劈出块面,叫作“头过胚”。
第二步是把木坯置于孬上,逐步凿出形体结构,这就是“二过胚”。
第三步是将作品进一步凿实,称为“三过胚”。
整个打胚讲究打虚留实,从上到下、从前后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
这一步注意先整体后局部,要为以后的深入留出余地。
民间有行话:“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粗胚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看上去简单,其实在这一步里,已然使用几何图形将整个构思全部概括了出来,后续的工作全部蕴含其中,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化的。
如果有旁人此时留意到了许问,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里,他的眼睛仍然是半睁半闭的。
这其实是非常令人吃惊的事情。
雕刻是整个工序里最细致、最耗费眼力的一项,绝大部分人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必然都会全神贯注,眼睛紧盯着刀尖和材料不放。
但许问像是胸口成竹,又像是整个心神已然与手中的木材相贯通,将要雕刻出的形状已经从木料深入呈现出来,许问要做的只是将它表现出来而已。
“你看许问。”
两名考官此时正在巡逻考场,一边散步一边交头接耳,突然,鲁考官注意到了许问,一拉同僚,小声提醒他。
冼考官看向许问。
他之前看的其实是另一边,但鲁考官一说话,他马上朝向了准确的方向,一点迟疑也没有。
“怎么了?”冼考官第一时间没看出不对,疑惑地问。
“仔细看。”鲁考官没有解释,只是又轻轻说了一句。
冼考官没有再问,而是站定脚步,彻底转过头去紧盯着许问的方向不放。
渐渐的,他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眼神同时变得凝重起来。
从他们的方向,是看不见许问的眼睛的,因此也不可能看见他的眼睛是睁还是闭。
许问现在坐在马扎上,身体微曲,两只手稍向平伸,从他的姿态就能判断出来他在做什么工作。而就是这样的姿态,透露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他们这种老道工匠能清楚感觉到的东西。
“入定了啊这是。”冼考官惊讶地说。
“是的没错,小小年纪……”鲁考官轻声说道,话里有些意味不明,说不出是羡慕还是感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9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